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申请退出! 第159章

作者:辰木离火 标签: 红楼梦 正剧 BG同人

  林如海也顺着哄她:“是我不对,下回让奶奶先说。”

  贾敏又道:“我不单要署我的名,还有母亲的,白先生的,湘湘的,只我一人占了好处,我可担不起。”

  按理很多人都出了力,只是外人看着,就记住一个贾敏,再多的还是史苗。

  国公府的老封君,名声喊出去就能震一震。

  林如海道:“古语道,一而再,再二三,只你一个,他们兴许可能想一想,若再添几个,有些兴许就不愿了。”

  林如海考量的也不错,这一回能署一个名,便不错了。

  最后果然只有贾敏和史苗得到署名。

  史苗得这消息,还是不太甘心:“拿我的教材,给了最末尾的名字。”

  就像自己的成果被人抢了一作,然后真正写东西的人只在一堆第二作者里排了一个尾巴。

  但这算国家官方教材,署了姓名,就是胜利。

  史苗还是不放心贾敏和林如海在剧情计划外有孩子的事。

  旁敲侧击打探现在荣国府的隔壁好邻居甄家的近况:“隔壁甄家有没有什么新鲜事?”

  大儿媳还以为史苗是不是在家中呆着太久,闲的慌了。

  毕竟在京城不比金陵,能去庄子里种田。

  大奶奶周若笑道:“您说的什么事?”

  史苗假装随口提起:“比如,添丁进口什么的……”

  按理说贾宝玉应该比林黛玉大一岁多,可是没听说甄家添了一个衔玉而生的哥儿啊!

  只有嫁到甄家的王夫人,生下一儿一女。

  女儿生在大年初一,取名元春,仙逝的甄家老太太十分喜爱,抱在跟前养大的。

  大奶奶道:“咱们家就在旁边,添了人,岂会不知?”

  史苗心里七上八下的点头:“也是。”

  正是这时候,外面丫鬟说:“老太太,赖嬷嬷过来说话了。”

  赖嬷嬷掀了帘子进来。

  再回京城以后,史苗就让赖嬷嬷‘退休’了,如今她好容易回京,若宁国府不出事,赖大和赖二都能在跟前。

  可惜贾敬被圣上贬到金陵去了,赖家两兄弟掉了个头。

  赖嬷嬷还是住在京城习惯,又想跟着史苗,现在和赖大一起住。

  这样得脸的老嬷嬷,荣国府里两个奶奶都不敢怠慢。

  大奶奶连忙起身往里让:“瞧您真是闲不住,日日记挂着府里。”

  小丫鬟搬了墩子过来,赖嬷嬷在史苗跟前坐下,赔笑道:

  ‘退休’某种意义上其实是远离了荣国府后宅权力的中心。

  大房二房的奶奶倒是乐得见,巴不得如此。

  赖嬷嬷体体面面的退下去,精神头反而不如之前好了。

  赖嬷嬷仍旧得体的笑着:“是闲不住,一日不见老太太,我心里不安。”

  赖嬷嬷换了个话题:“对了,刚我进来的时候,听见一件新鲜事。”

  史苗有点犯困,半眯着眼听着。

  模糊听见赖嬷嬷说:“甄家三爷屋里添了个哥儿,生下来嘴衔着一块玉!”

  史苗一瞬间醒了:“啊?!”

  大奶奶周若也攥着帕子蹙眉,悄悄打量老太太。

  她老人家是不是有什么先知。

  前儿刚提一句,甄家那边还真出事了。

  大奶奶周若用帕子点了点嘴角:“这倒是稀奇。”

  然后又道:“仔细想来,怎么可能?落草的时候,那孩子生下来才多大,可不怕被噎死,怕是传着传着,就传岔了。”

  赖嬷嬷其实也不太信的,只当说来是个笑话:“说得有鼻子有眼,还说玉上有字。”

  史苗还没把事情消化完。

  那是女娲补天剩下的石头,通了灵气的物件,可不就是有字?

  史苗道:“就当个有意思的事听一听,也就得了,那边既有了喜事,记得预备一份礼。”

  看似不在意,其实史苗心里早就乱糟糟,恨不得当场去看看那个通灵宝玉,到底是什么模样!

