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 第134章

作者:行而不辍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古代幻想 轻松 玄幻仙侠

  【而且,司马迁明显不喜欢霍去病的,《史记》有载霍去病少年时期担任皇帝近臣,不懂得爱惜士兵。霍去病出征,汉武帝竟然专门令宫中服务部门为他准备饮食,多达几十辆车。霍去病还军入塞时,这些粮车上扔掉了没吃完的精米和肉,而士兵有饥色。在塞外时,战士缺乏粮食,霍去病却在军营中蹋鞠。但凡能找到卫青和霍去病的黑点,太史公能放过?】

  【毕竟,霍去病杀了李敢,太史公那是相当直接明白的记载汉武帝宠信霍去病,便包庇霍去病的罪责,并对外宣称李敢是狩猎时被鹿撞死的。连刘彻的偏袒司马迁都能写下来,真要是卫青和霍去病的关系不好,卫青妒忌霍去病,难道会没有任何表现?司马迁会漏记?】

  司马迁,司马迁!

  刘彻听着这个名字,拧着眉头想的是,他是容司马迁继续写他的《史记》呢,亦或者不容呢?

  算了算了,他做事从来都不怕别人知道,也不怕别人评说,何必在意司马迁到底写了什么。

  【别觉得刘彻把他们两个的位置放在同一处,就认定他们彼此不能相容,并非所有人的胸襟都狭窄,况且,没有一个霍去病,难道不会有别的将军?朝堂上的平衡从来都是需要的,当皇帝的断不可能容一家独大。霍去病是能打仗的帅才,跟这样的人并肩而立,何尝不是对卫青的认可?卫青既是宽厚之人,容得下别人,难道会容不得自己的外甥?】

  “我舅舅从来不是不能容人之人。”霍去病压根顾不上太医在旁边,急着大声喊出,为自家的舅舅佐证。他不知道所谓的后世人到底存的什么样的心思,竟然如此诬蔑他的舅舅。他只知道,他的舅舅心胸宽广,好些事根本不入他舅舅的眼。妒忌他更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刘彻瞧着霍去病维护卫青的样儿,笑着冲他摆摆手,“行了,用不着你说,朕比你更清楚卫青是什么样的人!”

  卫青若是一味争功,容不下他人者,怎么可能让他忌惮?

  只是霍去病杀李敢一事,须得想想办法改变才是。

  哪怕刘彻提前知道此事,却也没有怪罪霍去病的意思,霍去病到底有多维护卫青,刘彻有数。李敢也是胆大包天,因为李广不能封侯,不愿接受问责而自尽一事怪到卫青头上。李广,李敢,他须考虑考虑到底要不要用他们了。

  偶尔从沈悠嘴里不难听出,李广在对外作战一事上,不是一回迷路,听沈悠的语气,数次不在少,能让刘彻问责的过失,也断然不可能就那么一回。

  【认可卫青和霍去病的人,想着在他们去后,太子刘据,卫子夫因巫蛊之祸皆惨死,都不禁假设,若是他们活着,是不是刘据不会功败自杀,卫子夫也不会被逼自尽。怎么说呢?咱们先前已经说过了,刘彻是一个独断专行的皇帝,他自傲狂妄,眼里不容沙子。假如的事,或许卫青和霍去病在能够震慑住旁人对太子的构陷,但未必见得刘彻在最后依然能够包容霍去病的肆意。我们不难看出,从霍去病的事迹里,他是一个肆意洒脱的少年,说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他,却没有像其他将帅一样,和将士们同甘共苦。他用他的方式收服跟随他身边的将士-赏罚分明。让将士们知道,跟着他只要敢拼敢战,他必会为他们讨到属于他们的奖赏。】

  【其实相比而言,怪不得刘彻会更喜欢肆意的霍去病,而忌惮于内敛沉着的卫青。肆意而自我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会在不曾觉察的时候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有很多追随者。赏罚分明的将军,他的一切都是皇帝给的,手底下的将士在感激他的同时,其实更感激自己,毕竟若不是他们自己拼死一战,又怎么会有赏赐?所以,所谓的感激,其实也无须感激对吧!】

  嗯,有点道理,像那么一回事。

  汉武帝时的太医在霍去病灼灼的目光下,终于开口道:“将军的身体强壮,臣暂并未发现有何不妥之处。”

