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第121章

作者:妙鱼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励志人生 甜文 朝堂之上 先婚后爱 古代言情

  洪大夫人回无锡后,无锡那边再没给他捎过只言片语,每月的花销也给他停了,可见洪大老爷和洪旭都是同洪大夫人一样的想法,要同他划清界限。

  洪佶想到洪家断他花销的那段日子,真是读书时都在算钱,他不是能心安理得花娘子嫁妆的人,崔兰芝又怀着孕,养胎到生产处处都要花银子,若是不能顺利考中,手里祖母临去前给他的一千两私房银子不知能不能支撑三年。

  然而崔家大房却当他是亲子一样,就算家里不宽裕,一应的吃穿用度也没用他们夫妻拿一文钱,他和崔兰芝几回拿银子出来,给崔兰愔惹烦了,放话给崔兰芝说,若不想和她做姐妹了,就只管拿银子出来,夫妻俩就再不敢提拿银子的话。

  等崔兰愔开起点心铺子酒楼往家里拿分红,崔晟和姜氏开始每月都补贴崔兰芝三十两银子,生怕他们手里短了银子。

  等芬哥儿出生后,崔晟和姜氏又加了二十两,一个月开

  始补贴他们五十两。

  崔兰愔那里也一样,但得了布料首饰必要给崔兰芝分一些过来,崔兰芝自己根本穿戴不完,这些林林总总加起来,又是不小的数目。

  于崔家住了近一年,他们非但没花销自己的银子,反而还攒了一笔财。

  那边凉透了心,这边待他如亲子,洪佶慢慢对洪家就没了一点念想。

  洪大夫人带着洪旭一家来应城,他没法干涉,但是想借着亲戚情分住到崔家却是没门儿。

  他这边拒绝后,洪大夫人带着洪旭一家借住到谭家,洪佶就知道洪大夫人置产业一说不过是为哄他。

  项氏岂是好相与的,见洪大夫人这些住了一个月还不走,她就开口撵了人。

  不甘心就此回无锡,又为了取信于洪佶,洪大夫人才拿银子在东城置了处小宅子,让洪旭一家住了进去。

  洪大夫人就此应城无锡两头跑着,进了二月她就来了应城,想着于崔兰愔的生辰跟着崔家人进宫,那回不成,又惦记上了陈老太后的生辰,却是又没能成。

  洪大夫人才明白她现今是见不到崔兰愔的,当初那样做法,想重新暖回洪佶,同崔家续上情分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需得从长计议。

  这会儿见到洪佶,她不再是之前急着问这问那的态度。

  “廉方,让你大哥尽尽心,也跟着一起送你吧。

  后面他也没时候了,昨儿他往潜邸那边商课提举司办的学里报了名,知道他有秀才功名后,一起报名的都说,待他学出来,若是肯下到各行省去,少不了一个所正做呢。”

  若是她说这话时眼神不往姜奭那里飘,洪佶就信了。

  不待洪佶说话,姜奭和崔谡同时抢上前挡在洪佶面前。

  崔谡笑着朝姜奭伸手,“大表哥你先来。”

  姜奭也不和他说,只管看向洪大夫人:“廉方这么重要的时候,说这样事不合适吧,且我们学里也不是报名就收的,还得经了考试,夫人这样说就不怕洪大公子取不中,成为人家茶余饭后的笑柄么。”

  姜奭是这些里最厚道的一个,他同洪大夫人如此说话,显见是恼了洪大夫人母子于洪佶这样关键的时候来借力。

  姜奭说完,洪大夫人和洪旭脸上都涨红起来,洪大夫人待要解释,崔谡却不肯给她机会。

  他又踏上一步,放话道:“别以为我们崔家都是好说话的,谁要在今儿给我姐夫添堵,我保证加倍奉还,不信就试着。”

  被这些人维护着,洪佶那点儿难过很快就散了。

  看着洪大夫人和洪旭被崔谡逼退,他于上车前回头看去,“待放了榜,我会回无锡一趟。”

  洪大夫人脸上现了惊喜,“真的?回头我就给你父亲捎信,他一定很高兴。”

  洪旭也欢喜道:“二弟,家里只咱们两个是一母同胞,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咱们携手没有不成的。”

  洪佶朝洪大夫人作揖,“回吧。”转身上了马车。

  后头崔甫没反应过来,拉着崔谡问:“大姐夫不会……”

  崔戬过来推着他上车,“得做个了断,拿出个说法来才行。”

  崔甫受教点头,“我说呢,大姐夫不该是那等糊涂人。”

