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很佛系 第229章

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 标签: 爽文 升级流 穿越重生

  司东旭:“一级戒备。”

  特工们:“收到!”

  展霆锋:“龙脉在阳世的影响非常大,我们不得不提前做些准备。”

  实际上,不止京都,北龙脉在的城镇村庄全都有警报和提醒,灵异部门在与时俱进。

  叶璐:“……”

  真没有那么快,京都的风水局是最不明确的。

  叶璐决定先沿着这座城市的中轴线附近走一走。

  从永定门开始,包括正阳门、中华门、 天安门、 端午门、宣武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万景亭等。

  长安洛阳南京等古都的中轴线都被破坏,只有京都不同,明、清、现代都不约而同保留元朝划出的重点,把皇家建筑基都定在这条中轴线上。

  实际上,不是现代人不敢做,刚建国时他们拆的古建筑非常多。

  而是相关部门发现,有些东西是难以用科学解释,出过不少的灵异恐怖事件,有一些事情单凭借官方的解释都压不住的。

  比如最近的一次‘京都大工程’是奥运会修鸟巢。

  在强拆明朝娘娘庙时,黑色旋风卷着黄沙席卷水立方,将工地围栏的铁皮卷起十几米高,把建好可抗7级风力的临时建筑物几乎全部摧毁,铁架砸10多辆汽车上,又有宿舍和办公楼被刮走,造成43人受伤,其中2人心电图一度成直线。

  在京都历史上,目前还没有过类似尘卷风的记录。

  相关部门决定保留这座具有文物价值的明朝娘娘庙,并拨款重新修复,为此鸟巢在原规划的基础上被迫向北移了100米。

  封建统治者可以不顾百姓人权,可在现代社会不行,一部分古建筑因此而得以保留,地铁线也曾为此而增加经费绕道而行。

  刘伯温曾经为了寻找北龙脉到过蒙古、开封、秦皇岛、青海、黑龙江等地,元朝古都自然也在他寻找的范围内。

  而且他发现一个神奇现象。

  从京都到南京约950公里,南京到长安约950公里,长安到京都越950公里,南、北、中龙脉的中心古都正是一个三角形的风水格局,按照几何学,还是等边三角形。

  朱元璋怕这里面有什么牵扯与讲究,忙让刘伯温对这三个古城温和一点,破坏其他龙脉就行。

  因此,刘伯温对京都的了解也不多。

  朱棣的建都选址在长安、京都、南京三者间徘徊,由于他哥朱标巡视长安死了,长安和南京一样排除了,京都是当时最佳的选择。

第235章 明十三陵

  以京都为核心的朝代有——燕、辽、金、元、明、清,其中,战国时期的燕国、辽国、金国留下的痕迹非常少,明代的古建筑最多,清朝也不少。

  刘伯温非常快速摸清楚京都的结构,快速道:“其一以南海为龙头部份,湖心岛是龙眼,中南海和北海构成龙身,什刹海是龙尾,摆向西北方向。其二又以金水桥为龙的颔虬,从天安门到午门一带是龙鼻骨部,太庙和社稷址如同龙眼,故宫恰似龙骨龙身,景山、地安门大街和钟鼓楼构成龙尾,典型的双龙合体形象@。”

  灵异部门风水师们:……疯狂记笔记。

  清朝建筑参考价值不高。

  但很庆幸清朝开国皇帝,能够保留下前朝的建筑,而不是毁掉明朝的痕迹,在保留古建筑的方面,清朝皇帝比其他皇帝更开明一些。

  可能也跟他们不全信汉族的风水有关,当时的华夏文明已经失传得差不多了。

  “嗯。”叶璐站在紫禁城的位置,环顾四周道,“双龙格局的确有着不同龙势的合体,可整体格局却不像明朝建筑群那么简单。”

  再看看元朝遗址。

  元朝的遗址非常少,但痕迹却永存,京都的整个格局都是在元朝打下地基的。

  元朝是龙现象化的一个关键期间,今天熟悉的龙形象传承于明和清,但不能忽视元朝在其中的重要性,《元典章》首先规定“龙谓五爪二角者”,这和蒙古族本身的龙崇拜有一些关联。

  京都的建立与元世祖忽必烈手下的一个谋士有关。

  刘秉忠,天文、地理、律历、占卜、诗文,无不精通,天下事了如指掌,论博学多才不比诸葛亮和刘伯温差,他的存在让元世祖‘每克一城都没有妄戮一人’,拯救无数汉人性命。

  众人皆知,伴君如伴虎。

  刘秉忠能够获得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甚至左右他的言行,一定有非常有用之处。

  京都的中轴线正是刘秉忠定下的,京杭大运河归于京都肯定也和他测风水有关。

  经过现在科学的测量,中轴线与子午线基本一致,可在以永定门为端点的北京中轴线,从逆时针方向与子午线有一个偏离2度多的夹角。

  有一点点歪。

  刘秉忠在古代汉人历史上的功绩是有一些贬低或忽略的,以至于名气小些,原因在于他效忠元朝。

  “世祖忽必烈当时同意因中轴线一直指向元都宫殿遗址,偏离2度多的夹角甚至让明朝清朝的中轴线延长线都指向元大都,但这不是根本原因,元在修建筑的时候是可以纠正这个小错的,他们又不知道会有后来的明清。”

  刘伯温疑惑不解:“这是风水格局里面的大忌,刘秉忠先生不可能犯下这样的错误!”

