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美色 第33章

作者:鸿呀红呀 标签: 爽文 甜文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嘉让点点头,“那我随你一同前去吧,我先与廖译员告个假。”

  姜浮宁让阿喜留下告假,自己就先行一步,看看能不能提前赶过去探得宫外巡城士兵的口风。

  嘉让与阿喜一同告完假就雇了一辆马车,阿喜赶着马车一言不发,实在是应三郎太俊秀了,比自家公子还好看不止,怕自己一直盯着她因此失礼,便一路沉默。

  反而是嘉让有些闷不住,问阿喜,“这徐姑娘是何许人也?”

  阿喜怔愣了一会儿,这可是她与自己说的第三句话了。

  “徐姑娘是桐江郡青山县人,来檀京投奔亲友的,我家少爷与徐姑娘亲友家中的大少爷是同窗,故而相识,徐姑娘很会养花,我家三爷从地方上升迁回京,带了几盆奇花异草,却不适京中气候,就招来徐姑娘做侍花师。”

  嘉让顿时感了兴趣,这徐姑娘还真是不一般,“那这徐姑娘的闺名你可知?是个怎样的人呢?”

  阿喜立马一脸戒备,虽然他对应嘉让很是有好感,但是这姑娘家的闺名哪能随便与人说?更何况徐姑娘还是少爷喜欢的人,就更不能说了。

  嘉让见阿喜一脸为难,两只绿豆眼已经皱成一团了,便起了逗弄的心思。

  “不说?那让我来猜一猜。我猜,你家少爷定是喜欢这徐姑娘,而这徐姑娘呢,竟胆大包天去拦御驾,与你家少爷虽在同一屋檐下,却并未与你家少爷商量,可见,是你家少爷一厢情愿,人家姑娘压根就不喜欢你家少爷。对还是不对?”

  嘉让可是对自己的推理能力信心满满的,特别是绯闻这一类,推理起来简直是得心应手,要不然怎么那么招姑娘稀罕。

  阿喜一脸惊恐,这个应公子是不是打探过姜府?但转念一想,并不十分傻,确实是今天少爷表现得太明显,都能用失态二字来形容了。

  “应公子,你可不能说出去,我们家少爷这几日一直帮您,您可不能坏公子名声...”

  嘉让:“......”我是那样的人吗?

  姜浮宁在宫门落钥之时正好赶到了燕翅楼下,遥遥望见几位身着官袍的大人从掖门的东偏门出来,有一位还是之前来姜府拜访过三叔的漕运使。

  姜浮宁立马上前,知道他们应该是见过徐姑娘的,不然皇上也不会这么晚来召见几位漕运大人。

  姜浮宁连忙上前见礼:“左大人,晚辈姜浮宁。您还记得在下吗?”

  左大人微眯着眼睛,好似不太记得这号人,但却有些许模糊的印象。

  姜浮宁不等左大人问询,虽然不太有礼貌,却还是直接开了口,“晚辈的三叔是姜奉政。”

  左大人恍然大悟,“原来是源礼的侄儿啊!可是有什么事?”

  “还请左大人借一步说话。”

  左大人不明所以的跟着姜浮宁来到旁处,让同伴先回去。

  “左大人,不瞒您说,今日阻拦圣驾的女子与我相识,皇上有说如何处置于她?”

  左大人明白了姜浮宁的来意,“哦?那位徐姑娘倒是位胆色过人的女子,你也不必惊慌,她不会出事的。”

  “左大人,此话怎讲?”

  “我也不瞒贤侄了,更何况姜奉政现在被派往江淮两地。那治水之策确实有不妥之处,卢大人他们并未发现,还是这徐姑娘学过侍养花草,又是江淮人,得知那江淮上游的地质变化,才发现其中偏差,这可是大功一件呐,不知救下了多少百姓。徐姑娘这辈子是功德圆满了。”

  “多谢左大人告知,不知皇上何时让徐姑娘出宫?”

  左大人老神在在捋了一把胡须,“出宫?这徐姑娘造化极好,怕是要进宫做娘娘了。”

  姜浮宁本是极高兴的,徐眠画没事就好,可听完左大人这一句话宛若如雷轰顶。

  做娘娘?她要做娘娘?

  嘉让和阿喜一来便见到了一个神情委顿,郁郁不振的姜浮宁。

  阿喜恼得一拍大腿,“糟了,定是徐姑娘出事了,唉...”

  “快过去瞧瞧你家公子。”

  阿喜一脸疼惜,他家公子还从未如此萎靡过,从小学识便好,人也俊俏,品性纯良,不知被多少姑娘偷偷打量过,怎么就喜欢上了徐姑娘那个相貌普通的地方姑娘呢?关键是徐姑娘还不怎么搭理少爷,阿喜也是气不打一处来。

  还是嘉让瞧着掖门最东边一处小宫门走出来一位常衣打扮的姑娘。

  她拍了拍姜浮宁的肩头,“姜大哥,那位是不是徐小姐?”

