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 第25章

作者:行而不辍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古代幻想 轻松 玄幻仙侠

  夏第一个皇帝,祖龙实至名归。不过,江湖也称政哥,喊哥嘛,亲切一点。交换使用,大家随意哈。】

  此时秦朝的历代先君们都忍不住拍手叫好。

  秦孝公嬴渠梁激动无比的同一旁的商鞅道:商君,你听见了吗?我大秦果真一统天下了!商鞅与秦孝公作一揖道:恭喜国君。

  秦惠文王嬴驷何尝不是一样,喜色道:“果然商君之法能强国保民,令我大秦蒸蒸日上。后世儿录也极是争气,这小子也不知是我几世儿孙。

  与之相比,作为秦始皇之父的秦庄襄王子楚看着刚从赵国回来的儿子赵政,听着沈悠的话,怔怔地望着赵政,赵政凝视着天幕,眨了眨眼睛。

  “你听见了,天幕说你将来会灭六国,一统天下。”秦庄襄王冲赵政开口。

  “那是将来的事。是别人已经做到的事,却不一定是我肯定能做好地事。”然而赵政却觉得天幕所说的那个人同他不过是有着同样的名字罢了,并非就是他。

  秦庄襄王本来不确定,听着赵政的话却笑了,再问:那你想灭六国,一统天下吗?

  赵政挺直身板,铿锵有力的道:想,我想!

  “那你须得好好学本事,否则将来不仅做不到灭六国,一统天下,或许大秦几代先王所建的功业都极有可能毁于你之手。”秦庄襄王并非在说笑,而是提醒赵政,他若做不好,代价正是如此。

  赵政重重点头,表示听进去了,他会做得比天幕说的那个人更好!

  秦始皇听得天幕在肯定他的外貌,嗯,生平第一回 被人那么夸的始皇陛下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在他一统天下之后,实行三公九卿制,分工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行郡县制。同样也是沿续使用了两千多年。中间别管有什么名称上的变化,本质上是换汤不换药。】

  【诚然,对其他六国的人来说,秦始皇所推行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这类的事,那是要抹去他们各

  国的文字,对当时的人们来说确实是灾难,是他们所不能忍受的。但对于华夏历史来说,正是因为秦始皇推行的这些政策,让华夏世代都认可了祖国就该大一统,任何人搞分裂都是可耻的事,华夏人民就是一家人。内部可以争,可以斗,但遇外敌该一致对外。】

  谁人听着秦始皇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不为之振奋,秦孝公没能忍住的道:“我这后世的孙儿极有本事,也极有远见。天下七国,连我大秦在内,各国存在不同的文字,天下一统,若文字不同,这能算得上天下一统吗?纵然遭受天下非议,他之所为,也当为之。

  不糊涂的人都明白书同文,车同轨的意义在哪儿,这是利于千秋万代的啊!

  “果然是我大秦男儿,大气。”秦惠文王竖起大拇指,并不吝啬于夸赞肯定自己的后代。秦始皇不由挺直了腰板,对,还是后人更能明白他这一番强制所为究竟是为了什么。

  “陛下所为,后世都明白。陛下过在当下,却功在千秋。”李斯必须在这个时候出现狠狠的夸夸秦始皇,秦始皇冲他们抬手道:“你们亦是有功之人,若没有你们为朕平定天下,安定天下,岂有这大秦的灭六国,一统天下?

  必须得说,秦始皇没有把所有的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他却并不因此生惧,他是君,朝堂之上的诸位都是臣,君与臣之间自该是相辅相成的,他镇得住他的臣子,并不担心他们功高。

  相反,比起太有本事的人,秦始皇最不屑的是那些个没用的人。

  【就是这样功在千秋的帝王,却饱受非议,数千年一直都有暴君之称。】可是,在秦国历代国君,甚至秦始皇都十分高兴的时候,沈悠这话让人都一顿。暴君?

  【为何秦始皇会有暴君之称呢?有称秦始皇在统一之后大兴土木,修长城,修灵渠,虽然是利国

  利民的,架不住对于百姓们来说,一味大兴土木便导致生产力遭到破坏,没了人种田耕地,哪来的饭吃?不仅如此,历代都宣扬秦始皇残暴不仁,分别表现为,焚书坑儒、大建阿房宫,长城、骊山墓等。】