  暂时什么的,意思也算说清楚,以后要是霍去病有什么事,和眼下并没有关系。

  “往后你上战场,厨子带上,太医也带上。不许跟朕说不。朕许你带着厨子跑,你给朕带着太医盯着你的身体有何不可?”刘彻稍松一口气,同时也不容置喙的冲霍去病叮嘱,他要是敢不听,别怪刘彻也敢让他往后都是不了战场。

  霍去病能怎么办?刘彻素来说一不二。

  “臣谢陛下。”他不乐意的事于外人看来都是赏赐,既是赏,霍去病必须得谢过刘彻。

  刘彻总算稍有安慰。

  【再多的假设都是虚的,卫子夫给大汉带来的帝国双璧接连陨落,不过,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在最后也算为大汉撑上一撑,撑到太子刘据的孙子刘询登基。一切就好像一个轮回。卫青和霍去病是因为卫子夫才能最快速度的成为刘彻的亲近之臣,立下显赫战功。随着巫蛊之祸起,卫子夫三女一子尽亡,卫氏覆没。而与卫家并没有关系的霍光,因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年少时被霍去病带回长安,霍去病为他谋划前程,从此霍光一步一步成为汉武帝重臣,饶是卫氏覆灭也并未牵连到他。】

  【后来,汉武帝在临终前托孤于霍光,让他作为辅政四臣之一。随着刘弗陵无嗣而终,大汉立了一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的昌邑王刘贺,这位因不愿充当权臣霍光的傀儡,便与心腹密谋除去霍光。但因阴谋泄露,被霍光以行为“淫/乱”、危及社稷为由而废黜。随后权臣霍光想起流落于民间的卫子夫之曾孙刘询。那一位出生在牢狱,终是在汉武帝的仁慈之下逃过死劫的刘据在世唯一的血脉。无论霍光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随着霍光迎立刘询为皇帝,终究大汉的江山回到卫氏血脉的人手中。】

  怎么说呢?无论是谁听到卫子夫的所有血脉都被刘彻诛杀殆尽,都算在一定程度上见识到刘彻的心狠手辣。

  那可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人,他寄以厚望的太子啊,最终依然难逃一死。

  嘶,到底后期的刘彻成什么样的人了?

  不少人想想,可想着想着都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冷颤。

  于卫家人而言,听到最终大汉江山回到卫氏血脉的手里,他们只感受到一阵凄凉,还有一份劫后余生。至少他们不是都死绝了是吧。这算不算是一种安慰呢?

  【唉,我们虽然惋惜于卫青和霍去病的离去,有时候也不禁想,是不是他们去得及时,也算是成为刘彻心中永远的白月光呢?刘彻一生都会记着他们的功绩,而没有机会去想他们的丑陋。啊呸,这些个什么对刘彻而言没有任何意义,最终刘彻在出手对付太子刘据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顾忌。】

  刘彻!!!有些事不用重复的说。

  再者,他作为帝王为什么在顾念旧情。他从来都认为合格的帝王最不需要的就是顾念所谓的情谊,该赏则赏,该罚则罚,无一幸免。卫青和霍去病的功劳他没有忘,并不代表仗着他们立下的功劳,卫氏一族可以肆无忌惮。况且,闻卫氏之亡,何尝不是因为后继无人!

  【帝国双璧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们讲谁呢?就讲太史公司马迁吧!但凡提起司马迁,必不可少须得提一提他和父亲呕心沥血所著的《史记》,那是被我们鲁迅大大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作。之前讲的汉武帝及之前朝代的帝王将相,均出自《史记》所载,而这一位作为汉武帝一朝的臣子,可以说是对汉武帝刘彻的意见挺大。】!

第299章 著历史之书

  ???汉武帝刘彻完全没有打算反省自身,只在想,卫青霍去病讲完了,接下来沈悠得讲谁了?结果下一刻揭露出的答案,嗯,司马迁?对他有意见?

  对他有意见的人从来不在少数,刘彻挑眉的是,作为一个太史对他有意见,好吧,观沈悠所说的他,相对也没有怎么一味道他的不是。

  杀人太多,在他一朝官员百姓都不好干什么的,有什么所谓。

  谁莫不是认为他作为皇帝日子就好过?

  哼,好过才怪!

  别跟他说什么官不聊生,那就成了天大的笑话!

  作为臣子若不能听从君王的安排,为君王分忧,刘彻因何不能换了他们?

