缱绻与决绝 第53章

作者:赵德发 标签: 现代情感

宁兰兰也说这办法好,老娘们一看入社不用费力做鞋,肯定要积极动员当家的入社。

封铁头对这办法先是有些犹豫,后来也点了头。

于是没过两天,郭小说就带人进城推回了一车“回力牌”黑帆布胶底鞋。

在社里发下,这天合作社社员们又上工,每一条街道上都留下了清晰而又漂亮的鞋底花纹印儿,让社外的一些人看了都现出艳羡的神色。

果然,在发鞋之后的几天里,有五六户报名入社。

大脚的儿媳细粉也受到了诱惑。

这天吃饭时她看看自已又笨又丑的布底鞋,说道:“人家合作社就是不错,还发鞋!”这句话把大脚激怒了,但又不好发作,便道:“胶鞋不好,胶鞋烧脚!”细粉撇撇嘴道:“你看人家社里的人都把脚烧掉了!”她看一眼公公的大脚说:“怪不得你不馋,给你胶鞋你也穿不上!”大脚让她气得,干脆放下碗不再吃了。

他寻思了片刻,板着脸一本正经地说:“我跟你们说,谁想要胶鞋可以,谁想入社办不到!”说着起身到屋里拿出一沓子钱来,摔到了桌上。

细粉接过钱数了数,兴高采烈地道:“正好买三双,我一双,家明一双,俺小舅一双!”当天她就去十里街商店里买了,回来的路上就穿上了,手里提着两旧一新。

进村后不住地高抬起一只脚问街上的人:“你猜俺这胶鞋是多大码的?不知道吧?三十七的!”

有了胶鞋之后,她果然不再提合作社好。

秋收到了,天牛庙社里社外的人都把眼睛盯向了合作社的粮堆。

特别是社外的人们,一见社里分粮食就追着往家背粮的社员问:“怎样?是多了是少了?”得到的回答却口径不一,有说多的有说少的。

最后总结起来,是中农减少了收入,贫雇农却比往年多了。

费大肚子家中第一次有了那么多的存粮,高兴得晚上看着粮囤睡不着觉,一遍遍地唠叨:“银子她娘,你要是活到现在就好啦!你要是活到现在就好啦!”

然而,合作社贷的款却没有还上。

封铁头是打算从合作社卖花生米的收入中扣下还的,郭小说却道:“先别忙,看看别的村还不还,人家不还咱也不还。

反正钱是国家的!”一打听,别的村也多是没还。

信用社主任大老黄也来要过,可是口气不是很硬。

见他口气不硬,村干部就说今年社里资金紧张,能不能缓到来年。

大老黄说:“也行。

其实上级有指示,要积极扶持农业合作化,收不上来就不要硬收!”村干部们彻底放下了心,就把这钱分掉了。

结果,贫雇农们的现金收入也比往年多了许多。

许多人家用这钱为全家做了新衣,置了新被子,纷纷说共产党毛主席好。

这年秋后,天牛庙农业合作社扩展到了八十一户,百分之八十是贫雇农。

这时,县里召开了一次农业合作会议,封铁头去参加了。

他对别的内容记得不太清楚,但有一个口号让他刻骨铭心,那就是:要使合作社社员的生活水平三五年内赶上富裕中农水平。

铁头明白,就凭天牛庙合作社这个底子,三五年内赶上富裕中农完全是句空话。

要知道,八十多户社员,一半以上是难填的穷坑,光是叫他们一年到头粮食不断顿就很困难,啥时能叫他们吃不愁穿不愁?

铁头很犯难。

想来想去,还是要多动员中农入社。

社里如果中农占得多了,那么社员生活的总体水平才能升上去。

他回来把会议精神传达后,又让大家分头动员中农入社。

于是在年前年后,村干部和一些合作社的骨干们便整天往中农特别是富裕中农家里跑。

然而不知磨破了多少嘴皮子,效果还是不佳。

中农们入社的虽然还不多,但封铁头带回来的那个口号却让他们知道了。

——哎呀呀,农业社要赶上咱们!癞蛤蟆还要赶上马驹子来!他们从心底里发出鄙夷的讥笑。

这个口号在封大脚这里却引起了实实在在的警觉。

三五年赶上,照他们这样弄下去,有国家给钱,有那些好种子和肥田粉(他通过这一年的对比已经认识到那些东西确确实实能够增产),也不是不可能的。

啊哟,如果真叫他们赶上,咱的脸往哪里搁呀?咱可是人家无数次来动员也不入社的呀!

不行,我要好好地弄,一定一定不能让他们赶上!

