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吱吱
接到懿旨的镇国公脸都绿了。
他送走了传旨的太监,换了件衣服就直奔皇宫。
皇上正歪在炕上和淑妃娘娘说话,听说镇国公求见,就让淑妃娘娘退了下去,宣了镇国公进来。
镇国公一进来就跪在了皇上面前,面带苦涩地道:“皇上,我和长公主二十几年的夫妻了,我知道我有很多做得不对的地方,让长公主受委屈了。可您是知道我的,我有时候就是粗心,并不是不体谅长公主,可家里的事,我都是交给长公主裁决的。就算是她不愿意管那些庶务,我也没有让长女插过手。但这一次,长公主太任性了。
“我既然答应了立陈珞为镇国公世子,肯定就会做到。但我总不能不把长子安排好,就这样简单粗暴地就立了陈珞。
“长公主却一刻也等不得。
“我不过是和她商量等我好生和陈璎说了,等陈璎想通了,再立镇国公世子也不迟。长公主一声不吭,就求来了懿旨,把陈璎和施家小姐的婚事提前了。
“生怕我反悔似的。
“这件事,您可得帮我做主啊!”
“居然还有这样的事!”皇上一副大惊失色的样子,道,“大皇子刚刚逃过一劫,我这心里不得劲儿,这几天都由淑妃陪着说说话儿,中宫的事,我还真不知道。”
他说着,沉吟道:“我看这样。你暂且等一会儿,我让人去问问皇后娘娘。若真有此事……我总不好为了这等小事就泼了皇后娘娘的脸面,陈璎和施家小姐的婚事,你们先准备着。等他们成了亲,我再看着给陈璎谋个好差事。
“你看怎样?”
镇国公还能说什么。
皇上这么做,分明是对他的惩罚和告诫。
惩罚他没在长公主进宫闹腾的时候拦住长公主,在他给陈珞封官的时候没有拦着陈珞。告诫他,若是他还不好好地给皇上办事,不要说陈璎的婚事了,就是陈璎的前途,也在皇上一念之间。
镇国公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当初他之所以没有言行激烈地阻拦皇后娘娘给陈璎赐婚,一来是想给陈璎一个教训,二来是觉得施家的婚事只要薄家失势,就可以不算数。
没想到施家的野心这么大,居然牵扯到了立储之事中去了。而施家被问罪,施珠和陈璎的婚事就更好解决了——像施家这样的罪行,施珠不被卖入教坊司也会被流放。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他都可以出面帮施珠求个人情,送施珠到庵堂寺庙里去,古佛青灯地过上一辈子。
既堵住了那些看戏人的嘴脸,还能给陈璎做个情深意重的样子,也算是两全齐美了。
他就更不着急了。
只是没想到情况瞬息万变,皇上居然被长公主拿捏住了把柄,重重地封赏了陈珞,陈璎的婚事也变成了皇上手中的筹码。
镇国公有些后悔。
要是他当初心更狠一点,施家出事就出手置施家于死地就更好,这样就算施珠嫁给了陈璎,他想处置施珠的时候也就非常的容易了。
镇国公拿定了主意,对皇上此时的掣肘也就不是那么的愤怒和紧张了,他恭敬地应“是”,算是认同了皇上的做法。
皇上还是很满意他这种态度的,和他闲聊了几句,并没有提醒他尽快立世子的事,他就知道,皇上还没有死心,依旧想立七皇子为太子。
只要皇上还需要他,镇国公府就不会倒。
镇国公心中更镇定了几分,从宫里回来,见到来向他哭诉施珠不是陈璎良配的陈珏,他都耐心十足,并安抚陈珏:“皇上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我们要体谅皇上的难处。这门亲事,暂且就这样算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可惜,陈珏和陈璎一样的蠢,根本就没听懂他的言下之意不说,还私下进了趟宫,去江太妃那里闹了一场。
皇上知道后,立刻就停了皇后的中宫笺表。
这是不允许皇后娘娘履行做为皇后的职责,申斥皇后娘娘的意思啊!
陈珏满意了。
镇国公却两眼一黑,恨不得时光倒流,把陈珏送回去关在夫家不出来才好。
陈珏这么作,不是让人误会他镇国公府在皇上面前告了皇后娘娘一状吗?还告赢了!
