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第235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美食 爽文 市井生活 日常 群像 穿越重生

以前长兴侯府住着主子丫鬟上百人,如今住上百户流民!

太原知府一看府中七八百人,担心被吐沫淹死,自然不敢把人往外撵。

薛理没有因为他的到来就把手头上的事务交出去。

翌日,薛理在查抄的一处府邸举办拍卖。拍卖进行到最后一日,薛理宣布圣上给他的回信,念其祖上功勋,长兴侯府一脉贬为庶人。但不包括杀人凶手!

薛理把杀人犯斩了,也没有着急离开,用卖家具的钱犒赏忙了多日的兵将。由于家具很贵,每人分到一贯辛苦钱,又吃吃喝喝,才用一成。薛理令人换成米面和被褥棉衣发给流民。

薛理给长兴侯府留几件过冬的衣物,余下的衣物都当了,钱换成棉衣送给驻扎在太原城外的将士。这些事自然是薛理动动嘴,王慕卿跑断腿。

一切妥当,薛理才和王慕卿带着所有银钱和成匹的绫罗绸缎以及当地商户买不起的珊瑚象牙摆件等物,还有犯了事又不是死罪的官吏返京。余下的事都扔给太原知府。

路途遥远,车队太长,银钱过重,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春节。

正月二十一日上午,众人才到京师。

进城前,王慕卿把薛理拉到一旁:“我先行一步,你走慢点。”

薛理挑眉:“王大人此话何意?”

“我去告诉兵部尚书和我兄长兵部侍郎。”王慕卿点到为止,“以通明的聪慧无需我多言吧?”

薛理听出他言外之意,他和兵部尚书前后脚进宫,他前脚呈上财务清单,兵部尚书后脚进去哭穷,此时陛下可不能说没钱:“陛下不会怀疑我同尚书大人商量好的吧?”

“陛下看到我兄长自然不会对你起疑。”王慕卿不放心,“慢点啊!”

薛理点点头。

王慕卿翻身上马,直奔兵部。

薛理带着车队慢慢悠悠到户部,令户部官吏查点入库,他慢慢悠悠进宫面圣。

皇帝认为这次派去的人去的及时,房子铺子都被太原府接管,是以粗粗看一眼就给薛理十多天假,令其回家休养。

薛理还没出门,兵部尚书和王侍郎求见。

皇帝顿时感到眼前一黑——

他的东巡!

至于三日后收到太原知府上表,奏表中提到铺子全卖了,钱被拉走,房子归太原府,只是全是流民,土地被薛理重新立户,皇帝已经无力大骂薛理欺上瞒下!

此时薛理又累又饿就直接去仁和楼。

这次有禁卫陪同,林知了不担心他的安危,以为他不用东躲西藏,不会跟上次一样瘦了一圈。结果就是毫无心理准备的林知了第一眼没有认出是他!

林飞奴气得指着姐夫数落:“你有几条命?你是不是活够了?你要想死,明日我就叫阿姐改嫁!”

薛理哭笑不得,抱起小舅子。

林飞奴小脸通红,吓得挣扎:“你你,撒手!”

薛理松手。

半大小子吓得躲到他姐身后。

林知了故意问:“怎么不吼了?”

“他——他不讲武德!我都十三了,他还抱我,我的老脸往哪儿搁!”林飞奴急赤白脸,“要叫我同窗看见,我还怎么见人?!”

薛理无语。

林知了翻个白眼:“林飞奴,再不去学堂就迟到了。”

林飞奴抬头看看天空,太阳正当午:“天天胡言乱语!”想去店里又想靠近他姐夫。

薛理冲他招招手。

林飞奴:“不许再抱我!”

薛理点头,林飞奴扑过去抱住他。薛理摸摸他的小脑袋。林知了叫薛瑜给他煮碗面。

此时仁和楼才开门,厨子不忙,在店里的厨子听到林知了的话就拉拉面。

薛理想着自己风尘仆仆,身上馊了,就没去店里,而是在北屋用饭。

林知了坐在他对面,林飞奴在他身侧,托着下巴打量他:“姐夫,你好像老了十岁。你这样和我姐出去,人家会认为我姐是,是继室。”琢磨片刻,“我和你一块,人家一定认为你是我爹!”

“咳!”

薛理赶忙扭头,喷出一地拉面。

薛瑜端着红烧肉进来正好看到这一幕,朝林飞奴脑袋上一巴掌。

薛理冲她和林飞奴抬抬手:“出去!”

薛瑜把林飞奴拽走。

林知了把手帕递给他。薛理擦擦嘴就骂:“臭小子胡说什么!”

“胡子邋遢,看着像三十多岁啊。”林知了问,“刚才听人说户部门外有很多马车,都排到平康坊了。不是一个长兴侯吗?怎么这么大阵仗?”

薛理简单说一下:“长兴侯以防不测,把银钱放在亲戚家中,这事被我查出来,我叫管家带路去拿钱,那些人有的矢口否认,有的倒打一耙。他们也不想想,管家乃长兴侯心腹,亲戚的什么龌龊事管家不知道!”

