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第232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宫廷侯爵 美食 爽文 穿越重生

  陈标道:“就算是在风调雨顺四海升平的盛世,农人也不是每一顿都能吃饱。一家人都饿不死,就很满足了。”

  陈樉嘴唇翕动,似乎还想问什么,但最终没有问。他趴在马车车窗上,继续看着在田野里忙碌的农人。

  一些农人正行走在官道两旁。当他们看到明军仪仗中的旗帜颜色,就知道这支仪仗代表着明王。

  明王有下令,当见到行军的仪仗,百姓不可下跪,以免扰民。

  经过这几年的习惯,农人们没有下跪,但都整理了一下看不出颜色的粗布衣服,朝着仪仗低头弯腰。那动作和文人作揖的礼仪不一样,更像是上庙时求神拜佛的姿态。

  陈樉看得很清楚,那些农人们脸上都有兴奋和感激,似乎看到明王仪仗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陈樉又问道:“他们很感激明王?”

  陈标道:“当然。明王给他们分田,让他们不被饿死,他们就感激明王。”

  陈棡嘀咕:“不饿死就够了?获得百姓的感激这么容易?”

  陈标没有嘲笑三弟的幼稚,道:“你们年纪已经到了可以干农活的时候了,这次回家我在庄子里给你们分田,你们带领下人们自己试试。靠嘴说的你们也难以理解,实际自己操作一下才会明白。”

  陈棡兴奋道:“真的吗?分给我?不会收回?”

  陈标点头:“不收回。这些田和产出都是你们的零用钱。你不是老抱怨你用我的钱给我买礼物吗?以后地里的东西都是你辛苦得来的,这下就不用抱怨了。”

  陈棡攥紧小拳头:“大哥,你等着!我一定种出好多好多粮食,卖钱给你买礼物!”

  陈樉立刻道:“我也是!”

  陈标笑道:“好。”

  陈樉只比陈标小一岁,陈棡比陈标小三岁。但不是人人都和陈标那样早熟,他们心智都是纯粹的小孩子。听到有田地可以分,他们立刻高兴起来,将因看到路上百姓贫苦生活而产生的心情低落抛到脑后。

  陈标由着他们高兴。

  会产生怎样的心情和感悟,只能由他们自己决定。自己声嘶力竭质问“你们怎么能不同情”也没用,只显得脑子有病。

  再说了,他们家姓陈,又不姓朱,培养那么多忧国忧民干什么?给朱家当耗材吗?

  有他和他爹两个苦逼的朱家忠臣就够了,弟弟们只要有简单的是非观,不惹是生非,祸及性命即可。

  马车到了长江边上,就换了大明水军的大船。

  在陈标的努力下,大明水军终于有了几艘看得过去的大船,不再拿着渔船充数。

  陈标此次乘坐的,是大明水军最好的船。华夏人从古至今都好脸面,祭祖就是最大的脸面体现的时候。朱元璋不会在这个时候节俭。

  陈樉和陈棡第一次坐船。两人在甲板上跑来跑去,一刻也不消停,半点没有晕船的迹象。

  陈标都被他们晃晕了。

  叮嘱了两人不准靠近船舷以免落水后,陈标将看孩子的事交给了搬了张贵妃榻在甲板上吹风的朱文正,和在船头指挥水军前进的燕乾,自己回船舱睡觉。

  陈标现在的事越来越多,所以有时间他就睡觉,每天坚持睡够是四个半时辰。

  如果可以的话,睡六个时辰他也不介意。

  待陈标睡醒的时候,发现身边多了两个热源。

  起身一看,果然是两个玩累的弟弟趴在自己左右一同午睡。

  陈标无奈极了。一起睡就一起睡,挤什么挤?一身汗。

  他起身冲了个澡,在燕乾和朱文正的指导下进行今日的习武训练。

  不一会儿,弟弟们揉着眼睛跟了过来,也跟着习武。

  看他们那架势,比陈标差不到哪去。陈标甚至非常郁闷地发现,别说陈樉,就连比他小三岁的陈棡,力气都比他大多了。

  陈标低头看着自己手中的木枪,一脸的怀疑人生。

  朱文正捧腹大笑,不放过这个嘲笑陈标的机会。

  燕乾手忙脚乱地安慰:“每个人都有擅长和不擅长的事,老师大部分的能力都在学问上,身手弱一些很正常。”

  陈标瘪嘴:“我究竟是不是武将的孩子啊?我怎么看樉儿和棡儿才像爹的亲儿子,我就是个捡来的?”

  陈樉立刻道:“我和大哥一起捡来的!”

  陈棡满脸惊恐,丢掉手中木头刀,抱紧陈标:“要大哥,不要爹!”

  朱文正道:“标弟啊,我知道你力气输给你弟弟很不高兴,但也不能骂人啊。”

  陈标:“……”

  我自怨自艾,怎么变成骂人?我说我的弟弟们是爹的亲儿子,我不是爹的亲儿子,难道不是我自己骂自己吗!

  陈标再次看清了亲爹在堂兄和亲弟弟心中的地位。

  “别这么说,爹非常厉害。”陈标试图扭转亲爹在堂兄和亲弟弟心中的印象。

  朱文正道:“我知道四叔非常厉害。”

  陈樉道:“真的吗?”

