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40章

作者:金波滟滟 标签: 情有独钟 因缘邂逅 现代言情

第67章 不好意思

  入了冬, 农闲一开始, 杨老师到鲁家告别,“新华书店接收了一间仓库,里面有各种旧书,正在整理。小郭拿到了钥匙,邀我去他家住一段时间看书。我明天早上走,恐怕年前才能回来。”又把知青点儿的钥匙留下一把。

  “杨老师就放心吧。”鲁盼儿笑着点头, “隔几天我就过去看看, 年前烧上炕, 你回来就能住了。”

  “我当然放心。”杨老师就笑了, “说起来能出门这么久还要感谢你。”

  明明是杨老师把民办教师的机会让给了自己,可是他却反过来感谢自己, 就是不想自己难过。鲁盼儿一笑,“今晚就在家里吃饭吧。”

  “我也这么打算的——毕竟要好久见不到了。”杨老师搓搓手,“晚上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吧。”

  鲁盼儿也不客气, “先到园子里摘一只大冬瓜。”

  这可是体力活儿, 杨瑾就去了。

  红旗九队这边种的是车轴冬瓜, 长长的瓜很像牛车的车轴,熟了有几十斤重, 没有力气的人抱不动呢。

  这时节蔬菜早已经凋零了,园子里冬瓜的蔓和叶都变成了黑色, 但地上几个硕大的冬瓜却依旧苍翠,又因为圆滚滚的瓜上面结了一层白色绒毛般的霜而显得很可爱。

  冬瓜与别的菜不一样, 不怕霜,越是经霜,瓜的味道越好,因此这里的人们总要在园子里留下几只冬瓜慢慢吃。杨瑾挑了最大的一只,足有六七十斤重,抱回了屋里。

  这一会儿功夫,鲁盼儿已经杀了一只鸡,正在褪毛。杨瑾就知道刚刚她为什么让自己去摘冬瓜了,“你这是调虎离山呢?”杀鸡在农家可是大事儿,自己要是在肯定会反对。

  “不是因为要送杨老师才杀鸡的——今年家里没养猪,就多养了几只鸡,除了下蛋鸡年前都要杀了——天冷了鸡就不长肉了!”鲁盼儿说着话已经把鸡洗净切块,放在锅里炖上,“今天发了口粮,正好跃进也回来,我们做点好吃的。”

  “借口还很多呢。”杨瑾笑了。

  “才不是……”鲁盼儿说了一半儿就低下头抿着嘴笑。

  麻利地和了面,一半玉米面一半大米面,里面又加了炒熟的黄豆面、碾碎的熟花生和葵花子,然后在一个平底锅上烙出了薄薄的煎饼,鲁盼儿就把第一张递给杨老师,“尝尝看,刚出锅的时候又香又脆。”

  杨瑾站在灶台旁吃煎饼,果然比平时的味道不一样,便笑着说:“你也赶紧尝尝。”

  “你先吃吧。”鲁盼儿两只手都忙着,没空吃呢。

  杨瑾就扯下一块煎饼送到她嘴边。

  鲁盼儿不好意思地扭过头,“我等一会儿。”

  可是那块煎饼重新凑到她面前,她就笑了,就着杨老师的手吃了煎饼,“是很香呢。”

  过了一会儿,丰收和丰美和跃进一起进了家门,原来他们在路上遇到,跃进就载着弟弟妹妹回来了,三个孩子都饿了,洗了手一起先吃煎饼。

  等鸡肉冬瓜炖好时,大家已经吃得半饱,再吃着鸡肉,喝着鲜美的汤,又吃掉了许多煎饼。

  第二天鲁盼儿一早带了两包煎饼到了知青点儿,“小包是给小郭的,大包是给你的——煎饼凉了就变成了另一种味道,也很好吃。”

  鲁盼儿一直是特别能干,做饭特别好吃的姑娘,只是做了这么两大包——杨瑾接过来,“昨晚我走了你又烙了很久吧?”

  是的,还因为大米面不够了,又现磨了些。但是鲁盼儿只笑着说:“没多久的。除了给你和小郭,也给跃进带一些。”

  她为自己炖了鸡,又熬了半夜做了这么多煎饼,却不会承认——是因为她还没真正长大?