林知了:“他们不仁管家不义,结果越查越多?”

薛理点点头,又喝一口面汤才感觉自己的心是暖的:“搬家了吗?”

林知了微微摇头:“你在外面查案,我想我们应该低调。月底再搬?”

薛理点头。

林知了看他如坐针毡,就去里间找出换洗衣物。林知了打开他的行囊,发现里面有一包银子:“薛通明——”

“别胡思乱想!”薛理打断,“此行我扮成商人就要像个商人,所以临行前去你堂姐的铺子买了几车货。我们出去有补贴,统计钱财的时候我把这笔钱扣掉,卖货的钱一文没用。”

守着仁和楼,林知了就没留意过薛理每月俸禄多少,闻言便问:“用你的俸禄买的货?”

薛理:“花了我半年积蓄!”

“难怪有这么一大包银饼。”林知了拿起来,“充公啊?”

薛理点点头,放下碗筷:“我必须去浴室,实在受不了!”

林知了把洗漱用品给他。

薛理从浴室回来半个时辰,刚睡着魏公公来请。薛理懒得骑马,更不想驾车,就坐魏公公的车去东宫。

太子找薛理并非打听太原的事,而是叮嘱他今年别出京师!

薛理:“殿下认为臣不该一查到底?”

“薛通明,你还不到三十岁!”太子言外之意,孤不想看你英年早逝。

薛理:“殿下这么担心臣,不妨叫想动臣的那些人知道,动臣就是动殿下。”

太子给薛理一个“你真敢说”的眼神。

薛理:“殿下,臣查的这些人都是老臣,树大根深的老臣!”

太子瞬间明白他的意思。

薛理低声说:“虽然您比臣虚长几岁,可是在老臣眼中您依然是小孩。先别琢磨您登基以后做什么。您应该琢磨着叫陛下给你打扫屋子。干干净净,您才能睡得踏实!查抄贪官,拔掉老臣,肃清吏治,充盈国库!”

太子只顾的担心他,没有想到这些:“是孤思虑不周。”

薛理怀疑因为被废一次,太子行事做派不由得谨慎。

“旁观者清罢了,殿下不必自责!”薛理继续说,“他日殿下登基后就不能叫人看出您查贪官。您想查贪官也要从反对殿下的那些人查起。铲除异己后掌控半个朝堂,再查支持您的贪官也不迟!”

太子点头:“孤知道怎么做。但是你——”

“今年臣哪都不去!”薛理向他保证。

太子看着他的下颚线跟刀锋似的,颧骨突出的厉害:“回去叫林掌柜给你补补!”随即就叫内侍进来,给他挑几样补品。

薛理闻言提醒太子,陛下手里有一沓信,从长兴侯府查到的,涉及到六七位老臣,现在过去应该还能看到。

太子立刻进宫。

薛理带着人滋补佳品回到仁和楼,打开一看,顿时感到头疼——

不止有人参燕窝,竟然还有鹿茸???

薛理心累,扔到柜子里就出去找林知了。

然而她不在店里也不在厨房。薛理问俞丫:“你们掌柜的回家了?”

俞丫:“我也觉得奇怪。说是去接飞奴。可是都去半个时辰了。往日就是飞奴要在路口买吃的,这么久也该回来了。”

薛理:“我去崇仁坊看看,若是她回来叫她在店里等我。我们一起回家!”

第179章 集体罢工

薛理出了后门往西走到东市、平康坊、崇仁坊和胜业坊四岔路口, 看到很多人先往西再往南。

薛理叫住一个路人:“西边出什么事了?”

由于薛理瘦的厉害,街坊一眼没有认出他,甩一句“丰庆楼门口有打架的”就跑去平康坊看热闹。

薛理闻言明白林知了为何迟迟不归。

如今的薛理需要低调就没往前凑,在路口等片刻不见林知了回来, 他就回仁和楼。

又过一炷香, 天快黑了, 林知了和林飞奴才回来。

薛理不见妹妹:“鱼儿呢?”

林知了:“先回家了。骑你的马走的。”

薛理朝牲口圈看去, 果然只有一头驴:“她这个几个月学会的?”

林知了解释薛瑜是前些天去二哥家过年在村里学的。人多的时候薛瑜不敢上路。下午街上人少,林知了叫她慢慢骑回去。

俞丫忍不住问:“掌柜的,今天您怎么去这么久?我们都很担心你。”

“没出什么事。”林知了笑着安抚众人, “我们从崇仁坊出来, 听说南边红袖楼门口有吵架的,看着时间还早就过去看看。”

薛理闻言想问, 不是丰庆楼吗。忽然想起丰庆楼在红袖楼斜对面。丰庆楼先开的, 门朝东。红袖楼是花楼,后开的,门朝西。

薛理看一眼天色, 一边套车一边问:“这个时候红袖楼刚开门,也有客人?”

林飞奴急不可耐地说:“问我,问我,我先过去的,我比阿姐知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