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浮笙闲
在这两个国家当中要挑一个软柿子先开头,并且韩国的战略位置,对于想要兼并天下的秦国来说,又恰恰好是便利他往到处去的——以韩非的眼光,竟然劝谏先赵后韩,无疑是自己私心作祟。
所以——李斯心平气和地想着:这能叫诋毁吗?
如果他不这么对陛下说的话,那才叫不尽忠于陛下。
【最后那什么李斯送毒药命自杀,韩非陈请无门悲愤而死,嬴政事后追悔莫及……
额,马迁,我只能说,你还挺有写狗血火葬场的天赋的。
这不经典恶毒女配弄死小白花女主,渣男男主在女主死后才幡然醒悟追悔莫及的狗血剧本?这要放在某江,不得接上个女主重生冰冷冷不当舔狗男主有趣探寻喜提追妻火葬场的后续?
某种意义上,《流血的仕途》能写得那么狗血且离谱,也许是因为嬴政身上自带一种狗血光环吧。】
李·恶毒女配·斯:……
嬴·渣男男主·政:……
谢邀,并不想出演这样的离谱剧本(虚弱)
韩非要是在天有灵知道自己被编排成狗血文小白花女主,恐怕结巴都得被刺激得好了破口大骂吧……
—
刘彻:乐
发现这回自己可以大看自家史学家编排别人的乐子,并且自己不用成为乐子的孝武皇帝当场一个幸灾乐祸的爆笑出声。
“写得好!”
“多来点!”
—
司马迁:(低眉顺眼)一,我不叫马迁;二,我写的不是狗血文……
真的——
【李斯那种嬴政说一他不敢做二的性格,你说他敢背着嬴政把后者心里头某种意义上的“白月光”写手给毒死?韩非那种倔强犀利,如果不是口吃阻碍了他的发挥,多少得跟战国著名头铁喷子孟子一样喷便天下无敌手的性格,是能被李斯命令自杀就自杀的?
就算韩非真的是被李斯强行毒杀的吧——你当嬴政的眼睛是什么?你说他会被李斯蒙蔽不知道对方杀了韩非,还没马迁个史学家清楚?你当嬴政的多疑是什么?你当李斯真的干出这种背着他杀人才的事来,他还会继续毫无芥蒂地继续重用对方甚至为其后路保驾护航?
乐。
秦国君臣达成默契后唱双簧借刀杀人罢了。】
众君主:对味了,我就说嘛,这个权谋剧的风味才是我们的调调。
什么狗血文?
不存在的(目移)
【马迁之所以会写出这样一个包含怨妇风味的恩怨情仇,归根到底,我个人感觉,是微妙共情了。】
司马迁猛地一抬头:“我不是,我没有!”
瞳孔大地震.jpg
“后世人你不要胡说八道啊!”
【共情哪部分呢?
作为王孙公子,身份高贵,才华也出众的韩非,结果在嬴政手上,却没赢过出身下层平民阶级的李斯。
——嗯,懂?
李斯觉得自己的才华不如韩非出众估计也是实话。从始皇看了韩非的书想要知道作者,结果第一个回复他的就是李斯来看,后者要么是时时刻刻都有在关注学术前沿,要么就是对韩非这个人有着特殊的关注。
但是一如马迁描绘出来的,因此暗暗恰柠檬背地里酸,搞得跟担心嬴政喜新厌旧,有了韩非就不用他,于是一定要把对方做掉一样的嫉妒阴暗批属性是不是真的……那就见仁见智吧。】
李斯:(闭眼)
这风评是秦亡后我应得的——!
落泪.jpg
【我们重新回到李斯个人,此前说到,他出身下层平民阶级。于是比起韩非,李斯当时其实并没有很多选择的余地:
就和我们今天没什么两样,人文社科的学者,如果执着于搞学术这一条路,除非是成为了真正的大拿,那大半是没有什么富贵的可能的。
李斯已经吃够了身处贫贱的辛酸,于是他是决意不肯将自己的时间消耗在潜心钻研学术,冀以成为接续荀子声明的一代圣哲贤人的苦心钻研中的。
他对于自己的能力和才干更有着充分的认知。比起在老师的基础上再提出更多高屋建瓴式的理论,李斯实际上是个天生的实干家。他认为,与其白花力气著书立说,不如干脆从政玩弄权术。】
学者们:……突然有点被冒犯到。
要不然这世上哪里来的那么多“学而优则仕”的人,主打一个科举考啥就学啥,对什么杂学毫无涉猎的存在呢?
