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 第14章

作者:行而不辍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古代幻想 轻松 玄幻仙侠

  怎么,你看着辽国的萧太后这般厉害,是生怕我们大宋也出一个像她那样厉害的女子?比起像你,你的儿子,我巴不得我大宋能有多几个像辽国萧太后那样的女子,也不至于让我大宋沦为后世笑柄。赵匡胤一边打的边骂。听着大明的叫门天子的时候,赵匡胤对朱祁镇鄙夷之极,没有想到啊,他弟比起叫门天子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丢下大军转身就跑,那么怕死你上什么战场?要不是赵光义上战场,大宋兴许还不会败得那么惨!

  “哥,那不是我,不是我干的。”赵光义冤枉啊,沈悠也没有说从他开始就努力的压迫女子吧,怎么能把事全都推到他的头上了!

  “不是你,难道不是你的儿孙吗?不是你带一个好头,你的儿孙敢有样学样?”面对赵光义回嘴,赵匡胤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没用的东西,抢他的皇位倒是真行,对外敌却没有半点本事,还把大宋的将军送给辽国杀!再加上生出一个没用的儿子,连亲征都被人强押着去的,岂不让赵匡胤更火大!

  【实话,大宋有像赵光义这临阵而逃的人,也有无数不畏生死,不为君王,但为百姓守在最前方的人。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才能一回一回的把大宋的江山救回来。】

  【萧太后和儿子领着辽军二十万精兵赶赴宋境,大宋将士拼死而战,辽军大军初战威虏军、顺安军不利;继而辽军转战北平寨,受挫。辽军兵转攻保州、定州,却久攻不下。此时的辽国可是孤军深入,可是显然这一战大辽必须也得打。因此只好又东攻瀛州。】

  【这一回却是辽军轻敌了,以逸待劳的大宋兵马,辽军敢来,宋将李延渥领军杀辽军三万,伤辽军者数万,形势至此相对大宋有利。不过,萧太后与辽将萧挞凛、萧观音奴二人率军攻克祁州,此时辽军会师,目标是冀州和贝州。而且辽军已经攻克德清,生俘宋将王先知,辽军抵达澶州,并对澶州三面包围,宋将李继隆死守澶州城门,致使辽军无法再继续前进。

  辽宋最后一战,终于真正拉开了序幕。】

  【对于宋军,有胜有负,可是无数将士都在奋勇杀敌,只为保卫山河,咱们的宋真宗怎么样?宋真宗也到澶州了,只不过到是到了,人家走两步歇一歇,要不是被臣子们推着,一路催促,宋真宗是巴不得立刻回京。不过,宋真宗是走不了的,更被逼上澶州城上激励士气。不用说,宋军为之激励,士气高涨,此时此刻完全可以和辽军拼死一战。可是啊,啧啧啧,赵家的皇帝啊,一堆王者都带不动一个青铜啊!】

  哪怕听不懂什么王者带不动青铜的意思,听说宋真宗都到澶州了,竟然还走一步歇一歇,无数皇帝都对这位嗤之以鼻。真是没有半点骨气。这要是换成他们的儿子,绝没有他当皇帝的机会。

  【此时的辽军还有一个吏不好的消息,辽将萧挞凛轻视大宋,竟然领着数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这种事,换了谁也咽不下这口气,澶州城还是他们大宋的地盘好吧。领着数十轻骑就敢到他们的地盘耀武扬威,真以为大宋没有人了吧!】

  【宋朝的皇帝纵然是软骨头的,可我汉室铮铮傲骨者不计其数,敢来耍威风的人,哼,必须得让

  他有来无回。是的,看到辽将萧挞凛竟然敢领上几十人就到他们澶州城下晃悠,宋军威虎军头张红续,也有说是周文质,无论是谁,在澶州前线以伏驽射中萧挞凛的头部,萧挞凛死,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闻讯痛哭不矣,更为之“辍朝五日”。】

  【主将被杀,再加上辽军先前大败于李延渥时损失惨重,但凡有脑子的人都知道,这种时候该趁辽军士气低落之时一鼓作气把大宋丢失的城池抢回来。萧太后也明白,此时的大辽不能再战,故而派出使臣求和,只希望能够通过议和得到战场上没能取得的胜利。】

