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 第148章

作者:浮笙闲 标签: 幻想空间 历史衍生 直播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但不过周而复始吗?

  【然后由太师吕尚继续,他要献祭忠于帝辛的商人氏族首领,占卜师,司徒和司马等官吏。

  人牲要挣扎到死亡的边缘再被砍下头颅。吕尚把帝辛的人头悬挂在白旗之下,再把妲己和另一个妃子的人头挂到红旗之下,扛着两面人头旗帜大步进入宗庙。

  焚烧吧。

  新的旧的人头一并没入锅中。

  让带着焦香的烟气盘旋升入云端。

  王看着它袅袅的身姿。

  祭祀持续了五天。】

  ——多冷峻啊。

  他想着。

  政治人物的世界里真难得存在什么温情。

  如若苏妲己对文王的搭救是真,面对着消除商人抵抗力的选择,王依旧没有丝毫犹豫。

  【二十三日,王在商王的大鼎里烹煮俘虏。在音乐声的伴奏下,他手持铜钺对着祖先们的灵位,对着季历,对着文王,对着伯邑考,他含笑报告殷商的罪恶已经得到抵偿。】

  【二十四日,王换上了天子的衮衣来到宗庙,他来告自己成为了王朝正式的主人。】

  【二十五日,王拿着铜钺和戈,献祭了一百名纣王麾下的武士,乐队全程依旧为他伴奏。】

  【二十六日,王穿上了红白的战袍。听着万舞、商人贵族练习钺的战舞,他在牧野祭祀战死的盟军。】

  【二十七日】

  【他奉献征伐周边斩获的首级,屠宰现场的牲畜,共计五百有四头牛,三千七百有一只猪羊之类的动物。二百多年前武丁献祭的盛大场面与历史的此刻重合,在仪式中央,王仰首。

  他宣告自己将册立当时可能只有两三岁的周颂为太子,祈求神明的护佑。】

  刘启真开始叹气了。

  他将怀抱搂得更紧,希望这回臂膀中的子嗣不会再陷入慌乱。

  但稚子们这回并没有惊恐,也许是天性所带来的锐利,也许是多重的刺激使得她们趋于习惯。

  她们只犹豫地看了天幕一眼,转而重回父母的怀抱。

  “神明……神明也会护佑彻儿的对吗?”

  她们不够成熟的认识还没办法全然理解比之现在还要神秘,神与人共存的年代里如何诠释祝福。但她们还是敏锐捕捉到了和现实相通的部分,于是发出了相似的祈福。

  刘启顿了一下。

  女儿们的话语让他回想起曾经天幕暴露的画面,病重的父亲为他骄傲的子嗣提前戴上了冠冕。

  于是他嘴角漾出一点淡淡的笑意。

  “对。”

  “我也会向神明祈祷,希望祂能护佑你们所有人的。”

  他把妻子儿女全都搂得很紧。

  【他没有父亲那样“与神沟通”的能力,也不敢信服弟弟新造的创新理论。所以他只能沿用商人的宗教传统,哪怕他曾无数次听闻父亲和自己对于它的诅咒。

  可上帝从未降身在他的面前,比起祂和自己父亲一次次的交谈,分明他已经坐拥天下,却为何得不到一点关于祂的启示?

  在无数个没有翦商成功的漫漫长夜里,他审视着父亲不管怎么看待都显得疯狂的计划,被旧日的梦魇纠葛缠身。

  这种阴影直到成功后都难以消退,因为周灭商来得愈发神奇和不可思议,仿佛神明一场突如其来的馈赠,就更让他难以接受神明不够钟爱于他这个想法。因为他会恐惧同样无常荒谬的命运降临到周人身上。

  灭商之后他开始多病。他的儿子不多,根据周人嫡长子继承的原理,他和正妻邑姜生子更是晚,太子周颂不过幼儿,周发难以欺骗自己能在他身上看见神惠的影子。】

  【于是当他又一次在深夜里辗转反侧,整晚整晚地难以入眠之际,他又一次喊来了周旦。

  ——只能是周旦。】

  周公啊……周公!

