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第283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美食 爽文 市井生活 日常 群像 穿越重生

此时终于意识到当年薛理并非吓唬他们,慌忙令大军后退。

伴随着“后退”声的是炮/弹掉落的声音。

薛瑾前几日试过,最近的可以打百丈,最远的可以打到一里外。镇北侯建议敌人到一里地再打。薛理要赌一把。出兵之时,传令兵传令下去,各地死守,又令骑兵开路,以防联军突然冲上来火炮兵来不及装炮。

因此才有眼前这一幕。

此刻联军也意识到骑兵往两边狂奔是为火炮让路,可惜晚了。

薛理在后方看到人仰马翻,便转向镇北侯。

冲在前面的骑兵和炮兵是京师的精兵,镇北侯手下的精兵良将很是不满,镇北侯挥手,步兵不要命地往前冲,恐怕慢一点功劳被京师的精兵抢去。

镇北侯手下还有一万骑兵,在薛理身后,防止西北的胡人从侧面袭击趁火打劫。

镇北侯的副将认为薛理过于谨慎,不算铺满城墙的火炮和守卫,城中还有五千精兵,西北的胡人出动五万精兵也不可能转眼间就攻进去,是以他要求追击敌人。

镇北侯看向薛理,薛理点头。

副将摩拳擦掌一马当先!

军师慌忙提醒:“穷寇莫追!”

副将停下,看向镇北侯和薛理。

军师不禁说:“薛大人,一旦把敌人打出破釜沉舟的血性,我军有可能损失惨重。”

薛理:“也要他们有釜可破有舟可沉!”

镇北侯大笑:“薛大人此言甚是!”

薛理令前羽林卫大将军同往,见机行事。

这两年很是憋屈的羽林卫大将军顿时眉开眼笑,镇北侯瞬时从年过不感的人身上看到了意气风发。

镇北侯不禁说:“我真想上前看看战况。”

薛理:“胡人不可能不趁机生事。”

需要坐镇后方的镇北侯叹气,突然闻到一股香味:“晌午了?”

薛理:“先用饭。待会叫火头军跟上。”

军师忍不住说:“早上火头军给每人两个馒头一个水————”说到此意识到什么, “薛大人,打几日?”

镇北侯府幕僚之一问:“不是把联军打退就收兵?”

薛理用看傻子似的眼神瞥几人一眼就朝火头军走去。

镇北侯很是无语,看在是自己人的份上,他好心提醒:“兵部、枢密院、工部、户部等等,成千上万人忙了七个月,只是退敌就收兵,我们图什么?会不会做生意?”

“姐夫?”

镇北侯转身看去,不远处走来一名小兵,到薛理身边停下。镇北侯低声问左右:“什么姐夫?”

“叫我什么?”薛理冷声问。

镇北侯闻言就看到小兵低头行礼道“大人!”随后薛理牵着马同他继续前行。镇北侯转向军师:“我记得薛大人只有一个小舅子?”

兵部侍郎:“正是这位,林飞奴。”

侯府幕僚闻言感到奇怪:“怎么是火头军?不是说当儿子养大的吗?”

兵部侍郎:“这小子书画文章极好,最擅长画马,早几年就是秀才,日后还会走科举之路。这一次是叫他出来长长见识。薛大人和其夫人可能担心他惨遭非议,就让他押运粮草,前几日才到。”

镇北侯对“小舅子”好奇, “我们也去吃点东西。”

前方打的热火朝天,后方吃的热火朝天。

饭毕,镇北侯下令往前推三十里。然而地上横尸遍野,寸步难行,火头军和押运粮草火药的兵卒只能一边补刀清理一边往前移动。

兵部侍郎在军中多年,由于四方无战事,他从未上过战场。冲天的血气让他十分不适,残躯断臂让他心里膈应,忍不住说:“死了这么多,真真是血流成河啊。薛大人,我们是不是有伤天和?”