  秦始皇拧起了眉头,这后世之人对他未免也太苛刻了吧。

  【千百年来,一直如此。也是无奈,谁让秦国相关的史书记载都没了呢。如今后世传颂最多的就是太史公的《史记》。】

  【经过多年的考古研究发现,始皇大大焚书是

  有的,既要求书同文,车同轨,焚他国之书,本意上是好的。架不住这一作法得罪了一群文人,以至于千百年来的读书人,人人都喊秦始皇暴君,骂秦法苛政。最有力的证明,《史记》的陈涉世家中有记:“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这些年出土的相关秦律却发现,因为大雨失期,秦律是相对放宽期限的,罪不至死。《史记》这是太史公司马迁所著,相对离秦朝算是最近的了,连太史公都认定秦始皇是为暴君,更何况后世的文人们?直到近代,越来越多的人为秦始皇正名。我们的伟人曾评价“秦始皇是个厚今薄古的专家”。鲁讯先生也曾说过,秦始皇最亏就亏在秦朝历二世而亡。朝代时间长的王朝,评论者都是本朝的人,对他们本朝的皇帝多是歌功颂德。朝代短的王朝,统治时间短,就只能由着后世评说,谁还能可劲夸亡国之朝?而且因为时间短,以至于根本没有办法让人看到秦始皇的功绩,这就造成了文人可以随意书写的结果。】

  秦始皇脸都已经黑透了,想他盼着大秦的江山能够万世传下去,结果二世而亡?

  气啊气,天幕你可以告诉我,为什么秦朝二世而亡吗?

  别说秦始皇想知道,秦国历代国君和秦王们才刚听说后世子孙灭六国一统天下了,甚至此后数千年的时间里,人人以一统天下为目标,谁也休想分裂国家,老秦人产生的影响令他们骄傲无比!

  结果高兴不到三秒,天幕竟然丢下一记重磅消息,秦朝二世而亡?过分了吗?相当的过分吗?秦始皇哪个不孝的儿子竟然葬送了大秦的江山?败光了历代老秦人的努力?天幕说个清楚,正好让秦始皇把那小子先宰了!

  【这也是这些年以来,深入了解始皇大大之后,为始皇大大痛惜的原因,一个没有杀过一个功臣,提倡男/女平等,严惩婚外情行为,不愿意让活人陪葬,因此选择用兵马俑代替的人,就这样的一个皇帝,竟然背负了数千年的暴君骂名。】

  朱元璋!!好了,天幕,我知道你在内涵我。拉踩太明显是不好的!

第56章 崛起

  沈悠摇着头,那叫一个叹息,【始皇大大委屈是真委屈,后世之人其实更希望始皇大在能够如愿以偿的长生不老,不就是一颗长生不老药吗?但凡要是有,我们愿意送到始大大的面前。再不济,唐僧肉要是能让始皇大大长生不老,我们也乐意他自己走到秦始皇的嘴里。】

  嗯,完全感受到了后世的人对秦始皇的偏爱。但这唐僧肉是什么东西?有长生不老的作用?

  不不不,应该是没有的,否则天幕也就不会说但凡有。

  【可是,没有长生不老药。始皇大大一心追求长生,努力为了长生而追寻,却没有意识到那些个练丹的人都是坑。也不能说没有意识到,毕竟所谓的焚书坑儒实际坑的正是那些个方士。】

  果不其然,下一刻沈悠便告诉他们,没有长生不老药。

  【所谓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大家都知道其实都是一些化学成分组成,什么玉泉啊,水银啊,雄黄啊,想想丹药为什么炸炉,不就是因为硫黄?□□也是要用硫黄。真是一样样算来,每用一颗都感觉吃丹药的人离死神又近了一步。因此,追求长生,而且一直坚持服用长生不老药的秦始皇,怪不得会突然暴毙。】

  饶是之前秦始皇已经通过沈悠的提醒,知晓日常所用的丹药中含有一些伤身的成分,因而秦始皇已经停下服用,然而那一个个方士相当的硬气,竟然硬是说丹药绝不会伤身。

  听听沈悠的话,何止是要伤身,简直要命。

  陛下。一干重臣听闻此言立刻急了,李斯也是万万没有想到,那些个方士竟然如此胆大包天,这哪里是要让他们陛下长生不老,分明想要陛下的命!

