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 第119章

作者:星陨落 标签: BG同人

  明朝臣子们:“陛下,臣等冤枉……”

  说话时他们实在无法理直气壮,因为后世有切实资。料证明。

  “他们不想让朕挣钱,而是想自己挣钱!”

  明朝帝王们第。一次正视海上丝绸之路问题,尤其是那些被忽悠瘸的明朝帝王。

  【还有说法是,朱棣下西洋的船队取之于民,但下西洋挣到的钱,全都进了朱棣的口袋。

  所以明朝臣子们说的劳民伤财,并不算错。】

  “下西洋的钱全都进了帝王私库?!”

  “帝王把钱全都拿走了?!”

  “这可真是劳民伤财啊,光让百姓们付出,而得不到回报。”

  “他拿那么多钱干什么了?如果是骄奢淫逸,后世又怎么会给出高评价?”有人觉得奇怪。

  【朱棣把下西洋挣到的钱投入到了军事中,就像汉武帝把丝绸之路挣的钱用来打匈奴一样。

  从这点看,两条丝绸之路起初原因都不是为了经济,可有了经济收入后,它们被使用。的方式是一致的,也算殊途同归吧。】⑧

  “原来是用来打仗了,要是这样就算了。”

  “吓死了,还以为被随便花了,要是这样,我们绝对忍受不了。”

  明朝百姓们的愤怒一下缓解。

  他们可以忍受帝王把钱用到正事上,哪怕他们吃亏,心里也会舒服一点。

  可对方要是敢乱花,他们身为利益受损者,绝对忍不了。

  【因为花的快,且没有后续,明朝的海上丝绸之路才给人亏/赚的模糊印象。

  实际上海上丝绸之路很挣钱,郑和下西洋不以经济为目的都能挣到很多钱,以经济为目的,只会赚更多。

  但可惜,明朝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和抓住机会,以至于和大航海时代遗憾错过。】

  “郑和,这次不会了,你下次出海,就以经济为目标。”

  “朕需要和想要更多的钱。”朱棣对郑和道。

  “是,陛下,臣定不负使命!”

  郑和接旨承诺,心里热血沸腾。

  朱高炽欲言又止,朱棣看到皱眉,“怎么,你还想反对?”

  “不是,儿臣觉得下西洋的船队,可以扩建。”朱高炽道。

  “你居然同意下西洋了?”朱棣感觉稀奇,要知道这个儿子,之前一直反对他下西洋。

  “儿子只是不想以后臣子们吃肉,帝王连汤都喝不到。”朱高炽道。

  “朕情况和永乐大帝朱棣差不多,丝绸之路有没有办法挣更多钱?”

  刘彻和朱棣一样,挣得多,花的也多。

  此时刘彻心里,对挣钱十分迫切。

  要不是大汉船只目前不允许,他绝不会放过海上丝绸之路。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七十八章

  【两条丝绸之路简单介绍完毕, 接下来咱们看看两条丝绸之路上的特产。

  也就是丝绸之路为什么赚钱的原因。】

  “之前天幕提过,好像是丝绸、瓷器之类的东西,尤其是丝绸, 从丝绸之路的。名字就可以得知丝绸的重要性。”

  对于丝绸之路上的物品,诸朝古人们并非一点不了解。

  之前【衣食住行篇】, 姜叶就提过丝绸之路上的物品。

  现在一提醒, 很多古人回想起来。

  【买卖,和所处地点、物品种类、交易价格等方面有很大关系。

  西域和西洋沿海是地点, 物品种类, 之前提过, 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最后是交易价格,在地点改变, 种类不变的情况下,丝绸之路上的各种物品价格,比在华夏售卖时价格更高。】

  “为什么同样的东西在外地就能卖出高价?”

  有人没做过生意, 不明白其原理。

  “因为稀缺,商人们为什么跑很远去卖东西, 因为东西距离产地越远, 就越稀缺。”

  会做生意的古人们给出答案。

  【关于丝绸之路的利润,我们需要知道东西方之间是有差异的, 就是有的东西咱们东方有,而西方没有, 反过来亦然。

  比如丝绸、瓷器、茶叶这些东西,可能在华夏眼中十分常见, 可于西方的国家却不是这样。】

  【双方差异, 造成稀缺, 稀缺提升物品价格。

  物品质量问题更不用说,能被丝绸之路带出去的物品们,早就在华夏内部经过筛选,本就是精品,加上其他条件,可以说丝绸之路的挣钱是必然。】

  “珍品加稀缺性吗……”有人若有所思。

  “其实这种办法也适用于其他地方,并不止丝绸之路,咱们实力弱,去不了丝绸之路,但去别的地方也能挣到钱。”实力不够的商人们道。

  至于实力足够的商人们两眼放光,“快,咱们要准备更多的货,然后赚更多的钱!”

