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将欲晚
盛乔抱着她的手臂撒娇,“阿娘最好了!”
郑夫人果然言出必行,第二天就叫人整理自己名下的几个铺子,挑出了几个位置合适,买卖营生都很好的,叫人把一应契约都拿给了盛乔。
盛乔一一看了,一共三间,其中有两间是水粉铺子,还有一间是金银铺。
虽然盛乔从前并未亲手经营过这些铺子,不懂买卖,但这几间铺子里卖得东西盛乔并不陌生,至少不会被底下人蒙骗了过去。
有了郑夫人的承诺,盛乔是干劲十足,先是去实地考察了一下这几间铺子,然后又叫人搬了最近两年的账本和采买明细,一样一样地看。
她当然有不懂的,攒起来去问郑夫人或是两个嫂子,总之每天都过得十分充实。
她这一忙起来,反倒是将徐肃年忽略了,几次徐肃年半夜偷偷来她院子翻墙,她连窗户都没有开。
徐肃年不明白,“这又是怎么了?”
盛乔却很有理由,“我阿娘说了,在未大婚之前,男女之间是不能见面的。”
徐肃年心想这是哪来的陈规陋习,偏偏这小娘子奉为圭臬,一副如果他闯进来,他们的婚事就不能美满的样子。
徐肃年实在拿她没办法,可离着他们的婚事还有四个月,难道四个月都不见面?
徐肃年可忍不了。
不能在燕国公府见面,可若是偶遇的话,总不能不见罢。
这日,盛乔一大早就带着琉璃去了长安城最大的水粉铺子,香容阁。
阿娘告诉她,若是不知自己怎么做,就先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因此她特意叫琥珀他们把长安城最大、生意最好的几间铺子都列了出来,准备一间间的逛一遍。
这香容阁不仅面积最大,来往的客人也最多,盛乔光是在里面看了一圈都觉得累了,逛了整整一上午,盛乔带琉璃到对面的茶楼里喝茶。
上楼梯的时候顾着和身旁的琉璃说话,没注意看前面的人,转过来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一个人的身上。
盛乔捂着额头哎呦一声,正想要与人道歉,还没开口,忽然从对面伸出一只手来将她扶住。
盛乔看着那手,将要说出口的话瞬间被噎住,“你怎……”
后半句还没问出来,却见立在跟前的男人像是不认识她似的,客气地朝她揖了一礼,挑眉笑问:“这位小娘子,可摔着不曾?”
盛乔愣了一下,而后下意识就要避过身不见,这时从不远处走过来一个人,“少安……”
看他的年岁,应当是徐肃年的同僚官员,估摸两人是来茶楼谈论什么公事,见到徐肃年身前多了位小娘子,他也愣了愣,“少安,这位是?”
骤然见到外人,盛乔正有些无措,就听徐肃年说:“这位小娘子的荷包不小心被我碰掉了。”
她哪有掉什么荷包,她今天都没有带荷包。
盛乔正有些疑惑,就见徐肃年伸过来的掌心里竟然真的放着一枚湖蓝色的荷包,乍一看,与她今日的淡红色衣裙很是相称。
那位同僚也没怀疑什么,只客气地朝盛乔点了点头。
“是我失礼了,小娘子别见怪。”
客客气气地说完这句,徐肃年将那荷包塞给盛乔,然后在她愣怔的目光中,用口型说了一句,“回去看。”
第56章 婚礼小娘子婚前培训
“回去看。”
盛乔很确定徐肃年和自己说的是这句话,她攥着荷包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和琉璃上了楼。
这茶楼不仅卖茶叶点心,还有一些清淡的小食。
大约是上午走的太累了,盛乔这会儿反而不觉得饿,于是琉璃便给她叫了一碗沁着茶香的槐叶面。
盛乔让琉璃也坐下一起吃,然后迫不及待地将方才徐肃年递给自己的荷包拿了出来。
琉璃不知道盛乔在洛州的事,更未见过徐肃年,且刚才跟在盛乔的身后,又在听盛乔说话,不知内里情形,还真以为这荷包是盛乔掉的。
