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王妃生活 第4章

作者:钟离昧 标签: 红楼梦 天作之合 爽文 日常 BG同人

  与其这样,不如那样。

  卢氏干脆就把自己的出场费定得高高的,看风水一两银子起步,捉鬼驱邪十两银子起步。若是遇见了有道行的鬼狐,还要再加钱。

  王族长用她一张符,给二

  两银子其实多了。但他们还有求于卢氏,自然要舍得钱财。

  本来许氏母子就已经把傅家给得罪了,若是因为钱没花到位,卢氏在做法时稍微动点手脚,就够他们王氏无知无觉喝上一壶了。

  这类事卢氏见得多了,对于王氏夫妇的心思一清二楚。

  因而,她毫不客气地把银子收了,开门见山地说:“你一靠近那棚子,符纸就像火烧一样烫,可见那狐妖道行不浅。咱们先小人后君子,把该说的都说在前头,别事到临头又埋怨老身讹你们。”

  她越是这样说,王族长夫妇就越是放心。

  傅氏给他们母子换了茶,陪笑道:“婶子哪里话?您的本事,十里八乡谁不知晓?咱们是亲戚不错,但敬给天师老爷的供奉,总不能让您倒贴不是?”

  卢氏看了她一眼,心说:姓王的真是好福气,娶了这么个有眼色又会来事的贤妻。

  看在傅氏的份上,她神色缓和,语气温和道:“不但是给天师老爷的供奉,还得你们王家有人配合,先把他们母子都从家里引出来。没了和狐妖签契的人在,我这边才好做法除根,不留后患。”

  除妖之事,就是要不留后患才好。

  此言正中夫妻二人的下怀,哪有不依的?

  王族长想到临走前王郅说的那些话,料想自己拒绝了,对方也不会善罢甘休,忽然心中一动:“婶子,小侄有一计,您先听听是否可行。”

  卢氏点了点头,正示意他说,院子里忽然有人喊道:“娘,娘,我回来啦!”

  “是大郎回来了。”傅氏下意识起身出去接儿子和儿媳,站起来之后才想起来还有贵客在呢,忙陪笑道,“婶子,大郎两口子从镇上回来了,我去看看。”

  “那你快去吧。”卢氏也是有儿子的,明白她的心情,自然不会阻拦。

  王族长拍手笑道:“大郎回来得正好,我正愁没人跑腿呢。婶子,就等您孙子进来再一道说?”

  卢氏道:“既然是你的计策,自然听你的安排。”

  不多时,便有个穿无袖麻布短褐的青年走了进来。那青年看起来二十多岁,脸色黝黑,五官却极为端正,正是王族长的独子王大郎。

  看得出来,王大郎只有脸是新洗的,乱糟糟的头发只拿水随意抹了抹,分明是急着来见客。

  “老太太,您身子好啊?”王大郎笑呵呵地给卢氏行礼,又招呼傅宁,“宁叔,您这些日子倒是少来走动。上次你说的八角箩筐,我已经编得了,就等着您来拿呢。”

  他才一开口,整个屋子的气氛一下子就鲜活了起来,跳跃的空气就像他这个人一样活泼。

  傅宁脸上悄然爬满了笑容,“嗐”了一声说:“我也就随口一提,哪知道你还真琢磨出来怎么编了。等会儿我看看,若是编得好,就要五个,一发给你算钱。”

  “宁叔这是什么话?几个箩筐罢了,都是手边的活。您若是谈钱,不是打侄儿的脸吗?”王大郎满脸嗔怪之色,仿佛傅宁要给钱就是在侮辱他。

  傅宁笑骂道:“少把你做生意那一套用到我头上,你也是要养家糊口的,这个也不收钱,那个也不收钱,一家老小跟着你喝西北风呀?”

