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申请退出! 第134章

作者:辰木离火 标签: 红楼梦 正剧 BG同人

  贾政又在姑苏逡巡几日,买了些回家要带的土仪,装了好几个箱子,才预备回去。

  林海特意来送他,一直将他送出姑苏城外。

  两人在长亭做别,忽然听到见后面柳树林中一阵吵嚷声。

  ……

  “怎么了?”

  一行人连忙寻声望去,远处似是有一伙人正在打架。

  两人上前几步,看见是六七个人正在殴打另一个人。

  “住手!!”

  林家的高虎洪亮一声大喊,俨然一个吼断长坂坡的张飞。

  林家小厮和贾家小厮一齐围着跑过去。

  边跑边喊:“报官!!报官!”

  打人的那群人见来人不好惹,顿时做鸟兽散,骑马的骑马,一溜烟跑了。

  林家小厮把被揍的人扶起来,虽然满头黄土,大概看得出来是一个少年。

  衣裳儒衫式样,姑苏城里的读书人现在最流行穿这种样式。

  那少年嘴角冒血,眯着眼看见林海和贾政,声音微弱:

  “多谢公子。”

  那边高虎摸着脖颈:“这半道上的,哪里去请大夫。”

  他是练武的,看得出来这人伤得重,没准背过气就见阎王了。

  林家小厮上前问话:

  “看你面相也不像为非作歹之徒,怎么得罪了人,那些又是什么人?”

  又瘦又斯文,为非作歹没那个体格。

  那少年虚弱道:“我不是本省人,自小在蜀地长大。”

  高虎警惕得很:“听你口音不对?”

  少年咳了一声:“我母亲是、是江南人。”

  “家父原本是帮朝廷寻木头的差事,寻得一些好木材,薛家把木头昧下,父亲说于法不合,要报官……”

  众人又问:“那你父亲呢?”

  少年呜咽道:“我父亲……我父亲死了。”

  高虎连忙又问:“怎么没的?”

  那人哽咽:“跌在水里淹坏了,母亲也气病死了。”

  跌在水里,肯定不是简单跌在水里。

  高虎自己就干过不少沾血的事。

  林海却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可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木?”

  少年无力的摇摇头:“不知道……我在外面跟着先生念书。”

  果然百无一用是书生。

  “两位公子是好人……”少年忽然又咳出一大口血:“那个薛家,是金陵一霸,家中有很多官,两位公子不必……”

  还没来得及问出他姓甚名谁,少年头一歪,眼皮一翻,只有一丝微弱气息。

  贾政今日走不得了。

  一群人暂且安置在驿管,又请了大夫。

  却回天乏术。

  “内伤极重,救不回来。”

  天才黑下去,那个少年昏死后就再没醒来,夜里断了气。

  虽说报了官,却也是一桩无头公案。

  林海花了点银子,请义庄的人出面,给这个少年料理了后事。

  ……

  一桩人命案子,让贾政原本的出游触了霉头,回到家中,又是火盆驱邪,又是敬香。

  过得半个来月,林家那边才把调查到的详细情况快马传递过来。

  史苗看过以后,满脑子都是果然如此。

  贾敏皱眉:“是那个薛家,和王家做了亲的那个?”

  “就是那一家,”史苗冷笑,“果然上行下效。”

  想想薛蟠那个鬼样子,简直就是家风如此,最后捅了篓子。

  贾政比起以前成熟了不少:“无凭无据,怕是难管,恐怕那些人也知道官府不会管。”

  姑苏那边的衙门也这个意思。

  人死了,甚至连口供都来不及录,打他的人找不到影子,不能指认,家中又没人。

  去哪儿讨公道?

  遇见两位爷,是那短命鬼的福气。

  贾政伸着脖子,看向林家的来信:“有没有说是什么木头?”

  贾敏对上哥哥的目光,摇摇头:

  “肯定是寻常人用不得的木头,没准早一把火烧了,不是成了灰,就是成了碳。”

  史苗面色凝重,食指在茶杯沿上轻轻敲了两下。

  未必烧了。

  不然秦可卿那块樯木板。

  哪里来的?

第98章

  荣国府自打没有娶到王夫人当二房媳妇,也就断了薛家那条线。

  同在金陵,又有原著的关系,史苗暗里也会注意薛家的动向。

  王夫人显然把那份关系带到甄家去了。

  薛家照样和王家做了亲,不过薛姨妈还没正式嫁过去,据说婚期定在年底。

  史苗只恨自己没有什么远程系统,可惜了一场狗咬狗的大戏。

  薛家老爷兴许就是被弃车保帅,最后给家里人留下了点保命的杀手锏。

  甄家接驾四次,自打史苗穿过来,也就经历了两次。

  加上原主还没被史苗穿越的一次,满打满算就是三次。

  也不知什么时候再有一次。

  义忠王出事以后,朝中局势忽然平静了许多,加上黄河决口,像是荣国府这样低调躲在江南的,就被忽视了。

  过年的时候,二房的哥儿记在族谱上,取名贾珠。

  贾政目前忙着鸡自己,还没露出鸡娃的意思,只希望这小崽子能和贾瑚都逃过剧情杀。

  两个孙子都挺可爱,但史苗吸取了原著的教训,主打一个谁都不偏爱,目前端水端的技术良好。

  平淡按部就班的日子过得很快,这样无病无灾的日子,正是史苗所期望的。

  除去和朝廷司农的业务交流,史苗起头办了一个义学,教点简单用字和算术,还设立了荣国府奖学金。

  秦淮河岸的柳,绿了又黄,转眼就过了两年去。

  正月里刚到初三,前儿放出去和家里自己团圆的赖嬷嬷很积极的回到荣国府上岗。

  赖嬷嬷带来最新的消息:“甄家那边添了一个姐儿,就生在正月初一,有大福气啊!”

  史苗前儿守岁,这具身体终归渐渐衰老,到了初三她都有点缓不过来。

  眯着眼昏昏沉沉歪着,听见赖嬷嬷一说,眼睛霍的睁开。

  不对啊,贾珠后面不是贾元春?

  生在大年初一的贾元春,现在难不成是跑到甄家变成甄元春了?

  史苗随口答道:“这可说不准,也算是个好日,以后过生,都是热热闹闹的。”

  大年初一出身的人多了去,也不是谁都有好命格。

  先前老大老二家个添了一个孩子就没动静,没准以后自家也有个大年初一出身的姑娘?

  想着想着,史苗又开始犯困,拥着水貂毯子迷迷糊糊睡过去。

  史苗就这么迷迷糊糊过了一个年,每日昏沉,吃了几服药都不见好。

  某一日忽然被丫鬟唤醒:“太太,林家来人了。”

  林家来人是专门来请期的,算来林如海七月里出孝,他们家也算上心。

  林家夫人徐慧擅术数,算了好几个日子让贾府挑。

  史苗毫不犹豫的选了最晚那个。

  每次林家来人,贾敏总少不了被一顿调侃。

  虽然和林海那边有书信交流,贾敏却是淡淡的,仍旧做自己该做的事。

  至于预备嫁妆的事,都是家里的长辈打理。

  史苗也察觉了,贾敏也有了大人的样子,会有她的心事,不会事事和自己这个母亲说。

上一篇:吸金男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