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想吃肉
“哪怕是您?”
“王相公曾经想救的,结果你也见着了。”
荆纲不再走动了,站在街边树底下,眼泪往下掉。一声婴儿的啼哭惊醒了他,他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年轻的妇人抱着一个婴儿,有点羞涩地闪进了不远处的一所房子里。
他说:“我比您年长,必然早死,上天若是垂怜,不让我亲眼见着乱世,那是我的福气。我的子孙未必就会有那样的好运。如果有那么一天,您这里会是一片乐土,请您看在当年梧州的份上,照拂一下吉远府,使之免受兵祸。”
祝缨道:“怎么又说起这个来了呢?你阅历丰富,不该如此伤感、软弱。”
荆纲苦笑道:“我自诩也有些城府见识,世上岂有非黑即白?多的是和光同尘。近来忽然察觉,世情比我想象的还要混沌。人老了,总会想得多些,将过往种种在心里过了一遍又一遍,将所有自己的尴尬、缺失想了又想。忧惧之心也就浮了上来。
还请您答应我,吉远府就在安南之侧,我知道您一向有章法,可毕竟是自己家乡,难免想求个保障。吉远父老,一向心念大人,还请大人垂怜。”
“好,我答应你。”
荆纲抬起袖子擦了擦眼泪,道:“见笑了。哎,当年吉远府,也与现在的西州一样。如今不免多了一点呆板之气。”
祝缨道:“江政是个好官。”
荆纲认同地点了点头:“不过对朝廷有点儿死心眼儿。”
祝缨道:“他要不是个死心眼儿,又做不好这个官了。”
荆纲道:“吉远本就不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他先前又要把贸易削减,这就让人哭笑不得,亏得后来您让他转过来。否则……他眼里有朝廷,地方上难免受点儿亏,受了亏又没处弥补,也是气闷的。”
“关键时候,他守得住,现在没有损失,就好。”
“道理都懂,人心跟大道理是两回事儿呢。吉远父老都很想您,只恨您不能再到吉远,大伙儿进山也难。”
祝缨笑笑:“有心就好,我也很想大家。过阵子,我还会去梧州一趟,到时候,我下帖子请大伙儿到梧州吃酒。”
荆纲道:“不知我能不能凑一凑热闹?”
“当然!你是头一个。”
荆纲终于笑了出来:“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
荆纲在西州住了数日,天气凉爽时便向祝缨辞行,他得回家守孝,不能总在外面滞留。人走了,却“滞留”下了一份礼单,除了珠宝珍玩之类,另有一东西——吉远府的父老们共同孝敬了一分红利给祝缨。
明面上的理由是,吉远府有现在,都是因为祝缨当年经营打下的底子,当地士绅都铭记在心。当年,项家曾代持过一部分产业,后来祝缨北上退出。等到祝缨再次南下,江政南下赴任,项家也逐渐退出了一部分产业。
大家商议着,觉得这样不行,既然祝缨已经被朝廷承认做节度使,又不再限制贸易了,那该给的还是得给。
只不过,这一次大家不再通过项家了,直接让荆纲给捎了过来。每年给祝缨送过来糖若干、粮若干、布若干,以及一些南货。
祝缨情知这是吉远府士绅缴的“保护费”,江政毕竟是有能力的,他现在还没走,只要他在任上,士绅们的许多活动是受限制的。有些事,比如隐田隐户,限制他们是对的。另外一些事,比如多招点女工干活、跟山里贸易,你限制个啥?
必要的时候,士绅们也是借她跟江政打个擂台。
这保护费她毫无愧疚地收下了,她现在也缺钱!整个安南好东西不少,矿藏也有,可惜花钱的地方也多,路还没修完、渠也没挖完。西州城的工程还在收尾,祝青君的骑兵要养,接下来是把关隘翻修、扩建、加固,然后是各个城,怎么也得整修一遍。
像博州、黛州这样的,它就没有个像样的州城,不得修么?