  陈棡使劲摇头:“我不信。”

  朱文正再次捧腹大笑,那夸张的笑容让陈标想把朱文正丢下船。

  比起陈家这艘船上欢声笑语一片,另一艘载着大部分负责这次祭祀的文官文吏的船上,就充斥着压抑的气氛。

  张昶上船后仍旧一言不发,只把自己关在船舱中房间不知道做什么。

  季仁寿年纪大了,也不想出来吹风,便也待在船舱中休息。

  剩下的文官文吏们都噤若寒蝉,战战兢兢,不知道顶头的两位长官为什么气氛这么压抑。

  他们偶尔听到前面船上连江水都压不过的孩子们的笑闹声,不由心生感慨。

  “以前觉得孩子们的尖叫声很吵,现在想,吵一吵也不错。”

  “顽童令人头疼,但现在我宁可头疼。”

  “我想和陈小公子一个船,问问他骂死陈状元的细节。”

  “现在那艘船上有三位陈公子,你该改口叫他陈大公子。唉,我也想。”

  “别说这件事了!我听说张大人和那位陈状元曾经是好友。在他面前说这件事的人都被他训斥过。”

  “哦?还有这事?”

  “挚友反目,张大人心里恐怕很痛苦吧。”

  “但为了百姓,张大人也无奈啊。”

  “是啊,张大人就是元朝旧官吏中的清醒人。听说他要写诏令,号召元朝旧官吏都归顺咱们明王呢!”

  “有这事?”

  “有!我亲耳听见!是陈小……陈大公子和张大人说的!陈大公子也会参与这件事。”

  “不愧是张大人!……张大人?”

  在船头窃窃私语的文官文吏们疑惑地看着一脸愤怒的张昶。

  张昶刚走出船舱透气,就听见这令他火冒三丈的话。

  下属关心道:“张大人,你的脸色不太好,可是晕船了?”

  张昶背在身后的手拳头捏紧,沉声道:“嗯。”

  说完,他再次转身回船舱,在靠岸休息之前,再也没出来过。

第130章 陈国瑞二谏朱元璋

  从应天到濠州,先通过长江水路到达大运河,再从大运河西进淮河,濠州就在淮河边上。

  濠州是个很大的范围,下船后到朱元璋祖地,还得坐一日的马车。

  朱元璋因家境贫寒,父母兄嫂的坟墓极其简陋。

  朱元璋从一介乞丐即将变成皇帝,心中当然难免有暴发户心态。他曾想过迁都凤阳,又想过给父母兄嫂修建最华丽的陵墓,后来想着给祖父曾祖等也修建华丽陵墓。

  朱元璋和陈标说起此事时,因为陈标并不知道朱家就是他家,抱着他爹捶胸顿足干嚎了许久。

  “主公还没登基,就要变昏君了!爹,咱们还是找机会出海逃命吧!”

  朱元璋震惊不已:“标儿,有话好好说,主公怎么变昏君了?”

  陈标拉着朱元璋,给朱元璋算账,修建豪华陵墓需要多少钱,要在凤阳凭空建立一座都城又要花费多少钱。

  修这座陵墓的钱粮和劳力,我都可以再组织两次北伐!

  陈标都念起《阿房宫赋》了。

  朱元璋心虚:“这个,慢慢修,不急,是不是……唉,主公发达了,总要对祖先好一点吧?”

  陈标道:“有太庙啊!我也不是不让主公修陵墓。皇帝嘛,肯定要修陵墓。皇帝的陵墓那么大,把祖先的灵柩请进来,大家一起快快乐乐生活在一起不好吗?后世也能一起供奉,少了许多事。”

  陈标一想起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要为了修建豪华陵墓而飞走,他那个心脏啊,就像是被刀割一样。

  给主公的军队投钱,给主公的基建投钱,给主公的基础教育投钱,陈标虽然嘴上抱怨,但知道这些钱花得值得,他勒紧裤腰带花了就花了。

  但给父亲和祖父各修建一个陵墓,这是哪门子的必要啊?!修了之后还得遣人管理,又是一大笔钱!

  陈标对自家爹干嚎之后,悲伤道:“涉及祖先的事,就算再荒唐,身为臣子也不敢劝诫。修吧,修吧。修陵墓耗费巨大,把陈家家产全捐了都不可能,只能苦一苦百姓了。”

  朱元璋脸皮狠狠一抽搐,立刻道:“我去劝诫!”

  陈标死死拉着自家爹:“爹!不可以!会丢命!”

  朱元璋胀红着脸:“我相信主公!”

  陈标哀嚎:“爹!真的不能去!”

  朱元璋撇过脸:“我就试探一下,不行就不行。标儿,你把修陵墓要花费的钱计算一下,我给主公看看。主公如果看了花销仍旧一意孤行,我就不劝。”

  陈标犹豫了一会儿,勉强同意:“好,爹,你可不能勉强。”

  朱元璋心虚地快装不下去了。

  之后朱元璋又询问了迁都的事,才知道选择都城有那么大的学问。

  不说政治上的考究,只说一个城市要容纳几十万上百万的人口,天时地利都需要严格的考究。

  比如在平原上建立城市,当然比在丘陵地带建立城市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