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月月半
林知了就要出去,闻言停下:“为何?”
薛理:“以前会试主考官礼部尚书坟头上的草都有我高了。如今礼部只有一位侍郎,我可不知道这位左侍郎喜欢什么。”
林知了笑着去前店。
晚上,林知了把薛理的斗篷棉衣都找出来。
薛理坐在床上叹气:“还有五天,现在找出来做什么?”
“收拾好省心了。”林知了拿起一件旧棉衣坐到他身边,“去把放银钱的盒子拿过来。”
薛理把盒子给她,林知了抓一把碎银塞到棉衣里面,又用针线缝好。薛理见状忍不住说:“这要是丢了,可就亏大了!”
“你背到背上怎么会丢?我只给你拿一身中衣。到了那边自己买。靴子拿两双,以前做的棉斗篷带上。别再背回来。”林知了想想,“送给乞讨者吧。”
薛理见她缝好了还要收拾,夺走针线,“睡觉!”
“时间还早。”林知了下意识起来。
薛理拿走她的紫斗篷。
林知了明白过来:“不是,你你,你是不是被谁附身了?”望着明亮的烛火,“以前黑灯瞎火你都跟做贼似的——”
“你也说以前。以前是七年前!”薛理看着她明亮的眼睛,像是要和他讲道理一样,抬手把烛火扇灭。
……
翌日,林知了腰酸腿疼的起来,朝薛理身上一巴掌。
薛理醒来:“我先去店里。”
林知了没好气的说:“你去店里做什么?你是仁和楼掌柜的?”朝他身上踢一脚,“起来!”倒吸一口气。
薛理忙问:“怎么了?”
“抽筋,别——别碰我!”林知了不禁抓住他的手,“别动,叫我缓缓。”
薛理想笑。
林知了瞪他。
薛理忍着笑等她缓过来。
林知了双脚沾地长舒一口气:“先前用的那招拖延术可能不好使。”
薛理:“本官这次决定微服私访!”
林知了听出他有别的法子便不再多言。
薛理的法子是扮成商户少东家。
出发前两天,薛理去找林蜻蜓的相公买几车丝绸和茶叶。又找他了解一些行话以及晋商。随后同他约定时间,两日后城外交易,薛理就告辞。
林蜻蜓的相公看出薛理别有目的,但他装不知道,还希望薛理此行顺利。因为待薛理走远,他只需说一声,那位是刑部薛大人。这条街上的同行就不敢故意给他使绊子。
出发前一天晚上,王慕卿去薛家,还给薛理带来一份圣旨。
薛理震惊,把人迎到书房就问:“你和我一起去?”
王慕卿:“你要查太原土皇帝,没有我这个同陛下沾亲带故的中郎将坐镇,你有圣旨也调不动太原守军!”
薛理:“土皇帝是我的猜测。”
王慕卿:“那你猜对了。长兴侯一脉在太原七十余年,可以说上至知府下到衙役,都是是长兴侯的人。即便不是,也会变成他们的人。”
薛理点点头:“明日身着常服在东门外集合?”
王慕卿:“我知道,轻装简行!”
薛理微微摇头:“这次有王大人保护我,不用赶时间。”
翌日,天蒙蒙亮,薛理和林知了同骑一匹马去仁和楼。林知了用仁和楼的厨房给薛理做吃食,薛理趁着街坊四邻还没起来,戴上斗篷帽,背着行李走着去城门边。
等了约莫一炷香,城门打开,薛理出城。
出来进去的人很多,没人注意他。
到城外五里,薛理停下。等了又有一炷香,林蜻蜓的相公和奴仆赶着四车货物出现。薛理把钱给他,叫他们把驴子带走,又等两炷香,王慕卿等人先后出来。
个个骑着高头大马很是打眼。薛理叹着气叫四人下马,把马套车上,对众人道:“我是少东家,王大人是管事的,我们一行是南方客商,去北方卖茶叶。”
王慕卿:“可是我们不会吴侬软语。”
薛理:“我也不会吴侬软语。”
众人震惊。
薛理:“江南不止有吴侬软语。姑苏是吴语区,扬州说的是江淮话,几乎没有相似之处!去的路上跟我学几句足够应付他们。”
众人心里踏实了。
太原商人很多,薛理的商队进城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
一行人吃饭的时候,薛理同伙计交谈时刻意加重南方口音,伙计想也没想就说:“客官打南边来的吧?”
薛理:“听你的意思城中有不少南方客商?”
伙计点头:“那是。我们太原城哪里的客商都有!我们店里昨天还来了几位徽商!客官,你是哪里的?”
薛理:“扬州!”
