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 第94章

作者:流烟萝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年代文 轻松 现代言情

  叶薇回过神,连忙说道:“改制筹备小组已经成立,工作您都安排下来了,我这时候办停薪留职,您手底下不是少了一个人干活?就算安排新人来,肯定也需要时间适应。机械厂是我长大的地方,财务科干事也是我做的第一份工作,说什么我都不可能在这时候离开。”

  先拔高留下的目的,叶薇又又拍着胸脯道:“也请科长您放心,我一定会平衡好工作和在外的生意,认真完成您交代下来的每一项工作,更不会给大家拖后腿。我也可以向您保证,改制结束前,我肯定不会中途撂担子,就算您赶我走,我也不会走!”

  半开玩笑的表态打动了罗丽娟,她说道:“既然你这么说,我信你一次,去工作吧。”

第62章 内部职工股 其实叶薇生意做起来,还招……

  其实叶薇生意做起来, 还招了个员工的事传出去后,大院里想给她打工,或者想让家里人给她打工的不少。

  但找上门的人怎么说呢,不是借着邻居关系, 想让她开高点工资的, 就是想借着给她做事, 搞清楚她的进货渠道, 然后单干的。

  叶薇其实不怕后一种人,她生意做起来后跟风的人是真不少。

  夜市上另外三家卖童装的,因为在那摆了好几年摊, 老板比较要脸, 所有跟风得比较含蓄,只照着叶薇摊位上卖得比较好的几款童装, 进了类似的款。

  可看到叶薇生意火爆, 才来也是摆摊卖童装玩具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就算不是第二个老林老朱,也是半斤八两的存在。

  童装款式基本照搬叶薇摊位上的热门款, 玩具也差不多,还有个人照着定做了个充气蹦蹦床回来。

  虽然这人定做的充气蹦蹦床比叶薇摊位小不少,但夜市里面肯定摆不下,所以学着叶薇摆在了夜市门口另一边,恰好和叶薇面对面。

  开业后还低价跟叶薇打擂台,叶薇门票收五毛, 他收三毛,还不限制人数。

  在叶薇摊位前排队的人一看,都去了对面。

  还有人因此觉得她搞饥饿营销,不然都是蹦蹦床, 对面的还比她的小一半,怎么人家能同时进百来人,她这里进六七十人就限制进入了呢?

  连着几天时间,对面的充气蹦蹦床上人满为患,小朋友上去连转身都难,叶薇这边蹦蹦床上孩子却少得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

  期间有人劝叶薇降价,也有人让她解开人数限制。

  唔,因为当时叶薇摊位已经没什么生意,提这个的人不多,但每次说起来她都很坚持,说自己要为小朋友们的安全考虑。

  有些家长嗤之以鼻,觉得对面蹦蹦床上这么多人,他家孩子不也没出事——

  还真出事了。

  对面摊贩来摆摊不到一周,蹦蹦床就有些不堪重负,某天晚上孩子们在上面蹦蹦跳跳时,蹦蹦床不知哪里爆了个洞,里面充的气体迅速喷涌而出,上面玩闹的孩子也跟着摔了一地。

  最后虽然没出大事,但不少小朋友胳膊膝盖都有淤青,家长们心疼不已。

  更可气的是那名摊贩当晚说会赔偿,可第二天家长们找上门,他就跑路了。

  赔偿当然是不可能的,他定做蹦蹦床就花了一千多,摆摊时间不到一周,生意看着火爆,但门票收入加起来也不到三百,根本不够覆盖成本。

  已经是血本无归,再让他拿钱出来赔偿受伤的孩子和家长,不是要他的老命吗?

  因为这出事故,家长中再没人嘀咕叶薇搞饥饿营销,虽然孩子刚受伤,不少家长不敢再让孩子玩蹦蹦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摊位的生意还是慢慢恢复了。

  总的来说,几次被人跟风打擂台的过程中,叶薇的生意虽然受过影响,但因为她的口碑立住了,所以每次风波过后,她的生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越来越红火。