  秦始皇已然明白一干重臣的担心,朕已经停用丹药,朕会养好身子的。

  看起来秦始皇算是听得进劝,没有一意孤行的明知丹药不妥,依然想用,也算是让人都松一口气。

  却不知在秦始皇的宽袖之下双手紧握,他的紧张,他的恐惧,绝对不能表现出来。

  但凡听清沈悠说出的所谓长生不老药的成分时,一众别管是已经在吃丹药,或者准备吃丹药的都傻了眼,炸炉啊,连炉都能炸了的东西,他们的身体是有多好,能承受那么大的药力。

  r/

  【戏说一番,无非是体现了我们对于秦始皇大大的喜欢,但咱们的秦始皇大大在成为秦始皇之前,也是吃尽苦头的人,这个暂时先放一放。毕竟这一朝不仅是讲始皇,更要讲大秦。大秦,非秦始皇一人的大秦。都是九年义务教育出来的大家伙,肯定都学过贾谊的《过秦论》,应该都记得这样一段话,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换而言之,秦国能一统天下,秦始皇厥功至伟,但绝非他一人之功】

  【应留言内容,必须提一提奋六世之余烈里的六世。大致也为大家理一理秦朝,也算是科普科普。先给大家上个图,便是战国七雄的图。战国七雄,齐、楚、燕、赵、韩、魏、秦。要说秦朝能够真正崛起,当属秦孝公开启商鞅变法开始。汉代王充在《论衡·书解篇》曾言,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一群秦君秦王们听着沈悠的话,那是十分赞许的认可。饶是他们这些个得了便宜的儿孙们,也必须肯定商君之法是为强秦富民之法,若大秦没有遇上商君,未必能够真正一统天下。

  本来嘛,一个个对于他们后世儿孙能成为投票所讲的第一个人,他们想到自家的儿孙当灭六国,一统天下,那满心的骄傲和得意自不必说了,听着沈悠夸他们的好儿孙,他们满意了,没有想到他们也有出场的时候。

  真真是意外之喜!

  历代秦君或秦王都表示期待无比。

  沈悠这时候拧着眉头,【我在犹豫是从头开始说起,还是从奋六世之余烈的六位秦国的君王开始说起。前面的,大致介绍一下吧。比如秦国的来源,以及为什么其他六国每每提起秦国都十分鄙夷。】

  【秦人嬴氏部族在商朝时就成为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秦国始祖秦非子在周孝公六年,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治都秦邑,号称秦嬴。因而周天子怒极之时,也会称秦国诸君与诸王为养马奴。其他各国也皆为此而鄙夷秦国,不屑与秦国往来。】

  提起这事,秦国的诸君与诸王脸色都不太好!

  /

  哎哟,这话那是说得一点都没有错,听得秦国的国君和秦王们嘴都快咧到耳后根了!

  秦始皇嘴角再次勾勒出了弧度,这后世的人都是开明而通达的,明了比起别人怎么看待自身,须得自身足够强大,那才是真正能立足的根本。

  【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周朝没落,周天子东迁,秦襄公一路护送周平王,得封诸侯,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要说这春秋时期秦国的秦穆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只不过秦穆公最让人诟病的莫过于在他身死之后,陪葬的有一百七十七人,良臣子舆奄息、子舆仲行、子舆针虎都在其中。】

  【万恶的殉葬制,实实在在不拿别人的命当命。可秦穆公也太过了,竟然让良臣殉葬,也算是开了古往今来的先河。可是,既是贤良之才,那是来帮忙治天下的!谁要给他成为殉葬品?秦穆公一番操作,让良臣殉葬,这不是在告诉天下人,秦国何其野蛮?以至于此后中原士子皆视秦国为禁地,数百年间无中原士子活动于秦国之内。以一己之力毁国,绝士子入秦之念,秦穆公也是本事了得。】

  秦穆公!!!

  这个事,秦国的国君们深有体会,只是那个时候的人尚未有远见知晓到此举会为大秦带来什么样的灭顶之灾,等知道,想补救又岂是容易的。

  【别说其他人了,哪怕是秦国人也对秦穆公这番操作看不下去,故做《黄鸟》一诗,就是讽刺秦穆公以人殉葬,对这样极度残忍的做法的控诉。有兴趣各位可以去读一读,诗略长,我就不读了,直接上图。】

  沈悠大意介绍一番,一干人看了一眼,秦国的诗,不至于看不懂。秦穆公其实也没有想到自己最后一个命令竟然对秦国产生那么恶劣的影响。

  【所以,在有教训之下,大明朝时朱元璋竟然倒行逆施,再行殉葬之制,也是让人极想不明白。】沈悠很努力的想弄清楚朱元璋的心情,他到底是怎么样想的,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

  马皇后这一回和朱标一道将目光落在朱元璋身上,却发现朱元璋在听到沈悠困惑的话后,眼中闪

  过一道凌厉的光芒。身为帝王,他的心思怎么能让人看得一清二楚?

