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 第52章

作者:行而不辍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古代幻想 轻松 玄幻仙侠

  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及行军总管刘世让全被尉迟敬德俘获。】

  【看看我们尉迟敬德多能干。初师告捷,尉迟敬德还军浍州。李世民得知消息立刻派出殷开山、总管秦叔宝等在美良川截击尉迟敬德大军,尉迟敬德与寻相只身脱逃,其余部将都被唐军所俘。能在秦叔宝和殷开山手里跑掉,果然二十四功臣只有他们相互能够抗衡,别的人来,不好意思,哪儿凉快哪呆着去!】

  竟然确实是!

  殷开山和秦叔宝都是二十四功臣之一。

  【武德三年,李世民在柏壁城讨伐刘武周,刘武周命令尉迟敬德和宋金刚到介休县抵抗唐军。宋金刚战败,逃往突厥,只留下尉迟敬德据守介休县城。咱们二凤一向都是爱才之人,尉迟敬德先前一回和秦叔宝他们交手都能逃了,这回再打起来,二凤也是见识到他的本事,且派李道宗和宇文士及进城劝降。尉迟敬德遂与寻相以介休、永安二城降唐。得了尉迟敬德这样一个将才,二凤是大喜过望,当即任命他为右一府统军,并且领他并往东都洛阳进攻王世充。可在这个时候,寻相与刘武周手下的一些旧将相继叛变逃走,以至于唐军上下都认为尉迟敬德也会叛逃,立刻把尉迟敬德关押在军中,并且向二凤进言,请求杀之。】

  这个事,怎么说呢?刚刚归顺的人,谁看到他的同袍叛逃不会有所担心,但就这么杀了尉迟敬德,也不妥!

第111章 自恃有功

  嗯,一不小心给绕进去了,他们怎么忘了,尉迟敬德可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世民肯定是不会杀了这样一个人才的。要是那时候就杀了,尉迟敬德还能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李世民的想法跟他们不一样,他觉得但凡尉迟敬德有心叛逃,绝不会等到现在,等着他的同袍好友们全都跑光了再跑。怎么说尉迟敬德的本事李世民都是看在眼里,真要是想跑,早跑了,用不着等到现在。因此,李世民力排众议,当即将尉迟敬德释放,并且带进自己的帐中,赏赐他金银珠宝,并对尉迟敬德说:“大丈夫凭着情感志向相互信赖,不必把小小的委屈放在心上。我不会听信谗言去迫害忠臣良将,你不必介意他们对你的猜疑。如果你想离开,我就以这些财物资助你,以表达我们短暂共事的情谊。”】

  【二凤的胸襟气度,这才是他能够令无数能臣干将为他所用,为他出生入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根本。尉迟敬德原本忠于刘武周,可如今刘武周已死,尉迟敬德也是要另寻一个明主的。一如二凤所分析的那样,他要是想跑不会等到现在,二凤一番表示,昭显气度和对他的信任。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尉迟敬德就不想要一个能知他懂他的人?】

  谁会不想,大丈夫于世,本就为了建功立业而活着,要说尉迟敬德没有半分野心,不思寻一个信他的明主,追随于他,创下一番事业,绝对是骗人的。

  早年刘武周对他有识才之恩,他自对刘武周忠心不二。如今刘武周已死,他投了唐军,本意也是觉得唐朝或许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同袍叛逃,尉迟敬德依然坚持留下,无非是想看看这唐朝上下,是不是会容他有一席之地。自被关以来,再到李世民将他放了,表明去留自愿,尉迟敬德这心里最重要的一关终于是过去了。

  “谢陛下。”尉迟敬德冲李世民抱拳作揖,感谢李世民对自己的信任,他都记在心里,永不敢望。

  处置了长孙无忌,让人送长孙皇后回宫,一切归于平静,一干人继续听着天幕道来。此时李世民抬手道:“敬德者,勇冠三军之将也,朕爱之惜之,谁人不是如此,何必与朕言谢。”

