作者:元月月半
林飞奴想起昨天要说的事:“姐夫,礼部尚书因为你被砍头,御史大夫因为你被贬为庶人,听说他们名下几千亩地都充公了,他们的学生亲戚会不会花钱找人杀你啊?”
薛理想说,你以为他们没找过吗。
“天子脚下,他们白天不敢在城里行凶。晚上城门紧闭,他们杀了我出不去。要是你姐找不到我上报金吾卫,顺着我回家的路详查,很有可能在天亮城门开之前抓到凶手。”
林飞奴:“就算抓到他们,他们死活不说谁找的他们呢?”
薛理:“但凡做过必有痕迹。比如出钱请他们的银钱来自哪个钱庄。御史大夫的学生不太可能认识江湖杀手,他们是通过谁联系的。京师很大,要找一个人很难。要找一个圈子很容易。圈子里的人即便互不相识,也听说过彼此的名字。杀手不怕死,牵线人怕死。找到牵线人,就能找到花钱买我命的人!再说了,即便御史大夫对他的学生有救命之恩,学生也不会以命相报!”
林飞奴:“为什么啊?”
“学生也有家人。他因此被抓,他的家人怎么办?”薛理道,“一命换一命这种事,只有可能发生在江湖游侠身上。他们多是孑然一身,死了就死了!”
林飞奴:“所以没人会花钱请人杀你啊?”
“在天子脚下,难度很大。在京师以外的地方很容易下手。可以找几个人把我抓到山上,把我从山上推下来,造成失足跌落。也可以抓一群野猪,放在我必经的路上,在野猪后面放炮竹,吓得野猪横冲直撞。一头野猪几百斤,被撞一下,我就有可能肝胆破裂。若是觉得这些麻烦,可以做成我被盗匪截杀。”薛理道,“也可以给我下毒。临时在路边搭个茶棚。我走后就把茶棚撤了。等等这些,即便刑部知道是人为的,他们也无从查起。”
林飞奴第一次知道一个人可以有这么多死法,“姐夫,以后再去二哥家,我跟你一起。”
薛理指着不远处的门:“到了!”
林飞奴愣了一下,抬眼看去,抬腿下马:“晚上你来接我吗?”
薛理摇摇头,不待他开口:“过几天不忙了,我早点过来接你。”
少年眼睛一亮:“我等你啊。”说完一手拿着弓箭,一手抱着蹴鞠,朝远处的学堂跑去。
三日后,薛理才抽出几天时间接小舅子放学。
仁和楼如往常一样,忙忙碌碌,平平淡淡。
其实这才是常态。
京师多是寻常百姓,过好自己的日子已是不易,哪有时间天天给人添堵。
如此过了半个多月,三月下旬,春暖花开,赶上薛理休息,早饭后,他决定驾车去村里探望二哥二嫂。
算着日子,二嫂刘丽娘该生了。
林知了请店里的两个女伙计做了两套小衣服小鞋子。薛理把东西放好,叫弟弟妹妹上车,林飞奴抱着两把宝剑从屋里出来,薛瑜手里拿着一把割韭菜的镰刀。
薛理感动又想笑:“白天路上全是人,谁敢光天化日之下行凶。”
林飞奴用“你懂不懂啊”的眼神瞪他:“小心驶得万年船!”
“那可以上车了吗?”薛理问。
林飞奴把宝剑放车上,到路口才上车。
三人走后约莫一炷香,林知了拿着钱准备去市场看看有没有新菜,厨房传来一声惊呼。
林知了心说,终于被热水烫到了吗?
从仁和楼开业第一天,林知了就提醒伙计厨子,用热水的时候小心。这一年来厨房最严重的事故就是手上胳膊上落几滴热油和切破点皮。
林知了到厨房一看都好好的,松了一口气:“喊什么?”