  姜浮宁连忙抬头,点头说是,疾步向徐眠画走去。

  徐眠画由一位内监引着出来。

  内监:“徐姑娘再稍等等,马车很快就到了。”

  “多谢公公相送。”女子的声音清透,很是客气。

  内监:“徐姑娘言重了,杂家才是要谢谢您,要不是您,这江淮数十万百姓可就遭殃咯。”

  徐眠画微微笑着,侧过头便看见姜浮宁三人。

  姜浮宁见还有内侍在场,便制止自己上前,只保持着一段合适的距离。

  嘉让看着徐眠画,总觉得在哪里见过这位徐姑娘,突然脑中灵光一现,可不就是见过吗!在芝山道观中,那个从起云道长静室中出来的少女,她那时还与自己相视一笑。

  嘉让:“原来你便是徐姑娘啊?你还记得我吗?在芝山道观我们曾见过一面,我是那儿的修道士。”

  徐眠画一愣,很是奇怪他们二人怎会一同出现。思绪偏转中,她没理会姜浮宁眼神中复杂的情绪。

  徐眠画看向嘉让,少女的眼中闪过几不可察的沧桑,她怎会不记得?那日在芝山道观的一物一景她都记得特别清楚。

  眼前这个做少年打扮的昳丽少女,即便是穿着不起眼的青灰长衫,却还是压不住的耀眼,她一直都是与日月争辉的存在,自己怎么可能会忘记呢?

  徐眠画的声音轻轻浅浅,如涓涓细流,极为清润。

  “我记得你...”嘉年皇后。

  作者有话要说:  徐眠画是女二,是个很重要的角色,看仔细的小朋友知道,她上辈子在皇上面上毛遂自荐嫁给了姜浮宁,却在嘉让进宫之后死在了宫中雪地里。现在只有她一个人有上辈子的记忆。

  下一章39章是防盗章节,小朋友们现在先别买,等一天过后,40章出来的时候,我再把它替换上来。

第39章

  阿耶汉遣使团已至京中, 修文帝设宴,亲自出席宴会,接见了阿耶汉使臣。

  文武百官皆已在太极殿内两侧侍立。礼部在殿阶下正中设了表案, 修文帝升御座, 阿耶汉此次为了修复与大齐的关系,将每五年一朝贡改为每三年一朝贡, 此次贡使也随队伍前来。

  贡使在鸿胪寺官员的引导下将表文恭敬地放置在表岸上,行三跪九叩大礼。

  贡使用着已经极为标准的檀京官话,字正腔圆向修文帝说道:

  “藩国阿耶汉国主凡溥, 向崇敬的宗主国大齐陛下问安。藩国阿耶汉贡使阿达木叩见宗主国大齐陛下,陛下万安!”

  然后再膝行至御座旁亲手将表呈给了修文帝, 再行三跪九叩礼。

  侍中宣读制书,宣敕命。

  修文帝点头, 身边的内监张公公立马尖声喊道:

  “赐茶赐座!”

  礼部官员引导阿达木升坐,并劳问藩主,以表敬意。

  阿达木正襟危坐,不敢丝毫懈怠。

  当初国主刚被崔将军扶持上位之际,阿耶汉整体上便已经完全沦为大齐藩国了, 阿达木犹记得当年的自己作为一名贡使随侍,随大贡使携国主表文来太极殿朝礼,当年由大齐官员从承天门引至太极殿阁外时, 宫道两处都是鼓乐齐奏, 羽林卫旗首列阵, 文武百官皆如今日这般侍立太极殿两侧。阵势之大,令人震惊,犹为难忘。

  也终于体会到了那一句汉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陆之兵, 莫非王城。”

  如今自己作为贡使来到大齐,心境大抵与当年的大贡使是一样的吧?以如今国力薄弱,官员腐朽又钻营的阿耶汉,如何以蚍蜉撼树之力去反抗大齐呢?

  此次宫廷宴会,王公贵族,世家大官皆已到场。修文帝礼节性的与阿耶汉使臣寒暄几句,便由四夷馆官员接待入席。

  宫中乐编安排羽林卫列操演习,表现大齐武学之魂与力量之美,震撼程度足以让阿耶汉使臣们瞠目结舌。

  皇宫守卫森严,为防歹人混进宫中,故此,今日仅此接待阿耶汉使臣与贡使一众人,阿耶汉的学子便安排住进了南京阁中。

  今日在南京阁接待阿耶汉学子的译员堪堪只有十位,除去那九位外来译员,还有一个本是四夷馆的新晋官员。其他的译官早早便去了宫中接待。

  现下,十个人都忙得脚不离地。嘉让更是头疼,四十七位学子和他们的三十三位仆从,一共八十人,应嘉让一共要充当十人的翻译,学子一旦将话说快了,或者说得杂了些,嘉让便有些听不太懂,这就直接导致其中一个学子的不满。

  不满之人名叫阿丹那,是阿耶汉右司主的儿子,在家中极为得宠,整个人看起来就十分嚣张,嘉让好脾气的和他解释说每个阿耶汉学子居住的房间都是统一格式的,没有其他房间能换,没想到阿丹那趾高气扬,用阿耶汉南方王庭官话嘲笑嘉让:

  “你阿耶汉语说得一口西沙方言,真是鄙陋之人,莫不是故意用西沙土著的腔调来侮辱我们?”

