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 第13章

作者:行而不辍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古代幻想 轻松 玄幻仙侠

  嘶!听沈悠这阴阳怪气的调调,谁都不好了,究竟这大宋是有多让人唾弃啊,才能让沈悠如此不屑?

  【之前我说过,赵匡胤这位开国皇帝虽然建立了大宋,架不住当时他们所面对的敌人不是一般的强悍,为此,赵匡胤在权衡之下,才会想出赎回燕云十六州的主意,虽然大辽肯不肯是另一回事。那至少,赵匡胤是完全不打算领着大宋的兵马去送死。】

  【可是呢,解决了哥哥上位,又把北汉收拾了之后的赵光义呢,突然觉得自己厉害了,比自己的哥哥要厉害得多。所以,带着这点迷之自信,赵光义兴冲冲的准备亲自收回燕云十六州!】

  赵匡胤听到这儿嗤笑一声,凝视着一旁的赵光义,“你倒是自信!”

  赵光义那是连吭都不敢吭上一声,赵匡胤已然冷笑道:“我尚不敢与此时的辽国正面对抗,你却认为自己上位之后可与辽国抗衡?亲自收回吗?就凭你?

  是的,赵匡胤征战多年都不敢生出的信心,赵光义只是灭了区区一个北汉,竟然就觉得自己可以收回燕云十六州,他是有多没有自知之名。

  【宋史对这位赵光义的评价是:“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听起来很是不错对不对?然而我们的伟人却在这句话后面作了批语:“但无能。”】

  【对的,这句“但无能”非常的贴切,由此,也可以知道赵光义此战的结果。“高梁河车神”,那是因为赵光义在领兵意图夺回燕云十六州时,执意不听武将们的劝阻,以刚刚灭了北汉的疲惫之师继续进攻幽州西北的高梁河。亲自上阵指挥与辽军作乱的赵光义啊,最终身中两箭,弃大军于不顾,仓皇逃之夭夭,以令大宋军队群龙无首,四散溃逃。宋军大败,将士死伤无数。辽国追击赵光义,可是没想到啊,赵光义身中数箭不能骑马,骑驴而逃,竟然都让他跑掉了。不得不说,这逃跑的本事,赵光义相当的了得。所以这车神之称也就由此而来。只是可怜无数大宋将士就这样被赵光义丢在了战场之上,赵光义也把赵匡胤好不容易才攒下的军队家底全都挥霍一空。】

  【身为皇帝,上了战场,但若身先士卒,自然让身后的将士为之振奋,不畏生死而战,纵然战局不利,也未偿不能反败为胜。偏偏一个想上战场的皇帝,不擅武事却胡乱瞎指挥。人家赵匡胤一个身经百战的人都知道辽军不好对付,不敢轻易出兵,退而求其次的想着攒点钱,最好能把燕云十六州赎回来。赵光义一个文人,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人,不听武将们的劝也就算了,还想在战场威风一把。结果怎么着,威风没耍成,脸都丢尽了。为此让数万万将士因他而枉死,赵光义可真是一个好皇帝啊!】

  骂得没有错!

  赵匡胤眼刀子甩向一旁的赵光义,赵光义此时是想死的心都有。

  【按理来说经此一战,赵光义该记着教训了吧,然而有人成就了车神之名,甚以为打不过肯定能跑,数年后听说辽国主少国疑,大辽国由太后萧氏摄政,赵光义甚以为这是一个绝佳打败辽国,重振雄风的机会。然而让赵光义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辽国这位萧太后那

  可是直接将辽国推向鼎盛的人物,就他一个不懂武事,更轻视于武将的人,完全不是对手。】

  【大抵赵光义是欺负惯了女人,从心底里瞧不起女人,以至于听说辽国萧太后摄政,便认为他一定可以趁机大败辽国,更能顺势收回燕云十六州。然而他只凭旁人一句主少国疑,女主专政便认定这是他攻破辽国的机会,却没有了解过,这一位萧太后的生平经历,更没有仔细探明大辽国如今究竟是什么情况。再一次出兵。亏得他底下的文臣苦口婆心的相劝,拦下他再一次亲征,否则他这一回啊,未必能靠着绝佳的车技,再一次逃过一劫。】

  实话,听到女主专政这四个字,不少人都挑挑眉头,女人啊,女人吗?

