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辰木离火
尤其是这回求师,史苗看到有很多女子都有才能,她既然穿到荣国府一品太太的身子里面,或许也能做点什么。
史苗想让孩子们了解,哥哥们都在学什么,朝廷在考什么,也许现在看起来没什么用处,但将来肯定会有用。
白琪沉默,拿起茶盏掩饰情绪,喝了一口,心中挣扎,才道:
“夫人盛情,在下却之不恭,只是容在下一二个月,万一姑娘们与我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府上也好另择良师。”
这回她终于没看错,白琪是个磊落人,如果不是家中有变故,兴许她也是穿金戴银的诰命夫人。
难得她经历起落,气韵依旧如此淡然,史苗当然不会拒绝她,点头:“好。”
找好了先生,紧接着下面要安排的就是教室。
史苗早就专门定好了桌椅,贾敏个子小,她的座椅比姐姐们的矮一截。
专门腾出来上课的松涛院,史苗让人做了很多写字的石板。
才安置进去,就围了很多丫鬟:“太太弄这些石板作什么?莫不是要姑娘们学石刻?”
不对啊?
这次考试她们全程参与了,没找到合意的雕刻先生。
太太还说,让求贤榜不要撤,仍旧继续招揽贤才。
负责安置石板的媳妇主动答疑解惑:“让你们写字啊!”
有个婆子也笑道:“你们这些小妮子,真是走了大运,能学写字,还是太太千挑万选的先生!”
那媳妇又道:“王婆子,你也能学,太太还说,每人都有笔墨的份例。”
“姑娘们来了。”
丫鬟们连忙散开,给姑娘们腾出位置。
贾姝领着贾媃、贾娴和贾敏,四个姑娘,四朵花儿。
贾姝道:“我们来看看,石板装得如何。”
她们还带了笔来,贾媃用毛笔沾了水,随手在石板上写了一个石字。
“果然能练笔力。”
丫鬟和婆子们连忙夸道:“姑娘写的字真好看。”
……
内宅的东西,都是经过外面男丁的手搬进去的。
没了贾赦和贾政两兄弟,荣国府外间的事还真是不多主子都不在,他们又不敢出去找乐子。
刚开始报名的时候,他们外院还能做点事,后面的几次考试,都是二门内办的。
赖大见他老娘,比他还认真,还有主考官证,那张牌子是紫檀木雕的,真是古朴典雅,满荣国府只有他母亲有,现在二门内丫鬟还有许多有意思的课程。
虽说作为儿子与有荣焉,但赖大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要是二爷没去什么书院里读书,他赖大好歹也能来个考官证挂一挂。
赖大啧啧道:“真羡慕内宅伺候的嬷嬷丫鬟,跟着姑娘们沾光。”
赖嬷嬷见他有上进的心思,心里也挺高兴,把才知道的好消息分享给她儿子:
“太太说了,外院的也有,让给你们也请先生教写字,太太说认字读书明理,懂了律法,将来才不会犯事。”
史苗并不是忽然想起来要教丫鬟们识字的。
实在是她一开始想搞荣国府机构改革……
那叫一个出师未捷,简单的一个人事档案就遇到麻烦。
将来要想像是运作一个机构一样运作荣国府,再好的构想也要人员素质达标才行!
不会带团队就只能自己干到死!
王熙凤这个反面教材历历在目,操劳过度,把自己都搭了进去。
史苗虽然顶着贾母的皮,细细想来,只觉得后脊背发凉。
荣国府的宅斗,明面上写出来的都只是冰山一角。
王熙凤可是忙得掉了个七八月的男胎。
照理说凤姐儿只得一个女儿,后面一胎不论男女,对于那一辈人丁不旺的荣国府来说都很重要。
贾母说是疼凤姐儿,这时候就算凤姐逞强,真疼惜她就该强制她休息。
王夫人肯定巴不得贾琏那一房一直没个儿子。
要说,那些人真是吃准了王熙凤要强又不放权的性格。
史苗当然不想走王熙凤的老路子,于是乎,顺便借着给闺女们安排老师,把府上的丫鬟婆子们都安排上。
荣国府扫盲活动,正式启动。
再往后,就要定下合理的激励机制,只有让他们看到识字的好处,才能激发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全面提高人员素质,才能有效执行自己预想的管理方式。
看这一切井井有条有条,史苗自我感觉有一点点良好,要是自己去办书院,用上现代社会里学校教养那一套,没准会很有用。
说到书院,最近焦大没传消息回来,也不知那俩便宜儿子怎么样了?