  【两军交战,谁先求和就代表了那一方居于下风,寇準是个聪明人,认为可以借着辽国求和的时机,趁此良机让契丹称臣,并归还幽、蓟土地。寇準清楚的明白,眼下大宋占据上风,辽国如果敢不答应,他们大宋完全可以乘胜追击,打到他们服为止。大辽求了和,那是他们怕了,既然如此,绝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架不住,宋真宗他不听!对,寇準话说得足够清楚了,架不住宋真宗不信。此时的宋真宗只希望辽军赶紧撤军,好让他可以赶紧回京,打仗,为什么要打?他一个皇帝跑出来打仗算是什么事?万一和辽军再打起来,他要是跟他爹一样被辽军追着跑,他能有他

  爹的好车技?能够逃过一劫,再回京城吗?】

  【因此,宋真宗派人去议和,澶州之战到此结束,而澶渊之盟刚刚开始。大家猜,宋真宗为了快速议事,战事休止都做了什么?派人前往辽国议和前,宋真宗答应可以以百万钱财为代价换取和平。】

  靠!能忍住不骂出来的都得是跟宋真宗一个德性的人吧,大好的局势,面对的更是辽国求和的态度,这种情况下竟然还要花钱求平安,宋真宗考虑过无数浴血奋战不畏生死的将士们是什么样的心情吗?

  【我就想问问宋真宗了,他这么大方,国库里的钱是他挣的啊,还是他亲历亲为造出来的?大宋的将士为国奋战,保的是他的天下,他但凡把要给大辽的钱奖赏于百姓,大宋的将士不能为他夺回更多城池吗?他怎么就能在辽国求和之后,为了迅速停战,轻易说出以百万钱为代价换取和平的话?】

  【对敌人如此大方,对自己人,他大方了吗?既不曾犒赏三军,也没有祭奠为此战而战死的将士?还要把大宋百姓辛苦挣来的钱,大大方方的送到辽军的手里,让大辽用他们给的钱,养他们的兵!】

  【贪生怕死加无能没脑子的皇帝啊,怪不得辽朝敢孤军深入,打嬴打输了,辽国都能得好处,这样的仗不打,那就是跟宋真宗一样蠢。宋真宗果真不知辽国为何进犯吗?不过是想从大宋那里得到粮食,财物。现在好了,大宋也急于达成和议,那就别怪萧太后得寸进尺了。】

  【最终,澶渊之盟达成,大宋以此后每年送大辽绢20万匹,白银十万两为代价,和大辽结兄弟之邦,宋真宗从此尊萧太后为叔母。边境再开互市,定下互不侵犯,互不干扰等内容作为结束。】

  【于辽国而言,他们看似和大宋打成了平手,实际上议和之后的结果却是他们大辽得利。】

  【相对于大宋,宋真宗明明占据上风,却因为急于求和,不惜损及国家的利益,百姓的利益,也由此进一步压制武将们,以至武备皆废,从此大宋积重难反,终此一朝都只能不断的送钱保平安。】

  【有人说,虽然宋真宗确实是打了胜仗却送钱保平安,澶渊之盟对大宋来说是耻辱的,但也并不代表没有一丁点好处。对宋辽来说,双方自签订“澶渊之盟”后,一百多年以来再无战事,这就利于大宋经济的发展,也让百姓免受战火涂毒。不能说一点好处都没有。】

  【确实,但不管是辽

  也罢,宋也好,百年再无战事,这就导致他们兵备松驰,最后都被金朝击败。辽国西迁,宋朝南迁,皆对金朝称臣。靖康之耻,难道不是因此埋下了祸根?】

  赵匡胤!!!赵光义和宋真宗的事,这高梁河之战也好,澶渊之盟也罢,都听得赵匡胤血压嗖嗖

  嗖的往上飙,结果怎么着,沈悠告诉他,这才刚开始,哪跟哪呢!

  赵家的子孙,不,应该是赵光义的儿孙们啊,有宋真宗打了胜仗还送钱,和辽国称兄道弟的前例在,后面称臣什么的,也不需要太意外是不是?

  不意外才怪!赵匡胤此时已经不想再看见赵光义了,指着赵光义道:“把他带下去,看管起来。从现在开始,不许任何人接近他。

  赵光义没有想到,他哥听到他可能杀了他哥这个事都没有想过不见他,此时听到靖康之耻,都没有细听怎么回事,竟然要把他关起来了,急得连忙唤道:哥,哥,那不是我干的,不是我啊!

  赵匡胤上去提起赵光义的领子道:“若不是你无能,若不是你为后世儿孙竖了一个坏榜样,他们敢吗?

第31章 封禅

  这回赵光义无话可说了!他无能,他贪生怕死,他就是想否认,赵匡胤能让他否认?