哦,对了,还要建学校,这个也费钱。
除了人工,还需要大量的钱粮,这点保护费压根不够使的,好在安南这几年不用跟朝廷交钱。
总之,这笔保护费祝缨留得挺安心,她的府库更充盈了一些。等到秋收完,新修的仓库中又有新粮进入,就更美好了。
祝缨盘算着,今年征的力役可以比去年再少一点了,慢慢减吧,比去年少个十天应该可以应付得来。
不过这个得跟巫仁再商议、计算一下,等到十月里赵苏、祝炼等人过来,最终核算才能确定。
她在安南也采用了与朝廷相仿的制度,每年也有一次的考核,每年定个目标,到期来交账。除了钱粮、力役之外,又有刑狱、学校等。
今年是第一次考核,祝缨格外的重视,算算日子,他们应该快到了。
祝缨叫来祝青雪:“去后面同杜大姐讲,收拾几间屋子出来,阿炼他们就住府里了。”
“是。”
祝青雪跑了出去,过了一阵儿,祝缨放下了手中的笔,抬头看向门口:“你怎么来了?”
祝青君的脚步声与祝青雪是不同的,她的步子更重一点,声音也更利落,咔嚓咔嚓的。
祝青君抿唇:“姥!番人有异动!他们先是小股试探,被祝新乐他们击退了。现在又集了更多的人,进在攻打隘口!”
祝缨道:“果然来了?”
“是,果然来了!对了……祝新乐说,在对面的人群里,看到了普生头人,他居然没死!”
“祝新乐没有贸然出战吧?”
祝青君道:“没有。虽然愤怒,但还有理智。不过,我还是有些不放心,我想亲自去。”
“多带些人吧……粮草,随后就跟上。”看来,今年的力役,不太好免了。
“是!”
两人一同看向门口,祝青雪回来了,祝青君道:“去找晴天,让她看好商人,尤其是西番来的。从现在起,暂停一切往西的商贾。”
“是。”
祝缨又让祝青叶去将巫仁、苏喆、林风等人召来,对祝青君道:“你要带谁走?”
祝青君道:“我想带几个原吉玛族出身的人。”
“可以。”
吉玛的头人都被她们杀得差不多了,现在说的几乎都是奴隶或平民出身了。
不多时,人又聚齐,大家都是一脸的晦气——他们也太不会挑时候了!秋收完了,赵苏等人也要过来,西州城又比去年显得像样了一样,花木也好,百姓也吃穿得更好了,正准备一块儿乐一乐呢,番人来了!
祝缨道:“好了,没别的好说的了,开始吧!”
第503章 误会
讨论开始了,经历过三年的战争之后,各人也都算有了经验,在听到消息之后,脑子里已经有了一点想法。不过大家都没有抢着说,而是等着看,论军事,最有发言权的是祝缨。如果她主持会议先不说话,第一位发言的就应该是祝青君。
祝青君刚才在他们到齐之前已经与祝缨有过简单的沟通了,此时也是当仁不让,欠了欠身,道:“姥,我带人去,也好探一探对方虚实,决定下一步如何应对。”
祝缨点了点头。
祝青君又说:“如果情况紧急,或许还要请求支援。”
林风、苏喆、路丹青以及几个才新升上来的校尉都有点坐不住了,祝缨依旧是点了点头:“可以。”
接下来祝青君要说的就是比较具体的方案了:“对面看到了普生头人,他对这一带很熟,我担心他们会不会还有什么秘密小道可以从西番通往安南。前线我会尽力侦查,后方,还请姥也留意。”
祝缨道:“当然。”
然后是巫仁讲后勤:“幕府新建,去年余粮若干,今年新收若干。士兵一日消耗若干,运输损耗若干。又,需干肉若干……”各种数字一一报来,总的来说,由于缓了一年,暂时没有太大压力。
苏喆就接着汇报人口:“又括出两千户来,一户一丁也有两千人。不过这两千人都是未经训练的,服力役还行,上阵恐怕不合手。后续如果增兵,不如征以前老兵更合适。”
祝缨也点头表示同意。
林风道:“梧州、博州马上也要来缴粮了,军资应该不用担心。秋收之后他们的事也会少一些,幕府要用人也不会缺了人手。姥,我愿去训练援军,以备不时之需。”