  吕雉却是饶有兴致的等着,萧太后吗?她倒是想听听这一位是怎么样的人。

  “因为对手是女人你就敢轻敌?你知道什么叫知己知彼?你知道什么叫不可轻敌吗?真真是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赵匡胤气得脸都青了,着实没能忍住上手了啊!

第28章 太后亲征

  如果说之前沈悠评论赵匡胤有自知之明,能力有限也是情有可原,赵匡胤胤并不认为那是赞许,此时听着沈悠说起赵光义一波又一波的操作,那真是恨不得赵光义能有那么点自知之明!

  空有志向有个屁用,无能却不自知,这不是把大宋往火坑里推吗?

  满朝的文武大臣在听说赵光义做下的事情之后,对于赵匡胤亲自动手把某人往死里捧,没有一个敢劝。

  连亲兄弟都能狠得下心对付的赵光义,他能是什么好东西?对,那是没有证据不假,然而赵光义继位这个事,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肯定相当清楚的知道,这里头必然有着无数的阴谋。

  天幕说起赵光义领兵出征,不听劝也就算了,一看情况不对,竟然跑得比兔子还快。那无疑是让大宋军队溃不成军,这样一来,多少将士死在那一仗。沈悠没有细说死了多少人,但正常的操作,个人研究研究自己的处境,很是以为,自己未必不会死在这一仗又一仗。

  故,打吧,陛下您下手重一点,千万别客气。

  【既要知己,也该说说辽国的事。尤其得说说辽国的这一位萧太后。她可也是一位传奇的人物。辽朝至于大宋赵光义继位此时,已然建朝六十年。辽国是由契丹族所建,契丹族,很多人或许都没有概念,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民族,他的起源是什么?针对契丹族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匈奴说”,一种是“东胡说”。都是北方游牧民族。】

  听到匈奴两个字,秦始皇第一个有了反应,匈奴啊,困扰了大秦多年的匈奴,没想到最后竟然继续繁衍了下去。

  【无论怎么样,作为少数民族,几乎中原的汉人都有着自傲,他们瞧不起北边的人,哪怕辽朝已成为一个政权,在他们看来,依然是未经教化的蛮夷之国,从骨子里,汉人哪怕屡屡受到侵扰,依然不屑于他们。可是,汉人啊,总是吃亏不记打。他们以为,他们瞧不起的人永远不会变,他们觉得,自己的成功仅仅是因为他们是汉人,而不是因为他们一直在不断学习,也在不断的进步。】

  【诚然,契丹族有着北方游牧民族的特点,精于骑射,勇敢强悍,尚武。在汉人们看来,他们不尊礼法,不通礼数,一味好战掠夺,令他们不胜其扰,无时无刻,汉人们不想把他们打服,打老实。可是,没了一个契丹就会再有另一个民族,只要有人,为了生存,就免不了有争斗。】

  【当赵光义认为辽

  国随着辽景宗这位明君驾崩,小皇帝继位,这就是他的机会,却忽略了辽景宗体弱,多年以来由皇后萧绰辅佐朝政。对于这位萧太后,哪怕是后来的辽景宗都十分认可,既将大权交付之。在他活着的时候,举国而托,直接让萧绰总理辽国事务。】

  【曾经辅佐朝政的皇后,如今成了太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七有记,听说辽国不仅主少国疑,女主专政,萧太后还有一桩风/流韵事,辽国上下都挺痛恨的,请赵光义趁此机会赶紧出兵夺回幽州和蓟州。这也算是在宋史看来萧太后甚为人诟病的事。】

