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开封府坐牢 第151章

作者:鱼七彩 标签: 甜文 美食 BG同人

  张昌驾车载着韩琦归家之后,便预备去通知厨房备水,却见方厨娘匆匆赶来,随即又见方厨娘身后跟着一人。那人一见到他们之后,立刻转身往院子深处跑,喊着‘六郎回来了’。

  方厨娘面色不佳道:“大娘来了。”

  张昌从瞧见那跑走的人就大概猜出来了,那厮正是韩家大房娘子跟前跑腿的。

  “这人来得倒是突然。”张昌随即对刚下马车的韩琦感慨。

  韩琦垂眸轻扯了下衣襟,什么话都没说,径直朝正堂而去。

  方厨娘却是一脸愁容,原地焦急了片刻,才慌乱地跟上。

  韩善彦陪着母亲宋氏在堂内等候,他一听说韩琦回来了,赶忙跑到正堂门口相迎,哭丧着脸小声告诉韩琦,他母亲来了。

  韩琦应承一声,便进了正堂。

  上首位正坐着一位着锦穿缎的中年女子,浑身上下一丝不苟,面色严肃。此时她正低眸放下茶盏,随即才挑起眉目,看向韩琦。

  “大嫂。”韩琦行浅礼,见过宋氏。

  “咱们可有三年没见了。”宋氏声音清正,透着威严,令本就肃穆的氛围平添一份逼仄感来。

  韩琦应承。

  宋氏再度打量韩琦一番,面容略有些松动,露出一丝笑容来,“倒比以往俊拔更甚。”

  “那是,六叔一向秀异于常人。”韩善彦不禁崇拜地感慨道,随即他就收到宋氏瞥来的警告目光,马上闭嘴低头,乖乖在一边站着不再吭声。

  半个多月以前,宋氏从韩琦生母那里听说,韩琦居然有意与博陵崔家女结亲,她本还挺高兴。但随后派人细打听这崔七娘的情况后,宋氏便只剩下暴跳如雷了。那样经历的女子,怎能配得上他们韩家六郎?纵然韩琦是庶子,可他如今是丁卯科的榜眼,是开封府的五品推官,谁都知道他日后必定前途无量。如今寒门进士都能配得上盛族嫡女了,更不要说韩琦是出身世宦之家的子弟,加之才貌无双,自然该是有更好的选择。

  宋氏还听说崔七娘如今就在开封府当值,这令宋氏不得不多想,这二人或许私下里早就互生了情意,甚至有了苟且。韩琦涉世未深,对男女之情知之不多。宋氏觉得他八成是被眼前的东西给迷障双眼了。所以她这次是紧急赶来汴京找韩琦,便要力挽狂澜,赶紧把走歪路的韩琦给拉回正道上。

  宋氏令韩琦坐下和他说话,简单道明韩琦母亲的身体情况还不错后,便将话转入正题,“我刚来汴京,便听说礼部尚书有意择你为婿。你怎么不早点跟家里说?早日张罗了,善彦如今也会多了一个堂弟不是?”

  “多不多,与他何干,他如今紧要的是读好书。”韩琦淡声道。

  这话很明显是借着说教韩善彦的机会,向她表明态度。

  宋氏本想和韩琦委婉点,听他此言顿然脸色转冷,对韩琦道:“这话何意?莫不是到了这般年纪了,还不想成亲?辜负你爹爹九泉之下对你的期盼?”

  “父亲的期盼,大嫂会清楚?”韩琦反问。

  宋氏怔了下,更生气。她公爹人早在地下了,她如何会清楚死人的想法,韩琦又在讥讽她。

  “果然是书读多了,翅膀硬了,三年不见我,刚见我就想把我气死是不是?可别忘了是谁把你抚养长大!”

