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了一身满 第56章

作者:桃籽儿 标签: 宫廷侯爵 朝堂之上 古代言情

  可她没有迁怒任何人,甚至亲自弯腰半蹲在他面前,宫里的娘娘都比那时的她有规矩、可又偏偏没一个比她更美更让人想要亲近。

  “不必对我行这样大的礼……”

  她轻轻伸手把他扶起,靠近时还能嗅到衣袖间淡淡的花香,大约是梅香吧,清雅之余又透出几分飘渺的孤冷;她还像真正的母亲一样替他理了理因行跪礼而略显凌乱的衣摆,那双珠玉一般的眼睛倒映着他戒备小心的样子,同时又让他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慰藉和安心。

  “……往后也要劳烦你教我如何做一个母亲了。”

  ——她并不需要谁教的。

  就像是生来便知晓应当如何关照他人,她从入宫的那一日起便将他看顾得很好,陪他读书,教他写字,为他拆解那些在陈少师课上听不懂的典籍……他想她一定有很好的双亲、自幼便在一个很和美的家中长大,所以才能有如此好的性子、也能让身边之人都感到熨帖宁静。

  他一直很依赖她,从六岁至今一直如此,甚至昨夜也曾跑到积善宫对她撒娇,说他不知该在朝会上说些什么,说他害怕方侯会反、怕他对自己不会像对父皇一样忠诚虔敬。

  “不会的……”

  她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就像幼时那样耐心地宽慰他,待他之心并未因父皇崩去而有丝毫改变。

  “方侯是这世上最好的臣子,只要有他在熹儿什么都不用怕……”

  “朝堂上的事也有母后,若你明日不知该说什么,便都交由母后来料理吧。”

  他从不会怀疑她,此刻在垂帘之后看到那双美丽的眼睛一颗不安的心也渐渐安定下来,回身坐得更直一些、他尽力模仿着父皇生前君临天下统御群臣的模样,鼓起勇气开口道:“方侯此战剿灭坚昆残部、重创逆王一党,有青史传名重若丘山之功,今为先帝亲命五大辅臣之首、日后更当助朕安定社稷庇佑万民,区区侯位无以彰明勋绩,当晋爵进禄昭告天下……”

  这一长串溢美之辞也不知是谁提前教授,难为一个半大孩子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说得清楚流利,只是无论他如何强作镇定也依然难掩满身稚气,正如那身仓促做好的新龙袍也总有那么些许不合身;群臣心底皆如明镜,更能听出幼主话里话外对方献亭的恭维讨好之意,大约实在怕他也学了那卫弼范玉成、届时便绝无可能如上回一般侥幸获救了。

  对天家衰微的唏嘘尚未在心底完整转过一圈,立于明堂群臣之首的君侯已侧身而出,端端正正躬身向天子一拜,肃声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将本当披坚执锐为君定疆,今敌寇虽退他日却必复来,又岂可逐末舍本再受君恩?”

  这都是众人听过多次的话,从长安一路说到洛阳、又从先帝一路说到幼主,君侯推辞之心不可动摇,想来今次也翻不出什么新花样。

  但——

  “况臣听闻先帝大敛之日朝内曾生祸乱,陛下与太后皆受其累……”

  他忽而话锋一转,原本便低沉肃穆的声音一瞬显得更加冷厉。

  “……臣领兵在外未及救驾以致天子受惊朝纲动荡,自更无颜受封领赏。”

第93章

  这话……

  群臣心中一凛, 自然不难听出君侯言下之1意——此前阴平王与范相公然犯上、甚至险些伤及太后性命,这笔烂账延宕半月有余,今日却终是到了清算之期。

  御座之上的幼帝只提前备下了若干赞颂忠良的嘉许之言, 却不料对方竟会如此直接地为自己和母后主持起公道,欣喜之余又难免因意外而怔愣, 空阔庄严的殿宇内一时静极, 便是掉落一根针都清晰可闻震耳欲聋。

  “朕,朕……”

  他有些慌了、张皇之感暴露无遗,幸而群臣的目光都落在方献亭身上,唯有卫弼范玉成一阵红又一阵白的脸色可与之争辉;俄而垂帘之后又传来一声似有若无的叹息, 一道清淡的女声缓缓于大殿深处响起:“方卿为国征战功垂竹帛, 实不必为朝内之事罪己——至于晋爵之事……”

