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行而不辍
提起刘彻,沈悠的心情显得十分的复杂,一到卫青,哎哟,成功瞧到沈悠的星星眼了呢。
不知怎么的,刘彻底下的臣子都不由自主抬起头望向刘彻,想瞧一瞧刘彻此时的脸色,他心情是好或者不好!
没办法,听完沈悠细说的刘彻,如果说先前他们已然明白何所谓君威不可测,至此他们深刻的体会到,跟着刘彻混太难了!
卫青,对,他是刘彻一手提拔起来的人不假,他们不信,刘彻对卫青毫无芥蒂。真要是毫无芥蒂,霍去病又算什么?
军中大权,诚然卫青已然成为大将军,然刘彻对霍去病的宠信,难道谁会认为霍去病不是刘彻另一颗棋子。用来制衡卫青的?
卫青,卫青。一个骑奴出身,因为姐姐卫子夫而水涨船高,如果说原本他们一心认定卫青不过是靠裙带关系上位的人,至于此,卫青已然用他的能力向世人证明,四路大军出击匈奴,独他一路有功而返,怎么?谁会觉得卫青能找到匈奴,俘虏匈奴的人回来纯属意外?是卫青的运气好?
卫青作为正主,尚未从汉武帝的种种中回过神来,突然听到自己的名字。霍去病在一旁没能忍住用胳膊戳了一记卫青,提醒卫青别发愣,到他了呢。
不过,让人忽略的沈悠那一句,有多少人想当霍小将军的舅母,沈悠旧话重提:【别管是卫青或者霍去病,多少人的偶像,因此难免有人玩笑想当霍去病的舅妈,此话冲的确实更多是霍去病没错,谁让霍去病曾有言,“匈奴不灭,何以家为”。所以咱们的骠骑将军并未取妻,嫁霍去病太难,还是当霍去病的舅妈或许更实际一点是吧。】
霍去病??为什么冲他只想成为他的舅妈呢?他有舅妈的呢。
想当他舅妈感觉比嫁他更难!他的舅妈是平阳公主,他们陛下的亲姐姐平阳公主!跟平阳公主抢人,有人考虑过其中的难度吗?
【网友们的歪歪,无非是透露出对霍去病和卫青的喜欢,霍去病既道“匈奴不灭,何以家为”拒绝刘猪猪的豪宅赏赐,娶妻越发不可能。想嫁卫青的难度其实同样高,毕竟卫青娶的可是平阳公主,是的,平阳公主,汉武帝刘彻亲亲姐姐。有人脑袋稍懵了是吧,毕竟刘猪猪娶了卫子夫,卫青的姐姐,结果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嫁给卫青?】
【有些地方的风俗习惯觉得难以接受,但在当时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他们又没有血缘关系,彼此乐意,皇家的人也素来不讲所谓的规矩,大家也无须在意。况且,联姻之事,未必见得无所图。】
话到这儿,多少人低下头,想当自己是聋子,什么他们都没有听见。
皇帝打的什么心思,大家有数就是,把话挑白的说,纯纯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霍去病生性活泼,听到这儿瞄了卫青一眼,他是觉得联姻有别的谋算是刘彻不错,要说自家舅舅和平阳公主相互无情,必然不是。
他的舅舅是个性情敦厚的人,平阳虽然瞧着万事无所谓的态度,却是一个胸有丘壑之人,
倘若他不愿意做某些事,必不会委屈自己。
【卫青,生年不详,母卫媪,与其夫生有一男三女:长子卫长子-即卫长君,长女卫孺,此从《史记》,《汉书》作卫君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后来,卫媪与在平阳侯曹寿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下了卫青。以前是真够开放的,瞧连史书都毫不避讳的记载人的出身,也可见当时社会的包容性。卫青自小挺可怜的,因为生活艰苦,母亲将他送回父亲郑季家中,本以为能让卫青的生活好过一些,不料郑家却视卫青为奴仆,让卫青放羊,卫青不愿意为郑家奴役,便回到母亲身边,做了汉景帝之女平阳公主的骑奴。】
【卫青在平阳公主手下如何并未有详细的记载,直至建元二年卫子夫被汉武帝刘彻看中宠幸,带回宫中,在一年后再次得宠有孕,当时的大汉皇后是陈皇后,是为馆陶大长公主之女。多年无所出,听闻卫子夫有孕,馆陶大长公主无法对卫子夫下手,转而对付卫青,将之擒拿且要杀之,亏得同僚公孙敖听到消息后,赶去救下卫青,保住卫青性命。】
【此后汉武帝得知此事,大为愤怒,他岂不知馆陶大长公主何意,分明一切冲的都是他。汉武帝多年无子,他承受多少压力,好不容易卫子夫有孕,馆陶公主自知动不得卫子夫,企图通过杀害卫青以达到伤害卫子夫的目的,于汉武帝而言,这何尝不是对他的挑衅!】
