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很佛系 第228章

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 标签: 爽文 升级流 穿越重生

  一个个地打过去,插旗占地,让其他国家的军队毫无反抗之力,皇帝一个个都被杀,最后直接自封皇帝。

  比起刘邦,刘裕的人品和刘秀差不多。可惜就是运气不够,六十岁病死了。

  否则他可能和秦始皇一样统一全华夏,也就没有后面什么南齐、南梁、南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什么事儿。

  而且和秦始皇一样,有刘裕的威严在,刘宋王朝在,后代们都稳不住,刘裕的历史作用——统一华夏2/3土地,让给后面朝代。

  一定会耳熟的秦始皇:“……”

  在南北朝这期间,民间的古巫和上古神话一步步消失,百姓们多记得道系神话。

  信仰雏形打好了,真真假假已分不清。

  吉星充分感受到了刘邦的厉害,不止戏精,他生了非常多能干的后人。

  但是

  瞧瞧他跟哈斯佩尔·琼斯吹牛的是什么?

  “……蛟龙之子,赤帝之子斩白帝之子……三尺剑斩白蛇……”

  吉星:

  “……高祖你开心就好。”

  等隋唐时期,尤其是在盛唐时期,道教和佛教基本上发育到了巅峰值,出现很多入道天赋者,甚至以文入道的能人。

  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都斩过龙脉,目的就是限制民间灵异力量的发展,其他皇帝一会儿灭佛重道,一会儿信佛抑道。

  皇权与道不停拉扯中,道与佛到达兴盛时期。

  道教出现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张果老、萨守坚、曹国舅等很多得道神仙,佛教遗留下无数的佛像财产,可能本土不服的原因,成佛的少一些。

  而这些道教神仙,905灵异部门是一个都没有遇见,找不到神功妙济真君许逊和临水夫人陈靖姑,找到些剑圣草圣画圣诗仙诗圣也行。

  武则天总结:“他们生前能躲掉皇室的搜寻,死后自然可以躲过你们。”

  比起皇室墓,方士隐士道士的墓可能藏得更深。

  在这个时候,出现灵气急剧下降的危况,可能与龙脉断裂和入道者数量太多有关。

  依赖灵气的道士们发现不对劲,把重心转移到修炼和寻古上面,入道的文人们特别喜欢游山玩水,可能也有这个原因在里面。

  唐宋再次兴起了春秋时期的游学风,诗词歌赋也是在这个时候流出最多,他们不止叹息朝廷,可能也有修炼心灰意冷。

  唐朝皇室:

  ……背了千年的锅。

  吉星回以尴笑,以后的课本考古诗的时候请记住,怀才不遇后面得新加一条,或者辨别是不是得道者!

  学生们:

  ……谢谢您!

  为了争夺急剧减少的资源,也因传承本来就不同,道教在唐朝末期已经开始出现内部四分五裂的苗头,乱七八糟。

  入道越来越难,而已入道者越来越难以修炼,一个个坐化。

  道士的能力渐渐减弱,有能力的道士消失又带来巨创。

  辽、西夏、金、元彪悍的少数民族开始崛起,汉族的历史和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又一次打击,直到明朝建立时,很多人只记得道系神话了。

  明代朱元璋他们又明褒暗贬地打击了一下能人异士,把道教的历史神魔化,各种神鬼小说新鲜出炉,把模糊不清的神话框定起来,比如龙的具体形象,再砍N条龙脉。

  等清朝入关又经历几百年的重佛抑道,外国入侵,渐渐形成现代社会格局。

第234章 京杭大运河

  华夏文明传承的断裂是有多个方面原因的。

  大统一或盛世时,秦隋唐宋明都砍过护一方山水的龙脉,也通通都干过为了维皇权统治,打压其他文明的一系列事情。

  乱世战争百姓的灭亡,这个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的,甚至更早,秦始皇统一六国、楚汉之争、三国争霸……到元明清时,达到巅峰值。

  百姓都死了,传承自然不在。

  这个过程中,民间力量不断被削弱,皇权统治不断被集中增强,封建统治者又可以以自我为目的胡乱定义和编造文明。

  甚至于后期的统治者们自己也不太分得清楚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皇位都是由骷髅堆积起来的。”武则天对这一句话深有感触,作为封建时代的唯一女帝,她一路走过的路都非常艰难。

  封建皇权统治的斗争是华夏文明传承断裂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

  可换个角度来看,封建皇权的统治对于华夏文明保护又有不可缺少的重要意义。

  他们让华夏保持整体性,让各个区域板块、皇权板块斜接统一在一起,而不是四分五裂,形成历史上曾出现的多个国家状况。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已灭亡几千年,唯有华夏可以保存这么久的时间,与龙脉和皇权的统一,都是有密不可分关系的。

  觉悟低的古代统治者可能还看不出来。

  但觉悟高、修为高的古代统治者一眼看出其中矛盾点,尤其是当他们已失去高高在上的皇位,通过另一种视角看问题时。

  只能讲

  ——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

  他们生前干过什么事,死后当鬼就要把这些事以另一种形式弥补。

  让华夏文明重振荣光。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混乱,三国有点乱,晋朝、十六国、南北朝很乱,可那是因为华夏的绝对强盛,不怕外来者的入侵,可以轻轻松松打回去。