庆云侯府怎么想?皇后娘娘怎么想?
镇国公头都大了。
镇国公府还没准备和庆云侯府撕破脸呢?
找庆云侯说一声?如果他是庆云侯,肯定也不会相信这件事与镇国公府无关。不解释,若是庆云侯府恨上了镇国公府怎么办?
镇国公没有办法,只好带信给自己的女婿,让女婿把女儿禁足了算了。
丁家还挺听镇国公的话,不敢禁陈珏的足,婆婆只好装病,留了陈珏在家里侍疾。
只是这样一来,陈璎的婚事就落在了长公主的身上。
而长公主也一改从前不闻不问的做派,三天之内就准备好了新房,还体谅施珠要借永城侯府出阁,家具什么的都没要施珠准备,全由长公主负责了,说是到时候接活的木匠铺子会把东西直接拉到永城侯府来,施珠出阁的时候再送去镇国公府就行了。
永城侯府立刻沸腾了。
永城侯太夫人不住地双手合十地念着“阿弥陀佛”,对侯夫人道:“我就说长公主是个厚道人家。就算是镇国公不想认这门亲事,长公主也不会允许镇国公胡来的。”
又拉了施珠的手道:“阿珠啊,你如今今非昔比,以后嫁到镇国公府,可要孝敬长公主,听她的话,对她毕恭毕敬的,讨她欢喜才是。要不是她,你哪有今天啊!”
施珠想到昨天单嬷嬷打听到的消息,几个嫂子不愿意受辱,纷纷带着家中的女眷和未出阁的侄女们自缢了。
她若不是在京城,自缢的人里也有她一个。
不经历生死,不知道活着有多可贵。
施珠点头,红着眼睛对太夫人道:“我知道!您放心,我会好好孝敬长公主的。”
就算她不想也没办法。
因为她现在除了长公主,也没有人可以依靠了。
可施珠想到长公主的那些流言蜚语,心里还是觉得膈应,知道应该敬重长公主,但心里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似的,没办法从心里认同。
王晞却从这不寻常的变故中看出点门道来了。
她私底下和王嬷嬷道:“陈大人说镇国公答应了请封他为世子的,如今却半点消息也没有,陈璎的婚事又提前了,会不会是镇国公不愿意,在和长公主较量?”
王嬷嬷还是第一次听说镇国公答应了封陈珞为世子,她道:“要说做生意的事,我还可帮您说说门道,这封世子啊、赐婚的事,我还真不知道。我看小陈大人有些日子没来了,要不他下次来的时候您问问他?”
说完又感慨道:“他这日子还没有寻常百姓家过得舒服呢?说来说去,都是镇国公治家无方。要立嫡长子就立嫡长子,谁说我也不改口,你看陈家的两位公子会不会闹成这个样子。”
王晞只笑,可等了好几天都没有等到陈珞,让人去打听,只知道陈珞很忙,刘众跟着他都有好几天没有回了。
*
庆云侯府里,庆云侯气得半天都没有说话。
他当然不会那么肤浅地以为凭着陈珏的几句闹腾话就能让皇上停了皇后娘娘的中宫笺表。
这哪里是在打皇后娘娘的脸,这是在打庆云侯府的脸,是在打他庆云侯的脸。
他底下五、六个幕僚你一句,我一句的各抒己见,声音虽不大,却乱糟糟的像菜市场。
自大皇子回京城养病之后,这样的场面就成了常态。
有人主张先下手为强,想办法搅和了这滩水,让大家看看庆云侯府的厉害,别以为庆云侯府是好欺负的。
有人主张韬光养晦,当初他们太急了,调动了羽林卫,已经走了一步臭棋,皇上还没有追究,不适宜出头。
还有主张应该让言官弹劾宁嫔,告诫后宫嫔妃。只要后宫的嫔妃不搅事了,二皇子的地位依旧会稳如泰山。
庆云侯阴着脸听着,并不发表意见。
薄明月带着两个小厮进来续茶。
庆云侯还是挺喜欢自己这个小儿子的,但家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他又嫌弃这个小儿子的机灵帮不上家里的忙,碍事。
他见状道:“你就别在这里晃荡了。若是有空,不妨多陪陪你祖母。大皇子遇刺,把你祖母吓坏了。正是要你陪伴的时候,你倒好,天天跑到我眼前来晃悠。”
薄明月看了看府中的几个幕僚,不满地道:“爹,不是我想在您面前晃,而是我觉得你们太磨叽了。这有什么好考虑的?皇上只是停了姑母的中宫笺表,又不是废了姑母的后位!说来说去,都是因为我们私自调动了羽林卫。
“羽林卫是皇上的亲卫,您动了人家的东西,还不准别人发发脾气啊!