  至此,马皇后和朱标交换一个眼神,都从彼此眼中看到无奈。

  【好在,终于让大秦迎来了一位秦孝公。之前提起各朝的变法时,我不仅一次夸赞

  过秦孝公,相信每一个变法的改革家们,他们都从心底里希望能够遇上秦孝公,也能够像商鞅一样,哪怕他人最后的结局是悲惨的,可他的变法留了下来,而且至秦灭而不亡。】

  【秦孝公与商鞅的相遇,相得益彰,从此,一个全身心的信任,将国尽委之,一个得以完全施展自己抱负,一步一步让秦国从积弱中走出,成为强国,也为大秦将来灭六国,一统天下奠定基础。可以说,没有商鞅的变法,就没有秦国的再次强大起来。】

  【只是可惜,随着秦孝公逝去,商鞅也迎来了秦国贵族们的反击,他们想通过杀了商鞅,推翻新法。秦惠文王嬴驷继位,不管是怎么样,秦惠文王都只能杀了商鞅,这个于大秦有功的人。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稳住秦国内的贵族,也才能保住商鞅变法。或许,商鞅也早就料到自己的结局,没有在秦孝公去后立刻逃离秦国,只为以身祭法。】

  秦孝公怔怔的望向一旁的商鞅,商鞅并没有因为沈悠说起自己的结局而痛心,也没有打算因此而改主意不再行变法之事。

  于商鞅而言,沈悠有些话说得没有错,有些事刚开始做他就已经料到结局,正因如此,他不后悔。

  此生得遇国君,能够一展所学,鞅甚幸也!注意秦孝公的眼神,商鞅回身朝秦孝公作一揖,用行动向秦孝公证明,他纵然知道自己的结局,也没有打算改主意。

  商君。秦孝公是感激的,有些事既然我们知道,不如早做准备,一切都可以避免。

  没有想到商鞅摇头道:不必了。那样的结局是鞅所选。

第57章 变法

  饱读诗书的商鞅岂不知道,历来主持变法者都是什么样的下场。正因如此,他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国君能让鞅做好变法,鞅已然心满意足。法,以身祭法,法便坚不可摧。来日的秦君需要鞅这条命,唯有如此,才能让秦君顺利继位。商鞅并没有打算改主意,相反,他觉得那样的结局是必然的,完全不需要去变。

  商君。秦孝公想劝,商鞅抬手制止道:“国君,我们有同样的想法,只要秦国变强变好。此言不虚,秦孝公就是为了让秦国变强变好,这才向中原发了求贤令,也等来了眼前的商君。

  【提起商鞅,就必须要说一说商鞅其人。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更是卫国贵族。自幼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和吴起影响很大。原本他是跟随在魏国相国公叔痤身边任中庶子。公叔痤在病重时向魏惠王举荐商鞅,请魏惠王重任之。当然,也特意向魏惠王说明,他若不能重任商鞅,当杀之。】

  【魏惠王,大好的魏国,就那么在他手里一步一步的给他败了。公叔痤所言,魏惠王只以为他是病糊涂了,胡言乱语,既不用于商鞅,也不杀了商鞅。论起识人之能,魏惠王是连公叔痤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偏他还自以为聪明,拿了全天下的人都当成傻子。此后多年里,魏惠王怕是为不曾听公叔痤的话追悔莫及。】

  商鞅笑了,魏惠王,或许早年他作确实有报效魏国之心。跟随在公叔痤身边,看到魏惠王的行事,他便明白,那不是一位明君,他所追求的,绝不是魏惠王能够给到他的。

  魏惠王既不重用他,也不杀他,更是验证商鞅的看法,也让商鞅不再犹豫,头也不回的离开魏国。

  有些事,确实是时也,命也!

  【公叔痤一死,正好这个时候秦孝公嬴渠梁继位,观秦国困境,秦孝公以一份求贤令名扬各国,商鞅不二话,立刻奔着秦国而去。但是,商鞅与秦孝公的碰面,并不是一见如故。或许该说,商鞅与秦孝公的会面,何尝不是商鞅对秦孝公的试探。】

  这事,秦孝公和商鞅那都是历历在目。君臣相知,如今他们一道为强秦而努力,过程,嗯,试探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君臣对视一眼,并不觉得当年的事有什么问题。

  沈悠已经继续说起【直奔秦国的商鞅,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得以见到了秦

  孝公,可这第一次的会面,商鞅以帝道说得秦孝公打磕睡,事后秦孝公通过景监直言商鞅狂妄无比,不可任用。真想问问那会儿的商君是何感想。嗯,也不对,毕竟商君既然大放厥词,要的就是秦孝公不悦。】

  商鞅点了点头,那必须是,好东西怎么能一开始就亮出来,须得先让对方知道坏东西才能拿出好东西,也就能一拍即合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