  【提起太史公司马迁,第一时间想到《史记》。《史记》开创此后华夏数千年史书新的记载方式-紀传,体。在《史记》之前,华夏的史书只有两类,一种是编年体,按年代来记载的书,如《春秋》。另一种是按国家来记载的国别体,如《国语》。《史记》是第一部 纪传体的通史史书。所谓纪传体,是按人物为中心记述历史。作为二十四史之首,后世史书都按《史记》的方式记载,由此可见《史记》影响之大。】

  【接着大家又想到了什么?想到他忍辱负重也要完成这部旷世之作。如果说卫青和霍去病他们的经历代表了汉武帝时期因为作为外戚得以一步登天,大显身手,从而扬名立万,流芳千古。司马迁所代表的是汉武帝时期并不算出众的官员,却又有自己的坚守,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饱受摧残的人生。】

  【唉,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苦,也有他们各自须得咬牙挺过的难关,对于司马迁来说,编写成一部史家巨作,是他父亲的遗愿,也是司马迁毕生所愿,为此,当司马迁被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定为诬罔罪名。本来诬罔之罪为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亏得那个时代“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司马迁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在坚忍与屈辱中,完成那个属于太史公的使命。】

  腐刑什么的,宫刑!都知道是什么刑罚,正是因为知道,听说司马迁宁可选择如此刑罚也要活下来,嗯,不同的人想法都有些不一样了。

  【司马迁的罪名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且听我细细道来。先从司马迁的家世开始说起,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或者汉武帝建元元年,为什么司马迁的出生有争议呢,主要是后世的人有不同的发现,由此达成并不统一的认知,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不细论。】

  【据《汉书》有载,司马迁的祖父司马喜在汉文帝诏入栗米受爵位以实边卒的政策下,用四千石栗米换取了九等五大夫的爵位,全家因而得以免于徭役。年幼的司马迁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习字读书,十岁时已能阅读诵习古文《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汉武帝建元年间,司马谈到京师长安任太史令一职,而司马迁则留在龙门老家。稍稍年长,司马迁才前往长安。】

  【不过司马谈既修于史,也不希望儿子司马迁成为井底之蛙,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司马谈让司马迁遍访河山去搜集遗闻古事,网罗放失旧闻,这也是为了将来司马迁能够编写出《史记》奠定基础。司马迁在二十岁时开始游历天下,他从京师长安出发东南行,出武关至宛,南下襄樊到江陵。渡江,溯沅水至湘西,然后折向东南到九疑山。窥九疑后北上长沙,到汨罗屈原沉渊处凭吊,越洞庭,出长江,顺流东下。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展转到钱塘。上会稽,探禹穴。还吴,游观春申君宫室。上姑苏,望五湖。之后,北上渡江,过淮阴,至临淄、曲阜,考察了齐鲁地区文化,观孔子留下的遗风,受困于鄱、薛、彭城,然后沿着秦汉之际风起云涌的历史人物故乡,楚汉相争的战场,经彭城,历沛、丰、砀、睢阳,至梁即今河南开封,才回到长安时任太史令的父亲司马谈身边。】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怎么听着怎么让人豁然开朗。

  是啊,读书毕竟只是读书,倘若想要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怎么可能是凭着读书就能达到的。

  【在汉朝当时,回到司马谈身边的司马迁,蒙得父荫成为郎中。嗯,郎中是官职,不是我们通俗认为的郎中大夫哈。汉武帝元鼎六年,随汉武帝东行巡幸缑氏的司马迁在继唐蒙、司马相如、公孙弘之后,再次出使西南,被派往巴、蜀以南筹划新郡的建设。随后又抚定了邛、莋、昆明,在第二年回朝向武帝复命。所以,咱们太史公也并非只是会写书而已,也能为国出力。】

  【汉武帝元封元年春天,汉武帝东巡渤海返回的路上,于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参与制定封禅礼仪官员,却因病留滞在周南,未能继续前行,更因此而心中愤懑,以致病情加重。毕竟封禅大典是古今一圣事,得以参与的人谁不引以为傲,明明近在咫尺,理所当然可以参与的人,却因为生病而不能参加,司马谈如何能不忧愤。好在奉使西南的司马迁在完成任务后,立即赶往泰山参加封禅大典,总算司马迁没有像父亲一样错失如此盛典。可惜行到洛阳,司马迁却见到了命垂旦夕的父亲。】

