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马的威严 第34章

作者:海芋粥 标签: 青梅竹马 甜文 穿越重生

  顾老夫人猜的没错,赵玉儿一家当年的确是胆小怕事,怕收留了顾清之而惹得顾清之大伯不快,给他家使绊子,这才不敢见顾老夫人。

  待顾清之得势,赵氏也自知理亏,不敢往老夫人面前凑,只不过这回为了给女儿求一个好姻缘,这才又厚着脸皮找了上来。

  顾老夫人甚少提起当年之事,许是今日见孙儿婚事落定,起了许多感慨,这才拉着顾清之说了好一阵。

  说罢,还叹了一口气:“眼下看来,当年咱们没留在化州也是好事一桩,若是留在了化州,有了栖身之处,只怕闻夫人便不会辗转找到你我二人,你与蓁蓁的姻缘怕是要跑咯。”

  顾老夫人说着,只觉话题愈发沉重起来,便一转话头,打趣道:“若是留在了化州,只怕与你青梅竹马的人便不是蓁蓁了。”

  顾清之笑了一笑,不置可否。

  顾老夫人不过是心有所感,当玩笑话说出来罢了,顾清之也不是执着于旧事的人,这事儿提了一嘴,在祖孙二人这儿就算是翻篇了。

  谁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赵玉儿原是打算径直回院子里,可走出去一段距离,又想起斗篷与手捂落在了老夫人房中,便带着小卉谷欠过去取。

  小卉心中正因得擦汗一事忐忑着,听得赵玉儿要原路返回去取,便自告奋勇地带着她抄了条近路,想着若是让赵玉儿少走几步路,也许便会觉得她这个丫鬟还有可用之处,回房算账时便不会责骂得那般狠了。

  赵玉儿正热得难受,听得有近路抄,断没有不同意的道理,便跟着小卉走了小路,七岔八岔后便要回到大路上。

  谁知前面是个岔路,顾老夫人与顾清之慢悠悠地走着,倒叫赵玉儿赶了上来。

  赵玉儿原想迎上前去与老夫人一道前行,可隐约间又听到了熟悉的名字,便下意识地带着小卉后退两步,想听听老夫人背后是怎么说起她的。

  刚巧老夫人的话头接近了尾声,赵玉儿未听得前面半截,只听得老夫人说,若是方面留在了化州,顾清之的青梅竹马便该换人了。

  赵玉儿当时年纪也不大,不知晓其中具体原由,只是听说当年顾老夫人来投奔时,家中并未收留。

  赵玉儿不明白家族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不明白若是当年收留了顾清之会给赵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她只觉得自家父母是个蠢笨的,竟然看不出来顾清之非池中之物。

  尤其是听到顾老夫人那句“只怕你的青梅竹马便不是蓁蓁了”,更是气得紧紧捏住了小卉的手,指甲深深掐进肉里。

  若是顾清之当年留在化州,他的青梅竹马,除了她赵玉儿,还能有谁?

  若她与顾清之能有青梅竹马的情谊,闻樱是太傅之女又如何?

  若她家当年收留了顾清之,将他抚养长大,有这份恩情在,即便顾夫人与闻夫人曾定下娃娃亲又如何?

  若是她爹娘当年将顾老夫人与顾清之留在了化州,只怕今日顶着太尉未过门妻子这一名号的人,就是她了!更甚者当年,皇家赐婚这样天大的荣耀,也是她的了!

  好一个闻樱,捡尽了便宜!

  赵玉儿越想越气,手上力气越使越大。小卉被捏住手腕子,只觉得上头有针在扎,却又不敢呼痛,忍得好不辛苦。

  待听得顾老夫人一行人的脚步声消失不见,小卉这才敢小声试探道:“小姐,莫生气了,省得气坏了身子。”

  赵玉儿闻言回过神来,满肚子的气无处可撒,只得狠狠瞪了小卉一眼,抬手又在小卉胳膊上拧了一把,低声骂道:“都是些不中用的!”

  小卉捂着被指甲压出血印的手唯唯诺诺,赵玉儿瞪了她半晌,好歹还记得这是在太尉府,不好发作,只得转身离去,斗篷也不拿了。

第45章 药膏

  顾老夫人同顾清之一路说着话回来,已有些乏了,却还是拉着顾清之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些什么。

  顾清之知晓老人家心中高兴,也不忍打断这般兴致,便十分耐心地陪着老夫人继续说着话。

  顾老夫人又说了一阵,实在是有些乏累,又念着顾清之还有旁的事儿,这才依依不舍地要将人放走。

  顾清之起身离去。老夫人的目光随他一直行至门前,忽地又瞧见搭在一旁的狐皮斗篷与手捂来。

  正是赵玉儿方才落下的。

  顾老夫人瞧见这斗篷,便又叫住顾清之道:“这斗篷是你玉儿表妹的……”

  话只说到一半,便被顾清之抬手止住:“若祖母是想让我将这斗篷送去表妹处,还是罢了吧,省得表妹生出许多不该有的念头来。”

  顾老夫人听得此话,先是一愣,旋即笑了开来:“我还等着蓁蓁过来陪我解闷儿呢,见你送过去做什么?瞧你这样儿,莫不是怕蓁蓁吃味儿不成?”