薛理冷笑:“天若有情,年初高丽和契丹越境杀人,怎不见上天劈了他们?况且上天会怎么做,是我该操心的事!”

侯府幕僚之一不禁说:“幸好军中没有史官。”

薛理:“有史官又何妨?史官心生不忍对我口诛笔伐的话,除了沽名的誉之辈谁会心疼敌军?史官一家之言还能堵住悠悠众口?即便史书把本官评为佞臣,这广袤土地无法作假。自有后人为我正名!“

镇北侯听出他话里有话:“薛大人,你不是想趁机赶尽杀绝吧?”

薛理皱眉:“本官何时说过赶尽杀绝?本官一直在强调见机行事!”

镇北侯带领他的心腹卫队和弹/药车沿着血路追上去,令薛理随火头军清理战场。

兵部侍郎看看身边只有两位侯府幕僚,叫他二人去统计敌人遗落的兵器财物。待二人走远,身边只有监军卫队——金吾卫,兵部侍郎才说:“薛大人,明人不说暗话!”

“你担心我屠城?你当我是杀神?侍郎大人,劳烦您动动脑子,莫说契丹和高丽两国有千万人,就是千万头羊,前方七万将士也要抓十天半月!”薛理无奈地看他一眼, “契丹人四处为家,会留在城中让我们抓? 兵部侍郎恍然大悟:“是我忘了。他们只有几座城。方才被打的抱头鼠窜也不会都躲到城中,任由我们轰炸宰割。”

薛理:“我倒是想赶尽杀绝!”

兵部侍郎只当自己没听见,安排兵卒把兵器捆起来,放在押运粮食的车上。不打扫战场的结果只有一个,留给敌人,敌人来年再次侵扰边关百姓。

薛理一行走走停停,金乌西坠,他才到镇北侯所说的三十里外,离契丹边境只剩十里。兵部侍郎令兵卒安营扎寨,烧火蒸饼。

此时晌午追出去的火炮兵仍然没有消息。

隐约可以听到的火炮声令薛理毫不担心落入敌人的圈套阵法。

近千台火炮齐发,什么阴谋诡计都会荡然无存,如来佛祖来了也能把他轰回极乐世界!

兵部侍郎转一圈之后,意识到他们只有千人,就去帐中找薛理:“薛大人,胡人会不会沿路追来?”

薛理:“救契丹?即便西北的胡人早已同契丹结盟,这个时候不落井下石都算他们良知未泯!”

兵部侍郎:“唇亡齿寒————”

“还围魏救赵呢。胡人要懂得这些会一有机会就侵扰边关百姓?”薛理很想送他一记白眼,但考虑到林飞奴还要在他手下做事,只是无奈地摇摇头。

兵部侍郎:“晌午逃走的契丹人向突厥求救,他们也敢见死不救?”

“他们会对契丹人说,中原古代有个故事,围魏救赵。突厥趁着城中空虚,攻打城门,我军自会回来支援。”薛瑾道,“西边的突厥若是真同契丹结盟,不会离此地太远。但也不会离此地过近。”

兵部侍郎:“突厥反复无常,契丹王也担心他们同我军交战之际被偷家,是以不会告诉他们今日和谈,谈不成就打?”

薛理:“是的。所以该吃吃该喝喝。”

兵部侍郎:“等突厥跑过来,镇北侯也该回来了。”

薛理点点头:“出去看看收缴多少兵器。”

晌午做过一顿饭,用掉几车面,空出来的车上此时全是各种兵器,兵部侍郎粗粗数一下,一辆车上有上千把弯刀。

以防突厥转道此地,兵部侍郎给每人两把,烧火的小兵也有一把长枪和一把弯刀。小兵不禁问:“大人,给我了吗?”

兵部侍郎噎住。

薛理点头。

小兵兴奋地大声说:“谢大人!”

兵部侍郎看向薛理,前方还在打,你就迫不及待地分赃?

