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望族 第225章

作者:Loeva 标签: 穿越重生

文怡白她一眼:“他才到任多久?正是要在士兵们前面以身作则的时候,若是为了我的缘故,落人话柄,岂不是误了他?况且那屋子又不是不能住,我反倒觉得别有一番乡居趣味呢,补种几丛花木倒没什么,但扩大院子就不必了,那里前前后后都是住家,真要吵起来,多的是麻烦呢。”

冬葵笑笑,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只是问:“大爷既然说了要回来摆酒庆贺,家里要做些什么?摆几桌酒?要不要请戏班子?宾客要请多少人?奶奶从前可曾料理过这样的事?要是有不懂的,不如问一问老夫人?”

文怡笑道:“从前在京城时也曾宴过客,只是几桌小宴,还难不倒我,若真有难处,再向祖母请教不迟。外头要多摆几桌,预备驻军所的人,还有……”还有通政司的,只是不好明说。文怡咬咬唇,又再接着道:“还有相公旧时的同窗好友,说不定会请几位过来,韩公子是一定要的,到时候你替我去送帖子,务必要客客气气将他请到才好。前些时候多亏了他,我才得保平安呢。至于堂客席上,宾客倒不多,几乎全是自家人,有两桌也就够了。”

冬葵一一应下,这时候润心走过来道:“奴婢心里算了算,家里这点地方似乎太窄了些,堂客席倒罢了,外头却摆不了几桌,不如看看城里有什么好馆子可以包了去,那就连人手用具都一并省了。”

文怡忙道:“这话是正理。先点点宾客一共有几人,再看看家里的地方,若实在不够,也就只能到酒家去了。我记得附近好象有家‘琼林玉树’,颇有几样有名的菜色,还有两个极好的园子,地方也大,我们叫人问问价钱,若是合适,就租一处园子下来摆酒好了,戏就不用了。”

润心与冬葵齐齐应了一声,顿了顿,互相对视一眼,笑了笑,前者道:“奴婢去找舒管事。”后者说:“奴婢去找人打听琼林玉树的价钱。”各自分头去了。文怡见状不由得苦笑,恰好看见水荭从门外进来,便问:“秋果要什么时候才能过来呢?”

水荭被她冷不丁地一问,一时没反应过来:“咦?她是侍候苏家表小姐回青州去了,看行程,大约还要半个月吧?姑奶奶怎么了?可是有事差她去办?”

“不,没什么。”文怡抿了抿嘴。秋果虽是她的陪嫁,却跟柳家的丫头们相处得极好,若有她在,就不需担心冬葵与润心等柳家大丫头之间会有矛盾了。本来家里有许多事她都是交给秋果办的,但因为秋果不在,润心又不如陪嫁大丫头使得顺手,加上冬葵是她用惯了的,她便多倚重了冬葵几分,可这么一来,润心这些大丫头说不定会有想法的。文怡忍不住暗暗叹气,深觉当家主母不好做。

晃了晃头,她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到水荭身上来:“你怎么过来了?可是祖母有话吩咐?”

水荭笑道:“方才前头传了消息进来,说是大爷有信回来了,要在康城摆酒庆贺,老夫人听说时,正巧大太太也在,便劝老夫人让姑奶奶多摆几桌酒、多请几位客人,好生庆祝一番,也可借机会多结实些本地贤达之士。老夫人说这是姑奶奶的家事,让姑奶奶做主呢,大太太便让奴婢来请姑奶奶过去。”

文怡哑然失笑:“大伯母真是……热心肠!”她起身去了正屋,果然看见蒋氏正陪在卢老夫人身边说笑,便先见了礼,还不等她开口,蒋氏便抢先说:“难得有件喜事,九丫头可不许推脱,这不是什么张扬不张扬的小事,行哥儿初来咋到,人又年轻,虽在此地读过几年书,到底相隔时间长了,没什么根基,还是该多结交些朋友才是,日后遇事也好有个助力。因他一到这里,便遇上几个大大小小的乱子,也没挤出时间来忙活这些,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个再好不过的名头,若还不抓紧机会,就迟了!九丫头,你就听我一句吧!”

