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他又在黑化 第75章

作者:百酒狂宴 标签: 宫斗 前世今生 穿越重生

“这话可是你说的。”顾素未听后赶紧道,“嗐,眼下我可就等着享福了。”

贤妃:“你这说的,就不怕我恼了,到时给你弄得这不好,那少一样的?”

顾素未端起炕几上的盖碗,先是轻啜一口,而后方道:“果真那样,我便去你那儿去拿,少什么便拿什么,横竖也不是头一回了。”

贤妃听后恨恨道:“如今我可真是悔死了,怪我以往待你太好,纵的你这惦记旁人好东西的性子!”

她一句话叫一旁的知秋芷乔愈发笑得开怀了。

那之后没几日御前便下了旨,说七月初一出发,赶着中元前到行宫。

于是殿中省并六尚局都忙了起来,各自为去行宫做着准备。贤妃也因着时间紧的很,不似往常那般隔日便来明义殿小坐了,只是有时碰到避暑要紧的事,便会打发人又或是亲自来一趟。

而顾素未虽先前说将一应事物都推了给对方去做,也不过是玩笑话啊罢了。她虽从未去过行宫,也没有这方面经验,可也知晓,这样短的时间内,要将一切准备停当,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因而也会时时替对方分担些。

好在她同贤妃都是不什么耽于享乐的人,知道去行宫一路遥远且又折腾,许多事上能省便省了。宁淑媛就更不必说了,原就是个钻进书堆里的性子,只要给她一本好书,旁的便一概不在意了,贤妃叫了人去嘱咐她一声,她便叫人回说自己全凭娘娘做主,倒替贤妃省了不少事。

后来过了夏至,眼见得快到出发的日子,便又听得陛下口谕晋陆小仪为婕妤,避暑期间暂管六宫。

此谕一下旁的宫嫔怎么想暂且不说,陆小仪本人倒是心中欢喜。

她知晓自己不得圣宠,眼下忽地晋位定是因着贵妃,因此特意挑了一日,登门拜访。

陆小仪来了明义殿后虽不明说,可面上的喜意却遮掩不住,顾素未只消一眼便瞧了出来。

“近日事忙,本宫才刚听说你晋位这事,正要叫人去泰安殿贺喜呢,没承想你倒先来了。”靠坐在软榻上,顾素未看着炕几对面的陆小仪道,“眼下天愈发热了,陆娘子也要多注意着身子,若是因着在这毒日头底下走得久了,哪儿不好,这宫中没个人管事,倒叫本宫同贤妃不放心去行宫了。”

因着陛下只是下了口谕,正经的旨意还未下来,因此她眼下还是小仪的位份,顾素未便依旧称她做娘子。

“娘娘言重了。”听了对方的话后,陆小仪忙着开口,“妾能有今日造化全凭着娘娘,本该就是妾登门道谢,怎好劳动娘娘又派了人去妾那儿。况,妾身子一向康健,不过一点烈日罢了,不算什么,叫娘娘挂心,倒是妾的不是了。”

顾素未:“既如此,那之后这宫中的事,少不得叫陆娘子多费心了。横竖本宫同贤妃都打点得差不多,若有什么拿捏不准的,便去问一问崔尚仪,她入宫时间早,知道的多。”

陆小仪听后自是一一应了,两人便又说了会儿话,眼见日头愈发大了,顾素未便提醒对方,她才起身告辞离去。

.

七月初一大早,含元殿前丹凤门五大开,一应御驾车舆全都在门内候着。

头前是两部华盖,华盖后是停着左右四开望窗,金銮饰辕的五色舆,两边后面分别立了一百五十六部孔雀扇,再往后便是黄色旌旗仪杖。

丹凤门外百官候立,只等陛下车驾出巡。

一时,陛下大芳辇自含元殿前过来,由天子驰道行至华盖后的五色舆前,里面的人方踩了椅踏下了大芳辇,接着边往五色舆上去。

楚子阑一身平巾帻上了五色舆,正要进去,却又转回身子,看向车舆下的郑行:“贵妃那边可如何了?”

