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第83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美食 爽文 市井生活 日常 群像 穿越重生

林知了很意外,原来她都知道啊。幸好她没有忍让,否则林蜻蜓指不定在阴暗角落里怎么嘲笑她懦弱。林知了故作不解:“大姐何出此言?”

林蜻蜓瞪她:“你还想瞒我?要不是等我知道的时候此事已经过去很多天,我定叫她们吃不了兜着走!”

林知了想说,我看你是想报前世之仇!林知了可不想被她当枪使,“大姐,我们开门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啊。”顿了顿,“下次,若是在村里起了争执,我一定叫二哥去请大姐?”

林蜻蜓:“最好如此。”

林知了:“请大姐代我向祖父告罪。”

林蜻蜓:“我要在村里住上几日,你八月十六也没时间?祖父想你和小鸽子。”

林知了心里嗤之以鼻:“八月十六开店。这家小店看着不大,每月只是租金也要很多钱。薛家仅有四亩地,只够婆婆一人吃用,我不赚钱心慌。”

林蜻蜓不禁腹诽,真是天生劳碌命!“春节要回去啊。”林蜻蜓提醒。

林知了闻言想到祖父祖母若是有事求她必然会给小鸽子准备压岁钱,且只多不少:“春节可以歇息几日,若不下雨下雪,我们初二过去。”

林蜻蜓得到确切答案很是满意,终于舍得带着丫鬟离去。

姊妹二人声音不大,都担心被左邻右舍听见,以至于在院中的几人也没听清楚。刘丽娘待林知了关上院门就问她大姐找她何事。

林知了朝薛理看去:“请我们中秋去林家过节。”

薛理:“你说没时间?”

“我说我们回村。日后别说漏了。”林知了说完想起小姑子,“鱼儿,午饭后叫你三哥送你回去呆半天,第二日再去接你?晚上就和婆婆住。”

薛瑜年方十岁,说起来不小了,实则尚不满九周岁。第一次离开母亲这么久,薛瑜要说想念,在经过薛母那些唱念做打之后所剩无几,更多的是心理上不习惯。

薛瑜想回去:“我听三嫂的。”

林知了:“回去不许提我每日给你多少钱。”

薛瑜:“我又不傻。”

“我怕你心软。”林知了随后又关心她二嫂有没有买月饼。

刘丽娘打算待会去。

林知了看看天色,决定现在就去,她也买两份,一份给薛瑜,一副留她和薛理以及小鸽子过节。

此时点心店尚未关门,城门快关了,是以没人排队,林知了就买两份鲜肉月饼。刘丽娘也买两份。林知了又买一些水果。翌日上午,刘丽娘收拾两个小篮,一篮是她的,一篮是薛瑜的,而她只比薛瑜多了一碗红烧肉。

刘丽娘为此还特意买个带盖的汤碗。看着精致的小竹篮,刘丽娘对林知了说:“我这样算用心吧?我娘要是数落我,以后我就不去了。”

薛瑜在一旁点头。

巳时过半,刘丽娘和薛二哥才出发。他二人走后,林知了杀鸡,薛理杀鱼,午饭是小鸡炖蘑菇,松鼠鱼,以及锅包肉和红烧肉炖菜。主食是大白米饭。

难得可以慢慢品尝安心用饭,一家四口都吃撑了。最后还剩三成,林知了放到一起,问薛理:“晚上吃还是给大花?”

薛理抬抬下巴示意她低头。林知了看到弟弟脚边湿漉漉一片,显然他边吃边漏,他们吃饱了,大花想必也差不多了。

林知了用肉汤泡半碗白米饭倒入大花碗中,大花没有狼吞虎咽,而是先吃有滋有味的,最后剩一口白米饭。

林知了往里面加点水,放到院中墙角边。

过了一个时辰再看,半碗米汤被大花吃得一干二净。此刻薛理送妹妹回村。不过薛理没进去,而是在村口看着妹妹往东拐就回城。

薛母看到薛瑜就把她拉到怀里,随即朝门外找去。薛瑜不想听到母亲骂哥嫂:“昨天下午林家大姑娘叫三嫂跟她回去过节。二哥二嫂在刘家。”

薛母叹气,拉着她坐下,仍然忍不住抱怨:“娶了媳妇忘了娘。瑜儿,你可不能跟你两个哥哥一样。”

薛瑜:“娘,看看我给你带的什么。”

薛母摇头:“你呀,不想回答就扯别的。”

陈文君打量着小姑子身上如蝴蝶一般鲜亮的襦裙:“妹妹这身衣服真好看。”

薛瑜毕竟是个年龄不大的小姑娘,闻言很开心:“大嫂也觉得好看吗?三嫂买的布,二嫂给我做的。”

