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阙美人 第125章

作者:茸兔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之骄子 平步青云 宫斗 古代言情

  甚至在前些日子,他还因为对皇后不满,而冷落了她大半年,甚至在她病愈的时候,后宫的大权都不曾放给她。

  就算如此,皇后却不曾生出一丝怨怼之心,还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救他于危难之中。

  看着她的身子在自己怀中痛到微微颤抖,沈淮心中的内疚和后悔如海浪一般席卷而来,几乎要将他淹没。

  帝帐前,侍卫们将老虎的尸体拖走,太医们疾步赶来,惶恐道:“微臣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国母中箭,陛下差点被恶虎所伤,这样大的事,任谁的额上都要冒冷汗。

  沈淮怒道:“皇后若是有事,朕决不轻饶!”

  “是!”

  皇后被宫人小心翼翼地抬到担架上,快速抬回到自己的账中。

  沈淮身上溅满了殷红的鲜血,脸色黑得似能吃人。

  苏皎皎怎么也想不到,皇后竟然有魄力做到这一步。

  在她看到皇后抱着陛下中箭的一瞬间,她甚至问过自己,沈淮若是在自己的身边有了危险,她能不能豁出去救他。

  可答案,连她自己都不敢确定。

  帝后在正北,她和兰贵仪在左侧面,隔了几米的距离。

  她被鱼滢扶着,看着皇后被人抬上担架,此时仍有些惊慌未定。

  眼见陛下要一同去陪伴皇后,苏皎皎的心底突然涌上一阵难言的情绪,像失落,却比失落让人堵心。

  仿佛有什么东西梗在了心口,不上不下的,平白让她有些喘不上气。

  她掀眸看向陛下,就见他只是冷淡地觑了她一眼,便再也没有回头,大踏步离开了。

  此情此景,苏皎皎身上那华贵无比的骑马服,仿佛是一个笑话。

  站在苏皎皎旁边的兰贵仪看了眼前方嘈杂的人群,淡淡说着:“皇后娘娘救了陛下,自己却身受重伤,于江山社稷都是大功。只是事态紧急,恐怕很快就要圣驾回銮了。”

  她看了眼苏皎皎,掩唇轻咳了声:“事已至此,陛下平安就是最大的福气了。娘娘,还是宽宽心吧。”

  宫里人人都知道陛下宠爱珍昭容到了什么地步,所以兰贵仪看到皇后救了陛下时,陛下紧张和内疚的样子,理所应当地觉得苏皎皎会心里难受。

  但事情已经发生不可更改,兰贵仪也只能口头劝慰,毕竟这次皇后做的实在是太让人无话可说。

  且不说是陛下,这样的举动换了世上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视若无睹。

  身边人为了救自己挺身而出,将自己置于险境,这样的情谊,谁又能做到无动于衷呢?

  尤其是这个人,还是自己多年的妻子。

  苏皎皎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只是事情真到眼前的时候,她心中的情绪才显得如此复杂。

  皇后重伤,后宫嫔御理应侍奉在侧,何况陛下已经去了,她们不去,只会让人诟病。

  苏皎皎深吸了一口气,轻声说:“走吧。”

  皇后营帐内,随行的几个太医一齐诊断,选出最好的法子治疗,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沈淮紧紧握着皇后的手陪伴在侧,咬牙说着:“皇后的情况如何?”

  为首的林太医额上不停地冒着冷汗,躬身说着:“启禀陛下,皇后娘娘右肩中箭,是十分严重的贯穿伤,只差一寸就穿透了娘娘的肩头,且位置靠近肺部,若是拔箭,风险大,很有可能……伤及肺。”

  沈淮越听脸色越黑,握紧了皇后冰凉的手,怒道:“朕要听的不是这些!你是太医署资历最久的太医,连区区外伤,都治不好吗!务必保住皇后的命,朕不想再听到任何人说不行!”

  “是!微臣们会尽快商议出最合适的法子,治好皇后娘娘。”林太医用袖子不停地擦额头上的汗水,低头往身后的同僚身上看一眼,身上的压力极大。

  他们退出去商议,大帐内瞬间安静地只能听见风声和皇后偶尔发出的,痛苦的低吟。

  苏皎皎和兰贵仪候在帘外,隔着一层模模糊糊的帘子,看向里头。

  陛下对皇后的紧张和在意都在告诉苏皎皎,皇后赌赢了。

  也许旁人不清楚,只知道皇后舍身救了陛下,是国母典范,是情深义重。

  可这普天之下,最了解皇后的人,也算得上苏皎皎一份。

  她早就知道皇后为了夺权一定会做一件大事,可她没想到,以皇后这样谨慎小心的性子,也能舍下所有筹谋,不惜以命相博,为自己拼一条更好的路。

  现在想来,若苏皎皎站在皇后的立场上再回头去看,这样赌一赌,的确是最好的结果。

  皇后最在意的就是她的身份地位,可她没有嫡子,母家也算不上十分容光,陛下又一直对她不冷不热。

  再有,就是她苏皎皎宠眷太浓,又有苏敞这样一个权大势大的爹,难保她有朝一日诞下皇子,陛下会立苏皎皎的孩子为太子。

  皇后忌惮她的程度早就已经超越了宫中任何人,但苏皎皎并非好对付的人,只要动手就很难不留下痕迹。

  退一万步讲,就算没了苏皎皎,日后也难保没有她人得宠,威胁到皇后的地位。

  与其日日在地位不保中心惊胆战,倒不如放手一搏,让陛下的心里再也放不下她。

  苏皎皎不知道皇后精心谋划了多久,她只知道现在她赢了。

  她想要的,仅凭陛下的表现,就能窥到十足十。

  可若是陛下知道,皇后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刻意为之,别有用心,又当如何?