  额,有点突然。

  谁能想到好好一个封禅大典,反而让人病情加重呢。

  【临终前能再见到儿子,司马谈总算得到一丝安慰。弥留之际的司马谈对司马迁说:“我们的祖先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舜、夏禹时就取得过显赫的功名,主管天文工作。后来衰落了,难道要断送在我这里吗?你继为太史,就可以接续我们祖先的事业了。如今天子继承汉朝千年一统的大业,到泰山封禅,而我不得从行,这是命中注定的啊。我死以后,你一定会做太史;做了太史,你千万不要忘记我要编写的论著啊。况且孝,是从侍奉双亲开始的,中间经过事奉君主,最终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扬名于后世,光耀父母,这是孝中最主要的。天下称颂周公,是说他能够歌颂周文王、武王的功德,宣扬周、召的遗风,使人懂得周太王、王季的思想以及公刘的功业,以使始祖后稷受到尊崇。周幽王、厉王以后,王道衰落,礼乐损坏,孔子研究、整理旧有的文献典籍,振兴被废弃了的王道和礼乐。整理《诗》、《书》,著作《春秋》,直到今天,学者们仍以此为法则。从鲁哀公获麟到现在四百多年了,其间由于诸侯兼并混战,史书丢散、记载中断。如今汉朝兴起,海内统一,贤明君主、忠义臣子的事迹,我作为太史而不予评论记载,中断了国家的历史文献,对此我感到十分不安,你可要记在心里啊。”司马迁低下头流着泪说:“小子虽然不聪敏,但是一定把父亲编撰历史的计划全部完成,不敢有丝毫的缺漏。”】

  【每一个史学家都有一种将历朝历代所经历的大事全都记载在案,流传,以承文明的决心,诚如司马谈所言,多年来战乱不休,天下书籍损及惨重,后人不知前人之事,岂能不引以为憾。司马谈将心中的遗憾交付到儿子司马迁的手里,盼着他做不到,做不好的事,儿子能够做到。想想太史公后面所受的刑罚,腐刑,即宫刑,若非心里念着著书以传后世,以令天下人知晓前人之事,他必然不会选择如此受人唾骂的方式活下来。】

  沈悠论起此并不掩饰对司马迁甚至是一代一代的史家们的敬重。

  多少太史公何尝不是肃然起敬!

  说得不错,受了宫刑确实为世人所唾弃,可忍辱负重者难道不教是人敬重吗?

  恰恰相反,同为记史之人,为免文化断层,文明流失,他们活着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而是为了世人能够知道先人之事,从中知是非,明大义。

  如果说先前他们听着司马迁苟且偷生,心里有几分轻视,如今听清其中原由,谁能不敬佩。

  死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活着,背负先人的厚望必要将书写好,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司马迁所在的时代,也算是一个“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汉武盛世,司马迁得以结识汇聚于长安的天下贤能之士。包括贾谊之孙贾嘉,公孙季功(或为公孙弘),樊哙之孙樊他广,平原君朱建之子,冯唐之子冯遂,田叔少子田仁,梁人壶遂,杜陵苏建等。这么些人里对司马迁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董仲舒与孔安国。】

  【司马迁与上大夫壶遂讨论文学之时曾说过:“我听董生说:‘周朝王道衰败废弛,孔子担任鲁国司寇,诸侯害他,卿大夫阻挠他。孔子知道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政治主张无法实行,便褒贬评定二百四十二年间的是非,作为天下评判是非的标准,贬抑无道的天子,斥责为非的诸侯,声讨乱政的大夫,为使国家政事通达而已’”。而纵观《史记》可知董仲舒之公羊学对司马迁的影响主要为:其一,公羊家颂扬汤武革命,主张以有道伐无道,成为《史记》反暴/政的思想基础;其二,公羊家尊王攘夷主张大一统的思想,成为《史记》贯串全书的主要观念;其三,公羊家崇让、尚耻之义是《史记》褒贬历史人物的道德标准。】!

第300章 历法

  反暴/政呢,秦始皇在第一时间便将关注点落在这儿上面。

  随后一想又不对了,他为什么第一时间关注的就是反暴/政,他实施的是暴/政吗?怎么可能是暴/政呢?