  对啊,他不过是做了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决定罢了,哪里值得尉迟敬德道谢。

  【尉迟敬德愿意留下,当下,李世民便领着尉迟敬德到榆窠打猎,碰上王世充领着几万步兵骑兵前来挑战。王世充部下骁将单雄信带领骑兵直奔

  李世民而来。擒贼先擒王,更何况是现在落单的李世民,但凡只要在这个时候把李世民拿下,他们洛阳的危机可解。怎么说他们现在也是几万兵马在这儿,无论是王世充也好,单雄信也罢,都不会觉得自己拿不下一个李世民。】

  【然而结果却在他们脸上狠狠抽了一记耳光,单雄信直奔李世民而来,尉迟敬德策马上前,大喝一声,斜刺里一枪即把单雄信挑下马来。开玩笑,尉迟敬德何许人也,那可是夺槊三条的英雄人物,一个单雄信敢当着他的面想把他刚认的明主擒去,那是当他是死人?】

  所以,那几万兵马都是摆设吗?

  一干人脑子里闪过那么一个念头。

  然而,就尉迟敬德为李世民这一拦,秦始皇眼冒绿光的道:“李世民确实有识才之能。朕无人才,是朕之过也,非大秦无才。

  就是喽,秦始皇当即下诏道:“昭告天下,朕欲求天下之才,以治天下,以令百姓安居。写一份漂亮的求贤令给朕。

  底下的臣子们敢有所质疑吗?纷纷应下一声是,但这漂亮的求贤令,他们确定能写得出来?

  【单雄信吃了一记亏,身后的兵马稍退,尉迟敬德当即护着李世民突出重围,转头领着骑兵回头和王世充作战,几个回合下来,王世充部队溃散,其手下将领陈智略被俘,同时还俘虏了手持长矛的骑兵六千人。不得不说,二凤实在是有眼光,一眼就看出尉迟敬德的骁勇。此战后,二凤很是自傲,认为自己在众人都担心尉迟敬德会叛离的时候选择相信他,而天意也是要证明尉迟敬德的英勇忠贞,让他在危险之时解救于自己。感慨于自己好人有福报的二凤,当然不能忘记重赏尉迟敬德。从此以后,尉迟敬德成为二凤身边忠贞不二的英猛之将。】

  【武德四年,窦建德来援王世充,于板渚扎营,李世民有意挑动他出战,预先让人埋伏起来,他则领着尉迟敬德一人持弓,一人执矛,于窦建德军前挑衅,这点之前讲李世民的时候已经讲过,就不复述了。说点没有说过的。当时仗打得差不多了,王世充的侄子王琬叫人到窦建德的营帐,牵着隋炀帝骑过的那匹胜色青白相间的马骑上,铠甲非常华丽,远远的跑在队伍中当众炫耀。】

  【二凤是爱马之人,一眼便看出王琬所骑的是一匹好马,随口就感叹一句,就这一句,尉迟敬德自请前去夺马!可见尉迟敬德也是义气性情中人。既得了李世民信任和重用,他也就理

  所当然的想要回报!李世民看上的马,别人骑着的又怎么样,于万人营中又怎么样,必须得抢回来,送到二凤面前,让我们二凤高兴高兴才是。】

  没错,天幕说得一点都没有错,当时的尉迟敬德就是那么想的!

  秦始皇!!!这一点他就不羡慕了,想他的蒙恬,别说是一匹马,就是一个国,只要他一声令下,就不怕蒙恬不会冲上去帮他夺去城池。

  刘邦对此也不怎么羡慕,对他忠心耿耿又有本事的武将他又不是没有。樊哙难道不是他指哪儿就会打哪儿?