  “我没有立刻要你性命,你该庆幸。”赵匡胤提醒赵光义,要不是念着这是他兄弟,一母同胞的兄弟,他是绝对不可能让他活到现在。

  赵光义想到沈悠说过他可能要了赵匡胤的命,相比之下,赵匡胤真是仁慈得多了!此时,赵光义不敢再吱声了,乖乖的让人押下去。

  【还是继续说宋真宗,看,宋真宗和辽国打的这一仗,就说议和的结果,他这是跟人称兄道弟不假,可却要给人送钱,看起来胜,实际却是败了。然而宋真宗不觉得啊,澶渊之盟后,他觉得自己可能干了,所以,他决定要去泰山封禅了!】

  秦始皇!!!

  汉武帝!!!

  汉光武帝!!!

  唐高宗李治!!!

  唐玄宗李隆基!!!

  他们没有听错!

  想去封禅但因为顾念百姓没去成的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宋真宗也能去封禅,那真是见鬼了!

  【在宋真宗之先封禅的皇帝,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人家哪一个不是打得四方臣服,万民归附,经济繁荣。对,宋真宗时的经济是不错,可宋真宗这仗打得,最后跟人称兄道弟,还每年给人送钱,到底哪里来的勇气敢跟前面那几位一样泰山封禅?】

  【宋真宗也明白自己武功不行,因此为了得到丞相的支持,他给人送钱了!拿钱之后的丞相再不拦着。不得不说,宋朝的这些皇帝,都够不要脸。所以,在他之后,再也没有人去泰山封禅了。毕竟,和他一比,简直丢尽皇帝们的脸!】

  别说后世皇帝了,就是开创泰山封禅的秦始皇都觉得恶心坏了!一粒老鼠屎,坏了整锅汤不外如是。

  【宋真宗之后是宋仁宗赵祯。听到仁为庙号,当知这一位风评不错,总体来说,宋朝的皇帝,但凡只要不对外,只治内,挑不出什么大毛病。对于这位宋仁宗的评价,性情宽厚,不事奢华,也能够约束自身,对待臣僚、侍从宽厚,但是,这一位无定志,而且不善断。】

  【宋辽一战后,大宋得到了安宁,加之大宋重文轻武,多年发展下来,那文坛上的人物如同雨捂的春笋一样不断的冒出来,唐宋八大家,除了韩愈和柳宗元属于唐朝,余下的六位,几乎都

  是在仁宗当政的时候接连冒出来的。大宋的文化璀璨如星,光芒万丈,因此也令后世心之向往。为此,对于大宋明明文臣武将数之不胜,却因为重文轻武,致使大宋一次一次的跟人送钱求和,更令人愤恨。】

  【啊,对,在靖康之耻前,大宋还有另一个要对付的敌人,西夏。又一个少数民族。来来来,还是请大家看一看图吧,看完之后大家估计会更气。宋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会打仗的人又不是没有,他们怎么就不能把要送给别人的钱,好好的用在军事装备上,以令三军振奋,无人敢犯呢?】

  是的啊,每每提起大宋,无数国人都是恨铁不成纲,既不是没有会打仗的人,更不是没有会治国的人。就因为赵家的人不行,以至于大宋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人的三观。

  【看见地图上的西夏没有,那原本不过是小小的一个党项族罢了,据河西走廊那一点小地盘-夏州,偏就那么一个小部族,一点点的发展壮大,最后竟然逼得大宋赐币。大宋皇帝啊!怎么就一个个都是软骨头呢!】没办法,沈悠实在控制不住,再一次感慨着,那份伤心悲痛谁都感受得到!

  赵匡胤能够感受得到沈悠那语言中的迫切,恨不得给大宋换一个能干的人来,至少不会让生在那个时代的忠臣良将一个个空有报国心,也有报国之能,因为不受重用而只能一次又一次的看着山河再失。

  【小小的党项族能够发展起来,真要追究起来,根源还是在赵光义头上。党项早在唐时就已经出现,多年来不管中原谁管事,谁称王,包括赵匡胤建宋之后,党项族都是对宋朝俯首称臣的。然而在赵光义登基不久后,情况发生了转变。】

  【党项族内部为了争位开始自相残杀,怎么说那都是对自己称臣的人,赵光义自然得看谁最听话再决定由谁来统治党项是吧。赵光义是怎么也想不到,对方在看到他和辽国的高梁河之战后,再不愿意听从大宋的安排。面对赵光义下令党项族内徙。内徙嘛,就是让他们入朝。这不是想让他们党项完全成为大宋的一部分吗?】