  若是陛下知道,他所感动内疚的一切,都是皇后一手操控,甚至不惜以陛下的龙体来犯险,又当如何?

  皇后以为这一切做的足够隐蔽,无人会想得到有人可以操控猛虎的行踪,可苏皎皎一直紧盯着她的动向,早就漏了一丝先机。

  只要人为的,总会留下痕迹。

  这中间最难的是,皇后受伤,恐怕这两日就会提前回銮,且围场离后宫距离不近,苏皎皎的眼线虽在后宫已经颇具规模,可在围场,却一筹莫展。

  这场围猎声势浩大,中间牵扯到的人千头万绪,光是今日参与的王公贵族、皇室、乃至侍从不知凡几,谁参与了,谁没有参与,若想调查如同大海捞针。

  这些事情太多太乱,苏皎皎一时有些头痛。

  兰贵仪看出苏皎皎的异样,不动声色给了一个眼神,示意她如何。

  苏皎皎轻轻摇头。

  这时候,太医们从外面急匆匆地走进帘子内,向陛下说明了诸位太医拔箭的方案,不多时,陛下从里面掀帘走了出来。

  帘内,是太医、医女和服侍的宫女们,而大臣们均等候在大帐外,因此大帐的帘子外,就只剩下陛下、苏皎皎和兰贵仪。

  苏皎皎微微仰头看向陛下,又看到他身上已经干凝的大片血迹,放缓了声音,轻声说:“陛下受惊了,不如先去更衣吧。”

  谁知在静默了几个呼吸后。

  她再抬眸,就看到陛下冷淡又讥讽的看着她,眼底没一丝温度。

第133章 百官迎

  皇后回宫

  苏皎皎心尖抖了一瞬, 敛下眸不再说话。

  她不确定,陛下对她会出现这样的眼神是因为她不懂得如何“爱”他,还是不高兴救了他的人是皇后而不是苏皎皎, 亦或是两者都有。

  但每一条原因,苏皎皎都很无力。

  爱这东西本身就是捉摸不透的东西, 她读过那么多卷书,其中不乏人间情爱。

  可即便是书中, 每个人物表现出来的形式都是各有不同,苏皎皎又如何知道陛下想要的哪种?

  书读万卷, 爱是最不可琢磨,可三分喜欢, 七分好感却有迹可循。

  苏皎皎学会的只有勾住男人的技巧。

  事实证明, 在孙嬷嬷之前,她学的很好,用的也很好。

  可如今早已超出了她能掌控的范畴。

  苏皎皎承认,在陛下面前, 她几乎从来不用真心。

  一是她本性就薄情了些, 二是她从来都不信,也不敢信什么所谓真心。

  自从母亲走后, 苏皎皎除了一个苏氏嫡女的名头以外几乎是一无所有, 她好不容易挣来今日的身份、地位、荣华和保护身边人的能力,纵使陛下对她千般万般好, 她也曾迷离过, 动心过, 可她都能及时回头。

  因为苏皎皎清楚, 她绝不能因为一个摸不透的感觉失去这一切。

  也正因这些薄情和冷静, 苏皎皎又如何做得到拿自己的命去救他呢。

  熬了这么多艰难的岁月, 这一生她最不能辜负的人,是她自己。

  只是这段日子里,陛下对她的好的确是绝无仅有。

  他给了一个帝王最难得的东西,可苏皎皎却吝啬回赠一分。

  生气,也是情理之中。

  兰贵仪掀眸看了眼两人间的眼神交流,神色淡淡的,并不多言语。

  直到陛下走出大帐,她才淡声劝了句:“皇后重伤还不知结果如何,陛下情绪不好也是难免。”

  苏皎皎点点头,兰贵仪便也不多说,只是帐内血腥气重,她又轻咳了一声。

  兰贵仪是苏皎皎见过所有人中最有涵养的女子,不管何时,她脊背都挺得很直,仪态孤高如兰。

  只是如今多了几分病容。

  这几日车马劳顿,秋风又大,她原本单薄的身子便显得更瘦弱了些。

  不多时,陛下的声音远远从帐外传来。

  大抵是说皇后伤势不好不宜奔波,要在围场修养几日,待伤口恢复一些再送回宫中,此外,围猎便不再继续下去,御驾回銮一事。

  大臣们各抒一言,或褒扬皇后大义之举,或劝陛下围猎之行太过危险,的确不宜再继续,又或是说此次围猎出现大纰漏,疏忽者应问罪,有功者当赏,如此种种,不过如是。

  过了半晌,随侍的太监将帘子掀开,陛下从外面走了进来。

  血渍不见,原是去换了干净衣物才回来主持大局的。

  苏皎皎和兰贵仪一同福身,陛下却当做没看见一般,神色冷淡地径直越了过去,直接进了纱帘内。

  只听他问着:“皇后情况如何?”

  隔着朦胧的纱帘,苏皎皎看到林太医端着一个托盘上前,单膝跪地,将手中的托盘举起,颤声说着:“启禀陛下,皇后右肩的箭矢已经取出,就在此处。伤口也由治疗外伤最好的太医缝好了。”

  “只是……”

  林太医犹犹豫豫不敢说后话。

上一篇:探花郎火葬场实录

下一篇:伺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