  王大郎就嘿嘿笑了起来,半点没有不好意思,“宁叔想着我呢。若您执意要给,侄儿也就厚着脸皮收下了。”

  相比于王族长,卢氏对王大郎这个侄孙子明显宽容多了。等他们叔侄叙完了话,她才乐呵呵地笑道:“行了你这个皮猴儿,原以为长大就稳重了,谁知还是像小时候一样跳脱。”

  王大郎顺杆就爬,弯着腰走过去就给卢氏捶背,满脸讨好道:“孙儿我还没儿子呢,自然还是个孩子。您老人疼疼小辈,明年给您添个重孙子,我们一家三口登门去给您磕头。”

  却是王大郎与妻子吴氏成婚已有七载,吴氏的肚子却始终没个动静。

  原以为是吴氏身子有问题,叫卢氏看了之后却没有。为了子嗣计,王大郎也顾不得颜面,叫卢氏给他看了看,他的身子也没问题。

  当时卢氏替他们占卜了,卦象说是缘分未到,叫他们不必着急。只要缘分到了,自有麟儿上门。

  虽说有了卢氏背书,王家四口都心安了许多。但眼见两人一年大似一年,掐指一算成婚都十载了,那所谓的缘分还是没来,怎么可能不着急?

  王大郎此时所求,就是想让卢氏帮着做做法,或者是改改家里的风水布局,好叫那缘分早些到来。

  对于他的心情,卢氏很能理解。王大郎又实在会来事,十里八乡都有好人缘,卢氏沉吟了片刻,还是决定给他透露些许。

  “你若信得过老身,就不要着急。实话与你说了吧,你们夫妻都是有大运道的人,成婚当日惊动了太岁老爷,要赐个麟儿给你们。只是太岁赐福,福气太厚,你们需积德一纪不为恶的积累方能栽成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王家父子听得又惊又喜,王族长还忙着问是否当真,王大郎却已恍然大悟。

  “怪不得,怪不得了!怪不得老太太当时再三叮嘱我和惠娘,要多行善事莫欺心。”

  一纪就是十二年,他们夫妻成婚已有十载,算算日子还有两年,那缘分就来了。

  知道了具体的日期,王大郎顿时就不觉得着急了。

  不管是不是麒麟儿,至少有盼头了不是?

  听了儿子的话,王族长也冷静了下来,掩饰般地咳嗽了一声说:“好了,还是先说正事吧。”

  王大郎自觉伺候在卢氏身边,狐假虎威道:“子嗣之事关乎祖宗香火,怎么就不是正事了?老太太,您说是吧?”

  见王族长吃瘪,卢氏略带责怪地瞪了王大郎一眼,嘴里却道:“大郎说得很是。你也别怪我说嘴,叫我看呀,大郎可比你强。”

  反正该着急的是王家,卢氏不会不表现出半点焦急之色。

  王族长闻言也不恼,心里反而很高兴。

  做爹的最盼望的事,不就是儿孙成材吗?儿子比自己强,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明家族会越来越兴旺,他怎能不高兴?

  于是,他只是假意横了儿子一眼,笑骂道:“臭小子,老太太总有回家的时候,你说话可小心点。”

  王大郎多机灵啊,当然知道自家老爹没动怒,嘻嘻笑道:“您要是敢动家法,儿子就跑到老太太跟前去,求老太太做主。”

  “哈哈哈哈哈哈……”

  众人都哄笑了起来。

  而王大郎也见好就收,主动询问:“老太太亲自前来,不知有何贵干?”

  原本欢快的气氛陡然一肃,王族长道:“自然是有贵干。你回来的正好,我正要使唤你跑腿呢。”

  “爹您吩咐。”王大郎也正经了起来。

  王族长先把自己的计划说了,又和卢氏约定了,等到王郅那边有了动静,就让王大郎暗地里请她前来。

  最后,他又叫自家儿子套了牛车,把卢氏母子送了回去。

  因着王族长今日去了一趟,举止虽有些怪异却什么都没说。王郅和母亲许氏就觉得,定然是卢氏来找族长告状,族长原本是兴师问罪去的,到了他们家,见了县令岳父给的仆人,脑子又清醒了。

  许氏得意道:“哼,卢氏那个老东西,早就看她不顺眼了。如今可好了,我儿成了县太爷的女婿,看她往后见了我,还怎么嚣张?”

  听母亲一再提起岳家,王郅已经没了最初的得意,心里反而升起几分烦躁来。

  “好了娘,就算没有岳父,我也是举人老爷,傅家人也该敬我三分。”

  ——分明是他寒窗多年换来的赏识,怎么到了母亲嘴里,好像他就是个吃软饭的窝囊废?