薛理低声说:“先前你不是奇怪为何不止给骑兵发弓箭,就是火炮兵也弯刀和弓箭?因为多年不打仗,兵器库的弓箭快生锈了。我们自己的都用不完,留着敌人的做什么?融掉打新的?”

兵部侍郎想起前几年太上皇拿出三成税收打造兵器,如今边关的武库满满的,此后十年无需打造弓箭长枪,他只能叹了一口气,对众人说:“每人挑两样,但最少有一样是长枪!”

小兵下意识问为什么。

薛理:“一寸长一寸强!”

小兵明白过来,敌人手持大刀还没到他跟前,他的长枪就捅过去。

金吾卫也多了一把兵器。

月上中天,四周安静下来,薛理没有回营帐。

八月下旬的长城外有些寒凉,他披着斗篷坐在营帐外的高岗上望着南方。

林飞奴走过来。

已经被人知道林飞奴是薛理的小舅子,薛理便不再避讳,晚饭后令林飞奴去帐中休息。林飞奴睡了一觉醒来没看到他很是心慌,值夜的金吾卫指着高岗,林飞奴到他身边打量他一番,不禁问:“大人——” 薛理:“没有外人。”

林飞奴在他身边坐下:“姐夫担心镇北侯?”

“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镇北侯从未上过战场,追击敌人的七万将士有六万人不曾见过人血——”薛理说到此叹了一口气, “如何不担心。”

林飞奴:“我们有火炮啊。”

“还有一半炮/弹在城中。“薛理只想留一成,镇北侯不同意,大军出去,城中空虚,一旦突厥来犯,只能指着城墙上的火炮应敌。一成弹药如何能打退来势汹汹的突厥。薛理继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饮!”

林飞奴:“镇北侯不像贪功冒进之人。”

轰隆声突然响起,薛理差点咬到舌头,林飞奴豁然起身,身后的帐中兵部侍郎跟拉着鞋跑出来,大声询问:“出什么事了?薛大人,薛大人————

薛理:“这里!”

兵部侍郎跑过来:“这三更半夜怎么又打起来了?”

薛理指着西南:“像是从那边传来的。我猜突厥探子定是发现这一路上血流成河,死的又都是高丽和契丹人,因此不敢前来救援。可是来都来了,也不能空着手回去。考虑到我们出城的地方定有重兵把守,就改打别处。”

长城外也有几座小城,一半百姓一半守军,但守军不多,上上下下只有三四千人。倘若年初那伙人真是被通缉的土匪,他们只会去小城抢夺。舍近求远去入关闹事,除了傻子就是别有目的!因此薛理断定契丹和高丽的目的是肥沃的关中。

兵部侍郎:“离此地三十里?”

薛理点点头。

兵部侍郎:“城中有几十台火炮,他们久攻不下会不会转到这里?”

薛理:“他们不敢。此地离契丹太近,他们一定认为我朝大军在此休息。”

云无影跑过来:“大人,卑职过去看看?”

薛理:“不必!城中炮/弹充足,晌午又令传令兵提醒他们近几日定有西北胡人趁火打劫。兴许此刻所有将士都在城墙上。”

薛理所言不差。

晌午冲天的血气和打杀声以及炮弹的轰鸣声令城中官兵激动不已。他们也想封候拜将建功立业,因此今晚所有人都在城墙上打地铺。库中兵器全部搬出来,又弄了许多石头。

突厥人还没靠近就被眼尖的哨兵发现。

不等突厥攻城,火/炮、石头往下扔,城墙上点着火把,弓箭手趁机补箭。

炮兵看清楚哪里人多就把炮口转向哪里。一炷香后,仍在轰炸,突厥退到一里外。突厥主将想起探子说十里外有很多人血,他们担心声音传过去大军前来支援,不得不连夜逃走。

不止这一处,后半夜有十多处遭到敌袭,都在西南西北方。

由于多年不打仗,想军功想疯了的将士们看到胡人就杀红了眼。若非朝廷有令不许出城,他们敢追到胡人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