徒弟之一指着橱柜:“前几天晚上,我们想吃豆腐饺子,买回来没用完放厨房里,后来忙起来忘了,今天发霉了。”
林知了:“坏了?那就扔了。”
“可是,四五斤啊。”徒弟不舍得。
林知了震惊:“四五斤豆腐放橱柜里,你们这么多人都没看见?”
一个厨子说:“昨晚看见了。可是院里种的菠菜老了,没法做豆腐菠菜汤。我们又不想吃炖豆腐,就想着明天再吃。”
俞丫:“我早上也看到了,但是没发现发霉了,以为是昨天早上没用完的豆腐,想着晚上吃掉。”
林知了叫他们让一让,她倒要看看有多少豆腐。
到橱柜前,林知了把盆端出来,一块一斤,整整七块,“你们说实话,是不是把豆腐买回来又嫌和面包饺子麻烦,干脆直接吃面条,豆腐一块没动?”
满屋子厨子一声不吭。
林知了叹气,仔细看看霉菌,全是白毛,就叫厨子拿个切青菜的刀,把豆腐划开又放回去。
俞丫问:“里面还可以吃?那也要把发霉的地方洗掉啊。”
林知了不怪他们不懂,入宫前家里穷,等不到第二天炖豆腐就会被吃的一干二净,不可能留着发臭。入宫后皇家再穷也不可能叫奴仆吃馊的臭的东西。
林知了:“再放几天做成臭豆腐。”
俞丫:“臭了还能吃?”
林知了:“臭的东西在我老家很常见。比如臭苋菜,就是苋菜杆子腌臭了再吃。等等吧。不许碰到油!”
俞丫:“几天?”
“我也不清楚。你记一下哪天买的,回头再想吃臭豆腐,就知道要放几天。”林知了说完便出去。
几个厨子和徒弟不禁小声嘀咕:“江南不是鱼米之乡,什么都要吃鲜的吗?怎么还吃臭的?”
俞丫:“别说了。幸好还能吃。否则这么多豆腐扔了多可惜。要是被人看见,指不定私下里怎么挤兑我们。”
众人想到以前仁和楼的臭名声,再想象一下,以后无论去哪儿都会被指指点点,顿时感到后怕。
此刻,薛理带着林飞奴和薛瑜也到城外。
驴车转向前往王家村的路上,迎面来了一辆驴车,赶车的汉子看样子三十多岁,很是着急,像是出什么事了。
考虑到乡间路窄,薛理靠边停下叫他先过去。
车到薛理身边猛然停下,惊喜万分地问:“薛大人?真是你?我正要去找你们!”
第162章 儿女双全
薛理看看汉子的相貌, 好像在哪儿见过,但记不清了,所以避开问“他是谁”这种问题,“出什么事了?”
“好事!天大的好事!”三十来岁的汉子笑得见牙不见眼。
薛理奇怪, 听男子的意思跟他有关, 可是什么好事值得他这么兴奋。薛理脑海中灵光一闪, “二嫂生了?”
男子连连点头:“前天晚上生的。”
薛理闻言就想驾车, 可是因为男子在路中间,只能打消这个念头。男子见状把车靠边叫薛理先走,他调转车头稍后就来。
薛瑜看男子的样子就知道二嫂和孩子都很好。她放心下来也有心思说笑:“林飞奴, 我们要不要赌是小侄女还是小侄子?”
林飞奴:“你赌什么?”
“我赌是两个小侄子。”薛瑜得意地看着他, “输的人学狗叫!”
林飞奴:“我赌有侄女也有侄子。输的人不但要学狗叫,还要给赢的人买一个月早饭!”
“赌这么大啊?”薛瑜有点不踏实, “那早饭, 不可以超过二十文!”
林飞奴点头:“可以!”
薛瑜见他毫不犹豫:“你是不是知道什么?”说着就转向她哥,“三哥,你——”
薛理:“我和你一样才知道二嫂生了!”
薛瑜又看向林飞奴, “那你怎么这么自信?”
林飞奴悠悠地说:“天大的好事啊。你忘了吗?虽然双胞胎很少,可是也不是没有啊。二嫂前天生的,都过去两天了,要是小侄子或者小侄女,他会那么兴奋吗?早冷静下来!”