  孔丘叹息。

  【在周发曾经频频为噩梦困扰的时候,每每都是周旦为他解忧。

  后世人常说周公解梦,实际上最根源就在于后者每次都是利用梦境来缓解兄长内心的不安。

  他宽慰周发,说母亲大姒曾经梦见过殷都生满荆棘,这是上天降下的亡商之兆。说商王虽然给予了神明不少的贡献,但祂不会因为这种小小的实惠而违逆天道去偏袒商王。

  为了让自己的解释圆满,足以安抚兄长的痛苦,他重新定义了“德”的概念。

  他抛弃了《盘庚》里商人那种无原则的恩惠,说所有人都生活在世间的客观道德律法之中,比如孝悌长幼,宽宏温直,说上帝只会保佑有德之人,而无德的君王或者朝代会被有德之人代之。

  ——对,这是我们后世人经常诟病的那种道德叙事。哪怕现在我也要批评,却也得承认,它诞生的初衷足够温情善意。】

  【他对德的诠释,其实最开始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最朴素的愿望:不想杀人,也不愿无故被杀,能够生活在一位宽容的,温和的开明君主的统治下,度过安定宁静的一生。

  周旦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定位,他不认为自己有能力独自承担起父亲开创的事业,却也坚信,这个使命所带来的压力,必须要由他为兄长进行分担。他将成为兄长的心理辅导师,塑造并维护他的形象,辅佐他完成一切的大业。

  而他的兄长,周发的使命必须是成为帝王,成为那个有德之君,他必须完成翦商,继而重建人间秩序。

  所以在被兄长召唤的每个黎明之前,他都清醒从容,镇定宛如白日。也许长兄的死亡同样曾给他带来阴影,所谓“一饭三吐哺”的传言,亦可能是他用餐时难以自制的失控呕吐。但在周发面前,他从来不会表现出任何异常。

  因为他一定要足够自信,足够冷静,才能够稳定住他兄长内心深处所有的不安。做某种意义上周发精神上的支柱。

  ——直到这一次的召唤,他第一次在大难开始后,在兄长面前破功。】!

第159章 番外1 多观影反应慎重

  曹操本不想如此煞风景地只注意到了那个相较于其他信息点,简直称得上有些微不足道的细节。

  但是也许是后世人曾经调侃过他们父子三曹诗文的缘故,知道自己对后世不少人而言,也许诗文成就反倒是更能接受部分的曹操,他对于自己的诗词也更加敏感了几分。

  曹·写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操:……

  他含着点说不出来的幽怨,凝视着天幕,试图穿过神鬼和时空的阻隔,将自己内心的情绪传递给后世人。

  ——虽然您这一段讲牧野之战的时候挺文学性的,搭配着鬼神为你挑出来的画面,整个氛围感也确实烘托出来让人戚戚恍惚的。

  但你有的时候真的可以不用那么突然就揭穿什么“历史真相”,让他们这些认真拿典故聊表心意的作者被背刺的啊啊!

  他真的不想知道周公吐哺的真相可能是因为他参与过献祭他哥的仪式,甚至参与了整个分享祭品的环节……

  他面无表情:是,他们三国是乱世,没有道德底线,易子而食的悲剧见了太多。他自己的麾下也算不上干净,还干出过以人肉为军粮的放在后世被它喷死都不为过的事情。

  但他眼中的圣贤美好突然被揭穿对你而言有什么好处吗,后世人!

