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 第97章

作者:星陨落 标签: BG同人

  “说的没错,对于孩子们而言,男老师比女老师们更危险,我们当然知道不是所有男老师都是坏人,女老师也不全是好人,但我们不能赌。”

  因为被男老师们下手的学生,下场很可能惨过女老师们下手的学生。

  他们家长能做的,就是减少孩子们接触更危险的群体。

  这点古今家长心态都通用。

  【关于教。师的采访结束,接下来咱们继续。】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六十八章

  【除了考公、教育行业外, 其他行业的采访我们也有,不过考虑到直播时间,就不再继续播放。

  大家要是感兴趣, 可以过后自行查看。】

  “这就没了吗?其实还挺让人意犹未尽的。”

  光是两个行业,就能折腾出他们没有见过的东西, 更何况后世的行业, 比他们想象中的更多。

  【从对各行各业的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今职业百花齐放的局面。

  而不是像古代,人读书的目标只有为官一个目标。】

  “这话说的, 我们从古至今都这样啊。”诸朝读书以当官为目标的人们不服。

  “可是后世不这样, 他们的世界, 除了读书和为官,还有其他更多东西,比咱们的路宽广。”

  “我们从没想过, 读书除了为官外,还有其他更多可能。”

  这点才是让他们受到触动的原因,就像脚下的道路变得更加宽广, 不再像之前那样狭窄。

  【因为发展且均衡,所以咱们的科技发展也更为全面, 而不是像古代那样, 发明历史极为的漫长。

  就像我们之前说的,古代的发展是畸形的, 只有步入现代后,情况才好很多, 希望咱们现今发展能一直持续下去。】

  诸朝古人们汗颜,“后世发展那么好, 都还自醒, 反观咱们, 连人家的零头都比不上,却在沾沾自喜。”

  尤其是那些为官的,只觉得姜叶的话就像巴掌扇在脸上,让人羞愤、让人惭愧。

  “后世说的没错,比起后世的百花齐放,咱们的发展很畸形,而咱们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得从现在开始改变。”

  “可是咱们该怎么改变?”

  “从教育入手啊,后世不是都给咱们明说,教育才是百花齐放的基石吗。”

  “只有教育到位,人才多了,咱们国家发展才能更好。”

  “可这样一来,咱们原本的格局就会被打乱,千百年固定下来的士、农、工、商阶级,也会更改,这对有些阶层有利,对有些阶层则不利。”

  “……说的没错,接下来就看在人们心里,是个人利益重要,还是华夏发展重要了。”

  “居然想考验人性,只怕结果你会失望。”

  “所以我打算从自身做起,多收几个学生,能改变一点是一点,而不是光等着指望别人,那不现实。”有人决定付出行动。

  而就像不被人看好的人性,面对天幕所言,的确有人心受触动,可是大部分权贵阶层,依旧以自身利益为主。

  帝王们呢,有些就算明知道这样下去,王朝依旧避免不了灭亡。命运,也没办法改变。

  那些有心改变,却无力改变的帝王们心里很难受。

  但更悲哀的是大部分帝王都无动于衷,就算他们知道自己跟百姓们利益一致,只有对百姓们好才能让社稷安稳,可是他们还是没有从权贵们虎口夺食给百姓们的勇气。

  就更别说为更多百姓开启民智这件事。

  这么说吧,他们只要不故意打压百姓们开启民智,就能算的上好君王。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们感叹,“咱们各国的君王是不能指望了,只能靠咱们自己了。”

  “好在有了造纸术和印刷术,咱们能为后世留下更多著作!”

  没有造纸术和印刷术,他们都能留下诸多著作,现在有了造纸术和印刷术,只会如虎添翼。

  “而且咱们也可以像孔子一样,收很多学生,不必再像之前那样有所局限。”

  要不怎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百花齐放,诸子百家的思想境界也非常高。

  他们意识到短板后,就会去补齐短板,而不是固执的放着不管。

  相比起诸子百家的主动来,他们所在时代的君王行动力堪称迟缓。

  因为比起开启民智,让华夏发展的更好,此时他们更关心对付秦国。

  而秦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他们很清楚,乱世之中,只有速度快,才能不被时代洪流所淘汰。