  【是什么样的风/流韵事呢?原来早年萧太后在入宫前,其实早与一个叫韩德让的人定了亲,只是两人没来得及成亲,却被征召入宫为妃。辽景宗驾崩之后,萧太后与韩德让旧情复燃,在辽国,两人情/人之间的关系,举国皆知。契丹可不讲究什么守节,更不在意萧太后和谁在一块,他们更多关注萧太后能不能治理好辽国。游牧民族民风开放,要求女子守节的事,完全不存在,丈夫死了再嫁,养个情/人什么的,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这也是文人士大夫们看不起游牧民族的原因。在他们看来,这实属不合礼数。】

  【看看,这就是差距。南宋的历史学家李焘啊,在《续门外汉通鉴长篇》中特意注明:“契丹主年幼,国事决於其母,其大将韩德让宠幸用事,国人疾之,请乘其衅以取幽蓟”。一国的太后有个

  情/人,就能让他们有可乘之机?真真是可笑之极。】

  【他们在敌视萧太后私德的时候,却忽略了辽国的现状。自辽建朝以来,为了争夺皇位,自相残杀不断,可是辽景宗继位之后,对于政敌宽宥以待,任用贤臣,虚心纳谏求治,以令大辽国内吏治清明,内部开始慢慢稳定,不再一味争权。辽景宗病逝,萧太后摄政时,第一件事她便令宗室亲王,“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从而让最有资格和她的儿子争权的人失去了兵权。】

  【内部安定,面对赵光义发兵,彼时的萧太后怕是觉得这是一个能让她的儿子,也让她这个太后地位稳固的机会。毕竟,对外战争对于内部来说就是最好的转移矛盾的做法。赵光义觉得主少国疑,女主专政,对付女人可比对付男人要容易得多。于萧太后而言,几年前大辽和大宋一战,她定然已经知道大宋朝是什么样的情况,已经占据上风的辽国,更能借此机会再次重创大宋,以令辽国得以休养生息。】

  【赵光义啊,他自信满满的以为自己必胜,如何也没有想到,辽国早就洞察大宋的弊端,明了大宋有赵光义这样一个临阵而逃的皇帝,大宋将士的士气,因那一战,早已溃散。再加上大宋朝中会打仗的人几乎都是赵匡胤留下的,试问,赵光义敢相信这些人吗?】

  【是的,赵匡胤汲取自己黄袍加身的教训,他请手下的武将们喝酒之后,明明白白的告诉手下们,他也怕将来有一天,他们这些人突然被黄袍加身,不得不反,因此来了一个“杯酒释兵权”。让手下将军将手中的兵权上交,赵光义更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天下的武将们,他不相信他们,因此设立监军一职。】

  【监军啊,在大宋又叫都监。虽不是赵光义首创,他设的这个监军是可以干涉主将的指挥的。不得不说,这文人误国的话有时候是真的再贴切不过。从未上过战场的人,竟然总想着对战场上的将军指手画脚。人都说吃一堑,长一智,怎么赵光义败了一次依然志得意满,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扳回一成?】

  【宋太/宗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宋军兵分三路分别进攻雄州、飞狐,宋军师出顺利,连攻下岐沟、涿州、固安、新城。眼看前线告急,萧太后当机立断亲征,不仅她来了,她更是带着皇帝耶律隆绪一道前往。】

  前面对于沈悠说起萧太后在丈夫活着的时候举国相托,那也还好,所谓风/流韵事,在意的人少之又少。一听到萧太后亲征这个事,好些人都顿住了,太后亲征吗?还把皇帝都一道带上。

  秦始皇抿了抿唇,女人,他也算是吃过女人的亏,可是这位萧太后不同,于前线大战,我军处于劣势的时候敢亲征的人,可见有些胆识。

  然而听完赵光义亲征却弃军而逃的人,也算是感受到了这世间浓浓的恶意,不是所有的皇帝在御驾亲征后都能达到振奋军心的效果,故而,此时对于萧太后御驾亲征这个事,秦始皇决定听完再决定骂人还是夸人。

