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暮予
丛澜在3F挣出的间隙里,试探性地,沉默着稍稍远离。
你不同意成为我的情人,那么你就一无所有。
你爱的人,那个男人,他也会死去。
我会让他死去。
你不同意成为我们的傀儡,那么你就是一块绊脚石,是碍事的家伙,站在我们的对立面,将会承受越来越多的压力与攻击。
你爱的冰面,这个赛场,它会成为你的棺椁。
你起不来,你会被冰封在这里,再也无法享受你的荣耀。
以威势恐吓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糖果的旁边摆放着的永远是刀枪棍棒。
公爵给女主的是爱吗?
ISU给某个选手的是爱吗?
不是的。
是控制欲,占有欲,是出于自私的行为,看重的是自己而非他人,用高高在上的权势去达成自己的目的,不计代价,不在乎方式方法。
那放在眼前唾手可及的糖果外衣,是裹着致命毒药的危险。
女主赴约是为了男主,她不愿意伤其性命,尽管两人的结识是阴差阳错,后者的出现打乱了她想要出名的计划。
身为红磨坊的领舞,一个被场地老板欺压的康康舞娘,她出身卑微,生活清贫,为了生存物化自己,因恐惧与生俱来的贫穷,她迫切地想要改变现状。
她伪装自己,她借用男主对自己的表白,把同样的话说给了公爵,让后者对她产生了兴趣。
她是一颗钻石,闪闪发光,人们倾慕她的美丽容颜,扑倒在她暧昧迷离的神秘之下。
她依附于权贵,自我抛弃,尽管知道自己已经沦为了金钱游戏的棋子,却也只能根据他人喜好,伪装成别人热爱追捧的模样。
当她的自由人格进一步丧失,表演面具牢牢地抓在她的脸上,到时,人就成为了物品,美好的幻想也会如泡沫一般寂灭消散。
这哪里是美好未来?
这分明是悲剧中最惨的走向。
那会是空荡荡的行尸走肉,没有心,没有爱,没有梦想。
男主一声声呼喊,让女主醒来。
他在隐忍中爆发,怒吼着,声音穿破了墙壁,在黑暗里是一道最亮的光芒。
他是追求浪漫的钢琴诗人,落魄迷茫,颓废无助。与女主不同的是,他出身中产,是个理想主义者。
哪怕到了现今的境地,他的心中依然有着理想的净地,不为外物侵染,不被世俗污染。
他能体会到女主内心的孤苦,对她的痛楚感同身受,愿意去了解她帮助她,他将女主视为人,而不是公爵那般以其为物。
一个舞女,需要自尊自由与梦想吗?
一个舞女,需要追求真理与精神富足吗?
男女主的挣扎,就是理想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的碰撞。
歌者与男主的声音齐齐高呼,高潮不部分所有人都在呐喊,那一声声的震撼直触灵魂,呼吸停止,心神紧张。
即将被侵犯的女主砸晕了公爵。
3Lz完美落冰,果决的冰痕是幡然醒悟的闪电。
高亢的音乐戛然而止,换作了女主的吟唱,那是紧跟着《El Tango De Roxanne》而来的《Come What May》,承接着3Lz与这个转变的,是一个仰面向上的大一字。
它柔韧,漫长,随性。
自由。
Come what may,I will love you till my dying day.
轻柔的女声吟唱,与前一秒的高昂怒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探戈舞蹈也收敛在了这个大一字中,她温和地回应着,风霜侵袭,我也将爱你至死不渝。
衔接在这后半句中的接续步,在寂静无声的暴风骤雨里,肆意野蛮地生长。
女声转而吟唱第三首歌。
导演改编自皇后乐队,丛澜改编自导演。
《The Show Must Go On》,女主的版本与原唱乐队差别很大,感情却同样丰沛。
我要离开这里,离开公爵,离开红磨坊。
他爱我,可我快要死了。
她在唱,他在唱,他们在唱。
细听,丛澜也在唱。
又是直接而来的高潮,伴随着咏叹调,古典摇滚乐的抗争精神在层层递进的旋律强音里不断被加强。
接续步奔腾,3Lo蹁跹而起,3A3T流畅转折,3A 1Eu 3S的落冰如俯冲的大雁,凶狠、猛烈。
这歌是乐队主唱的绝唱,对于《红磨坊》的女主来说,她也身患不治之症,倒在一场演出的幕布之后。
女主原要用表演来拒绝男主,她快要死了,她说她不爱他。
可是她又在最后的舞台上,见到了那个要与自己搭戏的男主。
他在唱歌。
一个理想主义者,在阐述他对她的爱。
丛澜展开了她的燕式巡场,她用舒展的双臂向这块冰面阐述她对它的爱。
我无比地热爱着你,我愿意触碰你的心,维护你最珍贵的柔软,我不想沉浸在当下的拜金享乐中,我不乐于为了利益倾轧去表演那一层又一层的虚假。
男主无法与腐朽的贵族阶级对抗,他最终得到了女主的真心反馈,后者不再隐藏自己的爱意,但这段互诉衷肠后,余下的只是一场悲剧。
台前是观众们热情的赞美,台后是抱着女主嚎啕的男主。
理想与现实的冲撞,注定会悲剧吗?