  地面上发现有限制,现代高楼大厦更会模糊人的视线,叶璐裹起孟婆、刘伯温他们往天上飞,展霆锋忙御剑跟在他们后面。

  这把宝剑是正是正版巨阙剑,灵异部用秦始皇宫殿下挖倔的定秦剑跟他换皇陵里的巨阙剑,比起定秦剑,肯定是巨阙剑最适合展霆锋。

  秦始皇:“……”

  地下无语的特工们望着飞走的队友,只剩下无语和羡慕。

  网络上热热闹闹的国民们

  【他们飞飞飞飞飞升了!】

  【纠正是飞了,不是飞升了。】

  【什么飞了飞升了,你们能不能解释的详细点,一头雾水。】【啊啊啊,妈妈耶,我看到传说中的御剑飞行!】【跪着看得,什么时候我也能御剑飞行?】

  【啊啊啊,他颜值好高,我花痴了,看我看我,我可以!】【求分享视频。】

  【……】

  叶璐最后停留在紫禁城上方,目标却看向紫禁城北门神武门对面的景山。

  在N久以前,这里是永定河故道,永定河古称水,已有300万岁的年纪,是海河水系北系的最大河流,曾留下多条干枯故道。

  辽代营建瑶屿行宫时,将余土堆积此处。金代大定十九年,金章宗在该地南侧建太宁宫,建成皇家苑囿,称“北苑”。

  在元朝,这里叫青山,位置正好在全城的中轴线上,元代皇帝曾在此躬耕。

  明永乐十四年营建紫禁城时,取名万岁山,意在镇压元朝的王气,所以又叫镇山。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死于万岁山东麓一株老槐树上。

  清代则更新命名为景山。

  比起紫禁皇城,景山似乎才是每个朝代都有留下痕迹的地方,俯瞰整个紫禁城中轴线,其上方山公园园林景观照片酷似一尊闭目盘坐的人像。

  肉眼看其实很不明显,把整个京都地址研究得很透彻的灵异部门带来了帮助。

  展霆锋及时给出返回式遥感卫星拍摄的影像,无论是五千分之一的影像,还是两万五千分之一彩色红外影像图,非常非常明显。

  寿皇殿建筑群组成了人的头部,两只眼睛是内宫墙,眉毛由树组成,两边非常对称的三角形树林组成了胡须,但被寿皇殿外墙隔开。

  “寿皇殿的东偏门门口有一棵六百多年的古树,树在前存在,寿皇殿修在后,忽略寿皇殿,更像人脸。我们咨询过清朝的后人,他们并不知道这个景山有什么特殊点,也从没有听说过什么人像的事情,清朝石碑上也没有记录这个。”

  只是这个黄金比例人面像未免也太过巧合了。

  关于此事,现代专家们也是众说纷谈、各执一词,景山公园又是京都南北轴线的中心点,历史形相关性太多,秘密至今解不开。

  “谢谢。”

  孟婆感谢展霆锋带来的帮助。

  叶璐接下来卷孟婆刘伯温再次来到景山公园门口时,也把展霆锋和他的巨阙剑加上,比起帅酷炫的御剑飞行,当然是被带比较舒适。

  灵异部门:

  ……获得信任,干得漂亮!

  在公园里转了一圈,叶璐停在人像面部的寿皇殿附近,目光停留下其地下:“你们离整合景山都远一点。”

  “是,主公。”

  不需要展霆锋讲什么,从收音设备听到对话的司东旭已经在让特工们忙碌起来,整个京都城的国民都有条不紊地忙起来。

  他们速度非常快。

  景山曾是永定河的故道,叶璐没有在地面上多待,直接进入了景山地底。

  景山人面像的形成和上面比其他地方更茂盛的树林有关,明朝清朝宫殿群修建时无意中迎合这种古树繁衍的天性,千年以上的唐槐树甚至与景山形成辽金时间差不多了。

  古树见证了景山的今惜,又见证辽、金、元、明、清的繁华与衰败。

  而这一切,都和永定河道有关,和北干龙有关。

  叶璐终于找对地址。

  刹那间,整个景山公园都在有序地震动,公园里的鸟虫蛇蚁各回各窝。

  轰轰轰

  京都暴风雨正式开始。

  与南京和长安当时情况不一样,这里由密集整齐的地部运动,以中轴线向四周扩散,这种震动的幅度一般,但频率非常高。

  刘伯温脑中出现叶璐传给他的京都河道图,以永定河为首,包括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泃河等发源于西北山地的河流古道。

  但运河却成为京都地标。

  此时在京都地势一点点变化中,京都运河和自然河流互相影响。

  刘秉忠当初选择京都是为了北干龙所在核心,他同样发现南京长安京都是个等边三角形,而修京都的地基是为了连接京杭大运河,以北干龙反哺已经四分五裂的南干龙和中干龙。

  问题是元灭了,明上位,把四分五裂的龙脉砍得支离破碎。

  刘伯温尴尬地摸摸自己的鼻子:“……”

  等地震停止以后,京都中轴线那个偏离2度多的夹角似乎在自动愈合,而灵异部门不得不派出更多的人安排一些新河附近的居民。

  真有‘京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

  新河的京都和古时有差异,正是由京杭大运河带来南龙脉中龙脉的气息,比如景山公园不再全部毁灭,但位星人面像当中出现一条新河流。

  网络上的国民

  【正在京都临时布置点,地震已经停,但暴风雨和雷电依旧吓的惊人,都不敢上网了,不讲不讲了,太可怕了,天突然就黑了。】【天津在等着】

  【内蒙古在等着。】

  【山西在等着。】

  【山东在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