  大周立朝三百余载, 太后垂帘之事却不过只发生过两次,其中前朝窦氏借势弄权欺凌幼主、伙同外戚将朝堂搅得乌烟瘴气难以收拾, 后为朝臣设计所杀, 此后百年再未见女子主政;如今却又有女声在这巍巍明堂上响起,群臣心底各自微妙,皆不知此兆究竟是吉是凶。

  难得的是她这话说得很有度, 显见并不愿将此前纷争再拉回眼下追究,新帝登基朝局未稳、此时大兴诏狱实不利于安定人心;可惜君侯却似并不领这个情, 彼时一身玄甲未褪、长身肃立的模样显得尤其冷厉威严, 又道:“自古破立之际多生乱象,故非深文无以肃纪、非峻法无以正风,太后与陛下仁慈宽厚,却恐助长朝内邪佞之妄。”

  一顿, 目光径直扫向卫弼,问:“阴平王, 你以为如何?”

  这……

  明堂之内一片死寂,此刻无论哪一派的臣子都是屏息敛声噤若寒蝉,虽说皆知先帝委任五大辅臣本意便在颉颃制衡,却不料这场神仙之斗会这般早便陈于他们这些凡人眼前。

  那厢被点到名的卫弼也着实没料到方献亭会如此不给自己面子,一愣之后惊怒交加、手心更因恐慌而生出一层冷汗;与身侧的范玉成对视一眼,又强作镇定地跨出一步,朗声道:“君侯所言极是,我等身为辅臣自当为陛下摒除奸邪匡扶社稷,不可有一日懈怠大意……”

  这是要跟人打太极、还企图说些场面话蒙混过关,无奈方献亭却懒得与他兜圈子,当即打断道:“既如此,先帝驾崩之后是何人兵围帝宫挟制百官、大敛之日又是何人箭指太后意图谋逆,还望阴平王今日一一说个明白。”

  “谋逆”二字惊心动魄、却是一出口便给人安了个株连九族的罪名,卫弼心下巨震又倍感羞辱,虽则深知这些年方献亭出生入死南征北战乃是货真价实的国之肱骨、却依然忘不掉自己与他父亲同朝为官的旧景——他比这后生年长近二十岁!如今又凭何在众目睽睽之下受他质问!

  “君侯此言差矣——”

  他的语气一并冷下去了,眼神更立时显出几分激愤。

  “先帝久困于沉疴、自太清七年始便鲜理朝政,此后又为外戚所惑执意弃中原而南渡,月前驾崩后宋氏一族多有异动,本王带兵入宫实是为护幼主周全、不忍见我卫氏江山旁落他人之手!”

  如此铿锵有力一通辩白、却分明字字句句都与实情相去甚远,果然下一刻朝臣之中便又跨出一人、张口便是一声义愤填膺的“一派胡言”,定睛一看果然是正三品工部尚书宋泊,可不正是半多月前那场大乱的苦主?

  “君侯明鉴——”

  他远远对方献亭一揖到底,朝堂之上衮衮诸公皆不知两人在十年前只差一步便要成了一家人。

  “我族久蒙天恩荫蔽、自对先帝感恩戴德忠心不二,太后为助先帝理政,多年来宵衣旰食夙夜忧叹、无一日不用心倾力尽诚竭节;未料洛阳一派为谋私利竟在国丧之日大动干戈,阴平王父子带兵倒锁宫门挟持群臣,又在先帝大敛之日意图行刺太后!”

  “他们大逆不道——他们其心可诛啊——”

  语罢直直跪地叩首,身子虽是朝向天子太后、可实则拜的是何人众人却都心知肚明,金陵一派见状亦紧随其后痛哭流涕,个个都仿佛等来了救世主、要央对方为自己平反昭雪。

  如此山呼海啸般的陈冤景象实在触目惊心,洛阳一派阵脚大乱、便是中书令大人也难得冷汗涔涔面色惨白,阴平王狠狠瞪了同僚一眼、又兀自断喝一声“荒唐”,恨声骂道:“宋泊!先帝待你宋氏一族不薄,尔等却负君恩至此!本王赤胆忠心天地可鉴,为护社稷甘担天下骂名,却绝不可坐视外戚乱朝欺凌幼主!”

  “究竟是何人欺凌幼主!”

  宋泊被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比十年前苍老许多的一张脸已经涨得通红。

  “卫弼!你逆先帝之旨一意阻止迁都南渡、又拂陛下之意欲将白鹭台一介废妃推上太后之位,今又有何颜面在此堂而皇之大放厥词!”

