缱绻与决绝 第96章

作者:赵德发 标签: 现代情感

他们沿着镇考察团走过的路线,先天上后地上,一共花了半个月。

整个行程里,负责理财的宁山青不断地从裤头上的暗袋里掏出臊哄哄的百元大钞,在不同的地方换成各式各样的发票。

到最后在南京逛了一圈夫子庙、秦淮河,裤头上仅存了回山东的车票钱。

他看着一大包发票自嘲道:“粮进肚里变成屎,钱到路上也变成屎,这些发票都是屎啦!”

经过这么一番考察,村两委干部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与统一。

大家一致决定:坚决改变单一农业生产的老路子,大力发展天牛庙的第二、第三产业。

要“几个轮子一起转”,除了村里上项目,还要鼓动各家各户上项目。

要“靠山吃山靠路吃路”,把应该在公路边做的文章充分做足。

村两委决定,要把公路两边属天牛庙的大约五华里长的地段,建成“非农产业长廊”,无论是建工厂、开饭店、搞修理还是从事其他服务业,村里一概批给土地。

哪怕是外村人外地人到这里搞,只要交足土地租用费和管理费也一视同仁。

定下了这些原则性的东西,封合作便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做了传达动员。

到会的青壮年已经不多,多的是老人妇女。

但封合作并没有因为这一点而降低了讲话的调门,依旧是坚定有力铿锵作响。

由于去过两次南方,不得不学说普通话,这时他在村民会上还不自觉地冒出一两句那种味道的。

下面妇女们听了都暗暗发笑,小声说:“哎哟,书记跟南方人串了花了!”封合作操着这种串了花的声调继续讲南方,讲天牛庙村应该怎么办。

他特别强调,在上项目问题上,党员要自觉带头,一家保证上一个项目,五天以内,要拿出计划向村支部汇报。

这次会议引起了强烈反响。

散会后即有十来户向封合作申请批地,要在公路边开店做生意。

从第三天起,也陆续有党员找他汇报自已的项目计划。

他们计划上的项目,有建家庭小厂的,有建饭店的,有搞玉米皮编织的,有造爆竹的,有修自行车的,有贩卖粮油的……五花八门。

有一对六十多岁无儿无女的夫妻党员前来对支部书记说,他们整整讨论了四天四夜,最后决定用家里五十块钱的积蓄上个商业项目:到公路边上摆个水果摊子。

封合作以他们为典型,进一步发动广大党员、群众,反复地讲不要看这对老党员的项目小,关键是精神可贵,能够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做“弄潮儿”。

受到书记的表扬,这对老夫妻加快了项目进度,两天后即将一篓桃子抬到公路边上守着。

村里人走过他的水果摊子都喊:“哎,弄潮儿!弄潮儿!”两个老“弄潮儿”也不恼,继续向来往行人叫卖他们的桃子……封合作这段时间每天都要在大喇叭里讲一通,说村里哪些户又上了项目,全村的项目一共到了多少。

短短几天,封合作宣布新上项目已经突破一百个。

这天讲完之后,封合作刚走出村部广播室,看见与他爹同时入党的封从亮老汉正蹲在门外等他。

他问:“从亮大爷,你找我有事?”老汉说:“有事。

俺跟你说一声,俺也上个项目!”封合作一听很受感动,说:“哎呀,你这么大年纪了也要上项目?这太好啦!你真是黄忠再世宝刀不老哇!——你上什么项目?”老汉瞅着他的脸说:“我上的项目,是专补叫你给吹破了的牛×!”说着便起身走了。

此时院里有来申请批地的村民,听了老汉这话都忍不住笑。

封合作先是站在那里面红耳赤,待老汉走出门外后他说:“看见了吗?什么叫思想僵化?这就叫思想僵化!什么是改革的障碍?这就是改革的障碍!”

老党员封从亮上的“项目”没有阻挡住天牛庙村在商品经济大潮中的步伐。

就在个体项目“遍地开花”之后,他又集中精力抓村办项目了。

村办项目是一个橡胶厂。

这是村干部在江苏无锡考察时看中的。

具体做法是购进生胶,加工成一些橡胶制品。

封合作计划“滚动式”发展:先造工艺简单的鞋底之类,等资金积累多了,再另上生产线,生产高级男女雨靴。

销售市场已经打听清楚,本县鞋厂用的胶鞋底就是从外地进的,生产出来之后可以卖给他们,现在需要再把材料来源考察好。

于是,封合作和宁山青又去了一趟橡胶产地云南。

这次他们还是坐飞机。

到昆明走了几家橡胶厂,请了几次客,把鲁南特产花生油送出几桶,终于得到了一家工厂的许诺答应供货。

二人完成任务十分高兴,决定找地方玩玩去。

把这想法跟橡胶厂供销科长讲了,科长向他们介绍可以走广西,到桂林看那甲天下的山水去。

二人连连点头说:好好好,就是这么个路线!

