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继承博物馆 第13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爽文 时代奇缘 玄幻仙侠

  瞧见吴普开播,还挂了个“点击就看苏轼学自行车”的标题,观众们立刻涌了进来。

  没想到一进来就听了一耳朵的自行车构造,什么传动式机械,什么主动齿轮,什么被动齿轮,什么变速器,什么杠杆原理……

  很不错,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

  苏轼却是听得非常认真,他本身就是个好奇心极强的人,更别提还是这种他以前绝对接触不到的事物。

  两人信步闲行,走到广场时天边出现了绚丽的晚霞,红彤彤的一片,红到深处还染成了紫,瞧着好看极了。

  吴普上车给苏轼示范。

  苏轼一看,还挺简单。

  真就是上去一蹬腿,两个轮子就推着人往前走。

  苏轼本身就会骑马,见状信心满满地说道:“看起来不太难。”

  吴普骑了回来,下车让苏轼坐上去试试看脚能不能够到地面。

  每个人的身高腿长都不一样,他得帮苏轼把车座调到最适合的高度。

  苏轼依言骑了上去。

  吴普发现车座偏高了点,帮苏轼调试了一番,就让苏轼试着往前骑。

  苏轼左脚踩踏板,右腿一蹬,顺利离地。

  到底是第一次骑,自行车的行进轨迹难免歪出点蛇行的味道来。

  不过博物馆前的大广场又宽敞又空阔,连个人影都没有,苏轼就算横着骑也没事。

  所以苏轼很快就迎着夕阳越骑越远,愣是骑出点放纵肆意的感觉来了。

  吴普眼瞅着苏轼马上就要跑没影,也跨坐上自己那辆自行车追了上去。

  本来直播间里还在赌苏轼摔不摔,瞅见苏轼三两下就顺利上手,立刻不赌了——

  “我还想看苏东坡艰难学骑车,结果他咻地一下就消失了!”

  “哈哈哈哈刚才赌会摔跤的是不是忘了《江城子·密州出猎》?”

  “???怎么回事?我明明高考完十年了,一有人报这个词牌名我就开始背‘老夫聊发少年狂’!”

  “动了,DNA动了,我也已经开始背了!”

  “对对对,我也想起了这个,‘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那可是打猎啊,那肯定少不了骑马射箭!”

  “对啊,古人都会骑马,骑个自行车有什么难的。古代读书人可是要走远路的,骑行十天半个月很正常!”

  即便没什么意外发生,也没安排什么特别表演,直播间里的观众还是越来越多。

  无人机不远不近地缀在吴普和苏轼身后,跟着他们一起在广场上绕了两圈。

  苏轼注意到一号馆被绿油油的东西围挡起来了,好奇地骑了过去,问吴普:“这绿油油的玩意是什么?”

  吴普介绍道:“这是建筑防护网,里面是正在改建的一号馆,回头改建好就可以对外开放了。里头有个挺大的观影厅,过几天你可以进去看自己感兴趣的影视作品,用手机看太伤眼。”

  苏轼高兴了:“好。”

  吴普见苏轼已经骑得很稳当,询问苏轼要不要和自己一起骑车去村里取快递。

  苏轼欣然同意。

  两个人骑车到附近的村子,也就花了不到十分钟。

  最近几年农村发展得很快,清阳村这边也得了不少补助,纷纷响应号召回来建起了新楼房。

  这些年路修好了,快递也下乡了,村里的日子比之以前可谓是日新月异。

  不过对村里的老人来说变化不算特别大,到了清凉的夏天傍晚他们还是爱聚在村口的晒谷坪里面打牌聊天。

  吴普搬过来没几天,与清阳村的人不太熟,只上次和张正豪过来吃过次饭。他下了车和打牌的村民打招呼,问他们快递点在哪里。

  见是两个生面孔,村民们先是给他们指了路,又问他们从哪来的。

  吴普笑答:“清阳博物馆那边过来的,要不了多久就该对外开放了,到时大家可以过来看看。”

  “那地方终于要开了啊。”有人感慨,“建起来这么多年了,只每个月有辆车过来转一圈,我们这些本地人都不晓得里头是什么样的。”

  两边闲聊了一会,吴普才知道骆老爷子这些年一直没少帮扶清阳村的后辈,所以村民们平时都自发地帮忙维护清阳博物馆。

  去年有几个网红跑过来想翻墙进去拍摄里面的情况,就是在附近干活的村民拦下的。

  得知吴普是骆老爷子的孙子,就有在旁边看打牌的人热情地领吴普两人去拿快递。

  没等吴普和苏轼拿好快递走人,村支书就闻讯找来了。

  他拉着吴普交换联系方式,表示要是博物馆那边有什么事可以打电话找他。

  博物馆真的能开起来,对他们村子来说是件大好事!

  到时候过来玩的游客会多起来,他们的机会也会多起来!

  村支书知道年轻人都爱网购,自然积极地表达自己淳朴无比的善意:“你们以后不用特意跑来拿快递了,博物馆的快递一定送货上门!”

  吴普笑着道过谢,婉拒了村支书留饭的提议,说他们正在直播,一会还有安排。

  村支书惊讶:“直播?没看你们带那个杆子啊!”

