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月月半
关于臭豆腐怎么流传出去的,林飞奴问过他姐。林知了告诉他,薛理向别人透露过,那人的铺子在东市南边,不可能来东市最北边的仁和楼卖臭豆腐。
林飞奴也是这个时候才明白他姐夫那日为何说“不像”。
卖臭豆腐的老妇人脸色微变,想起什么,指着林飞奴:“你们居然把仁和楼的方子外传?这事太子殿下知道吗?”
林飞奴瞬间后悔同傻子多嘴,白了她一眼,拉着大花走人。
老妇人以为他无话可说,气焰高涨,跳起来质问:“你不是很能说,怎么不说了?”
小贩没见过这么上赶着找死的,“少说两句吧。”
老妇人:“你怕他们我不怕!”
小贩叹气:“仁和楼的厨子都是林掌柜的徒弟,卖的每一道菜都是林掌柜教的。”
老妇人反问:“你想说食谱是林掌柜自己的,不是太子殿下给的?这话你也信?皇家那么多厨子,随便放出来一个就能撑起一个酒楼!”
第166章 寻医问药
小贩不想理她, 可是看着老妇人理直气壮的样子,小贩忍不住问:“你觉得皇帝会吃臭豆腐,还是会吃烧猪肉?要是皇家厨子不会做这些,他们拿什么给林掌柜?”
老妇人自己是买得起羊肉绝不吃猪肉, 小贩拿猪肉举例, 老妇人无言以对。但是仍然不认为她无知, “你又不是皇帝, 你知道皇帝吃不吃?”
小贩看着她蛮不讲理的样子,不由得想起他家后面邻居也是这个德行,无理搅三分。小贩点点头敷衍地说:“你说是就是吧。”
老妇人顿时觉得一拳打在棉花上, 心里憋屈地很, 嘴里嘀咕着什么。小贩听得不甚真切也懒得在意。
话说回来,有林飞奴揽客, 那对母女的臭豆腐只是半个时辰就卖的一干二净。
太阳刚落山, 母女俩就推着小车回去。
此时老妇人的臭豆腐还剩五六成。好在离天黑还有两炷香,又因只有她一人卖臭豆腐,天黑之前她又卖掉三四成。
由于仁和楼晚上不做生意, 店里黑灯瞎火,门外也是如此,卖菜的小贩回家,卖晚饭的小贩就移去平康坊。平康坊一分为二,东边花楼林立,西边是酒楼和零星几家住户, 老妇人嫌花楼里的人脏,不屑同她们做生意,她只能推着剩下的臭豆腐回家。
老妇人见着家人就骂仁和楼仗势欺人。
家人问仁和楼是骂她还是打她,老妇人就说仁和楼不许她在门口摆摊, 只准他们自己人卖东西。
翌日下午,老妇人的儿子媳妇就陪她去摆摊。
过了约莫一炷香,洗碗工的姐姐和外甥女来了,老妇人的儿子指着母女二人问:“就是她们不准你在这里卖臭豆腐?”
老妇人不敢承认,含含糊糊地说:“是吧。”
其子以为她害怕不敢才不敢大声回答,立刻去对面质问,凭什么不准他娘在此卖臭豆腐,这条路又不是仁和楼的。
母女俩被问懵了,谁不准她在这里卖?就是昨天林飞奴和她吵几句,也没有开口撵人。洗碗工的姐姐反问老妇人的儿子:“她说我不准她在这里卖臭豆腐?”
其子回头问:“娘,是不是她们?”
老妇人偏头不敢看儿子。其子瞬间意识到什么,又因为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尴尬地恨不得用脚抠出一座仁和楼。到他娘跟前忍不住抱怨:“你怎么又胡说八道?”
两边的小贩闻言不再客气,说她很会撒谎,一直说臭豆腐是你们家祖传手艺。在仁和楼门口自称祖传手艺,简直班门弄斧!
老妇人的儿子儿媳妇年轻脸皮薄,在此待不下去,叫她换个地方。老妇人不愿意,她儿媳妇推着车就走。
林飞奴牵着大花出来,正好看到老妇人一家三口朝南拐去市场里面。林飞奴震惊,他有这么厉害吗?林飞奴问路边小贩:“这就走了?”
小贩把刚才发生的事告诉他,就忍不住说:“幸好走了。那么会搬弄是非胡说八道,时间长了指不定挑拨出多少事!”
“走了就行了。”林飞奴买几样吃食就和大花回去。
仁和楼门外恢复了往日的和谐。
翌日,薛理休息,送弟弟妹妹下乡避暑。
此时正值农闲,薛二哥带着几个小奴采草药晒草药,刘丽娘把孩子抱到门外果树下,和顾娘子以及李婆子照看孩子。
薛二哥感觉顾娘子不如李婆子忠厚,他闲着无事教李婆子的孙子孙女认识草药,也没有把她的一对儿女排除在外。
薛理载着林飞奴和薛瑜到乡间,看到的正是薛二哥一家一分为二,刘丽娘三人和孩子位于离墙近的树下闭目养神,薛二哥和几个小的坐在路边。
薛瑜看到二哥面前的书,忍不住嘀咕:“怎么到了乡间也要看书啊。”
薛理回头瞪妹妹。薛瑜顿时不敢嫌读书辛苦。薛二哥也因为听到妹妹的声音发现他们。
在王家村薛二哥毕竟是外来户,他和刘丽娘带着孩子总有点脚下无根的感觉。薛理几人的到来叫薛二哥潜意识里觉得踏实,是以见到他们很是高兴。
薛理不打算留下用饭,薛二哥以天气炎热为由不许他回去。
下午酉时左右,他和刘丽娘收拾半麻袋瓜果蔬菜,叫薛理带回去。
薛理想说家里种的都吃不完,然而不待他开口,就听到几个小的劝他带上吧带上吧,仿佛他不带回去,二嫂晚上就做给他们吃。薛理只能把东西放车上。
半道上遇到几个僧人,薛理也不知道是不是慈恩寺的,便问僧人渴不渴,要不要黄瓜。僧人道一声谢,一人收下一个黄瓜。
抵达仁和楼,薛理留一半瓜果蔬菜,剩下一半给伙计和厨子们。
到家碰到几个邻居,薛理问她们要不要豆角和茄子,邻居吓得连连摇头。薛理见状无语又想笑。
回到家看到昨天刚摘的豆角又长大了,薛理问林知了:“明早拿去店里,还是现在摘了焯水晾晒?”