  论起年纪,宋氏比韩琦的生母还要大上几岁,她可是正八经地是看着韩琦长大的,对韩琦自然是算有抚育之恩。

  “稚圭自是不会忘记大嫂的养育之恩,但大嫂此番前来的目的,不必道明,彼此都清楚。今日不管大嫂如何说,稚圭这里只有一句话。”韩琦言语斯文,表情淡而疏离,偏又不失礼节。

  宋氏瞧他此状,心中越发憋火生气。

  “什么话?”宋氏没好气地问。

  韩琦:“长嫂如母,”

  宋氏怔了下,表情舒展开来,脸上马上浮现出非常满意的笑容。她正想跟韩琦说‘你明白就好’,便听韩琦又道了一句。

  “却终究不是母。”

第88章

  宋氏脸色骤然冷下来, 眼中盛满怒意,但依旧保持着端庄而坐的仪态。

  “天晚了,嫂子早些歇息。”韩琦随即问宋氏住在哪儿, 便唤张昌和方厨娘送她。

  宋氏与韩琦的年纪虽然相差跟大, 但毕竟是叔嫂关系, 如今韩琦一人独居,自然是不便留宋氏住在家中。宋氏若有安身之处便送她过去,若没有,韩琦也会另安排地方安置宋氏。

  宋氏本酝酿到嘴边的无数谴责之言, 又被韩琦这两声赶人的话,气得脑子瞬间空白了。

  韩善彦瞧这光景, 悄悄地撇嘴。多读书果然大有用处, 能以温和讲道理而不失文雅的方式驳斥他娘了!韩善彦随即检讨自己这想法有点不孝, 可他心里就是不禁莫名地觉得爽快是怎么回事?

  “好生厉害!果然是当了官,翅膀硬了, 连大嫂都不看在眼里了!韩稚圭,亏你读了那么多书,竟连做人不能忘本的道理都不懂!”

  宋氏气得无以复加, 她随即起身, 便打算走。既然韩琦赶人了, 她岂能厚脸皮地再继续呆下去。

  “嫂子所言极是, 做人是不能忘了自己的本分。”韩琦应承。

  宋氏这次有防备之心了, 她晓得韩琦便是应承她也未必有好话, 便防备地盯着他,先等着他下话。

  “稚圭一直记得少时长兄教诲,先修身,再齐家。”韩琦顿下, 才又对宋氏道,“稚圭略知大嫂因何瞧不上她,不算稀罕,其父崔茂也有此态,后被太后批了一句‘修身养德’。”

  韩琦的话不仅仅是搬出了太后提醒宋氏,还是有言外之意:

  你已经不是第一人如此了,他早有心理准备,也早有应对之策。与其闹得大家不欢而散,不如明智地选择从一开始就不多管。

  宋氏阴沉着脸,凝眸冷冷地盯着韩琦,态度依旧没有转变。

  “今后在京,我会照顾好他。”

  韩琦说这话时,看向了跟在他们二人身后的韩善彦。

  韩善彦忽然被点名,愣了一下,然后赶紧继续缩头,拉低自己的存在感。

  宋氏狠狠蹙起眉头,韩琦这是在威胁她。告诉她,如果她不多管闲事,两房之间还可以正常来往,他以后可以凭他的能耐照顾韩善彦。但如果闹掰了,不言而喻。

  为官者不孝,定会被嘲讽治罪。但兄弟之间交恶,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最多不过是遭几句训斥,被人议论一阵。她的确没有什么可以威胁韩琦的东西。

  当年公爹早逝,留下胡氏韩琦母子。韩家兄长们出于责任,自然要照料幼弟。宋氏就把这活儿拦下了,不过收留一对母子没什么麻烦,还可把韩琦该分得的那份儿家产留在长房。

  他们母子也确实没添过什么麻烦,给他们留一间院子,添些碗筷衣食即可。谈不上如何上心,也谈不上苛责,到底是韩琦争气,模样好又懂事聪明,得教书先生们的喜欢,由此才得了他几位兄长的疼爱。