陈文君招招手:“你过来一点,叫大嫂好好看看。”

薛瑜跑过去,陈文君先摸料子:“棉布啊?你日日帮你三嫂烧火,又赶上过节,我以为会用绸缎给你做一身好的。”

第60章 准备收徒

薛瑜心烦, 念她是长嫂只说:“棉布轻薄舒服啊。”

陈文君微微摇头,替她感到不值,“你年龄小不知道,绸缎才柔软舒服。”

她没完了是吧?薛瑜好想把她的嘴缝上:“娘, 既然大嫂说绸缎那么舒服, 回头你给我做一件吧。”

陈文君有片刻失神。薛母愣了愣神才反应过来:“我做?”

薛瑜点头:“是的啊。平日里我跟着二哥三哥, 不用娘养我, 还可以给娘省下很多粮食。半年的粮食换成钱够买一身绸缎吗?娘要是带着小侄子没空就叫二嫂给我做。”

薛母顿时有口难言,“——绫罗绸缎都很贵,娘手里的钱可能不够。”

陈文君回过神:“你帮三弟妹做事, 于情于理都应该叫她做。”

薛大哥听不下去:“大过节的说这些做什么?”

陈文君:“我是心疼妹妹啊。”

薛瑜一头雾水:“大嫂的话好怪啊。三嫂给我做娘就不能给我做了吗?我是娘的女儿, 娘养我不是应当的吗?再说大嫂要是真心疼我,也可以为我做一身啊。好衣服肯定越多越好。大哥每月四贯, 吃住都是东家的, 不能拿出半个月月钱给我扯几尺布吗?”

陈文君一时语塞。

薛母也不敢说养你不是我的义务,“瑜儿,我看看篮子里有什么。”

薛瑜对此很失望, 她娘怎么又这样啊。要不是三嫂和二婶吵架的时候她这样糊弄,二婶也不敢频频给三嫂添堵。

薛瑜很是不满地把篮子往她怀里一塞就到大哥另一边坐下。

先前薛瑜讨厌她大哥,凭他敢跟陈文君吵架,薛瑜决定暂时先不讨厌他。

竹篮里没有鸡鱼肉蛋和白糖,只有两串葡萄四个大石榴一份鲜肉月饼——六块,一份蜜饯以及一份糕点。糕点自然不是需要排队的酥饼, 而是五香糕。

陈文君大为意外。

原先她认为以林知了的财力最少会买一份酥饼和造型精美的梅花糕。又恰逢鲜藕上市,再有一份晶莹剔透的藕丝糖,算上月饼,正好成双成对很是吉庆。

过节不能无肉, 上次薛二哥过来都拎了羊肉,想必这次也一样。

然而这次不一样。

薛母对篮子里的东西也倍感意外:“瑜儿,这些是你买的啊?”

薛瑜感觉她娘语气不对,又觉得想多了,“二嫂和三嫂收拾的。我哪会买啊。”

陈文君柔声问道:“她俩回去也是拿这些啊?”

薛瑜可算懂了,嫌少啊。薛瑜朝对面的母亲看去,薛母等她回答。薛瑜对她愈发失望,“是的。我的篮子跟二嫂的一模一样,都是二嫂昨日新买的。大嫂,我们给娘买的鲜肉月饼,大嫂买的什么?”

陈文君神色一怔,终于感到一丝尴尬,“我,你小侄儿离不开人。”

薛瑜:“大哥在城里做事买东西方便,大哥也没买?”

薛大哥买了,一份点心和一份月饼,东家还赏了两份。当日他寻思着若是弟弟回来过节,四份点心足够了。要是开店回不来,月饼和点心都可以放几日,薛母和陈文君慢慢吃也吃得完。

唯独没有料到回到家中就被陈文君埋怨一顿,话里话外皆是既然东家赏了,为何还要花钱买。

薛大哥解释过节总要吃月饼。陈文君就说他两个弟弟还能空着手回来。薛大哥想解释他是大哥,不巧先看到低矮的鞋柜上有两封点心,就说“原来你买了啊。”陈文君一看他上手,误以为他想拆开看看,着急忙慌说出那是给她爹娘买的。

此话叫薛大哥意识到她没给他娘买月饼。薛大哥仍然期待陈文君是他以前认识的温柔体贴的妻子,先前干的那些事是一时糊涂。薛大哥就问她给薛母买的什么。

陈文君什么也没买,认为薛大哥这样问是怪她不孝。不孝可是重罪,陈文君自然不敢认,就说她不知道婆婆喜欢什么。再说,婆婆手里有钱,老二老三每人每月给五百,她想买什么买什么。

