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明觉书
虞归琅道:“平乐是聪慧,天赋也高,我前些日子考校了她的武课,小小年纪竟也学会了一整套剑法,要论起来,可比明昭帝姬……”
虞归璞用眼神打断了长姐的话,道:“这种话不要再说了。”
……
其实不怪长姐会想,就连他自己也会想,明明他才是帝君,才是正位中宫,为什么他的孩子没办法坐上太子之位,反而要眼睁睁地看着那个借了虞家之势的人获封储君。
陈肃霜虽死,却依旧是他心底拔不走的那根刺。
或许他当年就不应该杀陈肃霜的,杀了他,谢檀反倒更惦念他,还会加倍地对谢定仰好,可转念一想,若是不杀,以后来陈氏在朝中的势
头,虞氏定然更加被动,说不定哪日谢定仰就知晓了自己的身世,还会反过来恨上他。
至少现在谢定仰还算懂事,即便未来登基,虞氏也是她名义上的父族,她受虞氏助力这么多年,想来也不会对虞氏动手。
那时候他就这么劝说自己,压抑着那点不可言说的心思一日日地过着,甚至还劝长姐的手不要伸得太长,也不要为谢定夷寻求什么助力,以免引来祸患。
可他万万没想到,即便他已经这般谨慎了,谢定仰还会在出使燕济一事上毫不留情地推出她的妹妹,也是那时候他才知道,这个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心中有多少未曾向他袒露的筹谋。
————————————————
沈淙抬步迈上回廊,跟在虞归璞身后半步,说:“宅子没怎么动过,只在搬来前修了一番。”
虞归璞嗯了一声,目光一寸寸地扫过那些和记忆中一般无二的景物,直到望见那片荷花池。
时至冬日,荷花早已开败,徒留池面上的几片残荷,虞归璞走过去,道:“她还是喜欢在这里钓鱼吗?”
沈淙道:“拿着鱼竿就能坐一下午,只是常常战绩不佳。”
虞归璞笑了一声,道:“钓鱼这事还是她祖母教她的,别的孩子都没兴趣,只有她最坐得住。”
“不过每次钓不上鱼就爱耍赖,趁着她祖母不注意就从她的鱼篓里偷鱼,常常钓一下午,她祖母的脚边依旧是个空篓子。”
沈淙想到此景,忍不住弯了弯嘴角,道:“陛下心性向来如此。”
在荷花池边待了一会儿,虞归璞继续往前走,和他一同踏上了东院的回廊,逛着逛着,他脚步稍缓,又停在了那个花圃面前。
和荷花池一样,冬日之中,许多花叶都已枯萎,只等来年再盛,唯有他命人种在那破缸里的梅花凌寒而开,在灰扑扑的背景中显得格外冷艳清绝。
虞归璞看着那梅花,问:“她有和你说过这缸怎么破的吗?”
沈淙道:“说是小时候闯祸打破的,她骗人入缸躲藏玩乐,结果那人出不来了,无奈之下只能找了块石头砸开。”
虞归璞听了这说辞,蓦地低头笑了笑,说:“她是这么和你说的?”
沈淙疑惑,问:“此事有何隐情吗?”
小孩子玩乐的事,谢定夷有什么必要骗他。
“自然有隐情,”虞归璞看向他,道:“因为那被骗入缸中的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
第79章
“什么……意思?”沈淙一时间没明白,确认道:“被骗进缸中的是陛下吗?”
“不是骗,”虞归璞道:“她是被推进去的。”
玩乐是真,但借着玩乐施加恶意也是真,彼时谢定夷不过六七岁,人也才那缸子一半高,戏耍躲藏的时候被一个急慌慌的侍从在掇石中找到,说谢定俭掉进了花圃里的水缸中。
谢定俭从小就傻呵呵的,能往水缸里钻不足为奇,谢定夷关心则乱,也没多怀疑那仆从的话,一边让他去叫人,一边自己跑去花圃里寻。
她没有那缸子高,边拍边叫阿俭,却没得到回应,她生怕他溺在其中,硬是扒着缸沿爬了上去,结果刚往缸口探了个脑袋,整个人就猛地被一股力道往前一推。
她头晕眼花的栽进缸里,冰凉的积水瞬间沾湿了她的全身。
那段时间正是春节休沐,虞府的仆从本就不多,还有一大半都回家探亲去了,冬日百花开败,花圃也无需人打理,是以少有人来,谢定夷大喊了几声,无人回应,只能靠在湿滑的缸壁上默默无语。
危险肯定是没有危险,估计要不了一刻钟,就会有人发现她不在而过来寻她,但不解也是真不解——她又没有欺负谁,为什么要把她骗进这缸里。
那时她还小,还不知道什么权势,什么筹谋,甚至还以为这是谁和她玩的游戏,一个人待在水缸里的时候,心里还在怪谢定俭——都怪他平常太笨了,否则她才不会上当。
约莫半盏茶的时间,谢定夷听见外面传来了脚步声,连忙开口大喊,结果来的是虞静徽,他听见她在水缸里,着急地问:“平乐,你怎么躲到缸子里面去了,快出来!”