  宋氏后来觉得他是可造之材,将来必给韩家长脸,给他们长房争光,才对韩琦的照料越发上心起来。

  不过那会子韩琦已经大了,对谁都是有礼有节,叫你挑不出错,却也难亲近。

  可是这么多年过来了,宋氏本以为她于韩琦而言,怎么也该算是一位特别有分量的亲人了。比不过她的生母胡氏,一半总该有吧?可今日却叫她觉得,他们之间不过是‘泛泛而交’。当然韩琦是不会对泛泛而交的孩子特别照顾的,故而从他照顾韩善彦这一点,又不能说他无情。

  思来想去,宋氏多少明白了韩琦的分寸。分寸之内,该有的亲戚来往和互相照顾他都不会少。但在分寸之外,说绝情便绝情,全然不会顾这近二十年的亲戚情分,更不要想凭这些束缚要挟他。

  临走前,宋氏打发韩善彦先上了马车,眯着眼质问韩琦。

  “我倒很想听你说句实话,这么多年以来,大哥大嫂在你心里算什么?”

  “稚圭敬重诸位兄嫂。”韩琦应答道。

  宋氏问韩琦是对长兄长嫂的态度如何,韩琦回答的却是他对所有兄嫂们的态度。

  已经被韩琦用话外音提点过数次的宋氏,此时不禁多想,韩琦这话是不是又有话外音?

  他如今为官,给韩家长脸了,便是长房不愿与他结交,那还有其他的四房兄长们。

  宋氏也知道,韩家兄弟们各有脾气,肯定不会都像她这样态度强硬,去一致反对韩琦。

  这真正的聪明人,她果然斗不过,太会戳人软肋了。

  想她做当家主母这么多年,处处应对妥当,也算练就了一张好嘴,但今日在韩琦面前却是半点施展不出。而且,她向来说一不二,从不曾被这样落面子过。

  宋氏冷哼了一声,转身上了马车,对于韩琦的礼貌道别,她全然不理会了。

  马车行驶之后,宋氏的脸阴沉得比寒冬还要冷。

  韩善彦就缩在车里的一角坐着,生怕招惹到宋氏。

  但片刻后,宋氏还是对他发难了,叫他不准学韩琦那般。

  “六叔哪里不好了?”韩善彦觉得他六叔可完美了,学他光荣。

  “你这孩子也想气我是不是?刚你六叔对你亲娘什么样你没看到?”宋氏憋了半天的火气难以发泄,便都对韩善彦撒了出来。

  韩善彦委屈巴巴地低头不吭声,他晓得他娘什么脾气。她正在气头上的时候,不能招惹。

  宋氏又说了一通之后,发现儿子态度似在敷衍,直叹自己命苦,为这个家苦心经营算计,结果最后把人养大了都不落好。

  韩善彦撇了下嘴,把头低得更深。

  宋氏见韩善彦不赞同自己的想法,让他有话就痛快说出来。韩善彦却不说,就怕说了宋氏更责怪她。

  “怎么好像在你们眼里,我多不讲理似的?”宋氏令韩善彦快说,她保证不对他撒火。

  “母亲想让六叔找一位家世尊贵,名声好又体面的六婶,确实是好心。可六叔自己心里有主意了,人家不领情,娘再坚持还有什么趣儿?折腾得两方交恶,能有什么好处?

  指不定以后还老死不相往来,更吃亏的是我们。我在国子学读书可有好多学问不懂,需要六叔帮忙解惑,前段时间他还送我一本策论,让我受益颇多呢。儿子回头就受了国子学的博士夸奖,因而有了脸面,才容易跟那些勋贵子弟结交。”

  能进国子学的学生,要么皇亲国戚,要么盛族高门,这还有名额限定,也不是所有的高门子弟都能进不去。像韩善彦的家世在国子学中,那就算最低一等的了,常被人瞧不上。而且他能进国子学也是朝廷因他去世的祖父为官有功,荫及长孙,整个韩家就他这一个名额。

  宋氏起先听儿子数落自己行为不对,难免心情更加不爽,但听其后来分析利弊,也明白多少在理。

  “儿子倒是听说些那位崔娘子的传闻,那可是一位神人呐,连太后和官家都对她刮目相看!再说她的出身也不低,博陵崔家,能差到哪儿去?”