文怡干笑了几声,心里有些不以为然。她当然明白蒋氏的好意,但凡到地方上做官的,都有这个习俗,除非是极清冷孤傲不合群的性子,方才不愿如此行事。但柳东行既是要做驻将的,若与地方官员来往过多,会不会反而受朝廷猜忌?况且康城不比别处,本地的所谓贤达,除了城中的大儒先生们,也就是与康王府关系暖昧的那几位了,能避还是避讳些的好。更别说柳东行在信中已经写明了宾客的范围,不相干的生人还是不必请了。

但蒋氏本是好意,她也不忍断然拒绝,便道:“宴席要请什么人,相公已经拟好了名单,就等他回来吩咐了,我不好自作主张。大伯母若想请什么亲朋故旧,不妨先跟我提一提,等相公回来了我再去问问他的意思?”

蒋氏闻言,神情有些尴尬:“我哪有什么亲朋故旧要请呀,只不过是觉得你们两口子年轻,不知道官场上的规矩,怕你们会吃亏,才提醒一声罢了……”

卢老夫人微笑道:“孩子也知道你是好意,只是这事儿毕竟是为了庆贺行哥儿立功受嘉奖,总要看行哥儿自己的意思。其实我觉得也没什么,自己家人和几个熟人一起庆贺一番就是了,没必要请那么多不相干的人。行哥儿不是做文官,是带兵的,跟这么多人搅和在一起,日后人情往来太费精神了,也容易叫人说闲话,还是由得他们年轻人去吧。”

蒋氏勉强笑笑,也不再坚持,转而问文怡:“行哥儿既然拟好了名单,不知都有些什么人?我们早些知道,也好帮着你料理。”

文怡笑说:“多谢大伯母了,其实也就是柳顾两家眼下在康城的人聚一聚,再有他官场上的朋友,还有从前书院时的先生与同窗,具体有哪几位,还要等他回来了我才知道。不过相公无意大办,甚至不打算请顾庄的人来。”

蒋氏顿时精神一震:“哦?那人可不少啊,打算摆几桌?若是这里地方太小了,不如到我们那儿去?正巧,韩公子必然也在宾客名单上吧?他要是到我们那里去,想必也会觉得熟悉亲切?”

文怡顿了顿:“那太劳烦大伯母与六姐姐了,我本想着,在附近找一家好馆子就行了,听说琼林玉树不错,眼下正值春暖花开,那里的园子必定有好景致,到了那一日请大伯母与六姐姐一道去散散心吧?”

蒋氏立时便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了:“这个我听你姐姐提过,只是她到康城已经是隆冬时节,琼林玉树的花木都衰败了,没什么好看的,若真有好春景,去一趟倒也值得。”

她心情一好,略聊几句闲话,便坐不住了,早早告辞离去,文怡送了她出二门,又送了几样点心让她顺便带给文慧,方才回转正屋,苦笑着对卢老夫人道:“大伯母倒是热心肠,可惜咱们家无意张扬。”

卢老夫人不置可否:“她其实也是为你六姐姐的婚事着急,多半是想着要在宴席上多打听几个年青俊彦呢,不过我看她心里的意思,还是属意韩家少爷。”

文怡道:“祖母劝我先行避开,我本来也想照做的,可如今相公要回来,我又不方便走了,还是等宴席过后,我再陪他一道回去吧。”她笑着坐到卢老夫人身边,挤了挤眼:“正好可以多陪祖母几日。”

卢老夫人轻哼一声,白了她一眼:“多大点事儿,还特地来跟我说。如今圣旨都下了,虽还未到你们手上,但已可保平安,也就不怕与柳家宁哥儿他们来往会惹来什么麻烦了。行哥儿做事向来有分寸,我老婆子就不必多操心了,只是你五姐姐那边,你且虚应故事,别与她一般见识,省得坏了行哥儿兄弟俩的情谊。”

文怡皱皱眉:“可是她又跟大伯母与六姐姐呕气了?我就不明白了,她这是怎么了?她与宁弟的亲事,分明是她占了便宜,如今为何就盯死了六姐姐不放呢?!本来就是一家子姐妹,难道非要六姐姐孤苦终老,她才高兴了?”