谢定夷道:“我要能出来我早出来了,你也不看看这缸多高。”
虞静徽说:“那怎么办?我去叫人!”
谢定夷道:“你先看看周围有没有什么能用的东西,我有点冷了,想快点出来。”
等了一会儿,虞静徽的声音远了些,道:“这里有一块石头。”
谢定夷问:“多大?你试试看能不能砸破这水缸。”
“和我的脑袋差不多大。”虞静徽边回应她边把石头搬起来,费力地走到缸边用力一砸,缸壁纹丝不动。
谢定夷想他那副文文弱弱的样子也砸不开,等他试了几次后,道:“你把石头丢进来,我自己砸。”
虞静徽忙道:“不行!会砸到你的!”
谢定夷将自己贴到缸壁上,道:“不会的,让你丢你就丢。”
见她坚持,虞静徽只好拖着石头举上了缸沿,道:“你看见了吗?躲开一点。”
谢定夷命令道:“松手。”
石头砸在水缸正中央,溅起一大片积水,谢定夷抬袖子挡了一下,随意地擦擦脸,俯身将其抱起。
水缸肚大腰圆,一般都是上下厚中间薄,谢定夷找准位置,抱着石头用力朝那处掼了下去,三声过后,水缸应声而碎,到小腿的积水哗啦啦地流了满地。
谢定夷丢开石头,从那破损处走出来,甩甩头发,一点都不在意地招呼虞静徽,道:“走吧,回院子。”
……
“我那时见她一身湿透的回来,还以为她去哪疯玩了,数落了她好几句,一直等到几年后她从燕济还朝,才在某日和我说了这件事。”
她那时候就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察觉到暗处有个人,或者有一股势力想要她的性命。
只是她没有想过,那个人会是她的长姐。
————————————————————
谢定仰到了适婚之龄后,谢檀亲自为她选了宋氏为正君,宋同母亲登阁拜相,成了尚书左丞,在朝中事事与虞氏作对,虞素繁心知虞氏之盛已经到了皇帝不得不忌惮的地步,是以处处避让,以表虞氏并无僭越之心。
然而虞氏的避让并没有换来谢檀的信任,昭熙十七年,燕济来犯,向中梁提出和亲的要求,在宋氏的授意下,一批臣子向昭熙帝献策,在最亲近皇家的世家中选中了虞静徽,虞归璞知晓消息后如遭雷击,一连几夜跪在近章宫外,恳求谢檀不要下旨,收回成命,但她却说:“如果不是他,也会是别人,虞氏该为朕分忧。”
虞氏该为朕分忧。
真是可笑。
他笑她,也笑自己,笑自己这么多年了还没看清她的薄情寡义,笑自己居然会为这个高高在上的帝王付出全部真心。
有时候觉得她优柔寡断,但其实每到关键时刻她都能狠得下心,当年出使燕济是如此,此次和亲也是如此,后来谢定夷拿下燕济,凯旋归京,在莫能御之的如潮声望下,她也动了立谢定夷为储的心思。
那时他才真正明白,这些年来谢檀偏心的并不是某个孩子,而是在乎哪个孩子能让她牢牢握紧手中的皇权
。
和亲之事,他也依旧没能说动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姐夫大病了一场,被形容憔悴的长姐扶着去送和亲的队伍。
谁能想到呢,当年从灵川那个小小院落住进承天门街的少年,看着如神霄绛阙的高门大户,随意把玩的琳琅珍宝,永远也不会想到命运要他付出的代价到底是什么。
……
虞静徽的结局其实是可以预见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谢定夷的突然起兵,那段时间参她的奏折如雪花一样堆叠在谢檀的桌案上,他日也忧心夜也忧心,可边关寄回来的信中永远只有一个仓促写就的“安”。
此战若是不胜,中梁的结局会是如何谁都不敢细想,谢定夷是名垂千古还是遗臭万年,就在这漫长的胶着之间。
好在天命眷顾,谢定夷凯旋的消息传回梁安时,他简直哭得不能自抑,看着阔别四年的女儿根本不敢相认——高了,黑了,原先还有些单薄的少年躯体变得挺拔有力,身上也多了太多刀凿斧刻的痕迹,携着边关的血泪与风霜。
