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泠 第129章

作者:明月珰 标签: 古代言情

第一百六十三章

  季泠点点头, “母后说的道理我都懂。”

  “光懂有什么用?你还得劝劝大郎,这才是贤后所当做的, 还是你就想做个霸占皇帝的妖后?”苏太后道, “别的不说, 唐朝杨妃的下场你是知道的吧?”

  季泠感觉苏太后可能太高看了自己, 她离杨妃的距离可远着呢, 君王还是一如既往在早朝的。

  苏太后是楚寔的母亲, 难道能不知道楚寔有多反感别人干涉他的事儿?她这个做娘的都会被他怼, 更何况季泠。只要季泠开口劝了楚寔,苏太后就能肯定他们之间肯定会出现罅隙。

  是以, 季泠走的时候,苏太后还叮嘱再三,让她一定要当一代贤后。

  季泠其实何尝不想让楚寔赶紧有个儿子,那样众人就不会看罪人一样地看她了。实则她真的从没痴缠过楚寔。

  不过季泠的劝说并没能说出口, 因为楚寔这一日一直在前殿处理国事, 破天荒地连完善也没回后殿和季泠共用。

  此后一连三天都是如此,别说其他人了, 就是迟钝如季泠也感觉到楚寔应该是在生她的气了,起因么多半就是因为方茵恩。

  长歌道:“娘娘,皇上宵衣旰食地处理国事,这样下去只怕铁打的身子都受不住, 你要不要吩咐厨房给皇上炖点儿参汤端过去啊?”

  季泠知道长歌这是给自己找台阶下呢, 可她却觉得这样挺好的。楚寔恼了她,厌了她, 正好可以宠幸新人,赶紧生儿子才是正事儿。而她呢,龟缩一角就好,这皇后她当得也没什么滋味儿。

  “前殿是皇上处理国事的地方,后宫嫔妃却不好前去。不过你去吩咐厨房炖汤吧,若是皇上回来好呈上去。”季泠这就算是驳回了长歌的提议。

  “可……”长歌想说可皇帝都不回来啊。

  楚寔虽然没回后殿,但关于新人进宫后的位份却写了旨意。首先一个受封的却是繁缨,直接从嫔晋位为德妃。如此协理起六宫来也就名正言顺了。

  繁缨谢了恩之后还专程到了乾元殿来求见季泠。“多谢娘娘提携。”

  季泠知道繁缨是误会了,“不是我提携,是皇上对你一直都有情分的,也念着你的好。他说只要你不行差踏错,他就会一直护着你的。”

  行差踏错么?繁缨玩味了一下这四个字,其实该做安分守己也是可以的。

  “不管怎样,繁缨都要谢过娘娘。”繁缨说完,又迟疑了一会儿,然后道:“臣妾有句话也不知当说不当说。”

  一般说这种话的人,后面都会跟着一句不怎么好听的话。

  “虽说皇上与娘娘恩爱如初,可如今新人进了宫,为了恩宠,肯定是要使尽各种手段的,娘娘还需当心些。对皇上,更是要倍加用心才好。”繁缨这也算是好意提醒了。因为有一件事她始终看得很明白,谁做楚寔的正妻都不会比季泠好。

  那些年有成康做对比,繁缨是更加体会到了季泠的好。

  季泠知道繁缨说这话,其实和长歌的意思差不多,都是让她赶紧去把皇帝哄回来。繁缨管着六宫,消息自然灵通,楚寔几天没回后殿的事儿,瞒得住大家也瞒不住她。

  可季泠无意去跟新人争宠,但她对方茵恩还是比较关注的。当封位的诏书拿来让中宫用印的时候,季泠看了一眼,方茵恩封了嫔,可以主位一宫,跟她一样封嫔的还有白玉如,都是让季泠印象比较深刻的女子。其他的秀女则是才人、美人之流。