  【内徙的起因是,党项族原定该是李继棒袭位,可惜他们的族父们全都反对,导致党项族内乱。随后李继棒的一个族父李克文又上门说李继棒不该袭位,而应该让他入朝,那赵光义肯定是一千个一万个乐意!不承想李继棒有一个族弟李继迁不乐意,借口乳母死去到郊外下葬,带着十几个人跑了。】

  【这事当时也引起赵光义注意的,赵光义派人前

  去招他入朝,但这位李继迁果断拒绝,而且更向赵光义提出由他统领党项部族。之前也说过了,赵光义打仗不行,论阴谋斗心眼,他是不差的。李继迁在内徙的时候跑了,完了让他来朝他不愿意,更野心勃勃想要统治党项,明摆着居心不/良!那赵光义肯定不能答应。】

  【好,赵光义不答应,李继迁也不在意,开始领着他那十几个人在夏州四处骚扰,总之就一句话,他就是不肯安安分分的让党项族成为大宋的一部分。赵光义面对这十几个人什么态度呢?不就是十几个人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压根不管。虽然在地方上,李继迁一败再败,可他不放弃啊。反正大宋也没有把精力放在他身上,由着他闹腾,他就可劲的闹。】

  【得,赵光义这一不管,那不是给人发展壮大的机会吗?宋太/宗雍熙二年,李继迁诈降杀了大宋的巡检使曹光荣。这回,李继迁可就声势大振了。人李继迁还相当聪明,眼看形势有利,那不得拉几个盟友吗?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盟友。是的,李继迁和辽国勾搭上了,正好,他们可以一起对付大宋,看大宋怎么办。】

  【赵光义呢,要说之前李继迁带着十几个人在夏州为患,又是屡战屡败,他虽不胜其扰,也不至于揪着这点事不放。毕竟贵为一国之君,整日要为了十几个人作乱而操心,大宋是有多没有人了?可在对方杀了大宋的官员之后,这性质理当完全不一样了吧。他也该明白李继迁这样的人极度反复无常,又是心志坚定之人,自当永绝后患。然而赵光义他没有。】

  【这时候赵光义竟然还想着招降李继迁。对,没错,李继迁是跟辽国搭上了不假,这不正好看出来李继迁有勇有谋,而且图谋不轨,这个时候再招降,那不是给人机会继续发展壮大吗?面对这样反复无常的小人,自该从武力上完全消灭他!】

  【赵光义没有,他一边招降,一边又限制跟党项方面的往来,不许人将物资盐输入夏州内,想从经济上完全抵制李继迁。要怎么说呢?经济上的封锁,他这不是逼得人跟他鱼死网破吗?李继迁这样的人,最不缺的正是那一份鱼死网破的勇气,倒是他赵光义有吗?】

  回想赵光义的行事风格,显然,赵光义确实没有那份杀身成仁的气魄,更别说这个时候赵光义压

  根不认为区区一个李继迁会成为大宋的心腹大患,此时在赵光义看来只有辽国才是他的心腹大患。

  【啊,对,赵光义还想过以

  夷制夷的办法,想让党项内部的人自相残杀,他好坐收渔人之利。架不住他的算盘打得太精,党项族内来了人,李继迁打不过他还不能跑吗?要知道李继迁那么多年最擅长的就是打不过就跑。李继迁跑了。完了李继迁又上表向赵光义请罪,他是一边说着自己有错,一边向赵光义讨要权利,这一位也实在是牛人一个,一步一步的试探赵光义,更不忘一点一点争取自己想要的。】

  【赵光义又不傻,当然不可能再答应那样一个反复无常的人的讨要,眼看软的不行,李继迁开始来硬的了,立刻兴兵攻打灵州。赵光义一看这架式,终于是聪明了一回,兵分五路想要分而合击李继迁。可惜,这五路要么“见贼不击”,要么是延期不至。亏得灵州城里守将窦神宝坚守,在赵光义死前,灵州未破。】

  嗯,这是什么好消息吗?赵光义死前未破的城,赵光义死后,他那儿子继位,想他那儿子的德性,难道还能比赵光义做得更好?

  别逗了,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

  赵匡胤脸已经黑透了,被辽国欺负也就算了,他都自叹不如,对辽国只能避之锋芒,不承想最后一个小小的党项族竟然也能欺负大宋!

  看看沈悠亮出来的图,上面的党项族本来只有那么一点小地盘,却慢慢一点点的壮大,最后占据整个河西走廊,更是占据20个州,赵匡胤再也忍不住的磨牙了!

  太气人了啊!