  刘彻就更不用说了,他手里可是有着两张王牌,李靖那样的人他或许会有些想要得到,要说勇冠三军的将士,他就没有那么心动了。

  【宝马配英雄,马是古代多少男儿认定的宝贝。尉迟敬德自荐,领高甑生、梁建方三人驱马直奔敌军,活捉王琬,牵回李世民看中的那匹马。关于这段记载,史书上不过只寥寥几字,可往敌军大营内捉人夺马,若非本事了得,能抢得回来吗?最后史书更是有言,“贼众无敢当者”。三人入军无人敢拦,可见彼时这三位英勇如何了得,竟然令敌军连拦都不敢拦!不得不感叹,有时候读史书真有一种在看玄幻小说的感觉。李世民和尉迟敬德两人引战窦建德十数万大军。尉迟敬德领高甑生和梁建方冲入敌军抢马。听起来就跟假的一样!】

  “那可不假。”两回尉迟敬德都是参与的人,必须得在听到沈悠的话时反驳一句,抬头挺胸的道:“窦建德不过是只假老虎,有什么大不了的。陛下箭法了得,我又会对槊,他们能近得了我们的身吗?王世充的兵马和窦建德一比就是不算什么了,才照面就吓得屁滚尿流,我们哪用费力。

  尉迟敬德没有认为都是自己的功劳,而是大家齐心协力才得到的结果。当然,必须也得说,敌人相对太弱了点,让他都没有感觉到难。

  一干武将们都纷纷点头,确实,有李世民给他们领头,窦建德和王世充人马再多,声势再大又怎么样,还不一样是他们的手下败将。他们都不带怕的。

  【武德五年,尉迟敬德追随李世民到临沼讨伐刘黑闼,刘黑闼军队来袭,李世民率军偷袭敌军后方以援救,没想到刘黑闼反应也快,转身把李世民给包围了。一时间李世民被四面围困。尉迟敬德眼见李世名被困,哪能坐得住,立刻领勇士冲入包围圈,大破敌军,李世

  民和江夏王李道宗乘机突围。不得不说,尉迟敬德对李世民实在是忠心耿耿,自投李世民以来,那对李世民是一心一意,凡事都为李世民冲在最前头,也拼尽所有保护李世民。】

  【好在,尉迟敬德的忠诚都叫李世民看在眼里,这一生李世民都没有辜负他。尉迟敬德在功成名就之后,自负其功,那是对着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他们都敢破口大骂。】

  【甚至都敢对李世民的堂兄弟任城王李道宗大打出手,把人的眼睛都差点打瞎。而那不过是因为在一次李世民的设宴上,有人座次在他前面,引得尉迟敬德愤怒质问,任城王李道宗在他下座,好意向他解释,他却不领人的好意,反对人大打出手。】

  【李世民见此,虽然沉下了脸,却也没有当众落尉迟敬德的脸,而是散了宴席后对尉迟敬德说:“我读《汉书》发现汉高祖刘邦的功臣能够保全自己的很少,心里常常责怪汉高祖太狠。因此在我登基之后,一直想保全功臣们,让他们子孙平安。但是你做了高官之后屡犯国法,目中无人,我这才明白韩信、彭越遭到杀戮不全然是汉高祖的过失。治理国家最重要的就是执法公平,赏罚分明。恩惠不能给得太多,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以免做出悔之莫及的事。”】

  【别的皇帝说这话我不信,可李世民一生都在践行保全功臣这一点,所以当时他是在跟尉迟敬德交心,只是不希望将来有一天不得不杀这些随他打天下,帮他打下天下的功臣们。】

  【李世民,这样一个皇帝,能怨大唐的人视之为白月光吗?不,他不仅是大唐的白月光,也是我们无数人的白月光!谁不想碰上这样一个皇帝?】

第113章 首倡者

  确实!别管是秦汉时也罢,或是后世了解唐朝历史的人也好,他们都认同无比沈悠的话,都很希望能够碰上李世民这样的皇帝!至少他们不用担心自己功高盖主,死得稀里糊涂。

  不少人都酸了,恨不得自己能取大唐那些臣子们而代之,他们保证,他们一定会做得比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们更好!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你们在说笑吗?咱们的陛下是你们不可求的,难道以为他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就是你们想越就能越过的?他们哪一个掌出来是人想随便越就能越得过的?