  顾老夫人这显然便是在打趣儿了,顾清之却一本正经,正色道:“蓁蓁不是那般小心眼儿的人。”

  顾老夫人见他话中毫不掩饰地袒护,笑意更深了些,方才想说的话也觉没必要再说了,便将人往外赶道:“好了,你今日要写与蓁蓁的书信还没写吧,还不快回书房去?”

  顾清之笑着应了两声,转身大步离去。

  顾老夫人目送顾清之出了院门,这才收回目光,将视线复又落回到那件斗篷上。

  赵玉儿这身装束太过刻意,顾老夫人瞧一眼便能将她的心思猜得七七八八。

  且不说顾、闻两家的交情有多深,单说顾清之对闻樱的情意,他也断不会将赵玉儿留在身边。

  无论如何,在闻樱过门之前,顾清之断没有先纳妾的道理。更何况他钟情闻樱多年,眼见着要将心爱的姑娘娶回来了,又怎会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移情别恋?

  顾老夫人这般想着,不自觉摇了摇头。她方才瞥见赵玉儿落在这儿的斗篷,原是想给顾清之提个醒儿,叫他知晓赵玉儿对他有旁的心思,莫着了套。

  顾老夫人原想着,顾清之身边除了闻樱外,从未有过亲近的女子,想来对赵玉儿这般手段防不胜防,这才想着提醒两句,谁知顾清之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不仅如此,一颗心还全然向着闻樱,倒叫顾老夫人觉得自己多此一举了。

  顾老夫人笑着摇了摇头,放下心去,而后让黄妈妈去抱了斗篷,差院中的小婢女送去赵玉儿处了。

  顾清之原本便打算一回府便去书房处理事务,不过是因得赐婚一事,这才绕路去了顾老夫人处。

  这段时日朝堂上下忙得很,不为旁的,夷族王子要入京了。

  虽说夷族此番是带着诚意前来求和,但大周也有自己的考量,且若要与夷族定百年之好,朝中各方也各有考量,顾清之这几日正是在忙这些事。

  若非顾老夫人提起,顾清之只怕是要忘了还要给闻樱写书信这件事情了。

  既然想了起来,不若便先写上罢。

  顾清之回到书房,提笔蘸了墨,略微思索一瞬,而后挥笔洋洋洒洒写满了一整页纸。

  如今给闻樱写书信一事,已成了顾清之每日必完成的任务,之前他是被顾老夫人按头写,写到如今,自己倒觉得乐在其中。

  起先是绞尽脑汁让书信看起来枯燥无味惹人厌,如今不仅不用刻意招人烦,有时他还会写上一两件趣事儿来,而后便猜想若是那小娇气包看见了,会是怎样一番神情。

  若说今日最值得写的事情,那便是赐婚无疑。

  想来忠公公此时已到了太傅府,更或甚者,已经宣完了旨意,回宫复命去了吧?

  不知那小娇气包接过圣旨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顾清之料得不错,忠公公是个利索的,从太尉府出来后便马不停蹄去了太傅府,说了几句吉祥话恭喜了一番,此时已在回宫的路上了。

  闻樱的马车走得慢,在路上耗了不少时辰,待回到府中,又因得她脚上不便地缘故,忙活了好一阵才下了马车入了府,还叫不明缘由的太傅夫妇吓了一跳。

  闻樱只来得及将脚伤一事说了,还未来得及提起半句赐婚的事情,忠公公便带着圣旨过了来。

  太傅虽不明白宫中为何突然赐了婚,不过两个小辈的婚事早便定了下来,赐婚的旨意一下,算是锦上添花。

  待忠公公宣完圣旨,将那明黄的卷轴交到闻樱手上,又寒暄客套了一阵后,太傅便旁敲侧击地想探明白宫中为何会突降赐婚的旨意下来。

  忠公公听明白话中缘由,不由得一愣,看向闻樱道:“闻姑娘还未向您说起此事吗?”

  在忠公公看来,这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眉开眼笑道:“说起来,这是太尉大人特地向陛下求来的旨意呢!”

