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申请退出! 第191章

作者:辰木离火 标签: 红楼梦 正剧 BG同人

  若有需要,就算不是亲戚,也能连宗。

  可甄士隐一介举人,年岁也大了,这回进京落榜,他倒也还没趋炎附势到那个地步。

  当下还留在甄家,也是甄家老爷留了几回,姑且当个门客。

  甄英莲又问黛玉来历,黛玉便简单说了。

  英莲更加高兴:“原来你就是贾二十四的女儿,我自小开蒙读得书时,家里就有贾二十四的文集,还有金陵文报,今儿可算见着真人了!”

  英莲家中只得她一个,甄士隐为解膝下寂寞,也将她充作男儿教养,让她读书识字。

  黛玉见英莲舒朗单纯,虽然家中门第不显,谈吐落落大方,率真坦然,又知她家中只有一女,倒与她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两人坐在水边闲聊了一会儿,湘云和探春二人找她来要去投壶。

  几人邀英莲同去,黛玉今日手顺,十投十中,得了西宁王妃娘娘的环佩彩头。

  等到过了午,几个夫人又想见黛玉,史苗遣人去找,丫鬟们却悄悄来说林姑娘不想来。

  史苗便找了一个借口:“她今日身子有些不舒服,刚吹了风又有些发热,刚吃了疏散的药躺下了。”

  夫人们听说,倒也不勉强了。

  史苗这边春宴刚过去,甄家想着也要还一席,忽然宫里面来了消息。

  宫里的那位老太妃没了,这是当朝最后一位太妃。

  史苗自打知道这个消息,就知阵仗小不了,当即就遣人将家里不该有的东西换下来,按照国丧的规制布置起来。

  荣国府灯笼都没换完,宫里对老太妃丧仪的旨意就传到了各家。

  朝中六品以上诰命皆要入朝随祭,贾敏自然跑不了,把黛玉送到荣国府来,姊妹们一起读书,也还有伴儿。

  但因太妃丧仪,先前轮着办雅集的事,暂时搁置了。

  姑娘们关在家中,一律玩乐之事暂免,只有赖大之流的管事,每日往返问候姑娘们的起居,报给随祭的贾母等人。

  湘云感慨:“自打我出生,头一回见这样的阵仗。”

  算来家里的大人们已经出去了十四五日,也不知是怎样一个丧仪,竟然有点全城草木皆兵的势头。

  黛玉凝眉道:“陛下年事已高,正看着呢,哪家敢怠慢,便是大不敬之罪。”

  探春道:“是这个理,咱们在闺阁中,还是少论政事为妙。”

  黛玉却有些不以为意,掐了一片叶子扔进池塘里:“这里只有咱们三个,说说悄悄话也无妨。”

  隔着大半个池子,对面是好几个丫鬟婆子,战战兢兢只看着上面,就怕姑娘们生起心思去玩水,又怕跌了碰了。

  湘云点头抚掌:“林姐姐说得好,哪里就因为闺阁,困住了步子,还能困住脑子?”

  探春却有些无奈:“谁不想出去创一番事业,但凡我是个男的。”

  黛玉却道:“谁说女儿家不能创一番事业,不过天时地利人和,比男子难一些,古往今来又不是没有?”

  湘云又来了劲儿:“以前我在家中的时候,婶婶就说我们史家,老太太自小就是顶厉害那个。”