  至于被内涵到的刘邦,不好意思,他别的优点或许没人,就是脸皮厚,不要脸。再说了,李世民不是已经体会到不得不杀功臣的原因了?他也是不得已而杀功臣的对吧。

  【李世民对尉迟敬德的维护并不只是这一回,还有当年玄武门之变前,李元吉给尉迟敬德送去一箱箱的金银珠宝欲收买尉迟敬德,尉迟敬德自然不会被人送了一点小钱便归附于人。明明白白的拒绝李元吉后,李元吉不仅派人行刺他,行刺不成,更是在唐高祖面前诬陷尉迟敬德,以至于唐高祖下令将其囚禁审讯,更准备杀了他。李世民数次劝谏,为尉迟敬德寻找证据,这才把尉迟敬德救了出来。】

  【用尉迟敬德拒绝李元吉的话来形容他对李世民的忠心,他的性命是李世民所救,此后又得到李世民的重用,此生只能以性命报答他的恩情。尉迟敬德说到做到了,武德九年,突厥侵扰乌城,太子李建成举荐李元吉为统帅,密谋请李世民到长安近郊的昆明池送行,他们则乘机将李世民杀了。尉迟敬德听到这个阴谋,同长孙无忌立刻禀告李世民道:“您如果不赶紧惩治他们,恐怕要被他们所杀,那么国家危矣。”】

  【李世民听到这样的消息,伤心自是有的,叹息道:“现在他们二人离间陷害同胞兄弟,除灭君主的儿子,这种危机大家都很清楚。我虽然深受他们忌恨,眼看大祸临头,可我们是兄弟,始终令我不忍下手。我打算在他们动手后,再按义理惩罚他们,你们以为如何?”】

  嗯?这不等于坐着让人来把他李世民解决,他李世民再动手?

  诚然,李建成他们动手杀李世民之后,李世民再还手,这样一来可以让天下人少些非议,但生死之事,非不非议的重要?

  【李世民的想法不能说有什么不对,于尉迟敬德他们这些人看来,李世民这样坐以待毙,等着李建成他们出手

  再反击,这不是相当于把双手绑起来让人砍,只有他们侥幸活下来,才可以还手?看尉迟敬德的脾气就不是这样的人,立刻向李世民进言,贪生怕死,人之常情。秦王顾念兄弟情义,却忘记国家大义,太子和齐王密谋要杀害您,这个时候你还要等他们动手您才要反击,这不是任由他们出手杀您?于危难之时秦王这般行事,丧失为人臣不避艰险的气节,不具备前辈先贤大义灭亲的品德。我的想法是先下手为强杀掉太子和齐王,如果秦王不愿意听我的,请让我逃走吧,我不能坐等别人来杀我。靠危难成就大业,这是圣贤的高明主见,把灾祸变为福祉是智士的天赋机敏。我如果逃走,无忌也要一起逃走。”】

  【长孙无忌自然是附议的。事到如今,李世民岂有再退之理?他在这个位置上,他身边追随他的人,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他被李建成和李元吉所针对,死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手里。尉迟敬德的一番话说得是相当的清楚了,要么把李建成他们干掉,李世民上位,要么李世民呆着任由他们出手,尉迟敬德定要走得远远的,绝不会和李世民一起等死。】

  【权力相争,到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这样的地步,对方已经准备出手,明摆着就是你死我活的局面,洞察别人的阴谋,不能先下手为强,反而等着别人再出手,这是在等死。尉迟敬德纵然不畏于死,可是让他就这样束手就擒等死,他做不到。】

  这个,这样的事,谁也做不到!