  闻松吟听得忠公公如此说,心中不禁有些讶异,面上却不显,只又与忠公公客套了两句,便着人捧来一只钱袋,当做喝茶钱递与了忠公公。

  忠公公也不推辞,顺势便接了下来,这番作态让闻松吟心中有了底,知晓皇帝是真心赐婚,并无旁的算盘,这才放下心来。

  待忠公公离开后,太傅夫妇便问起闻樱方才在宫中究竟还发生了何事。

  闻樱便继续着方才的话头,将今日在宫中发生之事全都说了个大概。

  不过她也摸不清赐婚的缘由,虽说她知晓周景初这番举动是特意在助她,可她又不能直接与太傅夫妇说明,便只将顾清之说与她的那些话大致复述了一遍,其他的,推说一概不知。

  闻樱说不明晰,又加之方才忠公公说的那些话,在旁人看来,这赐婚圣旨定是顾清之求来的无疑。

  闻松吟心中不免有些高兴,闻樱及笄已有两三年,顾府却从未有上门来将婚事定下的意思,当年楚宜云执意要将两个小辈的婚事定下,也存了给顾清之撑腰的意思,省得顾家的叔伯毫无顾忌,将年幼的顾清之害了去。

  而顾清之今时不同往日,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旁人照拂的少年,闻松吟便也不想以恩情为由施压,免得弄巧成拙,促成一对怨侣。

  若说顾清之倾心闻樱,可他于亲事之上又毫无动静儿;若说顾清之无意于闻樱,想淡掉这个婚约,等个时机将其解除,但几乎整个上京都知晓顾太尉倾心闻家四姑娘一事。

  闻樱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很是被动,加之先前闻樱对顾清之印象愈发恶劣,闻松吟不由得猜想这是否是顾清之故意为之。

  若顾清之当真如此,那便说明他并不想认下这门亲事,那闻松吟不如遂了顾清之的意,寻个由头解了婚约,宁愿吃些亏,也比将宝贝女儿送入太尉府中蹉跎的好。

  可忠公公方才说,这赐婚的圣旨是顾清之特地向皇帝求来的。

  那便说明,京中所传的“太尉独独钟情闻姑娘”这一流言,是真。

  再见闻樱眉眼含笑,显然也是十分开心地模样,太傅夫妇相视一笑,只觉一件心事落定。

  待到傍晚时分,顾清之的书信如期而至,与书信一道送来的,还有一瓶上好的跌打损伤药。

  闻樱几乎瞬间便想起上回顾清之胸口处那道又长又狰狞的疤,断定这必然是难求的良药,便将下午自家爹爹送来的伤药全都收到一边,一番沐浴过后,毫不犹豫地打开了太尉府送来的小瓷瓶。

  碧落瞧着这瓷瓶眼生得很,不由得问了两句,待听得是太尉府送来的,二话不说便接了过去,轻轻蘸了些许药膏,细细为闻樱上药:“太尉大人送来的伤药,不知比旁的好上多少,毕竟这可是有太尉大人的心意在呢。”

  闻樱颇有些好笑地看了碧落一眼,发觉她胆子愈发大了,从前闷声不吭,如今倒敢拿她与顾清之打趣了。

  闻樱的确是觉得顾清之送来的伤药更要好些没错,可这不过是由于顾清之是武将,想来对于跌打损伤或金疮药一类的药膏用得更多些,想也不会将差的送出手。

  而碧落方才话中的意思,全然便是小儿女心思了。

  闻樱不去想倒还好,此时被碧落这么一打趣儿,忽地觉得那药膏更不同寻常起来,倒叫她不好意思再用了。

  见碧落明显含着笑的目光,闻樱也不愿丢面儿,故作淡然地清了清嗓子,伸手拿过方才顺手放在枕边的信纸,抖开看了起来。

  信上内容与往常大同小异,不过待闻樱目光触及“赐婚”二字,还是不由得一顿。

  而后忍不住将那两行字单独看了好几回。

  而后忍不住轻轻笑了起来。

  这金大腿,算是抱着一半了。

  闻樱因得伤了脚又疼晕过去一回的缘故,养伤养得格外小心,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府中歇了近小半月。

  也因得许久未出门的原故,闻樱并不知晓上京之中又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46章 王子

  这两件大事其中之一,自然是赐婚一事。

  上京民众听太尉大人的“爱恨痴缠”听了这般久,自然是无比热心地见到事态发展。

  不过与闻樱所知晓的赐婚过程不同,在上京民众的口耳相传里,赐婚一事简直是精彩纷呈,直接摘出来编成话本也不为过。

  什么太尉大人机关算尽只为求得赐婚圣旨啦,什么闻姑娘谷欠拒还迎最终被太尉大人诚心打动啦,还有一些人依据之前太尉大人“求而不得”的流言,甚至说顾太尉不顾闻姑娘意愿执意求来了赐婚的圣旨,如今闻姑娘正万般不情愿,整日在家以泪洗面啦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