卢老夫人淡淡地道:“这事儿原是你大伯母太过急切了,行事不周密,叫她打听到了韩家的事。韩家家世虽不如咱们家,但他家哥儿却是个举人,光听名头倒比宁哥儿出息些,你五姐姐大概心里又难受了吧?当着你大伯母的面,她不敢说什么,但来跟我请安时,却说了好些不厚道的话。一边说韩家家境已经败落了,配不上顾家名门望族的女儿,一边又说韩公子是举人,看不上六丫头一个名节已失的女儿。真真是自相矛盾!她难道是觉得我们六房与长房一向不算十分亲近,便以为我会顺着她的口风说长房女儿的坏话?她以为她是谁?!糊涂东西!”

文怡听得恼怒,正要抱怨几句,忽然想起一件事,不由得愣住了:“糟糕,咱们家要是摆宴请客,无论是五姐姐还是六姐姐,都要请到的,还有宁弟与韩公子……到时候岂不尴尬?那可如何是好?!”

第四百一十三章 尴尬之人

虽然有着种种担忧,但是庆贺的宴席还是如期举行了。

柳东行提前一日从康南回来,还带上了十来名属下,文怡就近将他们安排在琼林玉树附近的一座客栈里,无论食宿都精心过问,得了许多夸赞感激。

柳东行与文怡商量过后,决定包下整个琼林玉树,拿他家的两个园子招待两批客人——并非是宾客与堂客之分,而是用小园子招待通政司一系的伙伴朋友,另一边大些的园子,才用来招呼明面上的客人。两个园子之间只隔着一条甬道,他来往两边比较方便,而且谢绝不相干的酒楼顾客前来,反而可以避免走漏消息。

他本来其实没打算如此大肆操办的,但胡金全那边来了好消息,平阳通政司上下所有人都一力主张大加庆祝一番,他也只能顺从民意了。

小园子的客人自有通政司的人去安排,文怡只需负责大园子这边的事务就行了。到了宴席当日,她忙得团团转,既要迎接前来赴宴的堂客,又要时刻留意客人之间相处的情形,免得有谁彼此起了口角,破坏气氛,又因来的客人里有不少是从前教导过柳东行的书院先生的女眷,她还要一一前去拜见、寒暄,几乎连喝口水的机会都没有。即便把堂客席上的事都安排好了,她也仍旧不能放心休息,还要派人到外头宾客大席面上去察看可有安排不周到的地方。

好不容易把事情料理清楚了,文怡又要在席上依次向长辈们问候近况,闲聊几句,然后暗暗记下可能有用的信息,预备宴席结束后告诉丈夫。所幸前来赴宴的外人并不算多,倒有好些是自家亲戚,无论是蒋氏、文慧还是文娴,都用不着她分心去招呼,她们反而要聚到卢老夫人跟前请安问好,只是她时不时转头去看文慧文娴相处的情形,心里都有些隐隐的不安,总担心会出什么变故。

这场宴席本是在白天摆的,并不是正经晚宴,且在花园中进行,因此年轻姑娘媳妇们都可以到花木丛中游玩赏景。不少女眷在酒足饭饱后,被春天的景致吸引住了,纷纷走出宴席所在的楼阁,观赏起楼外的花卉、彩蝶、池塘与湖石来,还有人喜欢上假山石上攀附的绿萝,拿它做了吟诗作赋的主题。

文怡心中庆幸自己早有准备,因为宾客中有不少是文人大儒,他们家中的妻女也多有文墨出众之人,为了预备万一,她特地命人事先准备了不少文房四宝,见有人起了诗兴,便立即命人拿了出来。有几位先生的夫人见状喜出望外,纷纷留下了自己的墨宝,有的是诗,有的是小令,也有人画几幅写意儿,有两位书香人家的小姐也有诗才,也跟着凑起趣来。

文慧在京城时早习惯了这种场面,虽已收心多时,但也不由得有些技痒,听得众人夸奖其中一位小姐的诗做得清雅不俗,实在是难得的才女,她不大服气,也作了一首,那位小姐看了,连声称甘败下风。文慧反倒不好意思了,拉着她笑道:“你的诗极好的,确实清雅,我的不过是胡诌罢了,比不得你。”说罢便要撕了那诗。