【为帝王者,最不能容忍的莫过于有人不拿他这个皇帝当回事。隐忍多年的帝王,饶是为了避自家祖母的锋芒,不敢在朝堂施展他的抱负,关系子嗣之事,馆陶大长公主出手,窦太皇太后当真想要刘彻断子绝孙?刘彻捉住机会,顺势任命卫青为建章监、侍中,封卫子夫为夫人,卫长君为侍中。数日间连续赏赐卫青多达千金。既表明对卫家姐弟的宠信,何尝不是在敲打人,包括馆陶大长公主。】
【自此,卫家水涨船高,卫孺嫁给了太仆公孙贺,卫少儿嫁给了陈平的后人詹事陈掌。联姻从来都是最好的结盟方式,卫家与各家达到共识的同时,何尝不是刘猪猪的默认,他再不管事,也须为自己准备些人手。娶了卫青姐姐的公孙敖也因此显贵。对此,我想到了一句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后世很多人并不喜欢把卫青和霍去病跟卫子夫绑在一起,可如果没有卫子夫,卫青不会起势得如此之快,更甚者可能连让刘彻看见的机会都没有。又谈何显露才能,成为刘彻所倚重,无视世人反对也要重用的臣子?】
卫青对此很是认同,他并没有觉得依靠姐姐被陛下所见有什么问题,他此生唯愿不负陛下所倚重,为大汉驱除匈奴,横扫边境,卫我百姓。开始是怎么样不重要,过程和结果才是世人所关心的。
【此后,自建元三年到元光六年近十年间,卫青作为建章监和侍中,跟随武帝左右,后又被任命为太中大夫,俸禄千石,作为汉武帝的亲随参与朝政的参议听闻,掌管议论。足见其才干深得武帝信任。像刘猪猪那样的帝王,能够跟在他身边,为他所委以重用长达近十年之久,真以为靠卫子夫为他生下儿女,他便会如此重用卫青?刘猪猪用人,从来最看重的都是才干。】
刘彻昂头挺胸,那是自然,他不看重才干,他怎么到处让人举荐人才?
卫青须是本事得到他的认可,刘彻才会选择让卫青去帮他击败匈奴,打出大汉的底气。
【总结卫青一生七次出击匈奴,七出七胜,收取河南地,为汉武帝时期汉朝在汉匈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作出巨大的贡献。而元光五年或者六年,匈奴进犯,此番刘彻决定出击,兵分四路,先前讲刘彻的时候提到过,四路人马出击,独第一次领兵的卫青一路兵马在卫青的领导下,果敢冷静,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并在龙城之战中,首虏七百人,取得胜利。大汉打击匈奴赢得的第一仗胜利,出自卫青所带领的军队,刘彻欢喜无比,越发觉得卫青可以,即封卫青为关内侯。】
【首战告捷后,卫青用自己的能力向天下人证明,他卫青值得刘彻重用,接下来的数年里,卫青一次又一次领兵出征。元朔元年秋,卫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领三万骑兵,长驱而进,斩首虏数千人。】
【元朔二年,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渔阳,先攻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汉武帝听闻消息,在已然打赢过匈奴的情况下,岂能容忍他们如此挑衅,即派李息从代郡出击,卫青率大军进攻匈奴盘踞的河南地,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而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汉军活捉匈奴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控制了河套地区。鉴于这一带水草肥美,形势险要,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设置朔方郡、五原郡,自内地迁徙十万人到两地定居,并且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此役之后,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被解除,汉朝还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此战,汉军全甲兵而还,卫青功不可没,因此被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其部将苏建、张次公随征有功,分别被封为平陵侯、岸头侯。】
“舅舅果然了得!”霍去病听到自家舅舅的功劳,高兴的喊出这话,卫青瞥了他一眼,无声警告他不可张扬。此时他们在朝堂上呢。!
