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烟萝
跟她一起来的职工也帮腔说:“陈玲你别故意歪曲她的意思,她说的是去年厂里能逼大家用工资抵认购证,今年就能逼大家拿存款买员工股。认购证是好东西,我们承认,现在也很后悔当时没有多买一些,但你能保证厂里卖我们的员工股一定能涨起来吗?”
“就是,员工股数量还多,万一到时候没人买,平摊下来每人四千,我们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说白了,他们今天过来,就是担心厂里见没人愿意卖认购证,变更规定强制大家购买。
去年认购证相关通知下达前谁也不知道厂里的打算,知道后就算反对,联合起来闹也没用。
虽然事实证明,厂里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但这不代表机械厂这次发售的员工股,也能像认购证那样让大家挣钱。
为了避免厂里领导一意孤行,他们决定把这件事扼杀在摇篮里,所以才会听说消息就跑到财务科来。
为什么来财务科呢?
当然是因为财务科是机械厂股份改制过程中,参与度最高的科室啊!
其他科室参与的只有领导和一两个受器重的干事,他们去闹,领导不在,闹也没有用,领导在了,又有拿他们杀鸡儆猴的风险。
财务科则不同,他们找罗丽娟不在的时候来闹,既不用面对领导,也不用担心没人搭理,毕竟,他们科室可全员参加了改制筹备小组。
领头的人说:“我们也不是想为难你们,只是希望你们能在小组会议上,跟领导说说大家的难处,别现在说随个人意愿,到时候没人买,又搞什么强制认购。”
陈玲回过味了,当即收了好脸道:“你们车间领导又不是不在筹备小组里,你们让领导去说不就好了?不找领导跑来我们财务科闹事,是觉得我们都是基层干事好欺负对吧?”
说着站起来,伸手推搡着堵在办公桌前的人说:“走走走你们赶紧走,再不走我现在就去厂长面前告状,看到时候倒霉的是你们还是我们。”
一群人边被她推搡着往外走边嚷嚷:“大家都是一个单位的,你不愿意就算了,怎么赶人啊!”
陈玲气笑了:“你们不就是因为知道这件事不好办,怕事情闹大了得罪直属领导,影响复工,才来找我们吗?可你们也不想想,如果厂里领导真打了这主意,我们在会议上说这种话,厂里最大的领导会不会对我们有意见?不,你们肯定想到了,说不定你们就是冲着让我们当冤大头,才来闹事的。打着这主意,还好意思跟我说什么大家都是一个单位的,要点脸吧!”
把人都赶出去,“哐”地甩上门,陈玲转过身,就看到年前刚从车间调来的于晴冲她竖起大拇指:“陈姐威武!”
她咳嗽一声,拂了拂头发说:“就得让他们知道,我们财务科不是好惹的!”
叶薇闻言笑出声,孙淑兰则思索着说:“你们说,他们回去后会找车间领导闹吗?”
“肯定不会,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年后没有复工的,厂里只发基础的生活费。而我们厂里到现在才改造出第二条生产线,能安置的人员有限,他们都盯着名额,哪敢这时候去触领导眉头。”陈玲撇嘴说,“要不是这样,他们至于到我们财务科来耍横?”
孙淑兰听了脸上却不见痛快,皱着眉说:“如果他们不去闹,你们觉得厂里会像他们说的那样,看大家都不买,强制大家认购股权吗?”
“这……”陈玲脸上表情犹豫起来,“去年厂里强制大家用认购证抵工资,一是因为账上实在没钱,二也是之前厂长做的决定,现在厂长都换人了,应该不至于跟去年一样搞强制认购吧?”