  但是,不怕被人跟风,和招一个恨不得把“我看中了你的进货渠道”写在脸上的员工,还是很有差别的。

  借着邻居关系,想让她开高工资的人更不用说,这些人十有八九看不上给叶薇打工,只是想过渡一些。

  情商高的还知道摆出一副求人的模样,情商低的恨不得直接说夜市摆摊不入流,要不是看在邻居的份上,她们才不给她打工。

  叶薇是招人,不是想给自己找罪受,当然不想考虑这些人。

  但这时候招人的渠道非常单一,有门面的还能在门上贴一张招工启事,等着人自动上门,没有门面的基本都是通过人际关系招人。

  当然也可以去人才市场,或者人才中介,但这两种方式都需要有公司或者店铺,且都需要交钱。

  叶薇倒是注册了一家公司,也租下了店铺,如果她招到人直接安排在店里上班,不论哪种方式都好招到人。

  但店铺装修好前,夜市这边的生意叶薇不打算停,一来这生意确实挣钱,一天都有好几百收入;二来生意做到店铺开业前可以顺势打广告,把老顾客都引到新店去,说不定能来个开门红。

  而夜市这边条件实在一般,尿急只能去公共厕所,冬天虽然扎了棚子,但仍挡不住寒风。通过以上几种渠道就算能招到员工,人来了说不定干不了几天就想撤。

  江韵愿意留下,一是叶薇开的工资确实不低,二是她朋友金敏敏就在夜市摆摊,对这里的环境早有心理准备,三是叶薇给她画了饼。

  当然,现在店铺已经开始装修,叶薇许诺让她当店长已经不算事画饼,所以她才更能踏实干下去。

  也因为有江韵在,叶薇之前虽然有招人的打算,但没有特别上心。

  毕竟机械厂五点就下班,而夜市客流到六点才会多起来,张江明又买了货车,从家属院到夜市开车不到十分钟。

  两边时间段不重合,除了因为摆摊睡得比较晚会有点累,其他的都还好。

  现在她要忙起来,情况就不一样了。

  叶薇到了夜市,和江韵一起把摊位支起来,就跟她说了想让她负责店铺装修的事。

  “具体施工有监工负责,你要做的就是和监工对接,了解项目进度,随时向我汇报,过程中有问题的话也需要你去对接。你不需要一天到晚待在那里,但最好隔两天能去一次,工资我会按照市场价算给你。”

  想到江韵白天另有兼职,叶薇顿了顿说,“可能工资没有你白天的兼职高,但我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历练,你把这件事做好了,等店铺开起来,我也会更放心交给你。”

  就算叶薇不开工资,江韵也会接下这个任务。

  干什么不接呢?

  叶薇把任务交给她,明摆着是要重用她啊!

  虽然叶薇之前给她画过饼,说让她当店长,但承诺没有兑现前,她可不敢百分之百相信。

  这会听叶薇的话,江韵倒是放心了,不管以后怎么样,至少现在,叶薇是真心打算把店铺交给她。

  她也相信,只要能把这件事办好,店铺开起来,她当店长的概率不说十成十,也有九成九。

  打定主意,江韵说道:“只要能把店开起来,监工没有工资我也愿意,明天我就去把兼职给辞了。”

  叶薇对她的态度很满意,说了声好,又问她身边有没有在找工作,又比较能吃苦的人。

  说出这话时,叶薇有些汗颜。

  如果她出去找工作,别人跟她说要能吃苦,她可能不会去干。但等她当上老板,到了要招人的时候,又觉得这是必须重点强调的一点。

  江韵迟疑问:“叶姐你的意思是?”

  “后面我会比较忙,可能没时间每天晚上都来夜市,考虑到你一个人可能忙不过来,我打算再招一个人,把装修的事交给你也是这个原因。”

  叶薇伸手划拉一圈道,“夜市的环境你也看到了,如果不能吃苦,招来的人可能待不住。”

  江韵了然点头,琢磨了下说:“我倒是认识不少做过售货员的女孩,但她们基本都有工作……我可能得回去问一问。”

  “行,你帮我问问。”

  叶薇没把希望全寄托在江韵身上,考虑过后还是在正装修的店铺门口贴了招工启事,并说明店铺开业前,工作地点在新村夜市。

  但叶薇没有想到,招工启事还没发挥作用,就有人给她送员工来了。

  这人也不是别个,是她小妹叶芳。

  这时候沪市高考实行的是三加一模式,即学生需要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六门科目中,选择一门进行深入学习,学校也会根据学生的选择重新编排班级。[1]

  所以下半年升上高二后,叶芳班里学生有了变动,她也因此认识了不少新同学。

  而叶芳介绍的人,就是分班后她新认识的同学。

  对方叫胡晓丽,家是附近棉纺厂的,虽然是独生女,但家里有好赌的爸,生病的妈,境况不太好。

  最近她家里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她爸为了赌,把棉纺厂分的房子卖了,二是她爸在之前扫黑除恶的行动中被抓了。

  后一件事对胡晓丽来说不算坏,但前一件事对她家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胡晓丽考虑过后,决定辍学扛起家庭重担。

  但她还没成年,能找的工作有限,叶芳知道叶薇在招人,犹豫过后找上了她。

  叶薇听后说道:“你这个同学成绩怎么样?”

