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小青梅,山匪大佬们藏不住了 第100章

作者:木香台 标签: 古装迷情

她起身时,腰间的平安符落在了榻上。

平安符里滚出一个圆圆白白的珠子,在阳光下蒙上了一层浅浅的灰。

——

下过雪之后是最冷的,比下雪的时候还冷。

可就在这么冷的天气,袁迟居然还带着一群小殿下们在室外习武。

宁安喜欢习武课,可是今天连她都捧着鎏金暖手炉不肯放。

长安冬风厉如刀,太子慕容禛的脸都被割红了。

慕容禛:“袁将军,今日这么冷为何还要我们练武?”

袁迟看着眼前一群披着锦缎披风的小贵人们,分明穿得严实暖和:

“太子殿下,练武就没有不吃苦的。各位殿下身穿丝绵肩披貂裘,在长安尚觉得冷,可西北更冷,将士们也没有如此厚实的衣裳,还是要日日操练,随时准备厮杀。”

慕容铭撇嘴:“我们用不着去西北厮杀,那不就不用练了。”

袁迟:“世子,微臣想说的是,今日练功并不苦。”

慕容铭说什么都不肯练,慕容婉这两天则告假在家,根本就没来宫中。

太子慕容禛今日也不肯练,每日要做功课已经很累了,再加上习武,他有些吃不消。

宁安想了想,咬咬牙,还是把手中的暖炉给了身后的侍女:

“袁将军,我跟你练。”

于是其他人都回了礼和殿,只有宁安和袁迟在一片白茫茫的雪中练武。

宁安是学得最快的,平时袁迟还得照顾到其他人的进度,但今日只需要教宁安一个人。

“公主今日可以试着拿兵器了。”

“真的?今天可以了?”

宁安热身过后,出了些汗,身上的披风都脱下来给了侍女。

听说自己今日能拿兵器,更是高兴得满脸发热。

之前他们好几次问袁迟什么时候能拿兵器练,袁迟都说他们基本功还不扎实。

宁安回去告诉母妃,母妃说袁将军没错,练武要先打好基础。

宁安以为要这样练好几个月,她才能碰兵器呢。

“公主可从这些兵器中挑选自己喜欢的。”

袁迟带着宁安走到兵器架前,指着兵器架上的刀、枪、剑、锤……

兵器很多,而且居然比正常的兵器都小一号,是为年纪小的孩子们专门定制的。

宁安也不知道自己练什么好,于是问袁迟:

“袁将军最擅长练什么?”

袁迟:“臣常使枪。”

宁安就去拿枪:“那我就跟你学练枪。”

袁迟没有立刻答应,只再三同宁安确认:

“公主可选定了?练武是件苦差事,练枪法更苦。”

宁安温热的手抓住冰凉的枪杆,冰得她差点松手。

但她没有松开。

“袁将军,你弯腰附耳来一下。”宁安神神秘秘地,要和袁迟说悄悄话。

袁迟别扭地弯下腰:“公主请说。”

宁安让身后的宫女内侍都退开一些,然后才说:

“袁将军,我告诉你个秘密,我其实念书的时候一点都不聪明,像个蠢蛋。我觉得练武再苦也比读书好。”

“我要像你这样做武场上的聪明人,不要做书案前的蠢蛋。”

袁迟听得公主如此坦荡的童言稚语,一点没觉得想笑。

他很能理解这一点,因为他多年前就是这样。

小时候念书是个蠢蛋,后来干脆去江湖上拜了师父学武,再之后从军打了两场胜仗,才被人捧着说有将才。

但即使被夸作将才,他也没改掉说话不好听的毛病。

袁迟摇头,遗憾地告诉宁安:

“臣上了战场,打了胜仗才被称聪明。公主不能上战场,所以不能像臣这样。”

第94章黔中求布

宁安听了不生气,反而笑:

“那是因为你不是公主啊,我练好了枪法,父皇就会夸我聪明,那天下都会说我聪明。”

不过事实证明,武场上的聪明人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宁安怀着火一样的热情,拿着长枪在雪地里跌跌撞撞,摔了好几个跟头,手掌心都快蹭破皮了。

她头发被雪水和汗水打湿,衣衫沾了好几块暗色的印记,狼狈得像是从雪里被捞出来一样。

她就这么狼狈地回了瑶华宫,一进殿就叫唤:

“母妃,我可今日可累坏了……”

她转个弯,语调忽然惊喜地扬起:

“父皇!”

殿内,慕容宇和淑妃正坐在桌边,等会要一起用膳。

慕容宇见宁安这副模样便问:

“宁安今日怎么弄成这个样子?身边宫人怎么伺候的?”

宁安欢喜地快步走到父皇面前行礼:

“父皇,儿臣今日在武场同袁将军学枪法呢,弄得身上有些脏了。”

慕容宇见宁安眉眼笑开的模样很喜人:

“那宁安学得如何?”

宁安面不改色地撒谎:“儿臣学得很好,突飞猛进!”

慕容宇大笑:“不愧是朕的女儿。”

淑妃拿帕子抹了一下女儿的额头:

“快去沐浴换衣裳,这湿透的衣裳还穿着,等会就着凉了!”

宁安回自己殿内去沐浴了,走时还回头特意问:

“父皇什么时候走?儿臣换好衣服时,父皇还在瑶华宫么?”

慕容宇:“你快些换衣裳来用膳,朕今晚和你们母女一同用膳。”

“是,父皇!”宁安缓步走到殿门口。

在跨出门槛的那一瞬间,小小的身影几乎是冲了出去。

宁安觉得今天实在是个大好日子。

学了枪法,还见到父皇,父皇可是好一段时日没来瑶华宫了。

宁安是宫中的第一位公主。

在宁安出生之前,宫中只有大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

慕容宇当时对第一个女儿的关注较多。

可后来宫中不断有新人进入,也有其他的公主陆续出生,慕容宇对宁安的关注便少了一些。

但宁安却一直很渴望父皇的关注,她想做父皇最喜欢的女儿,就像太子是父皇最喜欢的儿子一样。

淑妃看着女儿欢脱离开的身影,心中划过一抹酸涩。

宁安对父爱如此渴求,可生在皇家,渴求真情多半会以失望告终。

“蓉儿,怎么?还在气朕这段时日没来看你?”慕容宇撩开淑妃鬓角的发丝。

淑妃回神,做出含羞状,嗔了慕容宇一眼:

“皇上,臣妾不敢。臣妾知皇上为国事殚精竭虑,怎会闹性子?臣妾只是恨自己不是男儿身,不能在前朝为皇上分忧。”

慕容宇听得心里舒坦:

“蓉儿若是男子,那朕后宫岂不是少了一位佳人?再说,你还有个好兄长在前朝替朕分忧。”

淑妃:“臣妾的哥哥?”

淑妃祖父官至兵部尚书,父亲无大才,只做了个七品小官。淑妃的兄长秦源有几分才干,如今在兵部库部司任郎中,从五品的官职。

淑妃不能直接问前朝之事,只绕着弯道:

“臣妾的哥哥可没什么大才,全靠皇上提携。”

慕容宇不置可否,回忆了今日朝堂之事。

今早朝上议事算不得顺利。

黔中道的官员递了折子来长安,说黔中道今年秋冬格外冷,春夏之际又因为暴动而错过播种生产,现在黔中道许多百姓还是吃不饱饭,穿不上衣。

照这样下去,恐怕会恶性循环,再生动乱。

求朝廷发放赈灾粮食和布料去黔中道,助百姓过冬。

慕容宇在上朝时提及此事。

户部尚书付迁站出来说:

上一篇:替嫁给纨绔太子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