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云直上九万里 第48章

作者:佛罗伦刹 标签: 破镜重圆 励志人生 古代言情

  天亮之时。

  六子打哈欠道:“甜枣大人,要不我陪你下吧,李大人他太欺负人了。”

  李凭云也打了个哈欠:“还下么?”

  赵鸢揉揉鼻子:“李大人,不要太欺负人了。”

  田早河内心狂喜——

  果然是李凭云,一局都没让自己赢。

  赵鸢本认为田早河从刺史沦落为衙门里的打杂小弟,应当多失落几天的。

  可田早河一到太和县,就容光焕发,只以两天时间就把在太和县办学的难点都列了出来。

  要说不愧是李凭云看中的人,和县里乡绅交谈几句,就发现了在太和县办学最大的问题不是师资。

  “赵主簿,太和县过去没有解试,普通百姓想要参加科举,只能远去它乡,这其中路费、打点费、食宿费,本不是一个普通人家负担得起的。倘若不读书取功名,而是去学种地或是一门手艺活,就能尽早养家糊口,稳赚不赔。”

  赵鸢想法仍是刻板,“读书不单单是为功名,更是为修身养性,不能单以功名诱惑百姓读书。”

  作为在场唯一一个非读书人六子,他讽刺道:“读书不为功名,难不成是为了跟孔夫子唠嗑么?”

  赵鸢一时无言反驳。

  田早河看出赵鸢的哀愁,道:“赵主簿,办学堂是双方的买卖,咱们愿意教书,也得百姓愿意学。眼下咱们要做的第一步,是让老百姓看到,在太和县,读书是能出人头地的,他们看到了甜头,自然愿意投入其中。”

  赵鸢道:“正好秋试在即,若太和县能出个乡贡,百姓就能看到读书的希望,他们有了读书的意图,这事就好办多了。”

  六子提醒这两个书呆子:“二位大人,别忘了,陇右一共十七个乡贡名额,肃州只得两个,底下五个县,几百号书生争这两个名额,万一太和县送去的十五个举子,一个都没中呢?”

  赵鸢与田早河对视一眼,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

  田早河道:“就算肃州只有两个乡贡名额,其中一个,一定属于太和县的举子。”

  赵鸢道:“我是国子监出来的生徒,我能肯定地说,高程这少年的才华,放眼国子监,没人能及他。今年秋试,只要他不发挥失常,州里的乡贡非他莫属。”

  二人一拍即合,由田早河去劝说解试落榜书生来县里教书,赵鸢则负责鼓舞即将前往州里参加秋试的举子。

  双管齐下,剩下的,只有钱的问题了。

  六子出谋划策:“这简单啊,找李大人,他肯定有办法。”

  赵鸢已经养成了“遇事不定李凭云”的陋习,只要旁人在她耳旁轻轻吹风,她就滑溜去了李凭云身边。

  是夜,她带着胡十三郎来到真红楼。

  胡十三郎只负责将她送到门口,不跟她进去。赵鸢前脚一走,胡十三郎就将她的行踪写在纸条里,让信差送给晋王。

  在胡十三郎向晋王汇报的赵鸢行踪中,这姑娘三天两头逛红楼,连晋王都不禁瞠目结舌:这厮一女的,逛窑子比老子还勤快。

  赵鸢已经熟悉了真红楼的布局,她一进门,直沿侧门绕到李凭云住的小破屋。

  烛火照映出两个身影,赵鸢乍一看那俩影子,以为是有女人在李凭云的屋中,气不打一处来,却听到一个男人的声音。

  “太子过寿,京兆尹要我写篇杂赋献上,你若能帮我再写这一回,我就向晋王禀明,关于你的出身是我弄错了,我不过受几句批评,你却能继续当太和的县丞,这事对你有利无弊。”

  李凭云讽刺:“在长安做了这么些年官,还是半行字都写不出来么?”

  周禄想到若干年前,自己对李凭云拳打脚踢,逼他吞蝎子,把田鼠扔进他衣服里,那时年幼的李凭云压根无法还手,而今他长得这样高,自己只能仰视他,便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拿最恶劣的法子羞辱他。

  可他现在到底是朝廷命官,言行举止要配得上他的身份。

  威逼不成,只能利诱。

  “我如今在京兆尹面前也能说得上话,京兆尹是赵太傅的学生,若被赵太傅知道自家愣头愣脑的千金被你个贱民利用,你这辈子也别想踏入长安。”

  太傅不是一个有实权的官,却是百官之师,于当世的士人而言,他的地位堪比孔孟崇高。谁能留在长安,不过是他的一句话。

  此刻,在门外偷听的愣头愣脑的太傅千金脑海只有三个大字:这贱人。

  赵鸢紧紧攥住拳头,雪白的手背青筋凸起。

  她同李凭云之间,从来清白,从来坦荡,却因他们出身的不同,一切都成了罪过。

  这世人啊,他们的心眼为何如此肮脏。

  “行啊。”

  屋内,李凭云轻佻道,他仗着身高的优势,逼近周禄,“你一回长安,就告诉赵太傅,我利用了他家千金,而后我走投无路,只能揭露当初是我替你参加科举。”

  “你!”