可是取悦谄媚上层阶级,只会越陷越深,苦不堪言。最终的结果不过是互相愚弄罢了。
一曲《红磨坊》,唤起的是对人生理想的清醒与坚持。
“我爱的是这块冰,自始至终。”
丛澜不是《红磨坊》的女主,也不是男主,她只是借着两个角色叙事,她在演这段凄美爱情,也在演两个人的人生态度。
“因为太爱了,所以就不想让其他人侮辱它。”
她胸腔起伏着,倒在了冰上,等待了几秒后才扶着肩膀自冰面站了起来,面朝着裁判席。
太累了,丛澜无意识地想着。
疲惫酸痛充斥了她的身体,窒息感在刚才来临,她无法进行呼吸。
丛澜优雅致谢观众,她望向观众席,再看向对面的裁判。
同时也是在反问裁判,我刚才骂了你们四分钟,你们看清楚了吗?
密集如连绵大雨的玩偶拥挤落于冰面,一个个分明没有生命,围绕着丛澜的时候,却仿佛正站在她的背后、身边,在为她撑腰。
有裁判在丛澜的注视下打了一个冷颤。
他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摸了摸骤起的鸡皮疙瘩,没来由地感到心慌。
分数还要怎么打呢?
丛澜clean的时候,谁能赢她?
·
褚晓彤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在丛澜开始燕巡的时候,全场的观众就如海浪一样站了起来,他们挥舞着手臂,契合着节拍,为这场自由滑鼓掌。
她的直播间里,已经插不下话了。
节目没有结束,现场的人已经被感染到全体起立,这在花滑赛场上是很难得的一幕。
也是对选手的认可,绝大多数人穷其一生的比赛都没有一次。
丛澜不止一次。
褚晓彤在现场稍稍安静一些的时候,看着里面的技术回放,出声说道:“我不清楚大家看完这个自由滑,是什么感受。我看过训练场上的,与现在完全不一样。”
丛澜是一个现场发挥型选手,比赛场面越大,她的发挥越好越稳。
最初那会儿,op和六练失误,但比赛的时候就不怎么有问题。
他们都夸丛澜是大心脏,有比赛运。
非常多的人在不同的场合问过丛澜的教练于谨,想知道她到底是怎么练成这样的。
特别是《风暴》和《荣耀》屠杀整个赛季的WR时,全世界的教练都不解至极,为什么有人能在赛场上表现得这样好。
要知道,丛澜这些赛场发挥,对其余运动员来讲只要有那么一次,就够吹一辈子了。
但就连于谨都不清楚。
他说,自己在训练场上见到的丛澜,与比赛时的差别也很大,大到每次赛后复盘他都拍着大腿纳闷,孩子究竟是怎么比出来的。
褚晓彤:“赛场是一个让我又爱又恨的地方,我这辈子最满意的一个节目,就是平昌冬奥的《我用所有报答爱》。”
她说:“训练和比赛,总是后者能表达出更多东西。也许是因为紧张,肾上腺素帮助我们开发了潜力,达到了我们日常无法抵达的高度。但说实话,我一直以为,丛澜在训练那会儿,就已经完整表达了她想表达的。”
是上万观众的影响?
还是前几天的遭遇?
或者昨日的打分?
经历这种东西,多一秒少一秒的,都可能有着翻天覆地的不同,也就是这些,让一个人始终处在变化中。
故而,SA上的《红磨坊》,是一场与之前任何时刻都不同的演绎。
褚晓彤想说增一分则浓,减一分则淡,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
【我原来以为只是一场,看惯了的爱情故事,但好像不是的】
【语文老师总结的读后感格式可以上了】
【澜神不愧是澜神,我大气都不敢喘一个】
【怎么办啊,我感觉isu被指着鼻子骂了四分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