  “先帝是受了尔等蛊惑!”卫弼寸步不让高声反驳,“君侯大胜还朝、坚昆覆灭敌寇已退,何须弃中原而南逃?董太妃乃陛下生母,迎入宫中重登太后尊位又有何不可!”

  “宋泊!你休想血口喷人污蔑本王——”

  你来我往争执不休,便是市井泼妇争执也不似这般胡搅蛮缠,眼看大殿之上又要失控乱成一锅粥、坐在御座之上的幼主又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下一刻却见方侯不发一言只回身冷冷一招手,随即明堂之门复开、竟有无数刀兵加身的甲士面无表情鱼贯而入。

  众人见之大惊、尤其那洛阳一派的文臣都骇得两腿发抖站立不稳,便是阴平王也后退一步亡魂丧胆,又拼命强压恐惧转头望向方献亭,沉声问:“敢问君侯……这是何意?”

  方献亭眉眼不动,大约早在战场之上见惯尸山血海的人总不会轻易色变,彼时只漠然道:“朝堂之上争辩无益,阴平王顾左右而言他,却对一事绝口不提……”

  说到此处他终于侧首看向他,冰冷的眼底戾气骤显,便似炼狱杀神一般可怖,又一字一句问:“尔等究竟,是否曾欲行刺太后?”

  ……在场侍奉三朝的老臣泰半都见过当年的晋国公世子。

  “恰似青霜穿玉楼,又如琼英酿雪风”……虽则一贯也是沉默寡言冷冷清清,却远不似如今这般沉郁狠戾喜怒无常——他实在变了很多,尤其自七年前如奇迹般生还归朝后,便……

  卫弼也被那锋利的一眼钉在原地,同时亦刚刚意识到自己与范玉成都料错了——他方献亭根本就不想同他们讲什么“进退取舍左右衡量”,他是当真要掘地三尺追根究底,也是当真要……百无禁忌大开杀戒。

  惊惧之感钻心刻骨、他也终于似半多月前的幼主与太后一般体会到了为人鱼肉的绝望滋味,困兽犹斗总是激烈、那时亦在刀剑之下劈手指向方献亭,骂道:“方献亭——你这是在做什么——”

  “本王乃是卫氏宗亲!更是先帝钦点辅政之臣!”

  “你敢杀本王?你便不怕天下人对你口诛笔伐、不怕颍川方氏名声尽毁吗!”

  声嘶力竭的质问如同沙尘没入沧海,群臣百官看得真切,那位君侯分明连眉头都不曾皱一下,只水静无波道:“谋逆犯上者论罪当诛,本侯依国法办事并无甚可惧——逆王亦是卫氏宗亲,他日却必被斩于阵前告慰我三军万千英灵。”

  这话已说得狠到了底,明堂之内那些一身戎装的甲士亦只听他一人号令,他们步步向卫弼范玉成紧逼而去、锋利的长剑闪着幽幽的冷光,下一刻一切便成定局、五辅相斗大张挞伐的流言亦将传遍天下——

  可——

  “……方侯。”

  一道清浅的声音自垂帘之后传出,便似雪中孤芳一般静雅飘摇,在那一片肃杀刚硬的朝堂上几乎轻不可闻,却依旧完完整整地落在了那个与她阔别已久的男子耳里。

  “大敛之乱其情曲折,是非长短非一朝可定……况阴平王与范相伴先帝久矣、于我大周社稷又有功勋,惩戒之事还当另作考量。”

  这……

  这分明是在替那二人开脱、有意息事宁人化干戈为玉帛,垂帘之前的幼帝已惊诧回身、眼底分明盈满不解与不甘;群臣亦未料这位太后能有如此气量眼界,只是如今君侯大权独揽说一不二、连同朝为官的两位辅臣都是说动就动,又怎会将她一介弱质女流的阻难放在眼里呢?