第294章 捷报
在朝堂上又怎么了,霍去病丝毫不觉得自己夸赞自家舅舅有什么问题,明明自家舅舅就是厉害。
满朝的武将,多少在战场上历练出来的老将军,事到临头他们什么样子,难道以为他们的陛下心里没点数。正因为知晓老将军他们的模样,他们陛下才会毫不犹豫选择任用新人。
既然指望不上老将,大汉须得打出威风,必要用新人。
【元朔五年春,武帝命卫青率领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兵,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国相李蔡为轻车将军,都隶属车骑将军卫青。有时候看着刘猪猪用人的态度,不得不感慨,怪不得他能开疆辟土,用人,既用而不疑。卫青的表现是很好,若非刘彻敢用,能将卫青用到极致?】
【同时,刘彻让李息、岸头侯张次公则从右北平出兵。各路汉军一同出击匈奴。匈奴右贤王正对着卫青等人的主力,认为汉军不能到达此处,便喝得沉醉。不得不说,那时候的匈奴依然不记打,以为大汉还是多年前的大汉,由着他们欺负。不料夜晚时分,汉军突至,包围了右贤王。右贤王大惊,连夜遁逃,独自同他的一个爱妾和几百名精壮的骑兵急驰突围,向北而去。轻骑校尉郭成等追赶了数百里,没有追上。汉军俘虏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随后,卫青凯旋而归。到这儿卫青打了好几回的仗,有没有人感受到久违的熟悉感?】
嗯,听得振奋的人们一脸不解,不知沈悠此话从何说起。
倒是贞观时期有不少人望向一旁的李靖,熟悉感必须得有,李靖将军打的仗不就跟卫青一样吗?
对,李靖以卫青为偶像,学的都是卫青,自然只能是李靖像卫青。
【大唐的战神李靖,先前说起他的时候,那位以卫青为目标,行军打仗多像卫青学习,看看卫青的打法,和李靖是不是一样,一路平推出去,匈奴怎么样?照样打得他们没有还手的余地。】
汉时的不少人一听此言瞬间想起来了,霍去病眨了眨眼睛望向卫青道:“那也是他跟舅舅学的。”
卫青警告的扫过霍去病一眼,兵法之道,有什么值得争议的。大家都不过都是学了兵法,学以致用罢了,谁学的谁,又怎么说得清楚。
【汉武帝接到战报,喜不自胜,立刻派特使捧着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自此,卫青大将军成为大汉武将之首。汉武帝下令加封卫青食邑六千户,那个,《汉书》载为八千七百户,节制诸将,位在丞相之上。只赏一个卫青怎么够呢?刘彻将卫青的三个儿子都封为侯,长子卫伉为宜春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幼子卫登为发干侯。如此恩宠,卫青上表辞封,并推功于众将士。】
【作为一个聪明人的卫青,他知道一场大仗能够打赢绝非一人之功,若无众将士的齐心协力,断不可能打赢。揽功之人,必失人心,由此也可以看出卫青的个性,他从不与诸将争功,更不会冒认功劳寒将士们的心。】
【对这样的人,刘彻既欣慰也欢喜,随后下令,此役中,随从卫青作战的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都得到封赏,封侯赏爵。】
一干武将们听到如此内容,内心当然高兴。功劳嘛,只要卫青不会做出争功的事,他们已然高兴。更别说卫青竟然为他们争取赏赐,不正是在告诉他们,他们没有跟错人。
嗯嗯嗯,往后一定好好跟着卫青混,既能保家卫国,又能功成名就,多好的事儿。
【元朔六年春,卫青指挥公孙敖、公孙贺、赵信、苏建、李广及李沮六将,分领六路大军,自定襄出发,北进数百里,“斩首数千级而还”。战后全军返回定襄休整,一个月后再次出塞,斩获匈奴军一万多人。然而苏建、赵信所部三千余骑遭遇单于主力,不敌匈奴单于主力,赵信力战后领兵投降匈奴,苏建部下均战死,只他一人独自逃回。因这场战役“失两将军,亡翕侯(赵信),功不多”,故而卫青仅获赏千金。霍去病在此战中表现突出,被封为冠军侯,开始崛起为将坛新星。霍去病具体的战绩,等讲霍去病的时候再细说。】
刘彻听着一个个的名字,不用说,他借此机会是要甄别一番,究竟哪一个将军能用,哪一个不能用。此番他得避之,也要让卫青避之。赵信,看不出来,他竟然背叛大汉,不敌而降,有负于大汉!