大脚暗暗下了这样的决心,更加尽心尽力地种地,也更加尽心尽力地持家。

1955年春天,已经定亲一年的枝子因为婆婆突然死去那边无人做饭,只好仓促出嫁。

绣绣道:咱闺女出门子,怎么说也得给她置点像样的嫁妆!大脚先是答应着,可是等到了集上,看桌桌贵,看柜柜贵。

最后终于置了几件便宜的。

拉回家绣绣看了说这怎么行?大脚说:有这些就真好!你来咱家带了些啥?这话又勾起绣绣的伤心事,便不再说一句话。

倒是枝子心宽,一点也不计较,带着那几件便宜货平平静静地出了嫁。

对自已的作为,大脚心里也曾生出几分愧疚,但他很快就原谅了自已。

他想,我这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这个家?给闺女再多也成了人家的,可我省下一些就能叫这个家殷实一些,就能叫这个家跟别人比试比试!

心里边顺了,发家的劲头也更大了。

在1955年这一年里,他领着儿子家明与小舅子可玉,起早贪黑,把地种得像绣花一样精细了。

他虽然知道良种化肥能够增产,但对它们依然有排斥心理。

他认为,那些东西是农业社的东西,而农业社的东西他就不能用。

不用这些却又想增产,他便采用一些别的法子。

到了种麦子,为了能够得到明年的丰收,决定使用他爹临死时讲过的一个办法:把芝麻炒熟与麦种拌到一块撒到地里,这样,麦苗借了芝麻的力气,能够长得格外好。

他就把家里收的十斤芝麻全部用在了麦地里。

这件事被别人发现了传开后,许多人都惊叹:“哎哟,大脚今年种麦可破了血本喽!”

大脚万万没有想到,这用熟芝麻垫底的三亩麦子,竟然没能由他来收。

第14章

腊月。

腊月是中国农村一个十分重要的月份。

春夏秋冬一个大循环结束了,庄稼人的四肢变得悠闲起来,便能集中地使用脑瓜顾后,瞻前,把思想的范围尽可能放大一些。

这是一个难得的空间。

中国那些多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政治家深深地了解这一点,便像染布师往白布上倾倒染料一样及时地将自已的思想灌输到这个空间里去,一些关于农村的重大举措往往选择在这个时间贯彻。

腊月初四到初六,中共沂东县委召开了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各村党支部书记和农业合作社社长以上的干部全部参加。

会上传达了来自北京的声音。

那个伟人的声音让会场上县、区、乡、村四级近两千名干部深深地受到了震动:在全国农村中,新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高潮就要到来。

我们的某些同志却像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走快了。

过多的评头品足,不适当的埋怨,数不尽的清规和戒律,以为这是指导农村中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正确方针。

否,这不是正确的方针,这是错误的方针。

目前农村中合作化的社会改革的高潮,有些地方已经到来,全国也即将到来,这是5亿多农村人口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的革命运动,带有极其伟大的世界意义。

我们应当积极地热情地有计划地去领导这个运动,而不是用各种方法去拉向后退……农业合作化使我们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而不是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基础上,巩固了同农民的联盟。

这就会使资产阶级最后地孤立起来,便于最后地消灭资本主义。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很没有良心哩,良心是不多哩,就是要使帝国主义绝种,封建主义绝种,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

我们有些同志太仁慈,不厉害,就是说,不那么马克思主义。

使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在6亿人口的中国绝种,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很有意义的好事。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资本主义绝种,要使它在地球上绝种,变成历史的东西……四级干部经历了一番震动之后回头看看,头上都冒了冷汗:以前咱们真是小脚女人哩,搞了个半社会主义的初级社就觉得了不起了,这怎么行哩?我们不要半社会主义,我们要全社会主义!我们要办高级社!走社会主义不能等,要坐飞机追!沂东县七十二万人的领导者们在新落成不久的县政府大礼堂里形成了一个共识,喊出了一个声音。

会议正进行的时候,要求马上办高级社的申请书像雪片一样送上主席台,堆得满桌满地都是,甚至把会议主持人的小腿肚子都埋住了。

休息时统计一下,全县还没有办高级社的一千三百多个初级社,除了极个别的没有申请,其他都送上了申请书。

会议继续举行时,董县长噙着热泪,当场批准了所有的申请,会场上顿时欢声雷动,还有人不知从哪里找来了锣鼓,敲出了喧天的声响。

会后,全体代表上街游行,热烈庆祝沂东县农村社会主义高潮的到来。

附近一些村的干部还连夜调来自已的秧歌队、高跷队,夹在游行队伍中间载歌载舞,使县城内万人空巷观者壁立。

上一篇:心动演绎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