她只是奇怪,“小娘子,这荷包您是什么时候买的?奴婢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盛乔稍显心虚地抿了下唇,说:“洛州时候买的。”
她打开荷包,见里面塞着满满的草药,和先前在洛州时他送自己的那枚一模一样。
当初那个被她一怒之下还给徐肃年了,没想到他现下竟又送了自己一个。
盛乔克制地抿了抿唇,正想将荷包重新系上,忽然见里面露出一角白色的纸条。
难怪徐肃年让自己回去再看,盛乔心下一动,看着对面的琉璃,吩咐道:“琉璃,我刚瞧见对面有卖梅子饮的,你去买些回来罢。”
琉璃并未怀疑,立刻点头去买。
将她支开后,盛乔立刻摸出那张纸条。
纸条很薄,展开之后也不过巴掌大小,盛乔原以为里面会是徐肃年写给自己的信,没想到展开之后,上面只画了两只骰子,旁边写了一句诗:玲珑骰子安红豆。
在盛乔心里,徐肃年一直不是个文人,没想到他竟然也会写这么酸的诗。
盛乔第一反应有些嫌弃,将纸条塞回荷包之后,又忽然想到方才在楼梯上,徐肃年眼含笑意朝她挑眉的模样。
原本没什么感觉的,但这会儿心里忽然又有些酸酸的了。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这句诗盛乔曾在书中念过,当时学的时候,只知道这句是写“相思”的诗,却不知相思是什么感觉。
如今她大约懂了。
先前在洛州时,他们两个人一天见一面都不够,恨不得日日都黏在一起。
如今回到长安,两人一共只见了三次,还都是避开旁人悄悄见的。
这让盛乔很不适应。
可是阿娘告诉她,男女婚前不能见面,说这是传统,她便很认真地遵守,因为她希望和徐肃年的婚事能够幸福,即便有任何一点不好的可能,她都想要避免。
可是不见面不代表不想见。
若一直不见也就罢了,偏偏徐肃年今日非要撩拨她,盛乔的心里就像春日的飞絮,风轻轻一吹,就散的满天都是。
原本觉得四个月很近,很短,可现在又忽然觉得很远,很长。
两人也不能常见,不过盛乔每次出门时,仿佛都能遇到徐肃年,无论是在茶楼,酒肆,甚至是脂粉铺子。
遇到的次数多了,时常跟着盛乔出门的琉璃等人也能觉出不对。
她们都是自小跟着阿乔的,关系不一般,等盛乔成婚之后,她们也都是要跟到丹宁长公主府的,早晚都会知道事情的真相。
于是盛乔干脆也不再瞒着她们,将她和徐肃年在洛州就相识的事告诉了她们,当然还是刻意忽略了很多细节,比如她曾经被徐肃年骗过的事。
这实在太影响她在琉璃她们面前英明神武的小娘子形象,于是盛乔将当时的故事略微删减整合了一下,主要突出了一下自己。
“他大约从没遇到过我这么善良又善良的小娘子,不知我身份都对我情根深重。我刚知道他身份时,原本也是很犹豫的,但这段时间的相处,也大约能明白他的为人……”
琉璃等人不知内情,听得一惊一乍的,纷纷感叹自家小娘子和未来姑爷之间是天定的缘分,居然在那么远的洛州都能遇上。
惟有琥珀知道内情,听了不禁想笑,但在自家小娘子几乎要杀人的目光中,很是识相的闭了嘴。
总之,琉璃几人都纷纷为小娘子的爱情故事而折服,有时她们独自出门遇到徐肃年的时候,也都抢着给他当信差。
于是,盛乔那个宝贝匣子里的信越来越多,都是这几个月徐肃年送过来的。
有时是一幅随手画就的小像,有时是一两句的情诗,有时则是一封略显啰嗦的长信。
盛乔一封封收好,将它们全部封存在匣子里,等到那匣
子彻底装满的时候,夏天已经悄然过去,离着他们十月的婚期,只剩下不足一个月了。
因为这桩婚事是皇帝亲自指婚,因此婚礼的流程其实是礼部亲自操办,且皇帝还特意给徐肃年赐了宅子。
他虽然早已被封为了端阳侯,但空有爵位和封号,实际并无封邑和宅邸,和他的父亲宜春侯一样,都是住在丹宁长公主的公主府里。