  李世民顾念和李建成、李元吉的兄弟之情,不愿意出手。对尉迟敬德他们这些人来说,那就是要置他们于死地的人,对这样的人,必须得先诛之。错失良机,等同于把他们的性命全都葬送。

  【况且,这种时候尉迟敬德早已备下八百勇士,他们全都已经进入皇宫,手握兵器,穿着铠甲,箭已在弦上,不可不发。眼看李世民还要犹豫,尉迟敬德和侯君集再日夜进言鼓动。最终李世民下定决心。】

  这还不错,听着李世民一直没有最后下定决心,秦始皇只觉得李世民有些优柔寡断。好在,他身边的人不错,最终劝李世民下定决心。

  不用说了,这就是之前沈悠说过的玄武门之变。

  刘邦同吕雉感叹道:“这李建成活该死在李世民的手里,要杀李世民的消息传扬出去了他都不知道,他这身边都是什么情况了?

  吕雉不能说不对,毕竟刘邦说得也没有

  错。

  杀人这种事,怎么能让消息传出去?这不是跟人先喊了再发起进攻?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那就怪不得他最后功败垂成,死于李世民之手。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被杀后,尉迟敬德带着七十名骑兵跟着赶到玄武门,李元吉驱马向东逃跑,被乱箭射下马来。李世民骑马跑进树林,突然缰绳挂到树上被绊倒,不能起身。李元吉见此追上来抢夺弓箭,俯身下去要掐李世民,尉迟敬德驱马上前大喝一声,吓得李元吉撒腿就跑,想回武德殿,尉迟敬德赶上去一箭将他射死。】

  【随后,尉迟敬德斩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以令李建成和李元吉等部知晓他们所追随的人已经死了,让他们不得不撤去。随后,尉迟敬德奉李世民之令前入宫中保卫唐高祖,这个时候唐高祖在海池上划船游览,见尉迟敬德身穿铠甲,手执武器而来,唐高祖大惊,明知故问,何人发动叛乱?你来这儿做什么?”】

  【尉迟敬德答:“太子与齐王发动叛乱,秦王派兵将他们杀了。”不得不说,有些事李世民做不得,可是有些事必须得有人做,比如得给唐高祖这个还是大唐皇帝的人一个交代。尉迟敬德既是首倡先诛李建成和李元吉者,李建成和李元吉一死,如今他们剩下的敌人就是唐高祖李渊,李世民派他说是去保护唐高祖,实则何尝不是逼迫?】

  【试问一身是血的尉迟敬德出现在唐高祖的面前时,更从对方口中得知他们已经杀了大唐的太子和齐王,唐高祖能不害怕自己极有可能一个不慎也会成为尉迟敬德的刀下亡魂?我一直都觉得唐高祖是个相当识时务的人,否则又怎么会在天下大乱时瞅准了机会起义。诚然有李世民这些儿女相助,让他得以事半功倍,但凡他要是扶不起的阿斗,这大唐天下也落不到他头上!】

  刘禅!!!过分了啊,他怎么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了!怎么哪哪儿都有我。说我就不说几句好的?

  哪一个皇帝不认同,唐高祖但凡没有一点本事,或者没有一点看人的眼力,他都不可能成为大唐皇帝,能坐稳皇帝的位置。

  【因此,听到尉迟敬德说南衙卫兵、北门羽林军以及东宫、齐王府、秦王府的将士还在混战,尉迟敬德请高祖下令,着一干人马皆听秦王处置。唐高祖能拒绝吗?既然李世民动了手,证明整个皇宫都已经在他的控制之下。不,何止是整个皇宫,而是整个长安。唐高祖完全已经没有任何可能和李世

  民争。最终,唐高祖如尉迟敬德所请,颁下诏令。宫廷内外,从此也就名正言顺由李世民接手。】

  【首倡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射杀李元吉,迫唐高祖让权,这一桩桩事,哪一样不是促成李世民可以名正言顺登上帝位的关键?事后,李世民以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为首功,每人赏赐一万匹绢,齐王府的钱财器物,连同整个府第,李世民都赏赐给了尉迟敬德。毕竟,他不方便逼唐高祖的事,尉迟

  敬德帮他做了,而且做得相当漂亮。】

  李渊………他能不能先把尉迟敬德给杀了?

  李世民:爹,您问过我了吗?