  不出众人所料,楚寔第一个召幸的就是方茵恩,而且就在乾元宫的偏殿。

  季泠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由松了口大气,想着明日去给苏太后请安的时候,背脊也能挺得直一点儿了。以后不管楚寔有没有儿子,至少她都不用一个人承担责任了。

  难得的季泠睡了个好觉,还做了个好梦。梦到她隐居到了一座山上,每日呼吸着清冽的夹杂着草木香的空气,喝着甘甜的山泉水,闲来做做菜,晚上就弹一弹箜篌,偶尔心情好得还能哼一支小曲儿。

  日子悠闲安乐得不得了。然后院子里总坐着一个人,在安静地劈着柴,然后安静地将柴火放到她的厨房里。偶尔伴随着那些柴火进入厨房的还有野味,比如兔子、山鸡之类。都是已经杀好了的,内脏也清理干净了。

  可那人不是背对着她,就总是低着头在干活儿,然而他的背影看着既熟悉又陌生,季泠用尽全身力气想看看他的模样,可越是着急就越是看不见。

  终于季泠看到那人转头了,竟然是韩大夫韩令,季泠大吃一惊从睡梦里醒了过来,一睁眼就看到了坐在床沿上的楚寔,吓得往里缩了缩。

  然后季泠才反应过来,又下意识地将手放到了唇上,刚才她好像喊韩令的名字了,但又好像没喊,她有些分不清。

  季泠抬头看了看窗外,依旧是冰月高悬,所以诧异地道:“表哥,你怎么来了?”

  楚寔没说话,可也没看着她,只是在她开口时侧过了身背对着季泠,然后有些颓丧地弯下腰将手肘撑在膝盖上,双手手指撑在额头上,好似很累,很难受的样子。

  季泠静了好一会儿才微微动了动腿,从楚寔的身侧下了床,披了件袍子,她也不敢跟楚寔说话,人烦躁的时候就只想静静,所以季泠轻手轻脚地走出了寝宫。

  她所不知的是,楚寔在她身后抬起了头,看向她的眼神是那般的沉郁忧伤。

  余德海就守在门外,听见门有响动,赶紧上前帮着开了门,一抬头发现是皇后,又赶忙垂首往后退了两步。

  “什么时辰了”季泠回身轻轻地掩上门后问余德海。

  “回娘娘,现在是子时初刻。”余德海道。

  “皇上什么时候回来的?”季泠又问了,想知道楚寔究竟是遇到什么事儿了。

  “亥时初刻就回来了。”余德海低着头道。

  亥时初刻?岂非是已经回来一个时辰了,就那么坐在床边看着她?这个问题还没想明白,季泠就又吸了口冷气,她怎么记得好像楚寔召幸方茵恩就在亥时前后呢?那会儿知道楚寔召幸方嫔后,她就上床睡觉了,还是沾床就睡着了。

  “是方嫔惹了皇上么?”季泠道,这是她唯一能想出的解释。

  余德海低声道:“奴才不知。”他们这些奴才既要猜皇帝的心思,可又不能明着猜皇帝的心思,那可是会惹怒天子的。

  “还是朝中出了什么事儿?”季泠又问。

  余德海当然是一问三不知。他其实心里也急,眼前这位主子,什么都猜了怎么就不猜猜自己。

  “皇上心情不好,还请娘娘多劝劝。”余德海忍不住提醒道。

  季泠心下恼火,她出了名的嘴笨,最不会的就是安慰人,余德海居然还让她去。而且和几日楚寔不是明显不待见她么?连后殿都没回,这突然回来了,季泠也摸不着头脑。

  “余德海。”楚寔的声音在门后响起。

  余德海赶紧应了一声,朝季泠躬了躬身就推门进了内殿。季泠也跟着走了进去,是楚寔吩咐余德海伺候他更衣睡觉。

  睡觉好啊,季泠松了口气。睡到早晨,她还没起床,楚寔就去了前殿,那也就不用她劝什么了。

  而楚寔也果然如季泠所料那般,安静地睡了,然后一大早又安静地离开了。季泠也闹不懂她和楚寔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连月余,楚寔挨个儿把新进宫的嫔妃都召幸了一遍。楚寔的作息也很规律就是了,都是戌时末刻召幸嫔妃,然后亥时初刻回宫,有时候季泠睡了,有时候则没有。