郑行知道对方关切此事,早早便派了人去打听,眼下听他这样问,忙躬身道:“回陛下,贵妃娘娘同贤妃娘娘那边都已收拾停当了,此刻车舆都在宣政门后候着,只等您这边百官辞送后,便一并走了。”

“那便出发罢。”楚子阑说着,入了五色舆。

郑行见状略又等了等,确认他不再有吩咐后方吩启程。

前方华盖便一路由天子驰道出了丹凤门,行至城门外金水桥上,阙楼两旁候着的百官见陛下车驾出来,便齐齐跪下山呼万岁,辞送御驾。

一行浩浩荡荡,走了大半时辰方见了尽头。

此时,早有左右金吾卫上前,将诸位朝臣引至别处,为得是莫冲撞了后面要出来的娘娘们。

待朝臣也都散了后,丹凤门左右两旁的望仙门同建福门,贵人銮驾方徐徐行出。

顾素未车舆中,她与贤妃两人对面而坐,因着天气炎热,车内还放了一小坛冰块。二人中间是楠木的小花几,上放着几碟精致诱人的点心,一旁是山水青花矮罐,里面冰镇着降暑去火的酸梅汤。

因着她二人感情好,贤妃特意来了顾素未的车舆同坐,自己那驾倒空着了。而为免耽误了时候,她们坐着的车舆从望仙门出,宁淑媛和贤妃空着的车舆从建福门出,后面跟得是浩浩荡荡一行宫人内侍。

丹凤门因着是天子专用之门,在陛下御驾走后便已合上。

眼见着车舆缓缓出了城门,过了金水桥,贤妃伸手端起花几上的酸梅汤,略叹口气:“虽说去行宫避暑比在宫中待着要凉快许多,可这一路奔波,吃住都在车上,一走便是七八日,真真叫人难受。”

她因着是去过的人,故而知道一路有多麻烦。可顾素未不同,她没去过,再加上入宫这么些年,一直也不得出,心中早已存了百般好奇,拉着贤妃问了许多,都是关于行宫的事。

往次去行宫避暑,贤妃都是一人坐在车舆内,着实无聊。这回有了人陪她说话,她便也渐渐打开了话匣子,将先前心中那些因路途琐碎的烦闷一概丢开了。

“……我先前有一回,带着芷乔出了行宫逛,不知不觉便走到了行宫山脚下的一处村子。”贤妃缓声描述着自己那时的事情,“说是山脚其实也不对,那村子离行宫倒也不近,只是我自己瞎逛,走得远了些。我去的那回,整个村子四处是人,路两旁都被各种摊子堆满了,实在热闹。后来我好奇,叫芷乔一问,才知道那天恰好是他们五日一次的……”说到这她顿了顿,好半晌才想起来,又道,“是他们十日一回的‘赶边边场’。”

“‘赶边边场’?”顾素未有些好奇,“那是什么?”

第51章 赶路

“是他们那边的习俗。”贤妃道, “行宫山下的民风开放,习俗也有趣。芷乔告诉我, 因着各个村寨离得不近,因此每隔十日便有一次赶集。那日各村各寨的人都会聚集到一块来, 有些年纪的便只是单纯买卖物品罢了。可那些个岁数轻的少年男女, 便会自己在山中约好, 相互对歌, 若有看对眼的, 女子或是拉衣袖,或是踩男子脚背, 表示自己的心思。”

顾素未从未听过这样的习俗,心中既好奇又觉得有趣。

“这可太有意思了。”她叹了一句,“我也想去见识一番。”

贤妃笑道, “这有何难?行宫不比在宫中束手束脚,你若是真想去, 回头到了行宫同陛下说一声便是了。他如今待你这样好,想来是不会拒绝你的。”

顾素未却并未在意她言语中的打趣之意,反而一心记挂着去贤妃所说的那个村子去看看。

两人于是又是一番商议, 贤妃又同她说了更多行宫的事,引得顾素未愈发心痒, 恨不得明日便到行宫了。

只是路途遥远,跟着的人同物件又多, 因此即便顾素未再心急, 浩浩荡荡的队伍也走了好些日子, 最终赶在中元前到了行宫。

行宫在山腰上,车马一概不得上去,因而只能换了步辇由内侍抬了去。

正因如此,顾素未同贤妃便只能暂时分开,各自上了自己的步辇。

而按照位份尊卑,陛下先一步上去后,就到了顾素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