  痛苦闭眼.jpg

  —

  王莽:谢邀,人已闭眼被上古创飞。

  同样是以周公作为自己的人生偶像,王莽受创的程度甚至比曹操更胜一筹——不是他的道德比之曹操有多么优秀,只是两人的政治观念出入甚大。

  曹操作为乱世枭雄,要在诸侯并起的局面中卷出自己的赛道,其政策是绝不可能保守而陈旧的。他的眼光看向的是当下现实,是变化不断风起云涌的天下局势。他是精明的实用主义者。

  而王莽——这哥们向来是个热衷于把古代戏码复刻一遍玩cosplay的小能手,典型的制度唯美主义者,复古流派的支持者。

  尽管对外说出去,讲他一个想要篡位的,心里对于古代圣贤竟然还怀揣着莫大滤镜,简直显得可笑。王莽也并不觉得自己真正意义上做错了什么事情。

  所以当滤镜崩裂后,一齐破碎的,可能还有王莽那颗在事实面前都显得太过脆弱的心。

  捂住胸口,他无声无息向后倒了下去。

  一片兵荒马乱。

  —

  孙权欷歔着欷歔着,想到了自家哥,心情一下子更抑郁了几分。

  谁曾经还不是个被哥关怀得好好的,人生最大理想不过是辅佐亲哥做大做强完成远大目标的弟弟啊!

  可他哥没给他这个机会啊!

  难受,一想到这孙权整个人都有点难受。

  【这一次的呼唤和往日单纯的梦魇并不完全相同。

  周发先前刚刚拖着病体离开关中,对于新纳入周朝统治范围的各地进行了巡视,接受完朝拜后,他更是强忍着痛苦登上了太行山。

  这趟劳心劳力的旅程简直彻底摧垮了周发的身体,他的失眠已经不再是偶尔的失控,反成为了一种整晚整晚复现的常态。

  所以当被留在镐京,并未陪同周发走完整趟流程,尽管知道兄长有着积劳成疾的倾向,却依旧并不清楚对方身体内情的周旦匆匆赶来的时候,他便被周发的憔悴吓了一跳,更被周发的话语惊恐震慑住了全部心神。

  ——周发是来托孤,或者说,决意传位给周旦的。】

  许仲琳几乎抓耳挠腮。

  他不像司马迁。后者的时代距离春秋战国,孔子的时期还不算多么遥远。《逸周书》的记录尚且为汉室档案馆保留,于是面对后世人说的这些和正统叙述不同的史料都多了几分从容。

  儒家的正统地位,自从孝武皇帝后一代代的有人增强。哪怕没到许仲琳的年代,甚至只要唐宋时期,儒家学说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就足以让《逸周书》慢慢退出了大众视野。

  尽管并不曾真正意义上失传,可是向来没什么人重视,连以喜好杂学自傲的许仲琳都不曾尝试翻过——实话实说那玩意真的很难读,有《尚书》的难度却没《尚书》的重要,读书人不喜欢它可太正常了。谁会特别关注自己教科书上被划出考纲的内容呢?

  所以武王说了啥啊!他说了什么成功让一直能在他面前端住的周公都破防了的啊?!

  他承认他没看过《逸周书》,所以后世人你别卡剧情啊!

  【他最先提到的,还是对于商朝的担忧。这回是出于宗教的神鬼因素。

  他认为,虽然商朝诡异地覆灭了,但是他们的诸神祖先依旧在天界对于周人冷眼相看。而那些曾经追随帝辛的商人,也不会轻易放下对他们复仇的愿望。这样天上人间相交夹,周人的命运也就摇摇欲坠了。

  作为周王,他本该找寻到那个让上天保佑他们的办法,本该完成先祖留下的事业。但他的生命实在不会太长,以至于他不得不把这个工作遗留给周旦。

  ——周旦从听到第一句开始,就忍不住开始哭了。】

  司马昭:……

  突然就产生了非常微妙的共鸣呢(。)

  冷峻的阴谋家没多少柔情同周公那样哭上一场,可是想到类似的命运,因为身体原因遗憾地没有完成父辈留下遗命的兄长,和被托付了大业的弟弟……

  司马昭突然就有点迟疑,甚至称得上头疼地摁住了额角。

  颇有即视感的存在,再加上后世人对于未来的一点点泄露,终于撬动了些许他心中的犹疑与不安:

  周公后来还政的是成王,选择的是将王位传回给自家兄长真正的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