那位小姐连忙拦住,抢了那诗过来,道:“撕不得,若这样的好诗都要撕了,那我作的越发该往马圈去了。姐姐不要,就给了我吧!”边说边笑着把诗塞进袖子里。

文慧笑道:“我那叫什么好诗?不过是多用了几个典故罢了,实际上俗不可耐,不如你的清新有趣。我倒更喜欢你的,既然你要了我的去,那就把你的给了我吧?”也去抢对方做的诗。结果其他几位正在看诗的小姐不乐意了,笑骂道:“我们正想收起来呢,又多一个来抢的,不行不行,看谁能抢到手,就是谁的,别人都不许耍赖!”一时间笑闹成一团。

旁边一直笑吟吟地看着姑娘们玩闹的蒋氏一脸的感动与欣慰,对那几位小姐的母亲顿时亲切了许多,主动上前攀谈:“我们家慧儿自打脸上受了伤,便一直郁结于心,难得有如此开心的时候,真是多亏了几位府上的小姐。早听闻几位小姐都是才貌双全的好女儿,早先还以为是外人过誉,今日见了,才知道名不虚传,我从前都是坐井观天呢!”

众位夫人连忙谦让几句,心里也不由得嘀咕:这顾家长房的六小姐,早听说是个不遵礼数、行事嚣张的女儿,今日见了,却不象传闻中那般可恶,礼数都是周全的,诗才也有,性子也算谦和,莫非是传闻有误?而且外人都说她容貌尽毁,因而心如止水,一心礼佛,现在见了本人,却远远没到那个地步嘛!

几位夫人中有为人热心的,已经与蒋氏聊起家常儿女经来了,而且有越聊越起劲的趋势,没多久便相互约好日后互访,还有一位夫人打听文慧是否订了亲事。文怡远远地听着,倒有些为文慧高兴,悄悄看了卢老夫人一眼,老人家脸上也带着淡淡的微笑。

然而坐在旁边的文娴却没有太多欣喜之色,自从文慧作的诗得了别人的夸奖开始,她便一直拉长了脸。文怡曾经问她可是身上不适,她摇头否认了,接着便给了文怡一个埋怨的眼神,看得文怡莫名其妙。

侍候在文娴身后的媳妇子妙露小心地问女主人:“奶奶,可要派人回去取琴?”文娴硬帮帮地道:“取什么取?!你道我是那等爱炫耀的人么?!况且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妙露低头应声,退回原位。

文怡有些恍然,今日她只备了文房,却不曾预备琴棋,原是想着宴席上宾客有可能诗兴大发,却未必有闲心弹琴下棋的缘故,这又不是单纯的闺客聚会!而文娴向来在诗词上平平,却擅长琴艺,莫非她那个眼神是在埋怨自己没给她展露才华的机会?

文怡低头抿了一小口酒,决定当作什么都不知道,轻咳一声,叫过冬葵,笑着吩咐几句话,让酒家的人给外头大席上的宾客们熬解酒汤去,又命冬葵给阁中的火盆添炭,免得这些身体娇弱的女眷们受了寒。

这时,文慧回来了,她面上犹带笑意,小脸红扑扑的,显得格外娇艳动人,连颊边那道红痕也掩盖不住她的美貌了。她显然心情正好,随手倒了杯茶灌下去,便笑着对文怡道:“我从前不知道康城也有这样有趣的姑娘,原该早些认识她们才是,谈诗论文时也能有个伴了!”

蒋氏笑吟吟地走过来道:“高兴么?这样就好,年青人原该欢欢喜喜的才是。我已经跟她们家的太太都说过话了,过几日就带你上门去拜访,你本来就该多认识几个朋友的。”

文慧笑道:“娘,不但我该多交些朋友,娘也该多认识几个人,省得平日在家无所事事,全副心神都花在我身上了!瞧,那几位太太都在等您呢,快回去吧!”边说边轻轻推蒋氏回新朋友那里去,蒋氏笑着去了,临行前交待她:“才出了汗,赶紧擦擦,别叫风吹了着凉。”

上一篇:宋朝之寡妇好嫁

下一篇:绾青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