  李凭云的双眼平静如水,他无声审视着周禄。

  周禄一拳砸空,他咬牙道:“李凭云,当年的事情败露,你我都是满门抄斩的罪。”

  李凭云不屑地笑了。

  “周主簿,你们周家四世同堂,满门抄斩,少说得杀百来个人。我李凭云孑然一身,你说到底谁吃亏?”

  孑然一身。

  哪有什么闲云野鹤,自在如风,无非是无人牵挂。

  赵鸢本把他当做上天的赏赐,将他视为救急的菩萨,可原来李凭云...也是个孑然一身的可怜人。

  这样一个人,走到这步,其中的艰辛是赵鸢无法想象的。

  她不愿再去麻烦李凭云,只得趁他和周禄发现自己之前,默默离开。

第45章 少年之志3

  赵鸢没能从李凭云那里求到筹钱的方法,但在离开真红楼的时候,她却从此处人声鼎沸里找到了灵感。

  隔日,她就颁布了一条县法,太和县内,若有商人愿出资建立学堂,其子嗣不论嫡庶,都可无偿进入官学学习,只要祖上三代身家清白,就能获取解试资格。

  而对于手头没有钱的百姓,则以税代筹,只要交够了半年税,其子女就能入学读书。

  百姓嘴上说着读书无用,可一旦真的有了读书的机会,砸锅卖铁也要挤进学堂来。

  田早河主持筹款,赵鸢没见过这大场面,一时呼吸困难,便溜了出来透气。

  一个瘦高的身影站在影壁前,脚步犹豫不决,看到赵鸢,他突然撒腿就跑。

  他低估了赵鸢的爆发力,没跑两下,就被赵鸢抓了个现行。

  光天化日,少年碧眼澄如一片海子。

  “高程,你跑什么?”赵鸢道。

  高程捂着胸,“我见,见赵赵大人,紧张。”

  “赵大人是会信你鬼话的人么?”赵鸢将他扯到影壁的阴凉处,“老实交代,来做什么?”

  “这个。”他从怀里掏出一个麻布袋,“...要不还是算了。”

  赵鸢的人性早已被李凭云磋磨掉了,她迅速夺过高程手里的麻袋,几枚铜板洒在地上。

  “哪来的?”赵鸢质问。

  “赵大人,你别冤枉我,这是我平时替少爷们写文章换的辛苦钱!都是干干净净的!”

  赵鸢狐疑道:“你带这么多铜板来衙门,做什么?”

  在某些方面,高程俨然一个缩小版的李凭云,尤其嘴硬这一点。

  “来消消食。”

  “你无冤要诉,擅闯衙门,少说也得挨个五大板子。”

  要说少年为何是少年——好骗。

  “赵大人,我...我这就走。”

  “回来!”

  赵鸢捡起地上的铜板,“钱都不要了?”

  高程道:“算了,都扔地上了...听说赵大人你要修学堂,你之前帮了我那么大个忙,我也没啥好答谢的,这几个铜板就当我的谢礼了。”

  自从在某人的训练之下,赵鸢越来越精明。她立马明白了高程为何会出现于此。

  他是想为修学堂的事出一份力,只是来了这里,发现募捐的都是县里的商人,他这几枚铜板实在拿不出手。

  赵鸢夺过他的钱袋,“你的钱我收了,回头会把你名字记载募捐的功德簿上。”

  “赵大人...赵大人,你真英明。”

  赵鸢敲了一记高程脑门,“往后对你赵大人,要诚实一点。”

  “赵大人,冤枉啊!您是我的大恩人,是我再生父母!”

  提起父母,赵鸢便问道:“你的二位娘亲近来可好?”

  高程摇摇头:“不大好。我娘本来就有眼花的老毛病,这几天给我缝上州府赶考的衣服,眼睛彻底瞧不见了。我二娘为庆祝我中榜,天天请客喝酒,结果喝吐了血。”

  高程二位娘请所表现出来的,不过是正常反应。

  赵鸢回想自己登科之日,自家父母那才是反常。

  父亲只是和平常一样教训她往后要更加谨言慎行,母亲则是去佛堂把这消息告诉伤势的兄长。

  她道:“你快回去照顾二位娘亲吧,另外,乡试的难度是解试的百倍,你不可掉以轻心。”

  仅仅今日,衙门便募集到了三十两银子,建一座学堂绰绰有余。

  钱是田早河亲自募来的,他最是高兴,抱着募捐箱转了两圈,实在抱不动,又把它放下,“赵兄,咱们有钱了!”

  六子嗤之以鼻:“三十两银子,我们赵大人一只手镯都比这贵。”

  既然要募捐,赵鸢身为县令要以身作则。她将身上唯一的镯子也捐了,如今是真正的两袖清风。

  傍晚她去探望高程二位娘亲,买礼的银子都是从六子身上搜刮来的。

  徐大娘抱病在身,但她食肆照开。高程做起了临时掌柜,内外招呼着,生意依旧红火。

  高程两位娘亲盘腿坐在炕上边磕瓜子儿边聊天,赵鸢来了,便请她加入唠嗑二人组。

  赵鸢婉拒道:“衙门里还有些公事处置,我不便久留。”

  徐大娘道:“哎哟,当官还真不是个容易事,赵大人,衙门的活干不完就干不完,身体要紧,你这年纪轻轻的,万一落个病,以后不能生养了,那可咋办。”

  赵鸢到底还是个姑娘,听到“生养”二字,脸颊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