  杨瑾就笑了,“我知道了,在外面虽然有朋友照顾,但难免有不方便的时候,若是饿了就吃一张煎饼。”

  杨老师要年前才回来,那就会在外面住两个月,按他沉迷于看书的性子,鲁盼儿特别担心他因为看书忘记吃饭,所以才赶着烙了这么多煎饼,能放得住,又随时可以吃。

  既然杨老师知道自己的心思,鲁盼儿又是高兴,又是有些不好意思,“我要赶紧回去做缝纫活儿了呢。”说着转身走了,两条大辫子在身后起荡了荡。

  “还有两个多月……”杨瑾心里默默念着。

  也是巧了,杨老师走了没几天,丽雯姐就来了九队。

  她找到了鲁家,“杨瑾去哪了?我刚去知青点儿,大门是锁着的。”

  “杨老师去看亲戚了。”鲁盼儿笑着回答,杨老师就是这样向吴队长请假的,大家也都这样认为,真正的去处只有自己知道。

  “看亲戚?”章丽雯就抱怨道:“路过公社也不过去打个招呼。”

  “可能忘记了吧。”

  “又帮他找借口。”章丽雯想起来便问:“你怎么得罪了万书记?他一心想把你的民办教师拿下来。”

  鲁盼儿摇了摇头,那件事她不想说。

  “你送点礼吧,”章丽雯就指点她,“买两条香烟两瓶酒——烟要买大前门,酒要买茅台。给万书记送去,他就不会再为难你了。”

  就算送礼能解决万书记对自己的恨意,自己也不愿意,“万书记要是有本事就把我也撤了,我参加生产队劳动也一样过日子。”

  “你还真像他!”章丽雯指点着评价道:“所以,杨瑾把民办教师让给你,并不是因为他对你特别好,换一个人他也一样会让的,他就是这么书生意气!”说到最后她的语气越来越不好,

  很显然她对杨老师意见很大。

  鲁盼儿也不开心,很久以前她就不喜欢丽雯姐这样评论杨老师,“不管怎么样,我很感谢杨老师,也觉得杨老师是个好人!”

  “算了算了,我辩论不过你们,”章丽雯无奈地摇头,“我这次来,除了找他有事儿,也想请你帮我做套衣服。”

  鲁盼儿也放下与章丽雯的争论,打开她带来的蓝色布料,沉甸甸的,摸起来特别舒服,“这是什么料子?我还没见过呢。”

  “这是毛料,是从北京邮来的。”丽雯姐重新笑了起来,“我每年天刚冷就回家了,今年调到广播室反而不能回去,我爸妈就给我邮了最好的衣料。”

  吴红结婚时穿的也是毛料,但鲁盼儿没有上前细看,此时拿起来一瞧,果然是好布料,纹理细腻,又滑顺又挺括。而且,这块毛料的颜色还好看,不是最常见的藏蓝,而是天蓝,更适合女人穿。

  鲁盼儿从没做过毛料的衣服,又在舅舅的信里得知用毛料做衣服要特别经心,便重新叠起布料说:“这么好的衣料,丽雯姐不如拿到襄平县缝纫社做,听说那里师傅的手艺好。”

  “你以为我没去问过?缝纫社的师傅只做老式样,岂不浪费这么好的料子?”章丽雯就说:“我还是喜欢你做的衣服——那几件夏装、秋装,穿起来都特别好看!”

  既然丽雯姐这么信任自己,鲁盼儿就答应了,“想做什么样式的?”

  “其实我也不知道——今天过来也是想让你帮忙,我想要一套穿着漂亮,还与大家都不一样的衣服!”

  鲁盼儿想了想,“不想与大家一样,还要好看——这个颜色不适合做娃娃服的,不如做列宁装——恰好你这块料子尺寸很足。”说着拿出裁剪书给章丽雯看。

  “好!就做这样的!”章丽雯一眼就喜欢上了大翻领、双排扣、系着带子的列宁装,“穿着这件衣服坐在广播室里,一定很有气派!”

  第一次做毛料衣服,鲁盼儿也希望做出最漂亮的,因此量尺特别仔细,又特别多留了几天时间,“下周来取吧。”

  “好,我下周来取衣服。”丽雯姐又嘱咐她,“要是杨瑾回来了,你帮我给他带一句话,让他去广播室找我。”

  鲁盼儿点点头,送走了丽雯姐。

第68章 坦坦荡荡

  鲁盼儿特别用心地做了列宁装。

  一周之后,章丽雯过来取衣服, 穿上便觉得效果非常好,毛料本来就挺括厚实,再加上裁剪适宜,做工细致,将列宁装的庄重体现得淋漓尽致。

  章丽雯对着镜子左照右照,看到自己被新衣服衬托得十分干练, 满意极了, “过些天我去县广播电台试播就穿这套衣服——对了, 你先别说出去, 县广播电台有一个缺编,大家都想调过去, 只是现在还没定下来呢。”

  “我不会说出去的。”其实鲁盼儿早就听到了,现在只当不知,又笑着建议,“穿这套衣服时, 里面配一件白衬衫更好看。”

  “回头我就买一件白衬衫。”章丽雯知道鲁盼儿的眼光一向很好, 自己穿着她做的衣服, 一向得到很多赞美。

  “还有,毛料的衣服要是不穿一定挂起来, 不能堆在床上。”

  “这套衣服我一定爱惜!”章丽雯换下新衣服,重新穿上棉袄, 便问:“杨瑾还没回九队?”