“扬州是个好地方!”伙计诚心恭维,“听说扬州出美女——”
薛理打断:“是不是先点菜?”
“对!”伙计赶忙报菜名。
掌柜的送来二两装的一壶酒,“客官要在城里住上几日?”
“此行就是趟趟路。四车货物卖完,在城里住几日再回去。”薛理停下算算,“十多天吧。”
掌柜的闻言就夸店里的酒香菜香,还推荐招牌荞面灌肠、芝麻饼和羊杂割!
饭菜端上来,王慕卿等人傻了,一半是面食。
薛理:“吃吧!”
王慕卿张口结舌,“这这这——”
薛理:“我方才说可以了,你说只有菜没有馒头和面吃不饱!”
王慕卿压低声音:“太原人怎么比我们还爱吃面食?”
薛理:“先吃饭,吃了饭想办法把货卖掉!”
王慕卿想起他们不是商人,此行也不是为了游玩,立刻示意下属先用饭。
薛理在城中转了一圈,准备到城外住下,突然听到一声“薛大人”。薛理心里咯噔一下,王慕卿等人迅速移到车边准备把藏在货物里面的长刀拿出来。
“薛大人,真是你?”一行仨人,到薛理跟前就行礼。
薛理庆幸他戴着斗篷帽,只有三人能看清他的长相:“几位是?”
几人意识到唐突,赶忙自报家门。
薛理一听他们是徽商,便明白定是在庐州府审案时被他们看见自己:“几位,先出城?”
几人到城外,看到四车货物,又看看王慕卿等人的骨相气派,联想到薛理在庐州的做派,低声问:“薛大人又微服私访?”
薛理不禁皱眉。
几人当中最年长的人赶忙解释:“薛大人别误会。能让您这番装扮的人定不是小人物。薛大人若查长兴侯,我等甘愿肝脑涂地!”
薛理听出有隐情,几人极有可能被长兴侯府欺辱过:“不是长兴侯。但跟长兴侯府有点关系。”朝王慕卿看去。
王慕卿点点头。
薛理就把案件内容告诉几人,几人不待薛理说完就信誓旦旦地说是长兴侯府二房长子干的。他们上次过来就听人说过这起案子。
薛理没让他们参与,而是叫他们帮忙把货卖了。
分头摸排的时候,薛理寄出去两封信,令受害人家属去太子妃娘家和国舅府喊冤。
如今太子妃的父亲和国舅行事谨小慎微,若是知道远亲作恶,无需官府出面拘人,他们能把人活埋了!
果不其然,薛理这边才摸到一点证据,那两件案子就被李家家主和国舅料理干净。
又过了一个月,太原城迎来今年第一场大雪,目之所及,白茫茫一片,薛理手持圣旨代替知府查抄长兴侯府。
王慕卿等人很是兴奋。
因为先前皇帝叫王慕卿给薛理挑几名护卫,王慕卿毛遂自荐,目的就是长兴侯府的钱财。王慕卿原计划把钱财送到兵部,因为兵部缺钱。至于户部,他打算只给一份财物清单。
可是抄上来的不是绫罗绸缎,就是文玩书画。黄金白银加一起没有一千两。钱不过两千贯!
王慕卿难以接受。
薛理查一个庐州府就查出几百万贯!
堂堂侯府,四代经营,怎么可能只有几千贯。
王慕卿怒上心头,令将士们掘地三尺,砖头缝老鼠洞都不许放过!
第178章 落井下石
王慕卿此言一出, 兵将就找铁锨准备蛮干。薛理见状忍不住皱眉。
指着两名禁卫,薛理借走王慕卿的长剑,用剑指着侯府管家:“带路!”
七年前的薛理脸上还有婴儿肥,面容稚嫩。如今他棱角分明, 不怒自威, 又因侯府管家听说过他脚踢御史拳打礼部扳倒安王的威名, 以至于身体不受控制地打个哆嗦, 慌忙从人堆里出来。
侯府管家小心翼翼地问:“大人想去哪里?”
“你说呢?”薛理皮笑肉不笑。
管家赶忙带他去书房。
禁卫之一低声说:“书房查过了。”
薛理没理他,叫管家把所有柜子和抽屉打开。管家的神色不自然,只是一瞬间也被盯着他的薛理捕捉到。
薛理左手持剑, 右手敲敲抽屉底部, 敲到第三个,薛理生拉硬扯把抽屉拽出来, 果然和另外两个抽屉不一样。
侯府很大, 有八个薛家新宅那么大,又因为天寒地冻,薛理没心思一点点检查, 抬脚把抽屉底部踹开,掉出一沓书信。
上一篇:变成幼崽后被兽人团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