  【赵光义没能在一开始的时候收拾李继迁,之后想收拾却发现不好收拾了,其中的心酸暂且不说。随着赵光义一死,他派出的五路兵马败而归,宋真宗继位,好嘛,赵光义至少知道打不过辽国,对付已经开始要闹独立的李继迁,必须要掐死在萌芽状态,结果宋真宗一位,打都不打,直接把夏、绥、银、宥、静等地割让给李继迁!】

  什么!赵匡胤只觉得气血涌上,再也支持不住的倒下!

  陛下!一干臣子们听着宋真宗的操作,哪一个不懵了,结果一看赵匡胤已经气得昏过去,赶紧上去扶住赵匡胤,”太医,快叫太医。

  有人更是喊道:“陛下,陛下您可不能有个好歹啊,若是您在这个时候出事,这不是让我们大宋再重蹈覆辙吗?陛下,咱们大宋得天幕示警,万万不能再让那些事发生。”

  对对对,不能再让同样的事情发生!

  倒下去的赵匡胤听到这话,一个激灵的睁开了眼,一干臣子见之皆喜极而泣!要知道现在这些臣子可都是跟着赵匡胤混了多年的人,哪能想让大宋变成沈悠所说的那个样子!

第32章 西夏

  “说得对,说得对,大宋绝不能再像天幕说的那样。我大宋,万万不能断了脊梁。”赵匡胤再生气,再气他也要稳住,他要是在这个时候出事,得意的该是谁?这个天下,只会变得比天幕说的还要差!

  他不能有事,绝不能有事。

  各朝的人听着,那真是叹为观止,他们总以为大宋的皇帝已经够没有骨气了,结果这些皇帝总能再做出让他们震惊无比的事,怪不得后世对大宋的评价为大怂!

  不是,你一个皇帝新登基,想要稳坐皇位,再没有平定党项之乱更好的事吧。对,党项是跟辽国合盟了不假,他们可以合盟,难道你们就不可以?办法总比困难多,不过是愿意不愿意干罢了!

  很显然,大宋的皇帝面对问题只想息事宁人,倒是生怕闹出点什么事,让他把江山都给丢了!哼,这样的一群皇帝啊,大宋不亡才是怪好吧。

  【啊,看看,打一仗就得那么多的地盘,还得到大宋朝用实际行动承认他们的独立。李继迁是相当满意这么一个结局的。但要说李继迁就此满足,怎么可能。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必须得好好发展。党项族由此开始壮大,李继迁那也是无时无刻不想着伺机而动,扩大自己的地盘,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唯有如此,他才能真正跟大宋叫板。】

  【辽朝对于李继迁的出现是相当满意的,巴不得那么一个人帮忙牵制住大宋。在李继迁一再挑衅大宋后,不仅把辽国的宗室女义成公主嫁给李继迁,之后更是封李继迁为夏国王。】

  【有了辽国的支持,李继迁在得了宋真宗许割的地盘后,开始夺取凉州。这招可是相当的狠,致使西域与大宋之间断了往来,不仅如此,他还不许西域各部向大宋朝贡,更让大宋无马可买。】

  【马,大家都懂的,没有马,大宋拿什么跟辽国打,连带小小的党项族都可以随便拿捏他们。可是,从前赵光义兵分五路都灭不了李继迁,现在,已然成势的李继迁,再有辽国在一旁虎视眈眈,大宋敢跟李继迁打吗?打,总是免不了的,皇帝不想打,臣子可不都是软骨头,只是大宋啊,根子上都有问题,那就不是乐意打仗的主儿。总而言之,在宋仁宗的景祐五年,李继迁之孙李元昊建国,称为西夏。】

  【这回西夏是真正和大宋撕破了脸皮,大宋内的臣子们大多主战,盼着宋仁宗能狠下心来好好的给李元昊一个教训。其实在这个时候,大宋与大辽已经议和,就算大辽暗地里确实给西

  夏支持,但绝不会再愿意和大宋打起来。】

  【可是呢,大辽不打,要是有别的人愿意出手教训大宋,让大宋继续积弱,有何不可?因此,宋仁宗宝元二年,西夏李元昊发兵攻打大宋。这一位也算是摸清了大宋的态度,通过之前的事已然看清,大宋一味希望止戈休息,上头的皇帝无意打仗,这就让一干边境的将士们想打,那都不敢打。】

  【重文轻武,真是贯彻了整个大宋。得位不正的人,生怕武将起来抢他们的位子,加上自己本事不大,心眼太多,偏又都过于无能,以至于将心比心的认定全天下的人都打他皇位的主意,赵光义在时就定下频繁更换边境将领的规矩,不仅如此,知道赵光义是怎么选武将的吗?循谨为优,勇武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