  吕雉再一次怔住,御驾亲征吗?这位萧太后倒是让人惊喜不断。

  武周时已然为帝的武则天听到现在,终于算是对后世的人有了兴致,“御驾亲征?也不知结果如何。

  【御驾亲征,有了赵光义的御驾亲征却把大宋的军队带沟里,那都是在大宋占据上风的时候。现在大辽连丢数城,明摆着居于下风,又一个御驾亲征的太后,肯定有人在想,那有用吗?别掌人萧太后和赵光义比,那完全就是对萧太后

  的侮辱好吗?】

  !!!赵光义顶着鼻青脸肿的头,恨恨地盯着沈悠,怨念无比。

  【面对辽军节节败退之状,萧太后决定以各个击破,尤其得利用他们辽军擅长的骑射,以及地形的优势。一面萧太后让耶律休哥前往涿州阻止宋军,一面着耶律抹只驰援幽州,萧太后则亲自领着儿

  子带着数万精骑前往驼罗口。】

  【耶律休哥断了宋军的粮道,以令宋军粮尽,由此也就注定了宋军的败势。宋军本来想以三路兵马围攻之势,希望能够夺回幽州。一路失误,其他两路的合围之势也就不成了。正所谓趁你病,要你命。辽军自断了宋军的粮道之后,大举反攻,一路精骑追赶而来,边追边杀。】

  【宋军主将曹彬不愧是赵光义的得意爱将,果然学了赵光义的十成十,眼看大军败势一成,连夜骑马逃遁,致使宋军再一次群龙无首,全军崩溃,也埋下宋军大败的结局。辽军将宋军追至歧沟关,曹彬带人抢渡拒马河,却让宋军溺死者无数。数万宋军或被俘被杀,溺水身亡,宋军损失惨重。自此,再也没有主动出击辽军的能力。史称此战为歧沟关之战。】

第29章 改良科举

  听到沈悠肯定主将曹彬逃跑的行为,所有听着的皇帝武将们再次嗤之以鼻。果然是什么样的皇帝养什么样的臣子,宋朝啊,怪不得沈悠提起宋朝时嗤之以鼻。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此言不虚。两方对战,本来极有希望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赵光义,却因为一次又一次无能而葬送大宋大好的局势,听着恨不得让人把他拉下马。而本来居于下风的辽国,随着对手一次又一次的自掘坟墓,慢慢的从原本将自后周世宗柴荣手里变坏的局面,一点一点的扳回来。】

  【我在想,宋朝那些自上而下的男人们拼了全力的压制女子,约束女子,是不是就是因为忘不掉他们败在一个女人手里的开端,造就了后续宋朝几百年都争不回来,所以,他们奈何不得萧太后,便将这份恨意归到女人们的头上?】

  【是的,经此一战,萧太后在大辽国的地位更稳了。此后萧太后执政辽国,屡次对宋用兵,皆以胜利归来。宋朝对辽国是什么样的态度?大宋两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宋军损兵折将,好些人谈辽色变,大宋朝廷自此对大辽执行:“但令坚壁清野,不许出兵,继不得已出兵,只许披城布阵,又临阵不许相杀”的消极防御态度。如此一来,直到辽统和二十二年,北宋景德元年,这回大宋的皇帝换了人干了,是为赵光义的第三子赵恒,宋真宗。】

  【宋真宗啊,在他之前,泰山封禅是皇帝们文治武功足以令后世称颂,王朝达到鼎盛的代表,在他之后,再无人泰山封禅。这一位成功把泰山封禅搞臭。具体怎么样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此时距离上次的歧沟关之战已经过去了十八年,大宋在一味消极防御辽国的时候,内部也在不断发展进步。赵光义打仗不行,但要说搞阴谋诡计那真是一流的。按理来说,像他这样连打了两回败仗,必令天下大乱了吧,历两世而亡的朝廷也不是没有,秦隋两朝都知道的了。】

  秦始皇和隋文帝表示,可以了,他们够郁闷的了!天幕你不说说他们两个影响后世的皇朝也就算了,还总拿他们当反面教材,考虑过他们的心情吗?