  吴普指了指在不远处跟拍的无人机。

  相比村支书的后知后觉,附近的小孩早就发现了这个新鲜事物,纷纷围拢在周围近距离观察无人机。

  吴普见小孩子们眼底满满的都是好奇,当场让无人机给他们搞了个小小的飞行表演,引得一群小孩哇哇直叫。

  眼睁睁看着画面开始不断翻转晃动的直播间观众:“………………”

  馆长你是不是把我们给忘了?!!!!

第14章

  吴普当然没忘在直播。

  不过他开直播是为了攒科普值,并不是为了赚钱或者爆红,自然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于是在苏轼表示他也想玩玩的时候,吴普又热心地教苏轼控制着又飞了一遍。

  直播间观众:开始记仇.jpg

  爱上一个没有良心的直播间,他们能有什么办法,他们只能接着看了!

  别说,看久了就觉得这种感觉还挺新鲜的,像极了第一视角玩儿飞行表演!

  苏轼玩够了,就跟吴普一起在小孩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骑车载着几个大大小小的快递往回走。

  两人绕回晒谷坪边上时,太阳已经沉到山腰。

  打牌的人都纷纷散场回家吃饭,家家户户都飘着饭香。

  路过村头那家农家乐,吴普一眼就瞧见正在院子里烧秸秆的老板。

  他长腿一伸,在苏轼的侧目下用脚刹车。

  吴普笑眯眯地朝老板打招呼:“梁叔,你这是在做什么吃的?”

  “烧壳子,你没吃过吧?”梁老板笑着给吴普介绍,“这是我家乡的做法,也不知道这次做出来味道怎么样,快烤好了,要不要吃了再回去?”

  吴普看向苏轼:“要不要尝尝看?”

  苏轼一听是自己没吃过的东西,立刻兴致勃勃地说:“能尝尝自然最好。”

  两人把自行车靠边停在门口,进去打了小桶井水洗手,坐到边上等梁老板把烧壳子从火堆里拿出来。

  得知吴普两人在直播,梁老板就给吴普两人讲起他过去的故事。

  他原本是个牧民的儿子,后来读了书,就离开了家乡。

  他去过许多地方,遇到过许多人,没想到对妻子一见钟情,就在首都定居了。

  后来儿女都长大了,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他索性就跟着妻子回村子里开个农家乐,没事捣腾点吃吃喝喝的玩意。

  去年妻子病没了,儿子说要接他去市区住,他不想去。

  这里的一花一木都是他们夫妻俩布置出来的,说不准他一走,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就枯死了。

  梁老板看着火堆叹气:“人啊,就应该趁着自己还算年轻、身体还算健康,多去做点自己想做的事。你看看,我们年轻时总想着结婚就要买房,买了房又想着要给孩子好的教育,一眨眼大半辈子过去了,我也没机会带她回草原上看看。”

  吴普认真聆听。

  梁老板用手里的长铁钳撩了撩火堆,语气越发怅然:“等到我们终于闲下来可以到处走,她却不在了。”

  见梁老板明显有些思念故去的妻子,吴普含笑转开了话题:“以前牧民常吃这个吗?”

  梁老板点头,洋洋洒洒地给吴普介绍起来:“我小时候吃的烧壳子可不是用秸秆烧的,我们那会儿烧的是马粪和羊粪。

  “你们这些城里娃可能很难想象,在草原上牲畜的粪便风干后全是很好的燃料,烧着一点都不臭,还有淡淡的草香味。”

  “牛粪和羊粪最好烧,一点就着,马粪比较松散,晒干后就不成型了,我们每次都等攒成堆了再拿来做烧壳子。”

  不仅吴普这个城里娃开了眼界,苏轼这个古代娃也开了眼界,没想到烧粪也能烧出经验来。

  北宋疆域比南宋稍微大一点,但也只是大那么一点而已,牛马这些牲畜同样没有大规模养殖的条件。

  苏轼只见过辖下小孩捡牛粪去堆肥的,没见识过牛粪羊粪多到可以代替燃料的草原游牧生活。

  听了吴普给他转述的“烧粪学问”,苏轼由衷感慨:“世间之大,造物之奇,人穷尽一生也没法探寻完。”

  三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天在这期间彻底黑了。

  橘黄色的灯光取代夕阳照亮了宽敞的庭院。

  梁老板把鏊子从火堆里取了出来,热情地招呼吴普和苏轼:“好了,可以吃了,刚出锅时最好吃,你们来趁热尝尝。”

  鏊子的盖一打开,浓浓的焦香味就飘了出来。

  烧壳子被烤得两面金黄,掰开一看,里头洁白松软。

  一口咬下去,苏轼先是尝到外皮的脆香,接着就是好吃管饱的面芯子。

  香豆粉和胡麻油在这种最原始的烹饪方式之下,闷烧成了别样的美味。

  苏轼毫不吝啬地夸赞:“好吃!”

  梁老板见他们喜欢,自然招呼他们多吃点。

  三个人把鏊子里的烧壳子瓜分完了,吴普和苏轼才从梁老板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