  许氏虽没察觉到儿子的心思,但她只有这一个依靠,爱至深则生惧,已经习惯了事事迁就儿子。

  因而,王郅不高兴,她第一时间就察觉了,讪讪道:“我儿说得是,娘的见识浅,不如我儿看得透彻。”

  

第5章 善男信女王家这边安排好……

  王家这边安排好之后,卢氏又留下几张辟邪的符纸,就坐着牛车回去了。

  要不说王家大郎会来事呢,把人送回来之后,他也没立刻就告辞,而是坚持见了见瑶光,从怀里掏出一根做工颇为精致的木簪子。

  “拿背

  篓在集市上换的,不是什么金贵东西,胜在手艺还算精巧。大侄女别嫌弃,拿去玩吧。”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替王家致歉用的。

  他也没只给瑶光一个人准备东西,傅家的另外一个女孩子玉微,也得了一个蝙蝠形的络子,是他妻子吴氏亲手打的。

  吴氏的手艺极好,平日里王大郎做竹编时,她就做些刺绣、打些络子。每隔三日的镇上大集,夫妻二人就一起去售卖货物,顺便再采买些碎缎子和丝线回来。

  姐妹二人都道了谢,玉微虽还是替姐姐不平,但也知道不关王大郎的事。

  送走了王大郎之后,玉微就迫不及待地问:“奶奶,怎么样?”

  “进屋再说。”卢氏领着一家大小进了堂屋,脸上才露出几分笑意来,“事情已经成了一半了,只需那姓王的母子再动一下,就蛇打七寸,先捏个半死再说。”

  她招手把瑶光叫到跟前,怜爱地把大孙女搂紧怀里,信誓旦旦地说:“大丫头放心,奶奶不会叫你白受委屈的。”

  瑶光亲昵地蹭了蹭,撒娇道:“我就知道,奶奶对我最好了!”换来一阵怜爱的摩挲。

  享受够了奶奶的爱抚,瑶光才抱着祖母的手臂抬起头来,冷笑道:“那王郅不是自诩攀上了县令的门楣吗?我可是听说了,他那岳父生怕他在家里无人服侍受了委屈,派了好几个下人伺候他呢。”

  她可不相信申县令派的人真就单纯是伺候女婿的,就算没有进一步考察之意,恐怕也有让人看个究竟,王郅在老家究竟有无妻室吧?

  县太爷的女儿嫁给一个寒门举子,自然不可能做妾的。若是王郅没有家室最好,有的话就得一封休书、塞点银钱处理干净。

  若是遇见个狠心又自负的男人,只怕直接让原配“病逝”,也不是不可能。

  如王郅这般,要把原本的未婚妻纳为妾室的,是最最恶心的。

  当然,这是从瑶光这个后世人的视角来看的。

  在这个男人做什么都能被原谅的古代,只怕还有大把的人夸赞王郅念旧情呢。

  毕竟她这个前未婚妻只是个村女而已,能给举人做妾,岂不是烧了八百辈子的高香?

  至于她进门之后,会不会因为有前未婚妻的名头被正室磋磨?

  那就没人管了。

  就算有人注意到了,也是正室不贤惠、不能容人,关男人什么事呢?他只是念旧情而已。

  只要想到若自己祖母没本事,自己日后可能面临的处境,瑶光就恨不得把王郅千刀万剐!

  见大孙女如此睚眦必报,卢氏欣慰一笑,问道:“大丫头有什么想法?”

  再看坐在下首的傅宁两口子、傅安两口子,还有站在各自父母身边的孩子们,没有一个人觉得瑶光主动要求报复有什么不对的。

  要知道,卢氏就算再有本事也是个外来户,在本地没有根基。虽然成功嫁给了心仪之人,奈何丈夫短命,她一个寡妇拉扯两个儿子长大。

  如果傅家人真的是善男信女,只怕早就被亲族、邻居瓜分得渣都不剩了。

  说来也好笑,他们家人越是不好惹,周围的人就越夸他们一家人和善。

  “我能有什么想法呢?”瑶光挑眉笑道,“我只是可怜那县令家的小姐,要嫁给一个靠养邪物中举的伪君子罢了。”

  虽然王郅中举在前,许氏养狐仙在后。但流言这回事,传着传着就变味儿了,不是很正常吗?

  分明东街的人说了一句“城门楼子”,传到西街很可能就是“胯骨肘子”了。

  多正常!

  卢氏会意,赞许地点了点头:“我家大丫头就是心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