  “她那双手可摸过死尸!你愿意和一个常摸死尸的人,令其拉着你的手,跟你同桌吃饭,亲昵互称亲戚?”宋氏给韩善彦做了一个假设。

  韩善彦默然,说不害怕是假话,“但六叔不怕就行了呗,母亲若嫌,大不了以后和她保持距离,总归也不是总见面。”

  “你懂什么。”宋氏锁眉沉思,觉得这事儿不能就这么完了,韩琦那里的路走不通,也的确不好太伤情分,却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试试。

  “娘,还是别了吧!”韩善彦发现宋氏还没死心,忍不住央求一句,劝她千万别过分了。

  “你儿时不听话,偏爱吃甜食。你奶娘家的儿子富顺也和你一样爱吃。我管着你了,你奶娘却纵着富顺。你瞧瞧富顺如今一张嘴的情况如何,你又如何?”

  福顺本来是韩善彦的伴读,就因为那一口笑起来黑烂的牙实在不雅观,便错过了随韩善彦一起来汴京求学、见世面的好机会,也做不得那些伺候书墨的轻松活儿了,如今只能留在老家那边成了打杂的粗使。

  宋氏给韩善彦讲这个故事,目的就是在告诉他,她是过来人,看得明白。如今韩琦还是年轻,很多事情可能还不够通透,这就需要一个有阅历长辈来提醒他,帮忙扶正他一把。

  他现在就跟当初爱吃甜食的韩善彦一样,被逼舍弃当前喜好,难免有抵触闹情绪,可等到日子长了,体会到她那样的安排的好处了,自然就不会再怨她了,而且还会感谢她。

  韩善彦觉得哪里不对,找对了点应该可以反驳他母亲,可他找不到,说不清。果然他需要多读书!

  次日,崔桃早早起床,给王四娘和萍儿准备了早饭,权算是为她隐瞒和韩琦关系的事儿表达歉意。

  一锅喷香的碧梗粥,米粒细长,带着微微的绿色,从烧火烹煮时便香气四溢。这碧梗米为玉田县所出,每年一共出产也没多少,可谓是米中珍珠。崔桃能得来这宝贝,多亏了太后的赏赐,这也是罗崇勋晓得她爱吃,在太后说‘赏’之后特意贴心提议而来。

  崔桃真心喜欢收到这些好吃好喝之类的贡品,美食不可多得,吃到肚子里的才最实惠。

  崔桃先把三碗热气腾腾的碧梗粥,摆在了凉亭内的石桌上。都不需要她特意去叫东西厢房没起床的那两位,俩人自动就被香味儿诱惑醒了,主动扒着窗户,探头瞧情况。

  正见崔桃端着一盘烧饼和水芹菜拌鸡蛋干摆桌,俩人生怕错过了美味,赶紧胡乱穿衣就冲了出来。

  萍儿倒还算穿得整齐,出来的时候,正忙着用手挽着发髻。王四娘纯粹是胡乱穿一通,衣带都系错位了,倒是可以保证裙子吊在腰上肯定不会掉。脑袋自然是披头散发,因她睡觉的时候喜欢抓头,此刻脑顶的形状堪比鸡窝。

  王四娘第一个在桌边落座,鼻子凑近粥深吸气之后,好像吃了什么飘飘欲仙的神药一般,闭着眼仰头了一会儿,才睁眼。

  “可有些日子没尝过崔娘子的手艺了,馋得紧!”王四娘话毕,就端起碧梗粥,也不嫌烫,先吸溜一口,然后眼睛就瞪得跟铜铃一般大,“嗯,刚闻的就是这味儿,真香!这粥咋还有点绿?老大在上头撒了什么让米法香的神药?”

  王四娘说话的时候,头顶的鸡窝就在颤抖。萍儿终究还是看不下去了,立刻扑过来抓住王四娘的头发,要她答应先别吃,她要给她先理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