  大殿之内气氛僵滞,一切生死治乱都在那人一念之间,他却只微微抬头向御阶之上看去、目光穿过微微摇动的珠帘与那双既熟悉又陌生的眼睛相遇;短暂的一眼既确凿又飘渺,她虽深知一切不过出于君臣之义、却仍难免心神震动未能自已,下一刻他再次低下头去,在群臣百官不可置信的目光中对她俯首,答:“臣谨遵太后懿旨。”

  ……竟就这般容易地应了。

  御阶之下一片哗然,垂帘之后却是默然无声,没人看得见那位太后眼底起伏的波澜,只听到她以平静得没有一丝破绽的声音应了一句“善”;随后他又对她一拜,转而看向卫弼范玉成的目光显得更加漠然,沉吟片刻又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犯上之责不可无人担待。”

  语罢又一挥手,明堂外便再次走进若干甲士,其中两人一左一右架着一个年纪尚轻的男子,仔细看赫然正是当日欲持箭行凶的阴平王世子卫麟。

  “父王——”

  “父王救我——”

  他被毫不顾念地用力扔到地上、接着又体面尽失地向自己的父亲呼救求援,阴平王脸色大变急怒攻心,转头质问方献亭时连嘴唇都在剧烈地发抖:“方献亭——你、你究竟要干什么——”

  君侯却连看都不肯再看向他们父子一眼,峻峭的背影果然如同青霜雪风一般萧寒,只冷冷落下一个字:“打。”

  其麾下之人令行禁止、皆将主君所言奉若神旨,当下立即取来军中刑棍、一下下毫不含糊地狠狠落在阴平王世子的血肉之躯上,沉闷的声响到骨到肉、伴上他和他父亲此起彼伏的哭嚎怒骂就更显得触目惊心,朝堂之上所有人都在那一刻看得清清楚楚,今时今日究竟谁才是这大周生杀予夺的无名之主。

  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已经到来了。

第94章

  “母后方才究竟为何要出言阻止——”

  朝会散后百官退去, 折回积善宫时宋疏妍已身心俱疲,卫熹却是难得的精神亢奋,此前病中萎靡一扫而空、更显出几分抱恨激愤。

  “那阴平王父子居心叵测罪大恶极、便是千刀万剐也不足泄儿臣心头之恨!——方侯只差一步便要杀了他们, 从此朝中便再无人敢对母后不敬了!”

  他追着她说了一路、甚至入了内殿还要孜孜不怠地拉扯她的衣袖,一旁的王穆始终眉眼低垂、此刻又亲自捧来香茶为幼主败火, 缓声劝:“陛下且先喝口茶……”

  卫熹才不理会他、只要在宋疏妍身边眼中便全装不下旁人, 后者则只轻轻叹了口气,注视他的目光一半专注一半游离。

  “治大国若烹小鲜,先帝与陈少师应当都教过你,”她平平整整地回答, 语气像是好整以暇, “你父皇当初何以要那五人并立?其一自是为安抚朝中不同势力, 其二更是为护陛下周全。”

  “护朕……?”卫熹似懂非懂。

  “自古人心善变情随事迁,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 ”她耐心解答, 神情泰然八风不动,“如今卫弼范玉成虽因南渡之事与孤为难、他日却未必不能再成陛下助力——同理,方侯眼下固然千好万好, 可若果真放任其一家独大无人制衡、却也难保日后不会生出乱子。”

  卫熹听言微微睁大眼睛,神情却是不敢置信, 又问:“母后的意思是……方侯可能会反?”

  ——怎么会呢?

  他绝不会那样做, 她也绝不会那样想……只是倘若他二人间毫无旧情此刻她便应当对他怀有戒备,全心信任毫不生疑只会暴露她对他不能见光的种种私心。

  “多提防些总是没错的,”她半垂下眼睛淡淡地答,一切照旧滴水不漏, “……他手中握着的东西毕竟太多了。”

  卫熹点头似懂非懂,沉思片刻后语气又更轻快了些, 说:“可朕觉得方侯不会……他若要反当初便不必命宋将军回兵救驾,眼下更不必与阴平王范相他们交恶——父皇是信他的,朕……也愿意信他。”

  宋疏妍淡淡一笑、伸手拍了拍幼主单薄的肩膀,在被这座帝宫磨砺了整整七年之后她已拥有了这世上最会做戏的一双眼睛,平平静静好似泰然自若,任谁都不能透过若干伪饰看出她心底真正的想法。

  ——她为什么要阻止他杀卫弼范玉成?

  朝局安稳固然重要,可她更在意的却还是他的安危和名誉——洛阳一派占据朝堂半壁有余,杀其党首不过扬汤止沸、甚至可能招致更猛烈的反扑,她不能让他成为那些人攻讦的靶子、更不能让他落天下人以口实,有些责任本就应由天家去担,而她或许又比他更加爱惜方氏羽翼。

  他不能有事。

  至少在她目之所及力之所逮……绝不能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