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申请退出! 第112章

作者:辰木离火 标签: 红楼梦 正剧 BG同人

  肯定不会,贾赦在这方面可精了,半点亏都不想吃。

  史苗走到贾赦身边,戳戳他胸口:“不过是被旁人弄在前面,当了草船借箭的草人。”

  贾赦想想自己变成扎满箭簇的稻草人,顿时起了一声鸡皮疙瘩。

  “孩儿知道错了。”赶紧认错,但贾赦又担心:“敬大哥那边……”

  贾赦觉得,这个事情还是要提醒敬大哥一下。

  不料母亲却道:“左右你敬大哥听不进去,随他去,翻不出多少风浪。”

  贾敬敢背地里撺掇贾赦,史苗也不想给他留什么面子。

  贾敬真要能翻起大浪,何必巴巴要把远在金陵的荣国府拉上车。

  兴许在贾敬认为的盟友眼中,荣国府比宁国府有分量。

  金陵城这个年,过得实在太热闹了。

  那叫一个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史苗都怀疑等皇帝真下江南的时候,未必会有这几日热闹。

  甄家的文会还在筹备之中。

  京城皇帝陛下年后要南巡的消息一传开,各方人士都铆足了劲往里面挤。

  若能参加文会,作品有幸被收录,再呈到圣上跟前。

  有些人一辈子,能有这种荣耀,情愿第二天就死了。

  史苗的感想就是,赞助商挺多,甄家应该能大捞一笔。

  出不了人,又出不了才华的,还能出钱。

  史苗也想过要不要在自己的文报上搞个某某专栏收点广告费。

  可惜她们是国公府,真这么做就等于给商户背书,风险有点高,最后还是算了。

  当下江南忽然也涌现出来一堆公子、居士。

  什么钟山四少、崇正三杰、枫晚居士,一夜之间,江南文人似乎人人都有了雅号。

  林海也不例外。

  不过他的雅号各有各的叫法。

  因为长得好看,有人叫他玉面公子,听着像是西游记里面那只玉面狐狸。

  不妥当。

  也有人说公子如玉,所以叫他如玉公子,但又觉得太过普通,不够有特色。

  最后因为他姓林,旁人就加了一个玉字,就叫玉林公子。

  这一回还有一个受益人是李家的李焕。

  早前因为逼死女儿那件事,李家着实被唾弃了一段时日。

  而今因李焕文采斐然,渐渐又找回了名声。

  甚至有人觉得李焕无辜,分明才华横溢,却被家事所累,好生受了一段时日的委屈。

  于是乎李焕凭借才情,在江南的公子中又得了几分地位。

  ……

  甄家对文会的事情大包大揽,偶尔会派人来问一问荣国府的意见,走个过场。

  史苗这边照例是过年的各样安排,庄子上的东西入账,走动贾府其他金陵几房。

  正月初五,大儿媳妇一朝分娩,得了一个哥儿,史苗荣升为祖母。

  处处都是好意头。

  传言圣上从京城起驾动身,是在二月二以后。

  江南这边,还要急急忙忙把文会给办起来,又要忙着筹备接驾的事宜。

  这一回圣上不是专程往江南来,半道上还要督查各处春耕。

  二月二龙抬头的好日子,为期十日的江南盛会,正式开始。

  这次预备了好几个会场,难得甄家有心,知道给女眷们预备场子。

  挨着女子会场园子,是各个年轻公子聚集的专场。

  两个园子中间还立起架子,新得的诗词文章,择其优秀的,马上就会被誊抄展示出来,供人点评。

  那些资历更老一点想往上奔着仕途去的,和各个大人们搅和在一处,不来掺合这一场。

  故意将这两个场子安在一处,不就是为了搞个相亲局。

  江南一地从金陵到姑苏多少俊秀女儿家,点得上名号的都来了。

  那些个猎奇的人,没心思去掺合什么官老爷的局面,不想耗费心力去琢磨,当下的局势。

  可不耽搁看漂亮姑娘俊秀公子。

  是以这一处各有各的热闹。

  史苗看着精心打扮的姑娘和夫人们,顿时理解了皇帝为何喜欢后宫三千佳丽,美人嘛,爱看。

  既然是文会,肯定要出题。

  早前甄家就请各家夫人各自拟定题目,到时候抽题而作。

  其实众人心中有数,也拟定不出什么出格的题目来。

  多是咏春、咏景、咏物。

  史苗知道,这样的大会,只能不出错,推陈出新是不要想了,原本计划中是有歌舞,最后还取消了。

  果然是美中不足,难得求全。

  史苗也出了几道题。

  荣国府的题不用抽,必然是要拿出来的。

  真真抽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一干夫人皆傻了眼。

  甄家老太太用水晶老花镜仔细看了看,闹不明白:“这是什么题?”

  史苗淡淡道:“算术题。”

  她也没出多难,有些都是九章算术上摘下来换了个数字,还有什么勾股定理,算账加减,再算算面积、体积之类。

  最近甄家势头好,甄家老太太有些拿大:“这等刁钻古怪的题目……”

  史苗笑着反问:“刁钻吗?”

  她也不是为难人,史苗笑道:“早前我出过一本计算手册,各家书院都送过几本,您府上也送了两本啊!”

  显然送出去的数学教材根本没受到重视。

  就和史苗一开始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送给官府一样。

  没人看。

  所以说古代不是没有科学技术和制造业的萌芽,只是科举制度在给寒门向上通道的同时,也把国家发展的侧重点,引导向了另一个方向。

  ……

  荣国府出的题,不能不往下发。

  这题目一张榜出去,那些不能进文会,只能在外看热闹的人,叽叽喳喳议论开来。

  有人表示不满:“好端端文会,算什么数啊?”

  不过大部分人还真是想看乐子:“那还有绘画音律,还不是照样有。”

  又有人道:“这是群英聚会,还有武举台子呢?”

  还有人觉得不足,应该要增加更多的项目:

  “前儿我还说,合该修个场子,效仿古人打马球,蹴鞠之类。”

  当中也有会算术的,或是取了纸笔,掰着手指,或是心算起来。

  贾赦在大人那边的场子,他母亲大人出的题目有人一路跑着送过去。

  那些老儒的看到题目的样子……

  有些滑稽,或是难以置信。

  贾赦虽然学得不是很好,但母亲出的题很基础了,没特意为难人。

  贾赦笑问:“很难吗?”

  陈山长道:“书院不教这个?”

  其余人正欲附和,贾政忽然也道:“若学生没记错,先前家母可是往书院赠送过书籍。”

  这下书院山长和教习们脸上挂不住了。

  他们也不知道国公夫人送过书啊?

  平日里圣贤经典都读不完,谁来读这种闲书?

  有人道:“因没有这一科,故而……”

  府尹大人看不下去,出来解围:“大人有所不知,算术之类,进了翰林,朝中会有专门的教习。”

  贾赦点点头,一副受教的模样:

  “想来诸位大人都学过,这么好的机会,还请指教一二?”

第82章

  一品将军性子古怪,在金陵出了名,听他一说,大家就知道贾赦性子又来了。

  偏生贾赦自己也去书院体验过,亲自上过考场。

  如何不知当下根本不会考算术。

上一篇:吸金男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