  【赵光义都做了什么呢?大力改良科举。现在的我们都知道,科举是取才之法,但并不是一开始科举推行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样子。三年一考,乡试会试殿试,自隋朝开始实施科举考试,初初那可是开卷考试。所谓开卷考试也就是参加科举的学子们,可以先捧着自己的文章奔走于朝中重臣里,先让人看到他的文章好坏,待到

  考试的时候,主考一看他的名字,咦,是个人才。留用!】

  【这样科举取才公平吗?当然不可能公平。开卷考试,这跟之前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都一样,都只会让上层集中发展。这种情形无论是作为帝王或都天下学子并不乐见。赵光义怎么改良科举的?他觉得之前唐朝咱们女皇陛下用过的糊名考试的办法可以完全推广,甚至作为定制。】

  女皇陛下!!!如果说一个萧太后亲征把大宋打得溃不成军,兵败如山倒,已然让无数帝王们震惊无比,女皇陛下四个字,令所有帝王都控制不住的站了起来。

  “女子也能为皇?这唐朝,令朕好奇无比。”秦始皇震惊过后,更想知道能出女皇的大唐究竟是什么样的。

  吕雉何尝不为之震惊,手不由捏紧了,刘邦的声音传来了,女人当皇帝?那些男人是有多没用?

  “陛下难道不觉得,大唐还真是让人惊喜呢。能安天下,能定天下者,可为帝。”吕雉语气难辨喜怒的接过话,刘邦一眼望向吕雉,吕雉冲刘邦一笑,并不掩饰她的想法。

  刘邦啊的一声,“我倒是想看看,所谓的唐朝是不是能容得下所有?”

  此时的李世民也是不可置信,大唐的女皇陛下?嘶,女皇陛下呢!谁把位子传给女儿家了?这是

  他的后世子孙吗?竟然有本事干过他们李家的男儿们吗?

  底下的臣子们皆面面相觑,虽然吧他们不是看不起女人,然而脑补一下上面坐着的是一位女帝,嗯,怎么感觉有些怪呢?

  大唐的君臣都不发一言,谁心里却都不轻松。

  不对啊,他们的关注点不应该在科举吗?科举啊!

  沈悠已经继续道:【糊名制的推广,让赵光义得以提拔大批的寒门子弟,从而也得到了天下文人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纵然赵光义把大宋对辽的大好局面葬送,依然能稳坐江山的原因。武将们啊,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赵光义两次北伐,再把无数能打仗的武将都送到大辽手里,真让人不得不怀疑,他是不是有意借大辽之手把武将们都干掉。能打仗的人都死了,还有谁能与之为敌?】

  别说沈悠有此猜测了,面对一个一次又一次送大宋将士去死的赵光义,谁心里不得有那么一个想法?

  【真正能乱天下的,从来不是文人,而是那些手握兵权,背靠立国

  之本的将士们。赵光义把武将们收拾了,再通过改良科举制度,收拢天下学子之心。学子们都是什么?是将来的治国之人,也是记史之人。把这些人收拢,还用担心有人道他的不是?还怕天下人骂他吗?】

  【须知文人们啊,对于有利于他们的人自然是大夸特夸,凡不利于他们的,必然是要想方设法挑出毛病来,无限放大,再引得天下人口诛笔伐。不得不说,赵光义打仗是真不行,这对人心的洞察却是一等一的好!】

  赵光义!!!可以请你不要再夸我了吗?你那是在夸我吗?看看他哥和底下那些武将们的眼神,恨不得把他千刀万剐了都,天幕这是要坑我,坑我!

