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 第120章

作者:星陨落 标签: BG同人

  “西域有很多沙子吗?”

  “沙漠又是什么?”

  诸朝很多古人对西域很好奇。

  视频满足了他们。

  之前食物篇,出现的西域有。种五谷丰登之美,就算有视频,镜头也很少从食物们身上移位。

  可是这次不同,镜头是全景。

  只见镜头内,漫天黄沙飞舞,尤其是沙漠,一眼望去,置身其中,连能当坐标的绿植都没有。

  “咕嘟,本以为陆上丝绸之路总比海上丝绸之路安全,没想到也很危险。”

  说话的人心有余悸,因为听天幕说丝绸之路很挣钱,所以他也想参与进去。

  其实他之前就知道陆上丝绸之路不是百分百安全,可是真切看了视频以后,他才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危险性。

  “看来得慎重考虑一下了,毕竟我是想去挣钱,而不是想去送命。”

  而之前大脑情绪上涌,现在冷却下来的何止一人,还有很多人。

  他们不像那些真走过丝绸之路的老手老练,也不像大部分人连丝绸之路的门槛都进不去。

  位置可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

  此前他们眼前只看到丝绸之路的利益,从而忽略其他东西。

  现在他们终于正视陆上丝绸之路的危险。

  “我觉得咱们还是再想想吧,到时候钱没挣着是小事,就怕人也出事。”

  “看来咱们就算知道发财门路,也没那个发财的命啊。”有人叹息,已经放弃。

  【骆驼可以说是沙漠中的行舟,不仅耐力好,遇到沙尘暴等危险时,还能为人遮挡,从而减少出事风险。

  所以古代西域地域等壁画,商人们往往牵着骆驼,所以骆驼,也是西域一大特色。】①

  “居然能挡住那么厉害的沙尘暴,骆驼还真厉害。”

  “可不,要不是骆驼,那么大沙尘暴,人能当场吹走。”

  视频里,沙尘暴的威力让诸朝古人们脸色煞白。

  越这样,越衬的骆驼们沉稳可靠。

  “虽然有骆驼能更安全,但是不去就没有危险!”

  看到沙尘暴,一些本就动摇的人彻底放弃。

  【西洋的话,特产更加丰富,如各种宝石和香料,金银就更不用说了。

  西洋那边有各种矿产资源,如金银铁矿、宝石原矿等。】

  “西方矿产资源丰富!”诸朝执政者留意到这个信息。

  “华夏要想得到西方财富,稳妥起见还是交易为主。”

  至于武力抢夺,距离太远,消耗太高,并不是首选。

  【除了矿产资源外,还有能源矿,如石油、天然气、煤矿等。

  虽然这些资源咱们华夏也有,但放眼整个世界,华夏外资源更加广阔。】

  “没错,外面的资源比家里更多。”刘彻等帝王眯眼,把目光眺望到华夏之外。

  对于他们来说,华夏内部资源已经是属于自己的东西,用自家资源和用外界资源,意义可不一样。

  “唉,当初明朝要是把下西洋继续下去就好了,也不求明朝发展多好,起码西方变厉害的时候,咱们华夏不至于做睁眼瞎。”

  “只能说可惜了,一步错过,步步错过,等到清朝,咱们实力已经比不上西方。”清朝百姓们嘴里苦涩。

  越是往后时代,越能知道明朝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但可惜,明朝除了前期下西洋,中期和后期都没了动静。

  这让身处后世的他们如何不遗憾。

  “外面好东西真多。”明初,朱元璋忍不住为西方丰富的资源感到心动。

  “那爹咱们下西洋吗?”朱棣问道。

  如果是之前,朱元璋就算不揍朱棣,也得斥责,因为他对下西洋一事态度十分保守。

  可现在,朱元璋动摇了。

  朱棣一看自己没挨骂,觉得有门,“爹,咱们赶紧组建船队吧,去晚了好东西没了怎么办?”

  “老四你这么积极干什么,以后大明江山又不是你的。”朱元璋看着朱棣,语气冰冷道。

  朱棣当场愣住。

  朱标脸色微变,“父皇……”

  朱元璋看向他们兄弟两个,道:“怎么,朕说错了吗?”