  而近代时期,华夏文明的强盛早已不在,落后是得挨打的,列强的侵入就是个教训,只有华夏文明本身的不断强大,才能保护这一方水土。

  吉星听得胸中感慨万千,手指在羽觞边上的四叶形纹摩擦了两下,随后起身端起酒杯,与周围各位先辈们共同敬了一杯。

  “封建王朝已经是过去时,祝华夏文明未来欣欣向荣。”

  “祝福。”

  历朝历代的名人们同时举杯,不管如何,华夏人本身的归属感都是非常强的。

  比起皇权统治者们,封建时代其实有非常多更可爱的名人先辈们,他们心系百姓苍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们给华夏留下了很多文明财富,哪怕有的文明已经消失,但只要他们灵魂还在,可以重新创作出来,和教导新一任的继承人。

  比如这一场晚宴,这些先辈可能让以后的国文书、历史书、地理书、文学启蒙书、思想政治书等通通厚上一小圈。

  善哉善哉。

  未来的学生们:“&*%$@#@!”

  哈斯佩尔·琼斯等国际外交官们终于能从小团体聚会中分出两点注意力来,但杜康酒味道很好,后劲也大,很多人喝得有点晕。

  毕竟他们不是鬼。

  “咳——”

  吉星以清咳掩饰自己嘴角的笑意,对着汉高祖刘邦举一下杯,以示感激。

  “吉星。”唐高宗李治忽然点名,“华夏现在的国都是京都吧?”

  各位祖宗先辈们也纷纷表示,他们似乎还没见过吉星的上司、华夏领导人、当今国都的模样,只收到了他们送来的一些礼物。

  吉星微笑回道:“若不是全国范围内的忙碌,我们部长和副部长很乐意亲临这一场宴会。都是华夏人和华夏鬼,欢迎大家随时去京都看一看。”

  “善。”

  依运河而生的京都,第一条名为永济渠的人工运河是当初隋炀帝扬光打进去开通的。

  对于古时的燕地、当今的国都,祖宗先辈们当然会产生好奇心,武则天唐高宗打算把洛阳事情解决就一路去京都看看。

  而有的先辈想提前离开洛阳,毕竟这里的混乱在他们看来已经走上秩序。

  而京都——存在他们想要的东西和想见的鬼。

  如果说中干龙是华夏最粗的龙脉,南干龙是最神秘的龙脉,那么北干龙正是覆盖范围最广的龙脉。

  包括有新疆、内蒙、青海、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北方城市,京都在几千年的岁月中成为核心。

  叶璐的乌篷船晃晃悠悠飘到了京杭大运河上,由南上北。

  京杭大运河起初是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历经多朝扩修,直到隋朝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繁荣于唐宋,又在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京都。

  京杭大运河是华夏境内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与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自然水系密切相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是古代人民智慧的核心。

  这条人工运河把华夏的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链接在一起,把北龙脉、中龙脉、南龙脉的龙气汇聚在一起,成华夏不可替代一条生命运河。

  中龙脉和南龙脉苏醒已经让京杭大运河的中段南段出现了不少变化,不少干枯的河道再次恢复曾经的繁荣生息。

  “春风吹上洞山巅,满野云烟接碧天;梵宇崔嵬留古迹,窟岩凿壁滴寒泉;数声音乐空中响,几树松楸雪后妍;欲记圣德还刻石,蓬莱何必觅飞仙。”

  在逆水行舟的路上,叶璐遇见不少的遗迹,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元、金、明、清都有,标记了一些重要的新财产,布置一些新任务。

  “隋朝把这运河扩修得非常妙。”刘伯温这两日苦读阵书,对龙脉的了解更进一步。

  叶璐正在吃从洛阳宴会偷渡出来的古配方甜点,同意道,“是很巧妙,如果隋朝皇室的目的不是斩龙脉的话,真可以说是神来一笔了。”

  而把京杭大运河最北端定在京都的元朝官员郭守敬,融合了天文、历算和水利学知识,也算是另一个神来一笔了。

  北龙脉发于昆仑山之中脉,绵延万里至燕山,京都成为北龙脉的汇聚之地不止依靠山脉,还和繁荣千年的人工运河有关。

  乌篷船靠近京杭大运河的京都段,叶璐、孟婆、刘伯温陆陆续续下了船。

  展霆锋已经领着不多不少的灵异部门特工在此等候,南京西安的混乱至今还没有乱,他们希望距离龙脉复苏近一点。

  既然能够一起闯秦始皇陵,地府阎王殿应该不会太排斥阳世人的帮忙。

  “阎王主公,孟婆,刘先生。”

  刘伯温和孟婆对他们微微颔首,看不清模样的叶璐默认他们跟在身后。

  此时的京都已经由相关部门整合过,国民们在新闻上看到了通知,配合等待国家的调配。

  “滴…滴滴滴…滴!”

  当叶璐他们踏入京都时,刺耳的防空警报盘旋在整个城市。

  相关部门:“国宝都暂时搬空了,已准备齐全!”

  国民们:“来了!来了!来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