薛瑜又找她哥:“我长这么大都没见过龙凤胎。这么稀罕的事能叫二哥二嫂碰上?”
薛理:“看那位大哥的样子,像是龙凤胎!”
薛瑜一时间想笑又想哭。
两炷香后, 三人到二哥家,薛瑜看到两个小被子裹着的小孩,一个戴着小红帽,一个戴着小黄帽, 都丑丑的,开心的笑了:“一定是俩臭小子!”
薛二哥不高兴:“哪里臭了?”瞪一眼妹妹,“谁跟你说是俩臭小子?”
薛瑜不甘心地问:“难不成一男一女?”
薛二哥点点头就忍不住笑了。
薛瑜哀叹一声。
刘丽娘奇怪:“鱼儿,你怎么了?我怎么觉得你怪怪的?”
林飞奴跳到薛瑜身边:“让我来为大家揭开谜底!”随即把他俩打赌的事和盘托出,接着指着薛瑜:“一个月三十天,六百文,她心疼钱!”
薛二哥和刘丽娘顿时哭笑不得。
去报喜的那位汉子没好意思进卧室,在门外问满月酒怎么办,要不要他找几个人搭把手。
薛二哥看看孩子又看看他,不确定地问:“才两天,还早吧?”
“不早了。你要考虑请哪些客人,再准备酒菜,再请做饭的厨子,等万事俱备也差不多了。”男子说完想起什么,“薛大夫,你家得了龙凤胎这么大的喜事,你不打算大办一场啊?”
薛二哥盼孩子盼了许多年,一次儿女双全,做梦都要笑醒:“办!大办!可是,我不知道这边都是怎么办满月酒。”
男子道:“咱们村里没有那么多讲究,一桌上荤素八个菜,叫大家吃好就行。具体吃什么,你自己想。酒用自家酿的,不用交税,主食就用黄馍馍。只是做饭的厨子要提前找!”
薛理:“厨子倒是不麻烦。”
男子就要说麻烦,看到薛理瞬时想起他妻子乃仁和楼掌柜,据说店里的厨子都是林掌柜的徒弟,他顿时有些尴尬:“瞧我,只顾得高兴,忘了你们不用去外面找厨子。要是这样,过十来天再张罗这事也来得及。”
薛二哥:“原先我是这样打算的。不过一听你说荤素准备八个菜,定是要提前炖煮,店里的厨子不一定有时间。”
男子:“我们把要做的菜收拾出来,他忙完店里的早饭过来就准备午饭也来得及,不用提前一天过来。”
薛二哥:“那我这几天就好好想想,考虑清楚了再麻烦你帮我找几个人帮忙收拾。”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男子满心欢喜,仿佛他家得了一对龙凤胎。
薛二哥同他寒暄几句,就送他出去。
此刻,薛理终于想起在哪里见过此人,年初一和二哥去村长家拜年。薛理问二嫂:“是不是村长的儿子?”
靠在床头的刘丽娘微微点头:“昨天你二哥忙着照顾我,顾娘子做饭,李婆喂牲口,就忘了去给你和弟妹报喜。今早你二哥套车刚到村口,碰到村长和他几个儿子,他大儿子就要替你二哥跑一趟。”
薛理:“看得出他很高兴。”
薛二哥进屋:“比我们还高兴。昨天几家租户来看你二嫂和俩孩子,说他们没钱买礼物,要给孩子做两件什么百家衣,我也不懂。李婆子说百家衣是百家之福,是好事。只有人缘好的积善之家才能集齐百块布料做百家衣!”
薛理闻言替二哥感到高兴,“我这就回去告诉娘子。再给鱼儿捎几件衣服,叫鱼儿给你们搭把手。”
薛瑜:“三哥,下午我和你一块回去,等小侄儿小侄女快办满月酒了,我再过来住几天。”
上一篇:变成幼崽后被兽人团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