  到了贡院,已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人。

  洪佶让于外围停了车,说服这些人回去,他自己慢慢挤过去就好。

  却没一个人肯应,崔谡站出来指挥着一众兄弟,“我来开道,戬哥儿、禹哥儿、重哥儿在我后面跟着,大表哥和二表哥夹着大姐夫走,二哥和三哥在后面防着后面人冲挤过来。”

  姜奭带着一众兄弟应了,同姜羡一起左右夹住洪佶,一帮人由崔谡开路,拥着洪佶行进到贡院门口排队处。

  到了前面才发现,很多举子就算有家人护着,挤过来时也都皱了衣裳乱了头发,唯有洪佶依旧清清爽爽的似才换了衣裳出来。

  不同于在燕城时,三月会试天还冷着,若赶上寒潮变天,那就要遭大罪了,每年都有会试中途受寒抬出来的,会试结束大病一场的更不在少数。

  南地三月虽时有阴雨,却是不冷,只要做好防潮,就没那么难挨。

  洪佶考篮里一应都是齐备的,所有都是最合用的,为防作弊,规定只能带单层布做被子,却是难不住姜氏。

  姜氏于别的事上不通,却于穿戴用物上有无限巧思。

  她找崔兰愔要了西域供来的羊毛毯,薄薄的一层不占地方,却极是保暖,给洪佶在贡院里用正合适。

  看着身边的大小舅子们,再想到考篮里小到一支笔都是崔家人花了心思的,他抬手抚到胸口,那里是帝后送的红珊瑚五子登科牌,洪佶心里暖得不能再暖。

  他朝几个笑开来,“往后别叫大姐夫了,都叫我大哥。”

  崔谡和崔戬一起目光灼灼地看过来,得了洪佶再肯定不过的点头后,两人齐声喊道:“大哥!”

  姜奭却不干了,“你得喊我大表哥,表弟。”

  洪佶大笑,忙改了口,“大表哥。”

  崔甫几个忙跟着大声唤了:“大哥!”

  崔谡请姜奭站到最前头,他就拉着几个按兄弟排序站成一排,给几人嘀咕几句后,带头朝洪佶道:“兄弟们在此恭祝大哥(表弟)科场顺意,笔走龙蛇、才思泉涌、一举金榜题名!”

  几个人的声势闹得太大,好多人都往这儿望过来,洪佶却一点不觉着没脸,反而骄傲地挺直了腰背。

  人群里,谭绍一眼就望见了,对着身边不苟言笑的姚五公子和姚六公子,他很是羡慕洪佶那边的声势。

第133章 筹备娘娘没看错了

  借着会试的热闹,姜氏、崔兰芝、顾氏、董湘四人合开的衣裳铺子也于十六日开张。

  铺面在商铺云集的大中街上,是董湘的嫁妆铺子。

  董湘还没嫁过来时,同姜奭见面时,听说姜氏三个要开衣裳铺子的事,就同姜奭说她在大中街有铺面,让家里别再另租铺子白花钱。

  大中街的铺面等闲遇不到空出来,董湘那铺子位置也好,是当年董夫人的嫁妆,董家不想她带着原来嫁给崔昶时的嫁妆嫁进姜家,重新给她置办的嫁妆,为此,董夫人将自己嫁妆里留着最后分的几样都拿了出来,这铺子就是其一。

  姜氏、崔兰芝、顾氏都不是矫情的,不会现放着好铺子去租别个,当然也不会白用董湘的嫁妆。

  这样事也不能夹着姜奭,于是找了一日,三个人往董家去拜访了。

  三人为个铺子的事还要专程来说,这是对董家和董湘的看重,董夫人打心里为女儿高兴。

  还有姜奭,他来董府多是陪着董承父子喝茶说话,只董湘送他出门时才能独处那么一会儿,他仍是得空就过来,虽不善言,却每回都不忘给董湘带东西,或是董湘喜欢吃的点心果子,或是董湘常用的香膏水粉,用足了心思。

  董夫人看在眼里,对这个女婿满意得不能再满意,私下里同董湘的两个嫂子说,“之前还愁湘姐儿婚事上不遂,担心她命里无好婚配,却是说反了,有天定的

  良缘等着她,竟是比一般的都好命。

  这样看来第二遭也没什么不好。”