虽然陈玲列出了一二点,但最后那个“吧”字,泄露了她心里的不确定。
机械厂账上可不止去年没钱,改制过程中清点厂里资产看着好像很多,但都是职工房、厂房这样的不动产,不能随意变现。
何况这其中不少厂房已经拿去抵押。
要不是这样,在厂里转产的电饭煲卖得不错的情况下,厂里怎么都要抵押厂房多弄点钱,搞点设备回来多改几条生产线,让职工早日回到工作岗位。
机械厂负债太高了,银行不会轻易下贷款。
发售员工股已经成了机械厂唯一的路,如果能募集到五百万,厂里不止能改出电饭煲的生产线,后面还能生产冰箱和电风扇。
已经二月中,再过三四个月,沪市就能热起来。
趁这段时间把生产线搞好,加大马力多生产些电风扇和电冰箱,如果夏天来临后生产出来的货都能卖出去,机械厂就算是彻底缓过来了。
因此,虽然换了厂长,但为了机械厂的发展,新厂长会不会和老厂长做出一样的决定,谁也说不好。
于是科室里气氛渐渐凝滞。
科室里坐着的人沉默不语,弹幕上讨论得倒是很热闹:
【每到这时候我就恨自己没早生一百年,如果我是机械厂的职工,这时候我一定会喊“我,我愿意倾家荡产认购股票”】
【哈哈哈我也愿意】
【不得不说,有些人发不了财是有原因的】
【前面的能这么说,是因为你们站在了上帝视角,但对当时的人来说,现在的机械厂确实是个烂摊子】
【也不算烂摊子吧?他们转产生产出来的电饭煲不是卖完了吗?能转产成功,难道还不能证明机械厂的潜力】
【首先,电饭煲能卖完是因为数量比较小,而且电饭煲品牌虽然是信德,但推销的时候说了这是第二机械厂生产的,有品牌效应在,价格标得又便宜,大家当然愿意给个面子】
【emmm前面的确定是品牌效应?当时机械厂的名声可不怎么好】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机械厂再怎么样也在沪市扎根这么多年,知道的人不少,当然有品牌效应。至于吴龙那两兄弟干的那些事……我想没人会觉得都是机械厂的错】
【其次,当时已经是九三年,市场已经非常繁荣,家电品牌跟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机械厂虽然开了个好头,但后面能不能竞争得过是个问题。】
【何况那些年转产刚开始搞得轰轰烈烈,最后狼狈收场的品牌又不是没有,身处那个年代,不知道未来发展的情况下,大家舍不得血汗钱也情有可原,没必要用现在的眼光去嘲讽当时的人】
【前面搞这么严肃,我都不好意思说啥了】
【所以每当这时候,我都很怀疑女主是不是重生的,你们看其他人都愁眉不展,只有她,一脸笃定,仿佛胜券在握】
【对哦,女主这表情,确实很不对啊!】
【你们说,她是不是知道新上任的厂长能力卓绝,不但能让濒临倒闭的机械厂起死回生,还能在一年内实现盈利上市三级跳,在考虑认购股权躺着赚钱了?】
【[摸下巴]有可能哦】
……
叶薇怀疑,叶薇摸脸,叶薇想照镜子。
她什么时候一脸笃定,仿佛胜券在握了?
虽然她确实知道新厂长能带领机械厂起死回生,但她刚才真的只是在思考啊!
思考什么?自然是和这次认购内部职工股有关。
科室里其他人连想到厂里股票卖不出去,厂领导可能会强制每人购买五千股都要心情郁郁,叶薇却觉得五万的认购份额太少了。
弹幕可说了,机械厂更名后的信德电器,未来会成为行业龙头。
什么是行业龙头?叶薇想,至少得有沪市钢厂那种全国知名,且职工多达数万人的规模吧?