  秦始皇微拧眉头,很是以为自己险些落入他人的臆想而以为不妥。

  【我们如今都知道,《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因此司马迁对孔子是十分推崇的,早年也曾和孔子的后代孔安国有过讨教,所以司马迁曾在《史记·孔子世家》给予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高度赞扬。其亦吸收孔子学说和六艺经传的精华,效法孔子精神,继《春秋》作《史记》,完成一代大典。】

  【文化的传承,大概就是这样,哪怕他们相互之间的不一样,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做出一桩利于后世的有益之事。殊途同归,有时候也算是一个美好的代表。而说到司马迁之所以被定罪险被处斩,依然是对匈奴之战。】

  【卫青和霍去病两人将匈奴驱逐于千里之外,为大汉争得了十数年的边境安宁,汉武帝天汉二年,匈奴再次进犯,汉武帝让李陵,即李广之孙给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的贰师将军李广利护送辎重。李陵谢绝,并自请步兵五千涉单于庭以寡击众。作为一个男儿,谁人无立下战功以光宗耀祖之心,不过是有没有那个本事罢了!于李陵来说,祖父一生不能封侯,他要完成祖父的夙愿。】

  【汉武帝刘彻赞赏李陵的勇气,岂有不答应李陵的道理。李陵如愿领兵出击,然而行至浚稽山时,却遭遇匈奴单于之兵,路博德援兵不到,匈奴之兵却越聚越多,粮尽矢绝之后,李陵最终降敌。消息传回大汉,汉武帝愤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说:“李陵侍奉亲人孝敬,与士人有信,一向怀着报国之心。他只领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杀敌一万多,虽然战败降敌,其功可以抵过,我看李陵并非真心降敌,他是活下来想找机会回报汉朝的。”刚开始汉武帝也觉得司马迁说得很对,李陵一家忠诚,怎么可能会轻易投降。其中必然有原因。】

  【好,思虑再三,汉武帝决定派公孙敖前去接回李陵,不料,前去迎接李陵的公孙敖无功而还,谎报李陵为匈奴练兵以期反击汉朝,汉武帝怒杀李陵全家。司马迁因为之前帮着李陵说话,被定为诬罔之罪。最终,司马迁想到父亲的遗愿,想到自己没有完成的史书,决定以腐刑赎身死。自那以后,再也没有关于司马迁的记载,连同司马迁何时去世的亦不为后世所知。】

  长长的一叹,不难看出沈悠透露出的心酸,因李陵而受到牵连的司马迁冤吗?相当的冤。

  【要说《史记》得传承下来,多亏了司马迁的外孙。按《汉书》记载,司马迁有一个女儿嫁给杨敞。杨敞在汉昭帝刘弗陵时曾官至宰相,与司马迁之女生二子:大

  儿子杨忠,小儿子杨恽。杨恽自幼聪颖好学,他的母亲把自己珍藏着的并且深爱着的《史记》拿出来给他阅读。杨恽初读此书,便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爱不释手,一字字、一篇篇,非常用心地把它读完。杨恽成年之后,还把它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总是热泪盈眶,扼腕叹息。在汉宣帝的时候,杨恽被封为平通侯,这时候他看到当时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司马迁这部巨著,觉得此事正是重见天日的时候,就上书汉宣帝,把《史记》献了出来,从此天下人得以共读这部伟大的史著。】

  【但《史记》一书在当年也受到非议,司马迁在其著作《史记》中对汉朝多有负面描述,即所谓“述汉非”的问题,因此许多人认为司马迁被汉武帝处以宫刑,故在《史记》中诽谤汉朝来泄愤,故有“谤书”的争议。要知道司马迁对大汉开国之君刘邦,哪怕是他当时所处的朝代皇帝汉武帝,都多的批判。拍马屁之流怎么能不骂他。如东汉末王允言:“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此外王肃、李贤、刘知几、李几、王夫之等均有类似批评。有学者认为《史记》“贬天子”并没有背离《春秋》之义,而是明显存在着思想上的内在继承与演进,并非私人泄愤所作的“谤书”。司马迁通过“直书”的变式——“曲笔”的方式,以秦为鉴,暗针时弊,从而承《春秋》“讥天王”之义而至于“贬天子”之法,以规正汉武帝之失,进而达到“反王道之本”为后世立训的目的。有兴趣的大家伙可以仔细看看《史记》。】

  书随之放上来,请大家看看。无二话,赶紧都麻利的看看。

  至于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

  【果然,不管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有人夸就有人骂,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想法,无可厚非。而司马迁除了是一位史学家外,也是一位对天文星象精到造诣的专家。《史记》中相关的记载有《天官书》《律书》《历书》。仔细读过的人都知道,称他为天文星家专家决非虚誉。】