  可如果睡觉的话,季泠都能察觉到楚寔回内殿的动静。他以前不这样的,在她睡觉的时候都是轻手轻脚的,连换衣裳都是在外殿,就怕惊醒了她。可现在似乎每天晚上不把她吵醒就不干休似的。

  所以季泠十五那日去昭阳宫接受众嫔妃的问安时,眼皮就一直往下耷拉,她被吵醒后再入睡就有些艰难,是以这些日子睡眠一直不好。至于跟楚寔提意见这种事儿,完全就不在季泠的考虑范围内。

  她一个无所事事的皇后,睡眠不好也无所谓,只要皇帝睡得好就行。

  “娘娘昨儿没睡好么?”方茵恩关切地道。

  季泠点点头。她话本来就少,如今也算是混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就不用她没话找话说了。说不得,这也算是当了皇后之后为数不多的好处之一了。

  昭阳宫的请安可以说是气氛沉闷到了极点,季泠话少,白玉如高冷,方茵恩倒是想活跃一下气氛,可宫中位尊的都不答话,她也就没趣了。

  熬了一会儿之后,季泠道:“大家既然进了宫,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但愿你们能早为皇上诞下皇子,太后和本宫都会有重赏。今日就散了吧。”季泠很少自称本宫,说出来的时候她自己都愣了愣,很不习惯。

  听皇后这般说,众人自然如潮水一般散去,唯有方茵恩却迟迟不走,等人都走光了,她才上前对季泠道:“臣妾有一事上禀娘娘。”

  季泠狐疑地看了方茵恩一眼。

  方茵恩低声道:“娘娘,皇上虽然召了妾几次侍寝,可臣妾都只是在偏殿枯坐了一夜。

  季泠眨巴眨巴眼睛,“枯坐一夜?”

  方茵恩点点头,“妾不敢隐瞒娘娘,原本妾以为皇上只是不喜欢妾,可后来妾私下问了一下其他姐妹,她们同妾一般,也都只是枯坐了一夜,并未曾伺候过皇上。”

  季泠第一时间就相信了方茵恩,因为楚寔回内殿的时间实在是太早,早到几乎做不了什么事儿。至少在季泠的记忆里,楚寔可不是那么短时间就能满足的。

  只是她不懂,楚寔这是闹哪般。

  “你怎么想着告诉本宫这个?”季泠道。

  方茵恩苦笑,“先才娘娘提起皇子的事,妾才不得已直言的。妾知道娘娘和太后对妾等都抱着极大的期望,可生育子嗣却也不是妾等一人能做到的。”

  季泠方才明白,方茵恩这是怕苏太后怪罪她呢,怪她们不得力。

  “这事你对太后说了么?”季泠问。

  方茵恩赶紧摇头,“余公公警告过臣妾等,乾元宫的事儿绝对不许传到慈宁宫,否则……”

  季泠揉了揉额头,不过才一下,方茵恩就走了上来,双手轻轻地按上了季泠的太阳穴。“妾僭越了,以前在家时,妾身姨娘也时常头疼,所以妾跟着一个江湖郎中学了一手按头的手法,姨娘说很有效。”

  方茵恩的手法的确很舒服,人也乖巧,季泠真不明白楚寔对这样的可人怎么会无动于衷。

  实则季泠也不是没怀疑过的,她与楚寔同床共枕都快一年了,他虽然偶尔在嘴上会暗示一下,可手脚却一直规矩得很,从没试图在肢体上亲近过她。

  其实即便是口头的暗示,也是极少极少的。

  如今听方茵恩如此一说,季泠原本的一点点疑惑就放大得接近了肯定。该不会真如外间传言的,楚寔在领军期间伤着身体了吧。

  回到乾元宫,季泠丝毫没有泄露方茵恩说的话,她也尽力做到一切如常。如果楚寔真的身体出了问题,那她问出这个问题,无疑就是在揭他的伤疤。季泠不愿看到楚寔受伤,也心甘情愿为他做这样的掩饰。