这次外出,封合作二人又花掉十天多时间和五千多钞票。

供、销两头都没有问题,厂子建设便着手进行。

封合作在无锡考察时便与那个橡胶厂谈妥,一旦决定建厂,就请那里来人指导,条件是给他们一万元的技术转让费。

现在发了封电报过去,那边很快派了个姓沙的工程师。

这“沙工”别看四十来岁长了个小个子,却像小青年一样精力充沛。

他在“孙二娘饭店”吃完村里摆的接风酒之后马上动笔画出图纸,指手划脚让村里这样干那样干。

根据沙工的指导,村里便在公路边套起一个十亩地的院子,建起两排厂房,再从银行货了款,从无锡拉来了设备。

这时候,封合作已经将厂名起好了,叫作“沂东第一橡胶厂”。

他这是受了封运品“鲁南拆车总厂”名称的启发,决定要起就起个规格高、声势大的。

可是,就在请鼓岭联中的谢老师写好大牌子,正准备在试车这天挂出去时,他却发现了一件让他十分恼火又不知该怎么办才好的事情。

那天他去公社开了个会,散会是下午五点,几个村的支部书记便叫上他去了饭店。

这一两年来凡是去镇上开会,支书之间相互请客已经成了风气,今天你请,明天我请,美其名曰“加强横向联系”,吃完了在单子上将大名一签交给会计。

那天请客的是王家台的书记王子成,此人最爱唱“卡拉ok”,不光自已唱,还要让别人唱,谁不唱是骂谁是“保守孙(分)子”。

大家都不愿当保守孙子,就轮流抓着话筒向屏幕上的泳装美女恶声吼叫,直吼到九点多才作罢。

封合作骑着摩托车回村,路上让风吹走了酒意,忽然想起橡胶厂的事,便决定到那里看看今天的工作进度。

当他进了位于村西南角的工厂大院,发现这里除了看门的封从运老头正坐在那里听收音机,别处已经没有人了。

他见院子角落沙工程师的宿舍也没亮灯,便问他去了哪里,封从运老头诡秘地笑笑:“没去哪,在屋里!”封合作便去敲沙工程师的门。

不料屋里没人答话,只听得有一男一女带了惊悸的低语声。

他立即明白了里面正在发生着什么事情。

他压住心头之火装作自言自语说了声:“噢,出去了呀!”随后离开门口,到不远处的一个厂房墙角蹲在那里。

他想看看这女的是谁。

过了好大一会儿,那房门才悄悄打开了。

先是沙工程师将他的小脑袋探出来左右瞅了瞅,接着缩回去,屋里便走出了一个矮矮胖胖的女人。

封合作认出,这是村妇代会主任吴香苹。

这女人三十刚出头,娘家是十里街,嫁给这村费家果已经多年。

她相貌一般却做得一手好饭,自从沙工程师来到这里,封合作便让她负责给他做饭。

谁能想到,沙工程师竟跟她做了那些事情!封合作知道,这吴香苹工作能干,生活作风在村里是一直没有任何闲话的,现在有了这种事,一定是姓沙的引诱或者强迫她了。

想到这里,封合作便对那个小个子南方人充满了憎恨。

同时,他也想向吴香苹问个明白。

等吴香苹走近他的时候,他站起来低低喊了她一声。

吴香苹站在那里浑身哆嗦。

等封合作让她跟他走出院门外站定时,封合作还能看得见那个矮胖身子在淡淡月光下抖动的幅度。

他刚想开口发问,吴香苹低着头哆嗦着声音说:“书记,你也看见了,俺犯错误了。

你撤俺的职吧,开除俺的党籍吧!”封合作叹一口气,沉默了片刻道:“你说说,他是怎么勾引的你?”吴香苹掐着指甲盖子说:“不是他勾引的我,是我勾引的他!”封合作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你说什么?”吴香苹说:“就是这样。

书记你知道,家果出门打工去了,俺家里没有男人。

十天二十天还行,时间长了俺实在受不了……不怕你笑话,俺本来想,想找你的,可是又不敢,就,就找了沙工!”

封合作在上弦月的微弱光亮里张大了嘴巴。

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眼前的这个女人是这么一种心理并且还对他有过那种想法。

在一起工作了多年,封合作是对她从没萌生过性意识的,想不到这女人曾想过找他。

为什么?就因为自已的男人长期不在家。

此刻他看看吴香苹,想想自家那位实在让人倒胃口的老婆,身体隐隐地有了冲动。

但是他朝院里一瞥,想到刚才敲门时发现的情景,却立刻觉得这吴香苹奇脏奇丑,那股冲动转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他最终原谅了这女人,说:“事情过去了,就算啦。

再说工厂还要沙工帮忙建好。

不过,你要注意些影响!”吴香苹以最快的频率点着头说:“书记你放心,俺再也不干啦!再也不干啦!”

回到家里躺下,封合作回想一下刚才遇到的事情,忽然发觉了一个暗暗存在的事实:那就是因为男人长期外出,村里许多妇女所忍受的寂寞与荒旷。

以后的几天里,封合作在工作之余,就注意留心那些男人不在家的妇女了。

上一篇:心动演绎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