祝缨道:“不急,你另有任务。晴天,说说你的那里的消息。”
祝晴天的表情有点不好,被突袭了,她竟然没有听到消息!虽然之前在京城是干的在京里打探的活儿,到了安南,你看安南大家都是现抓过来的生手,别人都顶事儿,就她这儿出了纰漏,这让她有点恼。
祝晴天认真地想了想,道:“我觉得,这事儿应该不是上一次的人干的。大军出动,纵然是番人,不用太多的粮草,集结人马也需要时间,一点动静也没有,恐怕更有外力。我这就加派人手去打听。”
祝缨道:“要注意安全。”
“是。那个秘密小路,我们的人也知道有两条,都是些猎户、采药人之类走的,根本走不了马队。”祝晴天又补充了一句。
祝青君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祝缨对祝青叶说:“赵苏、祝炼他们过来,随员你来安排,再帮着巫仁与他们算账。”
“是。”
祝缨给林风、路丹青派了新的任务——要在关隘与西州城之间再准备一到两道防线,万一隘口失守,不能让对方一口气就冲了过来。
并且坚壁清野。
所有人都看了过来,大家知道“坚壁清野”的意思,但是对于做这件事情还是比较陌生的。
祝缨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正好秋收也差不多结束了。设若有变,熬也要把番人熬走。”
祝青君低头想了一下,道:“我不会让番人有机会踏入安南的!”
祝缨道:“这不是你一个人的战争,所有人都要有所准备。不是你在前面打着,别人在后面看着。我们以后要面对的事情都不简单,不是吃完早饭再吃午饭,是吃早饭的时候,旁边来了个人问你借书,还告诉你锅里水烧开了。哪个要等你一件一件的做来着?都动起来。”
“是。”众人一齐答应。
祝青君道:“那,我还另有些东西想要用。”
“你列单子过来。”
“是。”
祝缨又对苏喆道:“抽丁的事,你与青君协同办吧。”
“是。”
此外又有一些工程,不免要暂停一下。战争的破坏一向巨大,前头修好了,后面毁了,也是白干。所以现在工程的重点应该往腹地放,靠西的工程,除了修路,其他都要看看形势再定。
很快,策略定完,各人都忙碌了起来,祝缨成了全府最闲的那一个——她背着手,慢慢走到了后宅。
幕府的后宅比之山城更大,比京城中相府还也大不少,建的时候有点仿皇宫,前面是办公区,后面是居住、生活的地方。办公室的地方由于要处理整个安南的军政事务,本就不小,还要兼三州民政,它就尤其的大。里面穿梭着好些年轻的学生样的品阶较低的官员。
后宅的主人只有祝缨一家三口,但是赵霁、阿扑等人都寄居在此,苏喆、路丹青、祝青君也都住在这里,也颇为热闹。张仙姑日常除了到处蹓跶,晚上赵霁、阿扑等人放学她一准儿回来看小孩儿的晚饭。
现在,赵霁、阿扑都在上学,祝缨前面有事、花姐在学样,张仙姑正跟杜大姐闲聊:“后头池子里光养看的鱼太浪费啦,都种了藕了,就再养点儿能吃的鱼吧。”
杜大姐说:“我也不会养鱼,等我问问他们吧。您别说,鱼头炖豆腐,好吃!”
“是吧?”
祝缨听她们说得有趣,也插了一句:“那今晚就吃这个?让他们到集市上买一篓大鱼回来,今天吃饭的人多。”
看张仙姑高兴,就不再提本来想说的事——与想西番这一场仗,由于来得突然,她对西番的情况并没有掌握,难说事情是大是小。万一超出了掌控,要熬下去,她想早点把张仙姑送回梧州,打完了再接过来。
反正,赵苏还没过来,等他来了再说,也还来得及。
杜大姐不明就里,答应了下来。祝缨又陪张仙姑说了一会儿话,讲赵苏、祝炼要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