这次徐肃年大婚,皇帝特意给徐肃年赐了一座端阳侯府,据徐肃年信里所说,这间侯府是前朝的一座郡王府改建而成,不仅占地极广,花园也很宽阔,礼部派人来问他花园如何修建,他让人大致修缮了一番,余下的等婚后让盛乔亲自掌眼。
无论侯府有多大,盛乔其实都无所谓,她期盼的是日后能和徐肃年一同住进去,偌大的宅院只有他们两个人,是他们两个人的家。
尤其徐肃年还每每在写给她的信里汇报侯府修缮的进度,这个亭子怎么样,那个池塘又放了多少尾锦鲤,有时还会让盛乔帮院子起名。
总之这间宅子的修建过程,盛乔极有参与感,也因此愈发期待能够住进去。
婚期定在十月初九,九月十六这天,郑夫人给她拿来了两套婚服,这两套礼服款式相当,只是图案不一样,一件绣着鸳鸯戏水,一件绣着龙凤呈祥。
平时都是徐肃年给盛乔写信,盛乔很少给他回信,这天见到婚服之后,破天荒的给徐肃年写了一封信,然后吩咐琉璃到交给徐肃年。
自从那日在茶楼相遇之后,徐肃年几乎日日都会去那茶楼坐一坐,琉璃到茶楼送信时,果然找到了他。
都没用半日,徐肃年在茶楼里就把盛乔的信拆开了,看到盛乔的问题,根本没有思考就选择了鸳鸯戏水,然后直接让琉璃把信又带了回去。
盛乔看过他的回答之后,当晚便告诉郑夫人,到时要穿那件绣着龙凤呈祥的婚服。
郑夫人听到这个回答也有些意外,不过盛乔又道:“阿娘,我穿了这件,另一件能不能也留下?”
“这……”郑夫人说,“这是礼服,且衣饰纹样很特别,除了大婚平时根本不能穿,你留那么多件做什么?”
盛乔早就找好了理由,“就是因为平日不能穿,只有成亲才能穿,我才更想留下做个纪念。”
婚服原本也是礼部准备的,但郑夫人坚持要自己给女儿准备,就算再做十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郑夫人听了这话也没再多说什么,叫人将那件绣着鸳鸯戏水的裙子抬到了盛乔的衣柜里。
婚服定下之后,还有当日要带的头面首饰,都要和婚服一一相称。
燕国公府几代财富,盛乔又是燕国公唯一的女儿,这婚礼自然不能节省,因此当日的所有头面都是郑夫人叫人新打的,别的不说,就花树冠上嵌的珍珠和宝石,各个都有拇指大小,即便在深夜也像有阳光照着似的,熠熠生辉。
盛乔平日很少带这种花冠和步摇,因此试戴的时候还有些嫌沉,不过等照过镜子之后,她所有的抱怨都不见了。
因为她自己照镜子的,都觉得这花树冠带着实在太漂亮了,既然都这么漂亮了,沉些就沉些罢,反正燕国公府离着徐肃年的端阳侯府也不过两三刻钟,加上其中的礼仪流程,总共不会超过一个时辰,也不会太过难熬。
十月初一,宫里皇后还派了嬷嬷来教她规矩,其实这原本是只有嫁入皇家,成为皇子妃才有的流程,但因为是皇帝赐婚,她和徐肃年成婚之后必须要进宫向帝后谢恩,因此特意安排了嬷嬷教导指引。
盛乔不是没进过宫,对于宫里的礼仪规矩都很清楚,因此这一环节也不过是走走流程,嬷嬷将当日的规矩讲了一遍,然后在燕国公府住了三天,便回宫向皇后复命去了。
这环节不过敷衍了事,却成功地将盛乔弄得紧张起来,还有不到十天,她就要成婚了。
刚刚赐婚的时候,盛乔只觉得度日如年,每天一刻一刻地过得好慢,眼看婚期临近,她又觉得日子太快,怎么一眨眼就要成婚了呢。
不过这念头也只能偶尔冒出来想想,因为婚前她实在有太多事要忙,不说别的,就说郑夫人给她的陪嫁田庄和铺子,她就花了两三天来理清。
除此之外,还有届时的规范流程,郑夫人几乎每日都要与她说一遍。
十月初七这日,郑夫人照例来到了盛乔的荣雪园,却没有再讲那些让盛乔耳朵都听到长茧子的东西,而是拿了一个手臂大小的黑匣子给她。
那匣子平平无奇,甚至连刻花都没有,却加了一把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