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小青梅,山匪大佬们藏不住了 第19章

作者:木香台 标签: 古装迷情

贺三郎冷笑,眼尾挑起的神态与年少的裴凌云如出一辙。

他踩着十七岁裴凌云走过的脚印,活出了那个人的影子。

“这世间无他,我便去做他。”

“我就是他。”

贺庭方被气得面色发青:

“你简直是疯了!来人,家法!”

“老爷!这又是怎么了?”

贺夫人牵着外孙女来花园玩,一来就撞见贺庭方要请家法。

“老爷,三郎身子弱,经不得这些。你要撒气,也不能撒在三郎头上!”

贺夫人急着挡在父子俩之间,紧紧地把小儿子护在身后。

与夫君不同,贺夫人最心疼的就是三郎,府中上下,谁也不能碰三郎一根头发丝。

“你就只会惯着他,他就是被你惯成今天这副样子的!”

贺庭方看着夫人这溺爱儿子的模样只觉得头疼,又见小外孙女在旁边,不便发作,愤然挥袖离去。

贺夫人追着贺庭方去劝。

贺三郎孤寂地站在八角亭内,眼中映着粼粼池面。

春风起,几瓣乱红飞过。

“三舅父。”方才随着贺夫人一同来的小姑娘上前,轻轻拉了一下贺三郎的袖子。

贺三郎回神,看见小外甥女时,目光柔和了几分:

“婉儿来了,你母亲呢?”

慕容婉仰头道:“王府这两日事务忙,我娘抽不出身,今日只有我来看外祖母。”

贺家生了三子一女,唯一的女儿贺妍嫁给了七王爷,如今已是七王妃。

慕容婉伶俐可爱,今年才六岁,已经是有封地食邑的衡阳郡主了。

“三舅父,外祖父方才说你学谁呀?”

贺三郎重新在案上铺了画纸,提笔蘸墨:

“在说长安最出色的郎君。”

慕容婉:“三舅父就是啊。大家都说三舅父郎艳独绝,大瑜找不出第二个。”

笔墨在宣纸上游走。

一株素雅的兰花在笔下生长。

贺三郎清冷得苦涩的声音落下:

“我不是。”

“我学一辈子,也及不上他。”

……

黑匪山。

几场春雨过后,山上青草疯长。

苏知知和薛澈趴在大石板上画画。

大石板被打磨得很平整,下面又垫了数块小一些的石头,用于抬高固定。

这么一来,大石板就成了一张露天的大桌子。

今日要学的是丹青之法。

苏知知在学堂平日以读书识字为主,但每个月会有一天学画画。

这是苏知知去年开始闹着要学的,她觉得画画可比写字好玩。

秦老头对丹青一窍不通,于是这责任落在了村长郝仁头上。

孔武只要识字,不用学画画,故而今天不来,只有苏知知和薛澈两个学生。

郝仁先作了一幅画给苏知知和薛澈做范例:

“……胸中有画再落笔,记住虚实相生,且运笔不可过快……”

薛澈看见郝仁寥寥几笔,黑匪山四周的地貌已跃然纸上。

青山、溪流、田野、流云。

天地之景都被收入这方寸画卷之间。

薛澈学着郝仁的构图技法,也开始画山景。

高低错落,远近有序。

郝仁看了一眼,目露赞赏。

苏知知虽然左臂受伤,但右手抓着笔端不停,也忙着在纸上画画。

郝仁凑过去一看,无言了。

知知的画风和他不能说颇为相似,只能说是毫无关系!

她在纸上画了一座山,山上落了一片巨云。

云比山还要大。

云朵上居然有个村子,散落了许多间房屋,野花长得高大如树。

再往上,有很多只胖头鱼在天上飞。

山脚下的溪水里,反倒有很多只鸟在游弋。

郝仁指着村庄:“知知,为何房屋在云上”

苏知知笑出一口白牙:“因为云很软呀,住在上面肯定很舒服。”

郝仁:“为何花草比树还高大?”

苏知知:“这样的话摘一朵花,就可以做棚子遮太阳了。”

郝仁:“那为何鱼在天上,鸟在水中?”

苏知知:“因为鱼可能想上天,鸟也许想下水啊。”

郝仁硬生生被苏知知气笑了,嘴里说着反话:

“好,好,画得真像。”

苏知知头也不抬地继续画,只当自己得了夸奖,颇为谦虚道:

“多亏爹教得好,爹说要虚实相生,我才这么画的。”

郝仁:……

郝仁回想起自己幼时作画时,曾被评价不拘一格,而今看见知知的画作,简直不拘得没边了!

罢了。

反正也不是奔着做书画名家去的,郝仁也就随着苏知知自己画了。

流云四散,日头高悬。

郝仁拿起石板边的竹筒喝水。

他喝水的姿势很文雅好看。

即使手中拿的只是一个有刮痕的竹筒,袖口的布料洗得发白,仍令人觉得赏心悦目。

碗里没有昂贵的茶叶,只有几朵黄色的干腊梅花。

腊梅花是苏知知去年冬天摘下来的,在院子里晒干后封进罐子里,喝水的时候放几片,水都带了梅花的冷冽香气。

薛澈画到一半,向郝仁投去请教的目光:

“郝村长,此处留白过多,添些什么好?”

他画好了大致的构图,但右下方还空了一片。

郝仁接过薛澈手中的笔,在空白点了几笔。

薛澈看郝仁的笔法,以为他要画兰草,可郝仁画出来的却是一丛丛禾苗。

细小坚韧,在泥土中蕴藏着蓬勃生命力。

薛澈眼神一亮,豁然开朗:

“我知道了。”

苏知知画累了,暂且放下笔,拿起自己的小竹筒杯子喝水。

她的竹筒杯子比郝仁用的小一些,里面也放了腊梅花。

苏知知咕咚喝了一大口,微风调皮地勾起她小脸边的发丝:

“爹,梅花水是不是很好喝?”

阳光温热。

风也很暖。

长身玉立的君子回头,发如墨染,眸中春光催开万千桃李。

“嗯,很好喝。”

第18章听雨轩

京城。

大理寺的办案效率从不令人失望。

薛家的案子水落石出了。

上一篇:替嫁给纨绔太子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