“陛下。”一旁的内侍唤一声,毕竟赵信会背叛匈奴一事大家都听见了,刘彻要不要处理人呢?
刘彻一眼瞥过内侍,无声警告,他要做什么,不做什么,轮得到谁来提醒?
内侍本以为一番提醒或许能让刘彻心里高兴先处理了一个未来的叛徒,结果刘彻一脸的不乐意,甚至十分不悦,惊得内侍连忙低下头,再不敢吱声。
【元狩四年春,汉武帝以十四万匹战马及五十万步卒作为后勤补给兵团,命卫青与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步兵和运输物资的军队十万余人,兵分两路,跨漠远征,共同打击匈奴。汉军原计划由霍去病出定襄攻击,后从俘获的匈奴兵口中得知伊稚斜单于在东方,于是霍去病东出代郡,卫青西出定襄。】
【由刘彻的态度中看出什么来了?不错,刘彻那个时候面对已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卫青,未必没有些许想要平衡之心,因此希望能够擒住匈奴单于的人是霍去病,尚且年轻,又刚刚崭露头角的将军。】
【只是有句话说得好,人算不如天算。刘彻希望歼匈奴单于主力的人是霍去病,不料卫青大军出塞一千多里后,意外与伊稚斜主力遭遇。没办法,情报失误也好,或许匈奴单于掉转了方向也罢,既然遇上了,卫青断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匈奴单于从他眼前溜走。】
【卫青即命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两军合并,从右翼进行包抄。自率左将军公孙贺、后将军曹襄从正面对抗单于主力。一场大战在即,卫青下令让武刚车排成环形营垒,又命五千骑兵纵马奔驰,抵挡匈奴。匈奴也有大约一万骑兵奔驰而来。正所谓若得人心,必得天助。《
汉书》记载,恰巧太阳将落,恰巧刮起大风,沙石遮蔽天日,两军都无法看见对方,汉军左右两翼急驰向前,包抄匈奴单于部。】
【伊稚斜单于见汉军势众,战士、战马强大,若是交战,对匈奴不利。匈奴单于又不是没有吃过亏,已知形势不妙,都顾不上骑马了,赶紧乘着六头骡子拉的车子,同大约几百名壮健的骑兵,径直冲开汉军包围圈,向西北奔驰而去。】
【匈奴单于跑得利落,汉军与匈奴人厮杀,双方谁都不肯退一步,皆拼死一战,以至杀伤人数相当。汉军左校尉在激战时捕到匈奴俘虏,听说匈奴单于在天未黑时已离去,卫青当即派轻骑连夜追击,自率主力跟随其后。匈奴军四散奔逃。直到天快亮时,汉军已行走二百余里,未追到单于,此时他们已经到达了窴颜山的赵信城,在此城获得匈奴积存的粮食以供军队食用。汉军留住一日,不愿匈奴得粮而休养再为患大汉,遂将城中剩余的粮食全部烧掉,大汉军队方才回师。此战,卫青所部总计斩俘一万九千余人。大军回营时,才遇到迷路失期未来支援的李广、赵食其部。啧啧啧,亏得卫青能干,否则但凡等着另一路支援救命,他们全都得死!李广啊李广】
沈悠叹息着摇头,被点名的李广他一个老将,他又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是值得沈悠摇头叹息的吗?