  【继承父亲遗志遗业的司马迁,完成“推古天变”之任务,并明确表述为“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其结论表述在《天官书》中,即据春秋242年之间日食三十六、彗星三见等星象,联系点天子衰微、诸候力政、五伯代兴及到战国及秦汉之际的社会变乱动荡,而总结出天运三十年一小变,一百年一中变,五百年一大变,三大变为一纪,三纪而大备的“大数”,最后才认为“天人之际续备”。这是司马迁天文学应用最重要之范例,在整个星学历史上占有最高地位。】

  怎么说呢,星象之说在华夏历史上占据着极高的地位,正因如此,每每星象方面有什么新发现,并且得以运用,都挺让上位者关注的,更别说在汉武帝之前,一众人都是极其相信神鬼占卜之说,一切都跟星象有关系,司马迁挺让人意外的,竟然有此成就。

  【不得不说,以前能够青史留名的人个个都身负绝学,皆有所长,也都有所精通。世人对司马迁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他倾尽一生心血所著的《史记》,又有谁知道当年他

  也曾参与汉武帝时的《汉历》定制?我们如今日常所用的都是公历和农历,公历是西方的历法,而我们常说的农历更应该说是阴阳历,《汉历》属于阴阳历中的一种,除了《汉历》外还有《夏历》、《黄帝历》、《殷历》、《周历》、《鲁历》、《颛顼历》。除了《汉历》外,其他历法合称古六历。】

  【嗯,大概讲解一下各类的历法吧。好让大家也了解一点。每一种历法要说最大的区别在于正月的月分不同,夏历以建寅之月(包含雨水之月)为正月,故称夏正。殷历以建丑之月(包含大寒之月)为正月,所以称作殷正,乃是如今汉历(农历)之十二月。周历以建子之月(包含冬至之月)为正月,是为周正,等于现今汉历(农历)之十一月。秦用瑞顼历,以建亥之月(包含小雪之月)为十月,但设为岁首,一年从十月初一日开始,月序非常特殊,依次为: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端月[建寅]-因避秦始皇嬴政之名讳而改称,汉朝建立之后复称为正月。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闰年再加上后九月)】

  【一通说下来,是不是大家都迷糊了,按我们现在的习惯,实在不怎么顺是吧。还是从一到十二比较不用费脑子多想。在汉朝初期是沿用颛顼历的,直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制订并颁行了《太初历》使用建寅之月为正月,依次为二月、三月、一直到十二月,设置闰月的方式定为无中气置闰之法,从此汉族传统历法的建正(岁首)和设置闰月的方式均基本得到固定,并且沿用至今。】

  【我一直觉得我们的农历很神奇,里面包含二十四节气,每每黄历下发,老百姓们看着黄历就知道什么时候该播种,什么样的时候种什么样的东西。原谅我至今为止都没能完全弄清楚我们的阴阳历是怎么回事,就不跟大家班门弄斧的多说了。】

  【司马迁同公孙卿、壶遂、侍郎尊、大典星射姓等人所制定的历法,之后出现的历法版本,均属于同一部历法之修订,历法计算之方式越来越精密了,汉族传统历法变得越来越准确,如今已经成为非常精准的天文年历性质的阴阳合历。感谢他们的付出!】

  沈悠真诚的朝天一拜,不难看出她的郑重,本来以为所谓的历法不过如此的人们才意识到,不对啊,历法的意义非同寻常,他们不可不重视。!

第301章 西域

  司马迁作为一个正主,本来得知自己的经历时有些错愕,慢慢的又反应过来了,他所有的付出都没有白费,世人都知道他做下的一切,他的贡献真正做到利于万世,好,真好!

  人活一世,所求的无非就是能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倾尽一生心血和父亲一道写下《史记》如此,研制历法亦如是。司马迁做到了,不枉此生。

  【《史记》并非只是司马迁一人的功劳,其父司马谈既有著书之心,也是早早有所准备,父子齐心共为《史记》的出世倾注一生,我们敬佩他们的付出,也感激他们的坚持不懈,忍辱负重。】

  【什么样的书都有他的局限性,也难免会带上著作人的一些个人情绪,但我们都认可鲁迅先生对《史记》的称赞。别的就不说了,咱们多少耳熟能详的成语正是出自《史记》?仅凭此足够后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