  可如果楚寔的身体没问题,那他做事儿也是自有道理的,容不得她置喙。

  所以方茵恩说的话,除了在季泠心里激起了一点点的水花之外就再没有其他结果了。对季泠而言,楚寔能不能人道,还真没那么重要。

  不过过了几日,又发生了一件事,越发肯定了季泠的怀疑。

  楚寔下旨为众皇侄请先生,学馆就设在宫中,请的先生也是翰林院侍讲,这完全就是历代皇子的待遇。这旨意一下,就给了朝中大臣一个极其明显的暗示,太子指不定就要从这些皇侄里产生了。

  苏太后的反应自然是最激烈的。“大郎,你为何突然下这种旨意?”

  “儿臣就这么两个兄弟,楚家也就这么些男丁,自然容不得他们长歪了。翰林院的人都是从天下选出来的学问最好的人,有他们当老师,对昌哥儿他们是最好的。”楚寔道。

  “你不要跟哀家打马虎眼,你如今这样做只会让他们产生不该有的妄念。将来若是你的孩子出生,岂非要被人忌恨了?”苏太后道。

  “这不是八字还没一撇么?总要提前做好其他打算才好。也能安朝中大臣的心。”楚寔道。

  “安什么心?他们哪儿能安心?”苏太后道。

  “母后别气了,儿臣不是按照你的意思临幸后宫了么?一天都没落下,一个也没落下。”楚寔这话说得有些吊儿郎当的。

  “说不定就是这样才怀不上的。一个月就那么一两日承宠,如何能怀上?”苏太后道。

  “那母后选一、两个你最瞧得上的,儿臣就专门临幸她们好了。”楚寔的态度可是异常配合。

  然则苏太后却越发地不放心了,可也没什么借口再指责楚寔,只能不甘地闭上嘴。

  待季泠来问安,苏太后留了她说话道:“大郎这一月冷落你了,皇后心里不好过吧?”

  季泠摇摇头,“妾和母后的心思是一样的,只盼着皇上能尽快有儿子。”

  苏太后点点头,“皇后果然贤惠。这一月大郎都没回你殿内么?”

  这可真是为难季泠了,说谎对她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可在对苏太后说谎,和为楚寔遮掩两件事之间,季泠很容易就选择了后者。“也不是,偶尔皇上半夜也回内殿的。不过臣妾都已经睡熟了,是第二日长歌说的。”说到这儿,季泠立即意识到,她待会儿可得跟长歌交代一声,不能说漏嘴。

  幸亏苏太后没起疑心。主要是季泠还是有脑子的。若她说楚寔完全没回内殿,苏太后可一定不会信,她说偶尔回来,苏太后就不容易怀疑了。

  离开慈宁宫时,季泠一直憋在胸口的气才畅快地吐了出去,先才她吓得手心都流汗了,生怕苏太后当时召长歌去问。

  路上,季泠立即交代了长歌几句,长歌虽然不解,却也没敢发出疑问,在宫中当侍女,最要紧的一条就是学会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该问的绝不要问。听话是最重要的。

  但是长歌显然没管住自己的嘴,楚寔在和季泠“冷战”了月余后再次回到了乾元宫后殿用晚膳。

  季泠在饭桌上骤然看见楚寔还有些不适应,皇帝用饭规矩多,至少不会像她一个人吃饭时那般可以从简。

  因为生疏了一个多月,季泠见着楚寔有些拘谨,吃饭时背脊也是挺得笔直的,不说话只低头夹自己面前的一、两道菜。

上一篇:木香记

下一篇:娇宠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