【这正是三大战役中的漠北之战,此战的利弊,之前讲刘彻的时候讲过,在此不复述。而这也是卫青打的最后一战。自那以后,十数年里,卫青再也没有上过战场。在他们凯旋回朝后,卫青没有得到增封食邑的赏赐,所部将士除西河太守常惠、云中太守遂成外,也没有受封的。对此,谁也猜不透刘彻的心思。毕竟当时不封,后来,为表彰卫青、霍去病的战功,汉武帝分别加封二人为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共同管理日常的军政事务,以代太尉之职。又经两次益封,卫青的食邑总计达到一万六千户至三万户之间,食邑的差距是因为《史记》记载其所得封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七百户,《汉书》则有为二万二百户和三万户的不同记载,同一本书都有不同的记载,也是莫可奈何。】
卫青的关注点更多在于此后自己再没有上过战场,一时间不由抬头打量刘彻一眼,刘彻感受到,一眼瞧过来,四目相对,君臣无言。!
第295章 帝国双璧
沈悠继续道:【漠北之战后,元鼎一年,刘彻命卫青娶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曾嫁平阳侯曹寿,既曹参的曾孙,后曹寿病逝,平阳公主再嫁汝阴侯夏侯颇,夏侯颇最后因罪自杀,刘彻才让自家姐姐再嫁的卫青。这场婚事不管平阳公主和卫青相互之间乐意不乐意,刘彻有命,他们都只能结成夫妻。】
【九年后,元封五年,卫青病逝。九年的时间里,并没有任何关于卫青过多的记载,自漠北之战后,卫青再没有过出击匈奴甚至是出战的机会。十四年的光阴,大汉并非没有战事,然卫青却自此在府上深居简出,没有任何参与朝政的意思。】
【卫青的为人如同他的兵法一般,沉稳内敛,对于刘彻,当一代雄主需要他的时候,卫青可以为刘猪猪抛头颅洒热血,身先士卒,卫国安民,当刘猪猪认为不需要他的时候,他可以闭门不出,不以居功自傲,不结党营私。想想刘猪猪手里死的人,再结合看看卫青的识时务,从不认为自己战功卓绝便高人一等。跟随在刘彻身边多年的卫青卫大将军,比谁都要了解刘彻的专横霸道。】
【况且,为臣者,雷霆雨露皆为君恩,卫青是怎么一步一步从骑奴走向大汉的大将军之位,加之亲眼见过刘彻是怎么对待臣子,卫青聪明的避之锋芒,绝不会触及任何刘彻所不喜的底线。方得以善终。】
霍去病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注意到自家舅舅和陛下目光相对,心头凸的一跳,最终霍去病将满腹想说的话全都咽了回去。
刘彻此时内心同样倍受震撼,卫青,果然是卫青。没有人知道,他对卫青的重任或许是因卫子夫而起,但最后更多是因为卫青这个人。卫青忠心能干,又懂得进退,在刘彻手中的臣子,无人能出其左右。
【回望卫青一生,他打响了大汉反击匈奴胜利的第一战,龙城之战,在他之前,大汉朝廷被动依靠城池以为防备,收效甚微,在他之后,他针对匈奴聚则为兵,散则为民的情况,总结出欲灭匈奴,要歼灭其军队,又掳其居民和牲畜,才能真正击溃匈奴。而且,是他运用骑兵对抗匈奴骑兵的作战方式,结合其他兵种,一次又一次的出击匈奴,每出辄有功,其掌控全局,随机应变,何尝不是后世榜样。】
【卫青之死,对大汉是一大损失,汉武帝刘彻赐谥号“烈”,取《谥法》“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之意。允许其陪葬茂陵,并按照阴山形状为其修筑墓冢。我们可以看看,在如今的茂陵两侧,卫青大将军的墓依然在,阴山的形状是对卫青功绩的最大肯定。】
图上来,一众人也终于可以看到卫青的墓是什么样子。
汉武帝之前的一干帝王将相们都睁大眼睛想要看清楚,瞧仔细阴山是什么样子。
亲眼看见,多少人摩拳擦掌?