虞静徽的死给虞氏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翳,虞归琅大受打击,连罢数日大朝,被昭熙帝当庭斥责,没过多久后,她就递交辞呈,带着夫君回到了灵川。
虞素繁没有劝她,还在朝上替女儿道歉,希望她能看在虞静徽为此战作出的功劳上莫要怪罪他母亲,也望昭熙帝能体谅她丧子之痛,一番话说下来,绕是谢檀再想斥责也只能勉强压下。
此后数年,虞素繁依旧兢兢业业地守在任上,紧紧抓着边关粮草兵马的调度之权不放,直到谢定夷征战东宛,她才向宫内递交了拜帖,说要见虞归璞一面。
“这是这几年抓到的刺客所写下的口供,包括平乐出使燕济时所遇到的那批人。”
“这是从宋氏名下的一个布庄上抄来的账单,里面有各项不明调度,收支来回也都查清楚了。”
“这是宋氏安插在军中的那些人,有一批已经被处置了,还有几人官职不小,还不太好动,但消息已经送到了平乐手上,该怎么做她自己知道。”
一张张大小各异的文书堆叠着,将谢定夷这些年所遭遇的一切都无比清晰地展现在他眼前。
虞素繁看着他震惊的面孔,平静道:“我老了。”
“这条路险之又险,不要离开她身边。”
—————————————————————
“对于她来说,谢定仰的死确实是个意外,但对虞氏来说,这只是她应该落得的下场。”
虞归璞不再看那花圃,转身继续往前走——太多年了,这些事放在心里太多年,如今一切尘埃落定,即便面对的是一个不太熟悉的年轻人,他也忍不住将其诉诸于口。
一旁的沈淙看似面色如常,其实已经被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搅的心里一团乱了,他跟上虞归璞的步伐,问:“此事……陛下知道吗?”
虞归璞道:“后来知道了。”
“母亲是趁着谢定仰去往边关之后才把事情告诉我的,意思也很清楚,就是没想让她回来,我就用阿俭的名义从他的封地调了一批兵马,伪装成东宛兵卒,将他们引入了陷阱。”
“平乐在战场上其实算得很准,可以说……算无遗策,那时候后方确实没什么危险,”虞归璞说这话的时候隐隐有几分感慨,道:“她在前线,我也没敢在这个时候把谢定仰的事告诉她,怕她心绪不稳出什么事,思来想去,只能派人联系了朱执水。”
“朱将军……同意了?”沈淙有些不敢相信,毕竟以朱执水向来忠直的名望,很难相信他会帮虞氏一起谋杀一个皇子。
“是个人都要为自己打算的,小孩,”虞归璞笑了笑,说:“朱执水是板上钉钉的宣靖一党,如果让谢定仰获封储位,你觉得朱家还有出头之日吗?”
有朱执水帮忙,此事顺利成行,谢定仰和她的大部分亲卫都死于边关,宋氏遭受重创,开始将目光放在谢持身上。
谢定夷登基前夜,他才将前后诸事和盘托出,她对那些刺客的事不觉意外,但却不理解虞氏利用战事围剿谢定仰的做法。
“……她对我做的事我会自己报仇,为什么在边关动手?”那时候,谢定夷一脸木然,说:“死的那些人里,还有很多无辜的将士。”
虞归璞说:“这条路本就是拿血筑成的,平乐,你不要太心软了。”
“这不是心软,”谢定夷看着他,良久后才低声道:“原来母亲没有冤枉我。”
虞氏之权,幼子之死,前尘往事一拥而上,父女二人大吵一架——谢定夷指责虞归璞擅专太过,虞归璞失望于她不理解自己的苦心,二人愈吵愈烈,以致双方都口不择言,最终虞归璞愤而割发,自此离开了梁安。
“平乐登基,虞氏在党争中算是大获全胜,但就是赢得太大了,让有些人迷了眼睛。”
虞素繁告归,虞氏主家一脉除了虞归璞便再无人在朝,可却有一批人旁支门客想靠着虞氏之势再谋荣华富贵,他同谢定夷的争吵是情之所至,但也是他谋算过后的结果。
只有他离开了,那些人才会失去最后一个依傍,谢定夷也才能真正地手握大权,坐稳帝位。
沈淙道:“可这些年宋氏掌权,也给陛下造成了不少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