  【你们以为这就完了?并没有,想要拉拢人,能给人前程还不够,更得把人的位置提高啊。赵光义发扬光大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也就造就了大宋一朝文人的地位那是空前的高。自然,随着一次又一次科举取才,轻而易举的,赵光义就把赵匡胤留下的旧臣全都换了下来,这样一来,赵光义纵然对外没有功劳,内里朝臣都是因他而得利的,谁还会想不开的要把他拉下马。这不就让他有了机会稳坐皇位,更把他的江山传承下去?】

  【可是,因为他两次北伐令大宋损失惨重,此后对大辽又是消极防御,辽军不趁着国内安定,军事强悍时发兵南下,最好能一举拿下整个中原,那他们岂不是白瞎了多年的努力?】

  【面对辽国频频进犯,宋军不堪其扰,而且随着赵光义驾崩,新君继位,也得开一个好头吧。此时的大宋朝里尚有主战的臣子,如宰相寇準。面对大辽国下诏伐宋,萧太后母子御驾亲征,寇準一再进劝宋真宗赵恒亲征。宋真宗怕吗?怕的!几乎在听到寇準提出让他亲征的时候,他就想跑。却被寇準劝阻,逼于无奈的真宗只能赶鸭子上架,不得不御驾亲征。】

  【赵家啊,赵光义真是开了一个极好的头,战场上丢下数万将士跑得无影无踪,就这样都能稳坐江山,这不是在告诉他的儿孙们,人啊只要活着就什么都会有,所以别太在意什么天下,什么百姓。瞧,于国家危难之时,他们可不就以自己的性命为重?前线告急,江山不稳,不不不,只要他们活着,仗会有人打,江山也会是他们的,不用怕。】

  这番话的嘲讽值实在满得不行!

  【相比之下,辽国怎么样呢?有野心的萧太后再一次和儿子御驾亲征。宋朝皇帝是被迫亲征,人家辽国的太后皇帝

  是积极亲征。不是我想要拉踩,也不是我同为女子我就站在萧太后这一边。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作为君王,在国家危难之时,对于国家的态度,应对的办法,别管男/女,就这态度,谁胜谁劣?】

  没有人能昧着良心说出宋真宗或者是赵光义比萧太后有魄力,更像一个君王的话!

  【所以,对于宋朝开始致力于对女子们的压迫,是因为文人们痛恨于他们的君王斗不过敌国的太后?还是他们意识到女子绝不比他们差,甚至,他们害怕自己太过于没有骨气,又生怕女子们比他们有骨气,所以干脆想办法把女人养废?虽然裹脚起源于何不得而知,要知道裹脚之风正是由宋朝大肆掀起,宋朝皇室中的宫妃公主们皆以裹脚为美,以至于后来有一位荣福公主因为脚大,竟然都被怀疑不是大宋的公主。】

  【宋朝的皇帝恶心吧!自己没有本事,斗不过敌国的太后,竟然想出那么恶心的办法废了女人们。以至于上行下效,终大宋一朝,那是处处压制女子,就只为了造就男强女弱的局面,让女人们再也没有机会为难于他们。】

  【可怜女子们面对整个社会的压迫,没有办法反抗,就只能一步一步慢慢的被他们约束在内院,一点一点的失去生而为人本就该有的权利。枉他们还说什么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也不看看包容豁达的历代王朝如何的繁荣昌盛,秦汉隋唐哪一个不比他们厉害,人家想方设法压制女人了吗?大宋一群没骨气的玩意。自己没有骨气,就干脆折了女子的双脚,果然这没用的男人才只会欺负女人。】

第30章 澶渊之盟

  好吧,本来没觉得女子有什么需要处处约束的秦汉隋唐等朝,得到沈悠的肯定,那必须更要发扬光大他们现在的美德。

  宋朝,哼,真是够没脸的。自己没本事对付外敌,败给了敌国太后,竟然把气撒到自家的女人身上。确实不是个玩意!

  赵匡胤本来是不想再打赵光义的了,然而此刻听着沈悠说起那没用的男人才只会欺负女人,赵匡胤没能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