  “……父皇没有说错。”朱棣反应过来笑道。

  心里不是不难受,只是比起难受,朱棣更清楚自己大哥在自己父皇心里的分量。

  那个分量,哪怕未来的他成了永乐大帝、明成祖也无法超越。

  朱元璋的态度已经很明显,哪怕朱棣未来很有成就,可只要朱标还活着,朱棣就没有可能。

  “老四,你大可学唐太宗对你大哥来个玄武门之变。”朱元璋敲打朱棣,让朱棣别想跟唐太宗李世民一样对自己兄长下手,他防着呢。②

  “爹,您高看儿子了,儿子就算唐太宗,您也不是唐高祖啊。”朱棣嘴角抽搐。

  他当然有机会对他大哥下手,可问题是他爹明太。祖跟唐高祖不一样。

  “知道就好,去忙船队吧。”朱元璋冷哼。

  “把船队交给我吗?”朱棣愣道。

  “你不干,难道要让你大哥操心!”

  要是以前朱元璋肯定会把重要差事交给太。子朱标,可是朱标身体不好,比起差事,自然是朱标身体更重要。

  【丝绸之路除了沟通东西方的经济外,还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比如咱们古代的四大发明,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的。】③

  “东西方文化融合?”

  “四大发明传入西方?”

  诸朝古人们一愣,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西方那边对其进行加工改良,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

  好的方面先不说,坏的方面以火。药为例,火。药被西方改良后,反过来轰开华夏国门。】

  诸朝:“……”

  “啊啊啊,以后走丝绸之路的人别乱往外传东西!”

  “看来丝绸之路也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卖的!”丝绸之路的商人们擦冷汗。

  他们可不想今天卖给西方的东西,明天变成捅他们自己人的刀子。

  “武器没有错,区别只在于人如何使用……不行,还是好气!”

  “人家拿着从咱们手里得到的东西反过来欺负咱们,还有比这更憋屈的事吗!”

  诸朝执政者们越想越气,根本冷静不下来。

  “以后长心眼,别什么好东西都送给外人!”李世民抿唇。

  其实他对附属国挺大方的,好东西没少送。

  前提是附属国实力不超过华夏,要不然就是养虎为患。④

  之前李世民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他自己本身有实力和自信。

  可是他忘了,不是所有帝王都能像他一样。

  “不行,果然还是把那些地方打下来吧。”想到已经送出去的好东西们,李世民心里焦急。

  他决定把那些东西“收回来”,尤其是知道未来有不肖子孙李隆基的情况下,李世民怕自己不做,后世就做不到了。

  “就算明令禁止,对方有心,有些东西该泄露还是会泄露。出去,咱们需要做的就是研究速度不能比敌人们慢。”

  诸朝执政者们没指望只要下封口令,这事就万无一失。

  他们看透后世华夏被欺负的本质,决定从源头入手。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悲剧发生。

  “这次直播过后,诸朝一定会全力研究科技,倒是咱们这边,来研究一下经济。”东汉,邓绥太后道。

  邓绥是少有一开始就支持张衡、蔡伦等科研人员的人,可以说她朝代的科研速度就没慢过。⑤

  既然科研速度不慢,邓绥自然有心情考虑经济的事。

  “朕想自己治下的百姓们能过得更好……”

  虽然哪怕没有天幕,她也能力挽狂澜,可邓绥还是希望百姓们能少受点苦。

  “以后朝廷要对丝绸之路商品们管制,不要什么东西都卖。”

  “当然,别家的好东西能进来。”刘彻道。

  在这之前,陆上丝绸之路的商品们并没多少限制,朝廷管制方面在于关税。

  现在,汉朝丝绸之路的商品种类严格起来。

  明朝,郑和把书籍等文化知识更换成更多的丝绸、瓷器和茶叶。

  朱棣眸光晦涩的问太。子朱高炽:“朕驾崩后,你还会下西洋吗?”

  朱高炽垂眸,“会,儿子会继续下西洋。”

  “之前是儿子想差了,只看到下西洋劳民伤财的一面,没看到臣子们的私心。”

  一想到帝王都因为劳民伤财而停止下西洋,臣子们却出海贸易赚的盆满钵满,朱高炽心里就很不得劲。

  “他们其实说的也没错,下西洋确实劳民伤财,朕之所以把赚的钱都进私库,是为了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