  李渊!!!

  秦始皇得说,这人的身边就得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好些事才能事半功倍。那尉迟敬德也是相当豁得出去了,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气魄。扶李世民上位这个事,他得为李世民清扫所有的障碍,包括当时的皇帝唐高祖。

  首功什么的,尉迟敬德值得。

  【不仅如此,李世民登基之后,授尉迟敬德右武侯大将军头衔,赐吴国公爵位,同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一齐实封一千三百户。二凤对手下是真大方!】

  李世民表示,那是必须的。都是跟着我出生入死,为我打天下的人,我怎么能苛待他们?

第114章 长寿之道

  一干人都习惯了沈悠每每说到李世民对臣下的赏赐时那垂涎三尺的模样,有人嗤之以鼻,有人羡慕不矣,毕竟不是所有的老板都那么大方的,比如某位底层出身的皇帝,这可是天幕都承认的抠门,和李世民的大方一比,他们这臣子过的真不是人过的日子,连自己都养不活了!

  【之后的事,在讲李世民的时候说过了,李世民登基之后,突厥进犯,尉迟敬德再次英勇出战,虽然没有使突厥主力受损,但在士气上打击了突厥,也为李世民计退突厥奠定了拳头的基础。毕竟,如果不是尉迟敬德那一战证明大唐有可以和突厥一战的能力,突厥颉利断不可能因此生惧,为大唐争取了休养生息的时间。】

  确实,没有用实力证明他们大唐能力的情况下,喊得再大声都没有用。这尉迟敬德于大唐有功!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分封功臣时给予世袭刺史,诏令授尉迟敬德宣州刺史,改封为鄂国公。贞观十三年,尉迟敬德调任鄜州都督,李世民曾对尉迟敬德说有人说你谋反,这是为什么?大唐贞观一朝,看看那些个功臣们,有几个是没有被人参过谋反的?然而在李世民这儿,别管谁参,李世民并没有因为有人参就借机杀戮功臣,这也是自古皇帝中二凤最难得可贵的地方。侯君集那是纯属自己作死,是真谋反,否则也不会被杀。】

  侯君集!!!心里慌得不行,他也想问问那个自己,他到底是为什么要谋反,为什么?

  可是,侯君集慌归慌,却发现他被提了好几回谋反这个事,李世民竟然依然没有半点反应,其他人,好像也都习惯了,也不在意李世民有没有反应,这就让他更不知道怎么是好了!他可以确定肯定的是,此时此刻的他没有半点谋反之心,绝对没有!

  【尉迟敬德闻李世民一问,愤然道:“臣确实谋反!臣跟随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如今身上留下的都是刀锋箭头的痕迹。如今天下已经安定,陛下竟然开始怀疑我谋反了吗?说话的时候,尉迟敬德脱去身上的衣裳,露出满身的疮疤。李世民瞧着泪流而下道:“你穿上衣服,朕丝毫没有怀疑你,所以才跟你这么说。你不必恼怒。”】

  【确实,李世民对身边的臣子做到了推心置腹,全心信任。他很清楚的知道这些人绝对不会背叛自己,所以哪怕被告谋反的功臣很多,李世民却依然能够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们有那么一回事,把话说出来,更多是为了让他们知道有这回事,也让他们了解,这些事并没

  有让他放在心上,记在心里。说出来的李世民,更想把事情掀过。断然没有借题发挥,趁机杀功臣之意。】

  【贞观十七年二月,尉迟敬德上表请求回家养老,二十五日,朝廷授尉迟敬德开府仪同三司,让他每月初一、十五进宫朝拜即可。不久,李世民绘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象,尉迟敬德位列第七。辞官后的尉迟敬德深迷于仙丹,研磨金属矿石,吞服云母矿石粉,长达十六年之久。嗯,怎么说呢,吞服云母矿石粉的尉迟敬德都能活到七十四岁,实属让人好奇他到底是真吃还是假吃,别人吃了怎么就中毒,他却还能活到七十四,七十四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