  “比我好。”叶芳说。

  叶薇惊讶,叶芳成绩是他们三姐弟中最好的,高中考上了区重点,进学校后成绩也在稳步上升,高一期末考了全校第五。

  胡晓丽成绩比她好,怎么也能进前三吧?

  “你们学校领导同意让她退学?而且她这情况,”叶薇思索着说,“如果转到没那么好的学校,应该能谈下来补贴或者奖学金吧?”

  “她妈没有工作,又常年生病,要吃药,之前家里有两间房,租出去一间,她妈再接点零工,省点花勉强够用。但现在她家房子被卖了,她妈又因为这件事病情加重,动不了,家里彻底断了收入来源。”

  叶芳做事细致,情况早已打听情况,“学校知道她家的情况后,给她申请了补贴,但只够她一个人吃饭。也有其他学校有意招她,但补贴高不了太多,不够她们母女的开销。至于考上复大这样名校的奖金……远水救不了近火。”

  叶薇沉默下来,虽然她没考上大学,现在也过得不错,收入不比大学生差,但她心里始终觉得读书好。

  要是胡晓丽成绩没那么好就算了,区重点的前三名……就这么辍学实在可惜。

  叶薇想了想,问:“她妈妈生病,每个月吃药大概要多少钱?”

  叶芳不清楚具体数字,但给了大概区间,说完她想到什么:“姐,你是打算资助她吗?”

  “我确实有这个想法。”叶薇说道。

  已经十二月,参与今年沪市认购证抽签的公司基本都已经上市,六百份认购证加上炒股盈利在四百六十万左右。

  到目前为止,她陆续买了三套房一间商铺,其中沪东的商铺和房产是贷款,首付加起来也就付了十来万。位于黄浦区的两套房全款买的,因为面积不大,两套房加起来也没花到四十万。

  减掉这部分和八月去深市的支出,她手头还剩四百万出头。至于店铺投入可能会比她预期高一些,但就算减去这部分投资,她也还能剩下三百多万存款。

  而夜市摆摊生意看着不大,但利润不少,她八月中才开始摆摊,到现在十二月初,盈利已经超过四万。

  所以就算不考虑存款,只看摆摊收入,资助个女学生对她来说也不算事。

  她也不是善心泛滥,叶芳能来求她帮忙,除了和对方关系不错,肯定也因为认可对方的人品。

  人品不错,成绩也好,伸手拉一把结个善缘,以后不说求人回报,多条人脉也不是坏事。

  “她可能不会答应,”叶芳犹豫着说,“她妈妈的病比之前严重,身边离不了人照顾,她打算找份工作,再请邻居帮忙照看,加上房租、生活费,每月开销少不了,她想辍学找工作,也是因为不想一直厚着脸皮朝人伸手。”

  只听叶芳这么说,胡晓丽的情况确实挺棘手,她想辍学也正常。

  想到叶芳高中下午五点多能下课,叶薇想了想说:“那你问一下她,愿不愿意和学校商量不上晚自习,夜市六点客流才会起来,如果她身体扛得住,可以先在我这里干着。这期间她可以好好想想以后的路怎么走,如果店铺装修好她还想辍学随她,如果不想辍学,我可以视情况资助她。”

  叶芳听后,连忙应下来,隔天晚上再回来,就跟叶薇说胡晓丽选择了后面的方案。

  学校那边也搞定了,叶芳班主任本来就觉得胡晓丽是个好苗子,就这么辍学有点可惜,只是她班主任家庭条件也一般,帮不上什么忙,所以得知找到暂时能两全的办法,立刻去找了上面领导,给胡晓丽特事特办。

  不过特事特办也就这一学期,如果期末考试胡晓丽成绩没有下滑,这事自然好商量,但如果下滑严重,上门领导可能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但不管怎么样,至少现在,这件事是解决了。

  隔天刚好周日,早上吃过饭,胡晓丽就来了叶家,叶芳介绍两人认识。

  简单聊过后,叶薇发现胡晓丽虽然不算外向,但也不怵人,说话谈吐都很不错,就让她晚上去试下岗。

上一篇:溺吻娇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