“京师干燥,晒干后可以存放一整年,不用担心中间发霉坏掉,还是晒干储存吧。”林知了也有别的考量,“都说如今是难得的太平盛世,我们也要提防洪涝雨雪粮食减产!”
薛理想起晌午用饭时,二哥说村里人提醒他今年的粮食存起来,“我们是不能家徒四壁啊。”
林知了心说,哪有家徒四壁,还存了几千贯钱呢。担心隔墙有耳,林知了点点头。
随后二人拿着筐子和篮子去墙根底下摘豆角和茄子。
林知了没看到脚下,被土坷垃绊了一下,不由得朝薛理倒去,忍不住哀叹,完了!
然而林知了没有摔倒,被薛理稳稳接住。薛理把她扶起来就数落:“摘菜也不老实!”
林知了张口想问,你怎么没躲啊。
以前跟薛理学拳脚功夫,薛理手把手纠正她的动作,林知了假装没站稳,趁机朝他怀里扑去,十次有十一次,薛理躲得远远的。
有一回还被林飞奴撞见,林飞奴误认为她碰瓷,还嘲笑她幼稚。林知了无法同小屁孩解释,气得脸红,朝薛理脚上踩一下,打那以后不再用这招调戏他。
薛理瞪着眼问:“看什么?以为我会躲开?真摔倒了怎么办?开玩笑也不看看是什么地方!”不禁腹诽,这么多年了还只会这一招,你没长进,我也没长进吗。
“好好摘菜,不许作怪!”薛理又瞪一眼她,拿着菜篮子去南墙根下。
林知了又想说,你想多了,这次真不是故意的。可是一想想她以往的德行,每天不占点便宜就觉得亏了,仿佛守着万贯家财不舍得用,别说薛理,她自己都不信。
林知了悻悻地撇撇嘴:“什么时候去接他俩?”
薛理:“七天。”
林知了:“过完头伏?”
“今天晌午正好碰到小侄女哭,小侄子也跟着哭,虽然只是一炷香,可我也被吵得头疼。估计他俩呆久了也受不了。”薛理想起这一点就庆幸林飞奴当年是五岁,而不是五个月,“我们换了房子再要孩子,至少请两个奶娘和两个丫鬟!”
林知了听出来了:“你是一点也不照顾?”
“不是也没叫你喂养?”薛理不待她反驳,“就这么决定!”
林知了气笑了:“如果一直住在这里呢?”
薛理张张口:“——再说!”
翌日下了早朝,薛理被太子叫住。太子神秘兮兮地叫他去东宫用饭。薛理担心太子失去耐心围困皇宫逼皇帝退位,不敢不随他去东宫。
薛理也不是阻止太子生事。如今皇宫禁卫一直提防太子,当下真不适合动手。倘若太子实在想动手,也不是不可,但要找个朝臣无法质疑的法子,比如搞个皇帝中邪的戏码,让他半身不遂!
前往东宫的一路上,薛理想到三个叫皇帝不得不退位的法子,然而却被带去偏殿,并非商议大事的书房。
薛理奇怪:“殿下找臣过来不是有事相商?”
太子仔细想想:“今日朝中无事啊。”
薛理松了一口气:“殿下不是叫微臣过来用饭?”
“不急,不急!”太子冲内侍招招手,内侍小跑出去,片刻后带着一人进来。
薛理见他眼生,而比他大二十多岁的样子,便起身见礼:“先生——”
太子:“无需多礼。”
来人走近,薛理闻到浓浓的药香,心里愈发困惑:“你是太医?”
“老朽是太医。”来人看向太子,“殿下?”
太子颔首,来人在薛理对面椅子上坐下,令薛理把手伸出来放茶几上。”
薛理下意识伸手,太医为他诊脉,薛理不禁说:“我好好的。先生——”
太医:“薛大人先让老朽看看再说。”
薛理闭嘴。
太医眉头微蹙。
薛理不由得紧张,难道我真有病?可是我自己怎么不知道。
太医起身面向太子:“殿下,薛大人的身体,好像比您的好多了。”
太子微微摇头:“不可能!他身上没病,怎么可能和林掌柜成亲多年——”
薛理意识到什么,顾不上失礼,赶紧打断:“殿下,微臣的身体很好!”
太子语重心长地劝说:“通明,你不要讳疾忌医。这里有没有旁人,孤还能嘲笑你不成?”
薛理无语又想笑:“殿下,微臣要怎么说您才相信?”
太子:“何必用说的?你证明给孤看!”
证明?岂不是要生一个?薛理连连摇头。
太子一副看透他的样子:“太医,开药吧。”
太医犯难:“哪种药啊?”
太子:“以前你开哪种药?行医几十年,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此事还用孤教你?”
“是遇到过!”太医点点头,可是没有遇到过眼下这种情况,“微臣姑且一试!”
第167章 办案遇险
上一篇:变成幼崽后被兽人团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