  “没有。”鲁盼儿看丽雯姐叠得不对,便接过来整理好帮她放在包里, “走的时候就说过年前才能回来呢。”

  “他要是回来,你一定帮我传话儿。”

  “好的。”鲁盼儿答应了。

  丽雯姐做了列宁装之后,又有好几个公社女干部,或者干部家属来做这个款式的衣服。鲁盼儿将列宁装的工费定得也最高,毛料的要四元钱,普通面料的也要三元——这种大翻领、双排扣,又有腰带的衣服做起来很费工夫。

  不过也真是挣钱。

  去年娃娃服风行一时,今年就是列宁装。随着穿列宁装的人增加,闻名而来的人就更多了,大家一窝风地来做这个款式的衣服,离过年还有十几天呢,她就挣到了比去年还多的钱。

  鲁盼儿再也不担心钱不够用了。

  放假后,万红英也来做列宁装。

  一见面她先夸张地伸出双手跑了过来,“鲁盼儿,我一直很想你呢!”

  鲁盼儿淡淡一笑,没碰她的手,只接过布料打开看看,“我帮你量尺吧。”

  万红英配合地转动着身体,又大声说:“鲁跃进没在家吗?他今年考了第二,比许琴低了一分,是不是很生气?”

  “要我说他就不应该帮助许琴学物理——原来许琴物理不好,考不过鲁跃进,现在她的分数反而比鲁跃进还高了!”

  “鲁跃进太没心机了,许琴家里有权有钱,为什么要帮助她呢?自己好好学习才最重要!”

  跃进并没有出门,就在西屋看书。这段时间家里来做衣服的人不断,多半都是女人,他不好留在这边。此时听了万红英的声音没出来,应该是不想与这个同学打招呼吧。

  鲁盼儿并不叫跃进,更不搭话,只把万红英的尺寸记下来,“三天后来取衣服——先交四元手工费。”

  “手工费?我还用交吗?我们可是同学呀!”

  虽然鲁盼儿也曾经与万红英有矛盾,但哪怕是退学后也一直把万红英当成同学看的——她给同学做衣服从不收钱。

  但因为万红宇,鲁盼儿现在已经不认这个同学了,“当然要交——如果觉得贵,可以到别处做。”

  正是因为别处都不会做才来的,万红英就又问道:“手工费不是三元吗?”

  “你这件衣服的腰带要一段段接起来,很麻烦,所以就多收一元钱。”其实腰带都是接起来的,鲁盼儿不过随便找了个借口。万红英一直为难自己,自己也要多她收一元钱。

  近来万红英到哪里遇到的都是笑脸,今天受了冷遇不算,还要自己交手工费,她不高兴地说:“鲁盼儿,你做衣服收钱,可是搞资本主义呀!小心哪天公社派人没收你家的缝纫机!”

  鲁盼儿一笑,“那公社先把襄平县缝纫社的缝纫机没收了吧!”

  “你和缝纫社能一样吗?”

  “怎么不一样?缝纫社给大家做衣服收钱,我给大家做衣服也收钱,算起来比缝纫社收的还少——而且我还给化工厂做抹布支援工业建设呢!”

  其实爸爸一直想把鲁家的缝纫机没收,可就是没法动手——差不多各生产队都有妇女收钱帮人做衣服;还有木匠、瓦工、打土坯种种类似情况,根本杜绝不了。

  就连不让鲁盼儿当民办教师,也失败了。

  总有人帮她。

  堂哥发了好几次火,可谁也没有办法。

  万红英就又想到田翠翠,怎么□□也没把她□□服气了,现在八队的人都掩护她,连抓她的错也抓不到了。

  现在她们都成自己的对立面。

  要么不做衣服了?万红英犹豫了一下又否定了,自己是万书记的女儿,过年一定要穿最新式样的列宁装!“不就是四元钱吗?给你吧!”万红英拿出了钱,“你现在真庸俗!”

  鲁盼儿收了钱,“我是庸俗,不过我的钱都是做衣服换的,不是别人送的,用起来理直气壮,一点儿也不亏心。”

  万红英戴的手表,系的围巾都是别人送爸爸的,这块布料当然也是一样,她脸不由得一红,可转眼间又恢复了正常,“那又怎么样?我爸是公社书记,他们都有求于我爸!”

  “万红英,你敢到大家面前说出你刚才说的话吗?”跃进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门口,“如果你敢,我就去县委告你父亲!”

上一篇:与你千般好

下一篇:季太太宠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