  甄家的稀奇事传得挺广,宫里甄家那位娘娘特意赏赐了东西。

  还说什么,既然生下来带着一块通灵宝玉,不如就叫宝玉。

  反正甄家有了甄宝玉。

  关键是原著里甄家宝玉没有衔玉而生,没有通灵宝玉。

  史苗穿到这个世界线里,阴差阳错,把东西都给甄宝玉配齐了!

  现在只等贾敏肚子里那一个出生,验证一下是不是林黛玉。

  都说天上一天,地上一年。

  没准是上面神瑛侍者提前下凡几天,绛珠仙草也跟着提前还恩了。

  呵,要是有机会,史苗遇见景幻仙姑,一定要问清楚。

  天上是不是工作不饱和,神仙出差比较积极。

  ……

  贾敏从上回去过陈博士家以后,就不太出门了,在家中养着。

  月份渐渐大了,身子发沉。

  现下又暑热,贾敏身上发懒,胃口也不太好,瞧着反而有消瘦的趋势,更加不愿挪动,连去荣国府走动都没了心思。

  甄家那事,京城里都快排出几部好戏了,无不是生下来就有异象公子将来如何天资卓绝,功成名就,娇妻美妾在怀……

  贾敏笑道:“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东西,也不是没有,世间千奇百怪,无所不有,真以为有了玉玺就能成皇帝,早前光复汉室,也不必了,只要守着那块石头就成。”

  其实甄家还算低调,不许人在外面提太多通灵宝玉的事,甄家老太太早走了,目前暂时没有一个在上面辈分又高,又及其宠爱的甄宝玉的人。

  奈何有些事情也不是甄家能把控的。

  越是如此,写话本说书的编排得愈发起劲。

  过了中秋,天气凉爽了一些。

  中秋节上,各家有各家事情应酬。

  好不容易中秋节后一个休沐,甄家三爷甄远、林如海、贾赦、贾政等人私下邀着小聚一回。

  贾政和林如海从朝中散了以后,换了一身衣裳就去赴宴。

  一进雅间,先前的好心情顿时烟消云散。

  今日分明是朋友间的小聚,却有个不速之客。

  南安王,确切说来是南安郡王家的小公子,竟然也在。

  见二人进来,不等甄远开口,南安郡王家小爷便笑道:

  “我是恰好,白得你们一顿好酒菜,明儿在家里摆一桌还席。”

  人都到了,贾政和林如海又不能赶人。

  南安郡王据说祖上是李唐后裔,是四大异姓王之一,小儿子李先也是三十来岁和贾政他们算是同龄。

  要不是去南安王家赴宴,宁国府也不会叫人抓了把柄,灰溜溜滚回金陵去。

  这几年,宁荣二府和南安郡王府面上没撕破,背地里的关系却不能细说。

  有这个人在,今日势必宴无好宴了。

  林如海甚至都预备吩咐小厮,让今日有事耽搁晚到的贾赦不必来了。

  贾赦是个能动手的,品阶又高,一会儿真有了龃龉不好处理。

  才一坐定,李先就笑着给林如海贾政斟酒,话却是对甄家三爷说的:

  “您家那有玉的公子,几时带出来见一见?”

  甄家三爷面色有些尴尬:“小儿刚满百日。”

  李先朗声笑道:“是我记岔了,罚酒,罚酒。”

  说罢自罚一杯,然后满眼是笑,眼神在林如海和甄远两边游移:

  “我看你们难得的情谊,实在羡慕,听说如海家也将有喜事,何不来个喜上加喜?”

  李先说着,自己手舞足蹈起来,用食指在酒壶上点了点。

  “是了,若如海家得弄璋之喜,不如你们两家拜为兄弟;若得个千金,指腹为婚也是一段佳话……”

  贾政脸色已经变了。

  忽而听得咚的一声,林如海伏在了桌上,软塌塌的像是要倒。

  “如海……?”

  贾政会意,连忙将人扶住,反而有几分责备看向甄远:“今日酒水太烈,是不是蜀地那边来的陈酿?我早说过他喝不得……”

  甄远也顺势道:“是我疏忽,赶紧送回去,请太医来解酒……”

  毕竟林如海在鹿鸣宴上沾酒就倒,有过前例。

  无论真假,旁人也不好说什么。

  李先笑了笑,又饮了一杯:“还是快快送回去吧!”

  贾政让两个小厮一个背一个扶,两人离开宴席。

  一路上两人在马车中都没说话,回到家中,贾政就将今日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和母亲说了。

上一篇:吸金男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