  董夫人知道崔家和姜家都不是会占人便宜的,再提铺子给白用着反而不好,她替董湘做主,铺面还是不收租金,换董湘在衣裳铺子里占一成份子。

  姜氏三人却觉着太少,坚持衣裳铺子算四个人的,四个人拿一样的份子。

  董夫人推脱不过只得同意,对女儿嫁进姜家的日子再没了担心。

  今儿衣裳铺子开业,董夫人比自己的事还上心,将董家在应城里姻亲故旧家的女眷都喊了来捧场。

  从崔兰愔在吴杨河对岸开了点心铺子和酒楼,士宦人家的女眷渐渐也开始出门往自己的嫁妆铺子巡视。

  待皇帝登了基,崔兰愔几回明着往云来酒楼请客,做了皇后也不避讳,第一个元宵日就同皇帝坐画舫游了吴杨河。

  有皇后开先河,女子们往吴杨河畔逛的多了,正大光明开铺子的也多了。

  这回开的衣裳铺子也是,崔家和姜家都没避着人,应城士宦人家也没谁说闲话。

  因着姜氏出的衣裳样子早就名声在外,之前碍着她是皇后的母亲不敢找上门来,如今她开起来铺子,都很期待锦衣坊开张。

  锦衣坊里的衣裳样式都是姜氏新出的,衣裳的用料都是上好的,本来是被董夫人喊来捧场的,这下却是看入眼了,且是看哪个都舍不得丢开手,才还交好说笑的两个,转眼就为着一件衣裳互不相让起来。

  还是坐在二楼盯着开业的崔兰芝和董湘请了这些人上去,拿出衣裳样册,说可以自己选样式布料定做,这些又论起了谁该先看册子。

  董夫人哭笑不得,“你们好歹收敛些,回头传出去,别给咱们武将人家丢脸。”

  那些里就有接道:“嗐,咱湘姐儿都嫁了皇后娘娘舅家,谁还能看低咱们。”

  崔兰芝赞同道:“陛下和娘娘那里看武将和文臣是一样的,看如今镇北侯受陛下重用就知了。”

  “还是举人娘子见识高,我们这些粗人就看不出这些事体。”

  崔兰芝悄悄拿出帕子将手上沁出的汗抹了,这些都是洪佶没事时给她说的,洪佶说了,“你是娘娘的姐姐,多少人都盯着你,可能你无心的一句话就能叫人往陛下和娘娘那里联想,如此你往外时说的话最好同陛下和娘娘所想保持一致。”

  崔兰芝记住了,后面就很注意自己对外的言行。

  陈老太后生辰后,别人都在说澹月居里各家公子小姐相看时玩的游戏多么有趣,洪佶却给她说,“陛下该是要对鞑喇用兵,武将要出头了,朝堂上再不会是文臣一家之言,往后想出人头地也不只读书一途。”

  果然被洪佶料准了,十四日下午,姜奭匆匆从宫里回来,就找了她和董湘如此这般交代了。

  将想好的说辞又在心里过了遍,崔兰芝朝董湘看了,示意该她上场了。

  董湘微微点头,上前挽住她的一位远房表姐:“下个月不是你家里婆母生辰么,我这里有宫造的好料子,你用来给老人家做件过寿的衣裳,不比送别的体面好看。”

  宣宁帝南迁后,各处都亏空,皇室的日子也不好过,对下赏赐就越加稀少起来,除了李家常得赏赐,再就是宗室和朝中得用的臣子,别个都很难见到宫造之物。

  而武将里除了孟箴和王兴这等守疆大吏,这两年连匹宫造的料子都没得过。

  如此于武将人家里宫造的料子就稀罕起来,婚嫁或是家里老人寿辰时能得几匹宫造的料子做衣裳,真是少有的体面了。

  那位表姐正为这件事愁着,家里妯娌几个都想在婆婆面前显好,都各自满山寻稀奇好物做寿礼呢,若是有宫造的好料子做衣裳送上去,必定是头一份儿的。

  那位表姐忙拉着董湘就要看料子,不想呼啦一下,那边儿选衣裳样子的也都围过来,“都是一样的亲戚,湘姐儿你可不好厚此薄彼,我们也想要宫造料子。”

  董湘忙道:“不是我不想着你们,主要都是适合老人家穿的料子,就没给你们说。”

  崔兰芝在边上插了一句:“都是娘娘私库里的料子,她现在的年岁不合穿,老太后和太后太妃们每年的份例料子都穿不完,这些料子放库里堆灰就可惜了,娘娘就想着拿来帮着我们走人情也好,这不前儿就拉了些到铺子里。”

  “竟是娘娘私库里的,这可是沾了娘娘凤凰气的,那就更不能错过了。”

  “伯夫人于衣裳样子上最有巧思,老沉颜色的料子到她手里该也能出好看样式,选了料子单独订做就是。”

  于是都跟着去侧间选料子,没多会儿,摆出来的料子就被买空了。

  就这还没买够,围着崔兰芝和董湘问还有没有。

  崔兰芝和董湘都是一样的话,“娘娘私库可不是咱们装嫁妆的库房那样没几间,整个凤仪宫后排都是,这不得一点点清么。”

  就有脑筋转得快的问,“那有没有娘娘用不上的物件,若是也能往外出些就好了。”

上一篇:菩提修不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