  黛玉听着心里却暗自鄙夷起皇家来,但凡外祖母是个男子,那皇帝老儿惜才一点,外祖母的成绩,早就能封侯拜相了。

  天天说什么圣上圣明,黛玉看也圣明不到哪儿去,只顾着坐稳龙椅。

  什么民贵君轻,社稷为重,也就是说了九分做了一分。

  当下一场太妃的丧仪耗费的精力财力,也不知道会耽搁多少政务。

  黛玉终归没说出来。

  就算和姐妹们无话不谈,有些话还是万万不能谈的。

  可惜此刻史苗不能和黛玉交流一二,不然祖孙二人必定能找到很多共同语言。

  史苗来这个世界几十年,经历的丧事也多了。

  上回淑妃造反,皇帝还体体面面的办了她后事。

  这回皇帝陛下的架势,史苗觉得是老皇帝对自己丧事的提前预演。

  宫里领着寻常份例的太妃,先帝在时连贵人的分位都没混上。

  人活得久,慢慢熬老了,等到这一任皇帝要表现孝道的时候,一轮又一轮的加封,临了居然混到了妃位,还得到一场盛大的丧事。

  莫名有几分讽刺。

  天气渐渐转热,还要守灵七七四十九日。

  活人受罪,逝者也受罪。

  宫里的娘娘们都不敢怠慢,诰命夫人们自然更不敢。

  过了两个七,礼部那边才漏了口风,稍微能放松些。

  贾家、史家都在一处,方便互相照应。

  今儿不该史苗她们这一班守着,好容易得个空闲,却见二儿媳关氏引了一个宫装姑娘进来。

  走近了,史苗才看清来人是薛宝钗。

  她进宫将近两年,身量又长了点,宫里生活条件肯定不如外面,薛宝钗瘦了,皮肤比之前还要白,宫装是常见的松青色,头发梳得光光的,簪了两朵白花,显出素淡的美。

  不过薛宝钗这种长相和韵味,史苗觉得富丽堂皇的唐风兴许更适合她。

  薛宝钗的一举一动像是受到了程序化的训练,从进门到如今一直恰到好处低垂着眉眼,以一种极为恭顺的姿态示人。

  皇宫体制,果然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史苗之前见宝钗,虽然是个心里有点小九九的姑娘,起码像个活人。

  “……娘娘请老夫人叙话。”

  声音也变了,史苗一晃神,就只听了个大概。

  ……

  史苗略一收拾,让宝钗引路。

  甄家的皇妃在宫里算不上得宠,终归是妃位,外面还有家人打点,日子比起宫里大部分娘娘好多了。

  史苗觉得她们就像动物园里的动物,关得久了,刻板呆木。

  “老夫人请坐。”

  甄妃娘娘让了让,史苗不敢上坐,推辞一番依着礼节坐在侧位。

  她看见史苗,眼里好像有了几分活气。

  都说无事不登三宝殿。

  无事也不会请史苗过来登她的三宝殿。

  史苗也不主动问,坐下就不说话,只等对面甄妃开口。

  对面甄妃道:“我久在深宫中,想找个人来说说话,老夫人见多识广,叨扰您了。”

  史苗心里嘀咕,既然知道叨扰,还让她一把老骨头来?

  脸上却微笑着:“能为娘娘分忧,是老身的福气。”

  不就是客套吗?谁不会啊?

  这话客气的甄妃都不敢受,她和国公夫人本来就交情极少,真正想说的事情一时间无法开口。

  好在甄妃自小也读书,早年国公夫人在金陵的时候,把金陵女子学问弄出好大的风潮。

  她就先捡着一些诗词歌赋上的事说说,要不然就和史苗回忆一下金陵往事,见聊得差不多,便又恭恭敬敬,客气的松史苗走。

  好像真的只是找史苗来聊天。

  如此三次,史苗越发疑窦丛生,甄妃娘娘不愧是在皇宫中特训多年,史苗完全猜不出对方的意图。

  史苗当然不会丧心病狂的觉得甄家这位想提甄宝玉和林黛玉的婚事。

  单是依着甄宝玉他爹甄远和林如海的差距,甄宝玉就不够格。

  而且甄妃娘娘和宝玉根本没见过面,她不是元春,宝玉虽然是甄家人,但还不必劳动她费这种心思。

  近来已经够累了,史苗也懒得猜,最后她总会暴露意图。

  今日史苗又从甄妃那边出来,送她的不是薛宝钗,是个叫小梅宫女。

  小梅和薛宝钗一样,只低着头引路。

  对面来了几个人。

  史苗瞧着也是哪宫的主子,走路不太利索,许是这几日在太妃灵前跪多了。

  老皇帝真会孝心外包,怎么不自己来跪?

  史苗也垂着头,先停下来给对面让路。

  “给安嫔娘娘请安。”

  小梅有几分机敏,接着请安提示史苗来人。

  两个侍女掺着安嫔上前来,给史苗行礼。

  史苗当年给过安嫔一个玉佩解围,几面之缘,她已经完全忘记她的长相了。

  这么多年了,她的位份还是安嫔。

  作为淑妃娘娘宫里出来的人,经过造反那件事还能呆在安嫔的位置上。

  大约就是她这么多年谨小慎微带来的好处。

  来人声音中带着几分惊喜。

  “国公夫人,您可还记得我?”

第139章

  虽然不记得人脸样貌,当年那件事史苗还不至于人老健忘。

  谁让甄嬛传里也有一个安嫔娘娘呢?

  那时候史苗顺手的一个举动,这么久过去,安嫔娘娘依旧十分感激。

上一篇:吸金男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