别的人还罢了,秦始皇想啊,他有强大的军队,他也将会成为军队们最大的后盾,没道理后人能够开疆辟土,他不能。
【在卫青墓的对面,一墙之隔,有一座修成祁连山形状的墓,墓前更
有一座马踏匈奴等马大型精美的西汉石雕,是的,这正是我们西汉另一位民族英雄,我们称之为骠骑将军的霍去病之墓。】
场景转得不算突兀,另一座墓显露在人前,瞬间让人看到两座墓的差别,嗯,怎么感觉好像两个世界?
一个显得有些破败,一个却是干干净净。
霍去病正为自家舅舅伤心着,结果突然被告知,他的墓就在自家舅舅的对面,照祁连山模样建的墓,一瞬间霍去病眼睛都亮了,好啊好啊,他喜欢这样的墓。依着自家舅舅之墓的样儿,他已经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墓是祁连山模样的。多亏了他们陛下。
是的,霍去病相信会如此安排的人一定是自家陛下,那待他亲厚,教导他的陛下!
【霍去病,如果说卫青的逝去让大汉痛失一臂,霍去病的英年早逝于大汉甚至是汉武帝刘彻何尝不是一生极致的痛憾。要知道霍去病去世时不过才一十四岁,英勇的少年出色得似乎为上天所不能容,在短短六年的时间里,六次出击匈奴,皆大胜而归。如此惊世绝艳,令上苍忌惮,因而才会早早将他收回,以免大汉得此人才,从此开挂到底。】
一十四岁,才一十四岁啊!
刘彻尚未从失去卫青的痛苦中缓过来,结果听到沈悠丢出另一件事,他何止将来要失去卫青,很快他就会失去他最最看重的霍去病。如今的霍去病已然十九岁,虽然初露锋芒,却被刘彻寄以厚望,他盼着霍去病能和卫青一样,为大汉驱逐匈奴,开疆辟土,扬大汉国威。
是,他们都做到了,可他们都早早离他而去了!
此刻的刘彻只想知道,为什么,为什么他们会早早离自己而去?
别说汉武帝了,哪怕是卫青在听到霍去病竟然在一十四岁去逝,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既是霍去病的舅舅,是看着霍去病长大的,比他年长得多,他能活到天幕所说的时候,已然不算英年早逝。可是霍去病不一样,一十四岁,一十四岁,多少人在那个时候才崭露头角,偏霍去病却去了。
怎么会呢,怎么会这样!
卫青同样想知道霍去病为什么会去得那么早?如果不是依然在朝堂上,他都想让人来给霍去病看看,到底霍去病现在的身体有没有问题。
“来人,传御医。”有此想法的何止卫青一人,刘彻已然一声令下,命人赶紧把太医叫过来,立刻给霍去病看看他的身体到底有没有问题。
卫青高兴得连连点头,陛下啊陛下,就得是他们陛下。
“陛下。”霍去病听着是拒绝的,怎么突然要找太医呢?
“你闭嘴,什么话都不许说。”刘彻喝斥霍去病,让他赶紧把嘴闭上,接下来的事用不着他。也不对,还得用他,把脉不找正主儿找谁。
【霍去病,生于汉武帝建元元年,是平阳侯府的女奴卫少儿,也就是卫子夫的一姐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额,当时的大汉风气,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形容。不过,霍仲孺当差期满回到平阳县,自此与在长安平阳公主府的卫少儿失去联系。年少时的霍去病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直到成为骠骑将军后,才与父亲相认。毕竟此时的霍去病功成名就,谁家得了如此儿孙不麻利的赶紧认祖归宗,以光耀门楣。】
尚未认回父亲的霍去病瞪圆了眼睛,他的父亲?
上一篇:宿敌竹马竟成我道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