不过因为钢厂没有改制上市,所以它的股票能炒到多少,叶薇也想不出。
而从已经上市的企业中寻找对照组,轻工机械就很合适,它也是沪市知名的机械厂,早些年名气甚至不如第二机械厂大。
但是改开后轻工机械发展很稳,如今主要生产各类机械设备,到今年职工已经增加到七千多人,注册资本也高达上亿。
如今的轻工机械,哪怕算不上行业龙头,名气也肯定是在前列的。
当然,论现在的规模,第二机械厂肯定没法和它对比,但可以参考轻工机械上市后的股价变化嘛。
去年放开涨跌幅限制当天,开盘集合竞价结束,轻工机械股价直接跳涨到一百九十五,中间一度涨到快三百。
虽然当天收盘,轻工机械股价就跌到了两百出头,如今股价更是只有两位数,但要知道,轻工机械股票是十元面值的。
哪怕以现在的股价,对比股票面值,轻工机械股价也翻了好几倍。
如果以上半年的牛市作对比,股价更是翻了二三十倍。
鉴于上半年那种牛市可遇不可求——去年下半年,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老人再次南巡,并发表了讲话,股市因此红火到了今年二月份,形成了小牛市。
之所以是小牛市,是因为股市红火程度远没有达到上半年那种程度。
去年上半年的牛市可遇不可求,所以叶薇不拿轻工机械的最高股价最对比,但和股票面额比起来,股价翻个七八倍是比较容易的。
这次机械厂向职工发售的股票,就是一元一股,没有任何溢价。
也就是说,她现在花五万块买入五万股,躺着什么都不用干,就能净赚三四十万,收益都有去年八月,深市发行的抽签表高了。
虽然,她不知道机械厂什么时候能成为行业龙头,也许到那时候,三四十万收益可能和现在的三四万收益差不多。
但货币贬值了,只要公司发展得好,股价肯定也会跟着上涨。
未来会成为行业龙头的信德电器发展肯定不会差,相应的,现在买入的原始股,在未来会变得更值钱。
一个能躺着挣钱的机会摆在面前,叶薇当然希望能趁这机会多买入一些员工股。
原本她觉得这事没什么希望,毕竟厂里规定了认购份额。
而且她可能看了弹幕,先入为主,觉得厂里这次转产和改革一定能成,厂里愿意认购的人肯定也多。
但刚才那些人来财务科闹这一通后,她觉得事情可能有了转机。
想想也是,虽然按照认购限额五万算,五百万股只需要一百人认购,但五万块不是小数目。
如果这五万块是拿来买房,大家可能找人借都要把钱凑足,毕竟房子不仅能拿来住,等房价涨起来再卖出去还能再赚一笔,是怎么都不亏的买卖。
但把钱拿来买机械厂的股份,存款没个二三十万可能都下不了手。
而机械厂存款超过二三十万的家庭别说上三位数,连三十户都不一定有,而且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因为有人赌博,已经倾家荡产。
厂里把认购份额定到五万,可能也是想薅一下这些能拿出五万的职工的羊毛,但目标人群还是家里存款有五六七八万,能舍得拿一两万认购股票的。
厂里能拿出一两万认购股票的家庭不少,不说靠认购证发财的,厂里那些夫妻都是国营厂老职工的,凑一凑也能拿出来这个钱。
如果晚几个月,等信德电饭煲积攒出一定名气,机械厂领导再提出让职工认购员工股,这些人说不定会咬咬牙赌一把。
但机械厂熬不到那时候。
也许机械厂需要的资金没有五百万那么多,但一两百万肯定是要的。
没有这笔钱,就无法支付供应商的货款,以机械厂的信誉,供应商不会同意机械厂无休止地赊欠货款。一旦供应商断货,银行那边也不会再宽限机械厂还款时间。
到那时候,一切都会崩盘。
机械厂能募集到百万资金吗?如果不能,他们是会选择卖房卖地,还是放宽认购限制,又或者,干脆像大家猜测的那样,强制大家认购股票?
应该不会是第三种可能。
从新厂长到任后做的一系列工作可以看出,他希望厂里职工能重拾对机械厂未来的信心,所以一直在□□。
不管是陆续发放厂里拖欠的工资,还是利用人脉赊欠年节福利发放下来,又或者先后组织职工重返工作岗位,根本目的都是□□。
至于他□□的目的,叶薇觉得应该不是他对机械厂的职工有感情,而是员工,本身也是厂里资产的一类。
职工们的状态,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到外部人员的印象。
职工们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一面,不管是对说服供应商同意赊欠,还是对说服银行放宽还款期限,都能起到正面作用。
这种情况下,厂里领导强制职工认购员工股是非常冒险的行为,如果职工聚众闹事,供应商和银行可能都会因此对机械厂失去信心。
第一种可能的概率也不大。
如果新厂长愿意卖房卖地,早就这么干了。
何况他从上面下来,明摆着是想大干一场,为自己的履历涂上更光彩的一笔。
结果入职不到一年,在前任厂长的错误决策下都只是被抵押给银行的厂房地皮,被他转手卖掉了。
虽然严格来说,责任不能全推谢厂长头上,毕竟前任厂长留下的窟窿太大了。但上面领导可不管这些,在你任上爆出问题,那就是你工作没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