  想到丝绸之路的利润,他们十分激动。

  “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们,都在华夏内经过筛选,就说不可能什么东西都能通过丝绸之路赚钱。”

  这样说,反而让人心安,因为这才是正常的买卖思维。

  【大家可能对咱们丝绸之路的商品都有概念。

  但大家知道西方那边的商品吗?】

  “西方那边的商品,天幕之前没提过啊。”

  “那些高产粮食算不算?无论是土豆、红薯、玉米,都是西方传来的。”

  “这应该不算吧,之前天幕还遗憾郑和下西洋错过高产粮食呢。”

  “不知道,也想不出来。”华夏大部分人对西方自然谈不上了解。

  “除了食物和调料外,西域那边还有千里马:汗血宝马。”

  西汉,有汗血宝马的刘彻道。。

  “西洋的话有香料、宝石、金银、珠宝等好东西。”

  至于为什么这么清楚,因为他是朱棣。

  但除了少数亲身经历和了解的人,大部分人都对西方不了解。

  不管是西域还是西洋。

  【先来说西域,除去食物和调味料,西域那边最出名的莫过于汗血宝马。

  汗血,是因为这种马出汗时,汗水视觉呈现红色,让人感觉和血差不多,因而得名。】

  “像血一样的汗水?之前还以为汗血宝马的汗血,指的是汉朝的汉。”

  有点了解的人们黑线,“不至于,不过汉朝确实有让汗血宝马和汉马配。种,进行血脉融合。”

  【宝马就更不用说了,人会用千里马来形容有才华的人,汗血宝马就是名副其实的千里马。

  汗血宝马距离我们已经很远,可对于当时的汉朝而言,绝对是一大助力。

  汉朝还是冷兵器时代,像汗血宝马这样的千里马,在热。武器出现之前,就是大杀器一样的存在。】

  姜叶身后,视频内,烽烟燃起,比起热。武器的大恐。怖来,冷兵器的交锋,更让人心头发紧。

  因为冷兵器距离更近,让人更有代入感。

  热。武器虽然厉害,但拉开距离,多少让人们心里少些压迫。

  可是冷兵器不一样,诸朝古人们能直接看到利刃划开身体,鲜血直流的样子,这让他们真的很难不多想。

  “不对吧,战场是这样吗?”看到视频内容,诸朝真上过战场的人们皱眉。

  “这是假的,真的战场才不这样,再说后世都有热。武器了,早就淘汰冷兵器了。”刘邦撇嘴,一眼鉴定视频真假。

  话落,视频里大地震动,同时伴随奔腾的马蹄声。

  听到声音,诸朝上过战场的人心头猛地一紧,“骑兵!”

  【在古代,没骑马的被称为步兵,骑马的被称为骑兵,这是两个不同兵种。

  实际上,骑兵对上步兵,是碾压。】

  伴随姜叶声音,骑兵们转瞬而至,原本还势均力敌的步兵双方,很快分出胜负。

  几。乎是一面倒的碾压,就算步兵们想躲避,也比不过宝马的速度。

  “只是一匹马而已,居然能拉开那么大差距。”诸朝古人们愣道,心里终于知道马在战场上的重要性。

  也许随着热。武器现世,马终究会被战场淘汰,可是只要还是冷兵器时代,马就是极强的军事资源。

  【当初汉朝就是得到汗血宝马这样的宝马,让汉军的实力提升一大截。

  可惜的是千里马数量太少,要不然汉朝的军事力量会更强。】

  “是啊,千里马数量太少了。”

  “不过没事,朕现在有火。药!”

  前一句刘彻还有些惆怅,后一句又开心起来。

  【骆驼的话,则是西域丝绸之路的功臣。

  西域很多地方黄沙漫天,没有骆驼,会增加商队们的困难程度,不小心很有可能迷失在茫茫沙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