“您看我姑母都知道的道理,怎么到了您这里,您反而不明白了呢!”
庆云侯哪里是不明白,是顺风顺水、位高权重惯了,一时忍不下这口气罢了。
他朝着小儿子挥了挥手,道:“你该干什么干什么,别在这里捣乱!”
“我有没有捣乱,您心里最清楚了!”薄明月也不多说,提着茶壶就往外走,道,“您好好想想我说的话吧!停了中宫笺表算不了什么,只要没人自作主张地让人去给皇上上书立二皇子为太子就行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秋
庆云侯没有动,他的一个幕僚却拉了薄明月:“七公子,您慢点走。您可是有什么主意?”
薄明月没有说话,看了他爹一眼。
庆云侯有时候挺喜欢他这样作的,有时候又挺烦他这样作。此时就属于比较烦他的时候。庆云侯瞪了儿子一眼,道:“让你说你就说。你来来回回了好几趟,不就想和我说这件事吗?”
薄明月嘿嘿地笑,道:“爹,我不是故弄玄虚啦,我是觉得,我们家私下调动羽林军的事肯定是过不去的,就看皇上怎么和我们家清算了。我们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提前安排人弹劾我们。我们认了罪,受了罚,那些阁老们觉得行了,皇上才不好继续追究下去啊!
“至于其他的,都是小事。
“只要我们家不倒,总归是有清算的时候。”
有子如此,庆云侯心里是很骄傲的,可看着儿子侃侃而谈的志得意满,他又觉得还是别火上浇油了,然后看似不屑地瞥了儿子一眼,这才微微地点了点头。
至于陈珞,他也在想这段时间发生的事。
他父亲不愿意立他为镇国公世子,他母亲就拿了施珠的婚事挟持他父亲。他父亲看似输了,可施家倒台之后,施珠没有了庇护,就如水中浮萍,还不是任陈璎和他父亲处置?
这恐怕才是他父亲不急的原因吧!
不过,他并不同情施珠。
种什么因结什么果,施珠要往宫里凑,就要有有一天会被人利用的准备。
再就是薄家,羽林军的事是逃不脱的,就看他们家怎么应对了。
应对得好,大家彼此让一步,这件事也就揭过去了。应对得不好,庆云侯搞不好会被削官降爵。
他现在反而比较担心的是羽林军和金吾卫。
羽林卫出了这样的事,不管皇上怎么处置薄家,羽林卫的那些将领和军士肯定会渐渐调离或者是淘汰,不动声色地换上皇上信任的。但皇上把金吾卫给了他执掌,难道皇上就不怕金吾卫成了他的私家军吗?
还是说,皇上并没想让他在这个位置上坐很长的时候,没等他培养出自己的心腹就会离开金吾卫呢?
陈珞带着几瓶美酒去见即将出京的石磊,两人在院子里就着一盘花生米、一盘猪头肉喝起了酒。
“我也懒得理会外面的那些纷争,只想安安稳稳地把这几年混过去。”陈珞看似掏心窝子的道。“哪些人可靠,你给我说说好了。你在金吾卫这么多年,我就延续你的风格继续行事就行了。”
阎诤能在闽南立下社稷之功,自有他自己的手段。
这次下了大力气把石磊调离京城,就是想在太子之位落定之前避开京中的纷争。但金吾卫毕竟是石磊经营了十几年的地方,他能走,他的那些老伙计,那些下属不能走,陈珞的能力和人品都在那里,他颇为看好,觉得把自己的人托付给陈珞未尝不可。
他也没有和陈珞客气,细细地和他说起了金吾四卫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