  其他人应该是在路途中就已经见识到了阿丹那的至高无上且嚣张的气焰,却没有人敢站出来为嘉让说一句话,嘉让听得懂这货在骂自己,具体也不清楚他骂的是什么?却不与一个外族人一般见识,只是干着自己该干的事儿,为他们登记用具,安排食宿。

  阿丹那见嘉让竟然敢不理自己,顿时觉得被一个小接待无视,面子上过不去,又拿长相攻击她:

  “看你长得男不男,女不女的,怕不是那个传闻中的太监吧?”说完便哈哈大笑,他的一些小跟班也附和着笑出了声。

  姜浮宁从外面走了进来,看见嘉让被他们如此侮辱,本来这两日就因为徐眠画一事恼火心绪不济,现在见那人一副找麻烦的嘴脸更是气不打一出来。

  姜浮宁:“请注意你的言行,我们不止负责你们的生活日常,还需监督你们在大齐的一言一行,若是行之无度,言之有辱之人,我们便会上报四夷馆,将不合格的学子罢免学习资格,等学期一满,便会遣送回国。还望诸位来大齐做一个守礼知节之人。”

  姜浮宁这一番话说出来之后,那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跟班吓得立马噤了声,阿丹那也收敛了不少。

  姜浮宁见确实震慑了这几人出声询问嘉让:“你无事吧?要不要换人?”

  嘉让摇摇头,“没事的,他骂我反正我也听不懂,不理他便是,何苦弄得这般麻烦。刚刚多谢姜大哥了。”

  姜浮宁见她确实没什么问题,点点头说:“有事便来寻我。”就转身走了。

  好不容易将这些人安顿好,已经是酉时三刻了,嘉让用完膳便往亭中溜达,远远便望见姜浮宁一个在亭中发呆。

  嘉让有心不出声,想看看姜浮宁在做什么,这一凑近两人都吓了一跳,姜浮宁急急忙忙将手中的物件儿藏进袖中,咳了一声:

  “你怎么来了?”

  嘉让一副“我都知道”的表情:“晚膳用多了,走一走消消食。”

  两人一度沉默,还是嘉让看不下去了,她方才瞧见姜浮宁手中分明拿着女子的胭脂盒,料想肯定是想送给昨日的姑娘。“姜大哥,你是不是喜欢徐姑娘?”

  姜浮宁被这样直喇喇的戳拆,有些下不来台,脸都红了。想让她别胡说,但又不想否认。

  嘉让觉得应该再添油加把火。

  “喜欢的话,就应该去表明心意啊!若是她拒绝了,你便再想想法子,哄她高兴,女子最吃这一套了。”

  姜浮宁心想:你是不会懂的,她若是那种能哄高兴的女子,也不会拦御前圣驾,不顾自己的生死了。她分明是了无牵挂,谁又能走进她的心里去呢?姜浮宁心中叹息着。

  嘉让确实是不太懂,也不知怎么劝解姜浮宁,见他默不作声,便想着以后多留心一些徐眠画,为这个姜大哥创造机会。

  这次为欢迎阿耶汉学子来京,四夷馆的主事便举办了一次“迎新会”。将暹罗馆,高丽馆,缅甸馆,西番馆等学子都叫来齐聚一堂,交流识友。修文帝为了使这些学子尽快融入四夷馆的学术氛围和京城人文。更是派去了三位皇子同去,而三皇子也特地叫来了贺兰集作陪。

  如此,三皇子与四皇子的斗法加入一个贺兰集,这出戏也更是热闹。四皇子瞧他们两人坐在了一处,心中更是气绝。

  想当年老三与贺兰集相熟,还是自己牵桥搭线,在练武场里自己和贺兰集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如今储君未定,老三与自己便是储君最有利的争夺者,父皇仿佛是乐见其成,见他们拉拢朝中重臣也未置一词,给他们俩无形的压力,像是在说,“只要不危害江山社稷,随你们怎么折腾,最后谁赢了谁就是这龙位上的人。”

  父皇这谁也不打压谁也不支持的态度,老三仿佛是信了一般,竟然叫他外祖万烨去拉拢定国公府,自己是怎么也不信的,父皇这隐晦不明的态度分明事有蹊跷。而老定国公出事的原因老三又不是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要在此时拉拢贺兰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