此刻几件事加一起令薛大哥心生不满,夫妻俩又吵起来。

薛母听到动静赶紧把孙子抱走,还提醒薛大哥别跟陈文君计较。薛大哥说出她只给她爹娘买点心,薛母的神色不好,当她看到怀里的孙子,瞬间原谅陈文君,就说她女儿会给她买。

薛瑜确实买了,可是跟陈文君买的一模一样。待薛母发现这一点,脸色堪称五彩缤纷。

落到薛瑜眼中就认为她娘贪心不足。她又不敢埋怨她娘,心说你不满意我满意。她拿一串葡萄洗干净,随后又拿两个碗回到堂屋叫她大哥掰石榴,她一边剥石榴一边吃葡萄,还招呼薛母等人一起吃。

薛母见她把水果当饭吃,就劝她少吃点。薛瑜顺着她的话问晌午吃什么。

此话又令薛母尴尬,她想的是主菜烧羊肉——薛二哥带的羊肉。然而人都没出现,还烧什么啊。

薛大哥尴尬地如坐针毡,到牛棚旁边鸡窝里抓一只公鸡。薛母要面子,担心薛瑜回城后跟林知了抱怨,“中秋佳节娘就让我喝粥。”薛母见状就去厨房烧水拔鸡毛。

薛母前脚出去,薛瑜后脚把月饼拆开。陈文君皮笑肉不笑地恭维:“瑜妹妹好胃口啊。”

薛瑜:“我正长身体啊。三嫂说我的胃是无底洞。二嫂说吃得多长得高。我又不是大嫂,吃多了只会横着长。”

陈文君气得险些咬掉一嘴牙:“——近墨者黑!”

薛瑜听得不甚真切,意识到她什么意思,第一次庆幸日日识字练字,认真听她三哥读文章,否则她肯定听不懂。

转念一想,大嫂不是跟二嫂一样不识字吗。她怎么能说出“近墨者黑”啊。

薛瑜心里奇怪,决定回去问问她三嫂。薛瑜假装没听懂,吃了两个鲜肉月饼打个饱嗝,端着石榴和她洗的葡萄去厨房孝顺大哥。

薛大哥看到剥得干干净净的石榴受宠若惊:“给我剥的啊?”

薛瑜点头。薛大哥夸她越来越懂事。陈文君抱着孩子从堂屋出来恰好听到这句,她又气得回去。看到拆开的月饼,陈文君拿起一块,吃完了还想吃又吃一块。

意识到吃了两块,陈文君不敢再吃,担心被薛母嫌弃她贪嘴。看到蜜饯,陈文君决定拆开看看,是不是跟她选的一样。

蜜饯有很多种,可以挑自己喜欢的凑一斤或半斤,请伙计包起来。

江南水乡盛产多种瓜果,蜜饯种类丰富,有糖冬瓜、糖金桔,也有桃、李、山楂、青梅等等。

刘丽娘买蜜饯的时候看得眼花缭乱竟然不知道选什么。林知了叫她选她和薛瑜以及薛二哥喜欢吃的。薛瑜带回来的这包皆是她平日里想吃林知了不给她买的——薛瑜换牙不能吃太多糖。

薛瑜爱吃的都是酸酸甜甜的,陈文君不想吃,但她还是捏两块尝尝。薛瑜怕弄脏了她的新衣服,移到门边吃葡萄,感觉堂屋很安静,好奇地看一眼,陈文君把拆开的蜜饯绑好。

薛瑜翻个白眼才转过身。

薛大哥随着她的动作再次注意到她的裙子,浅粉色的上衣和草绿长裙,上面还有嫩黄色小花点缀,很适合这么大的薛瑜。薛大哥在心里感叹一句,二弟妹和三弟妹有心了。薛大哥就问:“瑜儿,买这一身衣服需要多少钱?”

薛瑜:“你给我买啊?”

薛母瞪一眼她:“好好说话。你大哥每月四贯要给我一贯,还要养你小侄子,哪有钱给你买衣服。”

薛瑜不信大嫂乐意给一千文。

陈文君是不乐意,薛大哥担心她手里有钱底气足,回头又瞎折腾,再赔人家十倍,每月发了钱先给母亲一千。左右母亲不会乱用,改日他手头紧可以找母亲借。

薛大哥习惯了对他娘言听计从,盖因父亲去世前叮嘱他孝顺母亲。被薛母打断,薛大哥不想拂了她的面子,闹得这个中秋节过不下去,就把已经到嘴边的话咽回去。

薛瑜也不想鸡肉没吃成就被撵出去,抿了抿唇转而问是不是板栗炖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