第21章 以貌取人
自从贾赦和贾政两兄弟去书院之后,焦大传回来的消息自始至终都没断过。
钟山书院是贾政自己选的书院,原本孩子这时候还有向上进取的心气儿,到了书院中,自是要认真进学。
贾赦历来贪玩,从焦大那边的消息看,他在那书院早就过了新鲜那一阵,又拉不下面子闹着回来。
就说荣国府中史苗给四个女儿求良师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贾赦虽然读书上不成,若是态度再不好,将来传出去,阖家只有他不学无术。
现在的贾赦年岁小,没像是贾珍自小被他爹打得皮子厚麻木了。
所以……
贾赦只能忍着,每日和弟弟一起听课、上学、完成课业。
这日散学,贾赦回来写了几个大字,便如凳子上长了刺,晃来晃去根本坐不住。
他凑到贾政身边问:“后日就是旬假,咱们俩兄弟也该回去给母亲请安了。”
贾政无奈缓缓放下笔,“先前焦大不是才带来消息,母亲让咱们安心学业。”
焦大是贾母的‘耳报神’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毕竟焦大是跟着先辈上过战场的老人,贾赦和贾政也要给他几分薄面。
贾赦一听,马上就不乐意了,他们少说也出来三十多日,旁的时候他忍着寂寞在书院也就罢了,怎的正常旬假也不能回。
况且母亲也没说不让他们兄弟回家。
贾赦道:“母亲虽说一切安好,为人子者,不亲眼得见,如何安心。”
大哥说得很有道理,贾政想来也是,点头道:“好吧,咱们便回去一日。”
贾赦见贾政答应,将原先预备好的一箩筐说辞收回去,瞥眼看一下贾政今日的课业。
“你写完了没?”
贾政又无奈了:“马上。”
贾赦日日都要把他完成的课业拿去参考,并不动脑子。
本来大哥今后身上有爵位,总之他没在书院中聚众找乐子,也没没将他们的身份嘴快透露出去。
已是贾政这个弟弟的意外之喜了!
至于课业,只要不是照搬全抄,且随他去吧!
两人说着要回去,焦大立马就安排上车马,正好遇见张杰等人也要趁着旬假松快几日。
张杰的马车簇新,想来是新换的。
他看见贾赦和贾政二人出来,身后的小厮各少了一个。
笑着问贾赦:“贾兄,你那小幺儿何处去了,怎么不见人呢?”
贾赦随口答道:“我们今日回家,让他们先去给母亲报信了。”
张杰握着扇子,上面的羊脂玉扇坠随他手上动作一晃又一晃:“原来如此。”
张杰脸上露出可惜的神情:“可惜贾兄不住宁荣街那头,我们家就在宁荣街上有几个铺子,想请两位共聚一回。”
贾赦觉着此人今日可真是啰嗦,一向沉默不爱搭理他的贾政忽然道:
“张兄一片盛情,我和兄长不胜感激,在此谢过,此间旬假不过两日,我们要去看母亲,又在孝中,来日方长。”
张杰笑了笑,他家下人刚好把马车赶过来,姓张的也不用马凳,潇洒一跃而上,等上了车,才慢悠悠的掀开帘子冲二人笑道:“也是,来日方长。”
前脚那人的车才走,没和张杰呛声的贾赦心里不舒坦,看着弟弟贾政:
“你今日怎么这么多话,哥哥我还缺那两口吃的?他才不是诚心邀咱们,只是向人炫耀家中产业罢了。”
贾政还真是担心贾赦憋了这么久,一个心热就答应,所以才抢白。
这回听贾赦一说,大哥倒也不是那么急着玩乐。
贾政给贾赦作揖:“大哥英明。”
“大哥还是自己将课业做起来,将来考教之时,未必能看我的,如何与母亲交代?”
贾赦看着弟弟作揖,怎么就觉着好像在阴阳自己。
抄人课业,着实不太对。
贾赦挥挥手,催促贾政上马车:“知道了,知道了!以前我也不是没先生教过,只是懒得动脑子。”
临了,贾赦还不忘说话为自己挽尊一二。
史苗听贾赦贾政要回家,难得他们消停个把月,自然是嘱咐好生服侍。
况且依着贾府下人们的性子,贾赦和贾政是爷们,将来荣国府的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