  其他时空,秦国是战国时期的最后胜利者。

  而他们不愿意故步自封,丢失这种优势。

  此消彼长,秦国以动制静,搅动战国风云。

  哪怕诸子百家们身为局外人,也能看清当今局势。

  “其他诸国太过‘沉稳’,这种方法在之前有用,可面对当今变局,‘沉稳’就变成了迂腐。”

  不是诸国应对方式不对,而是时局变幻太快,他们的应对方式已经落后。

  除了战国外,还有变动的,莫过于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等雄才大略帝王们的时期。

  因为他们有压制手下权贵们的实力,也想让自己统治的江山社稷变得更好。

  他们一反之前的愚民政策,放宽对百姓们的开智,不再禁锢百姓们的思想。

  除此之外,他们还建官学,数量虽然没办法和后世官学数量比,对比之前,却是一个良好开始。

  除了他们,邓绥、武则天等执政者,更对女子们的读书问题上心。

  她们同样建立官学,只是和其他男帝比,女子数量更多。

  【除了阿拉伯数字外,还有标点符号和拼音字母值得重点介绍。

  先说标点符号,咱们古代是不使用标点符号的,这就导致同一段话,不同的人,断句也有所不同。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人买了书籍外,还需要老师们指点的原因,因为光看书,根本看不懂。】①

  “断句?后世断句问题统一了?”诸朝听到断句,有人忍不住皱眉。

  “真是荒唐,万一先贤们话被扭曲怎么办?”他们十分担忧后世人乱来。

  【比较经典的断句段子有: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这句话中间没有标点符号切断,那么不同人,就可以得出不同理解。

  而大家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姜叶和观众们互动。②

  诸朝有文化的人们看着这句话若有所思,“这是一句明显赶人的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他们语气适当微顿,表明其主人赶客态度。

  但也有人看法不同,摇头道:“不,这明显是一句留人的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他们也只是语气微顿,话就换成另一个意思。

  两种断句方式都变成天幕评论,让看到的人们直皱眉,“果然,这就是没明确断句的坏处,怎么理解都可以。”

  但是你能说这两种断句方法是错误的吗?

  不,它们都是对的。

  就是这样,才让人纠结。

  【从这则小故事,大家可以看出断句的重要性。

  当然,有了明确断句后,话的意思也就不再委婉。

  虽然变得直接,但标点符号的使用,能让人对书籍更好的理解,是绝对的利大于弊。】

  说着姜叶放出没有断句过的古籍,古籍内容没有标点符号,又比之前那句话难,直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但是随着标点符号的添加,古籍的理解难度一下下降。

  “那些像蝌蚪、圆圈一样的东西,就是标点符号?”

  “它们分别都是什么意思?”

  “原来那就是标点符号啊,我们也会使用。”越往后的朝代,用标点符号的概率也大。

  不过他们的标点符号,跟后世成体系的标点符号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逗号和句号算是咱们最常见的两个标点符号,一句话没有说完用逗号,结尾则用句号。

  简单举例,比如古诗词,大都是一个逗号,一个句号来表达一段诗句。】③

  “这样一来,诗词更加简洁规范,且更加美观,比没加之前更具韵味。”诸朝古人们睁大眼睛。

  尽管他们刚接触标点符号,但不妨碍他们理解和看懂逗号和句号的使用。

  虽然诗词加标点符号不符合他们的阅读习惯。

  但他们不得不承认,标点符号的添加,让他们更好理解书籍内容,以及对眼睛更舒适友好。

  【除此之外还有感叹号,用以感叹,为文字增加情绪。

  还有问号表达疑问,不同的标点符号,可以赋予文字们更多的表达方式。】

  姜叶把其他标点符号和使用方式放出来。④

  诸朝古人们看懂以后,立马两眼放光,“我要用标点符号给古籍们做断句!”

  当然标点符号并不能改变人们对书籍意思的理解,至于文字意思统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都记下来,等到时候加在古籍上。”嬴政吩咐李斯。

  秦朝已经弄出造纸术和印刷术,现在多加一个标点符号,并不费事。

  “这标点符号可真不错,起码有了它们后,朕眼睛会好受很多。”刘彻想起东方朔自荐给自己的竹简。

  不仅分量厚重,还断句困难,但凡他少点爱才之心,都看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