要不然为什么这世上钻研杂学小学书法绘画之类和做官不沾边的人,大多出身大家甚至王公贵族呢?
——人,总是得吃饭的(沉痛)
【所以,在对当时的国际形势做了细致的分析之后,李斯看准了秦国的强大,认定未来的天下只可能是秦国的天下,此时出仕秦国,毫无疑问将是一个建功立业的极好时机。
于是他对老师做了最后的辞别,在临行之言中,他如是表达自己的心迹:】
【“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我听闻机会来临的时候,万万不可怠慢。眼下是各国争雄的时代,游说之士主持各国政事。秦王有意吞并天下,称帝而治,这正是平民布衣纵横驰骋,学者游士博取收获的时机。
“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
人处于卑贱之位而不思有所作为改变命运,不过是圈养的禽兽,只能张嘴等食,徒有一张人脸,两腿可以直立行走而已。
“故诟莫大於卑贱,而悲莫甚於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讬於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所以,卑贱是人生最大的耻辱,贫穷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长久处于卑贱的地位,困苦的境地,反而讥讽世道,厌恶禄利,以自托于无为来自我安慰和解脱,不过是无能而已,绝非士人应有的情怀。
——所以,为了改变自己卑贱穷困的处境,李斯决意西去秦国,游说秦王。】
【李斯的这番话,是对他整个人人生观念最淋漓尽致的呈现。
卑贱是人生最大的耻辱,贫穷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这样的想法,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实在不免太过功利,甚至可以被批判拜金主义唯财富至上,却是李斯寂寂无闻多年之后,最大的心声。
他有才华,有能力,有野心,那么,他就不该与光同尘。】!
第165章 番外2 秦
——“荒谬啊!荒谬!”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腐儒们因为后世人的发言而破防了,但每次遇见类似的情况,依旧不妨碍他们因为后世人的“异类”而直接跳脚。
这样利欲熏心,丝毫不符合“礼义廉耻”观念的行径,后世人竟然不多诟病?甚至言下之意还颇为欣赏?!
哪怕它也说了什么用它当下的价值观也应该被批判为什么什么“拜金主义”——但这并不妨碍后世人是用一种夹杂着感叹的微妙口吻来介绍这一件事的啊!
“李斯其人,”于是他们最后只能这样涨红了一张脸破口大骂:“难怪最后会与赵高之流同流合污以下犯上!”
从一开始心思就不纯的人,怎么可能最后还去当个忠臣呢!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刘彻啧了一声,脸上浮现出一层似笑非笑的神情,念出了不久前司马迁定期给他汇报进度,寄来的部分初稿中写作的语句。
能被后世人口中的大文豪所赞誉出“无韵之离骚”这样的评价,司马迁的文笔哪怕还没有未来那般炉火纯青,却已然可见出天赋的才华。故而刘彻此刻才下意识回想起这句想必注定流传千古的犀利。
这天下情谊的建立,其实最初亦逃不开所谓“利益”二字。
薄情的政治家冷眼看着天幕对于李丞相说出来实在不太光明正大,赤裸裸将人世间运行的冰冷规则剖析直白的逻辑,心底却到底没多大的触动。
他只称不上有多少感情地做出评判:“从当时时局来看,李斯确实做了个最好的选择。”
当然不是所有故事的开始都会美好得宛如高山流水觅知音,青山松柏两相合。
—
嬴政的情绪其实也相当稳定:
他又不是什么被欺骗了感情的受害者。
春秋战国那样动荡的时代,君臣之间的相处模式,恐怕是后面君臣纲常已经成为众所皆知的朝代所难以理解的。
他们既然已经习惯臣子不论内心里真实着是作何感想,表面上都要表现出一派忠君体国的模样,习惯君臣之间的秩序,随着皇权的日益壮大而逐渐演变成一种刻板的上下之分,最后甚至堕落到几近主仆之间的相处,失去了对于自我人格的尊重,那么他们当然不会习惯春秋。
这是一个在旧秩序的人们眼中“礼崩乐坏”的时候:诸侯架空了周天子的权威,家臣篡夺了国君的号令。臣弑君,子弑父,下克上,小谋大——一切固有的阶层被动荡悉数打破。
这是一个未来新秩序的人们眼中“蛮荒懵懂”的时代:君招臣,臣择君,合则共,分则断。游士们身上关于国籍身份的认知被无限地淡化,他们行走在世上,所关注的只有自身。
自身的荣誉,自身的仕途,自身的理想,自身的大道。
于是周游列国说服国君,于是合纵连横佩六国相印,于是出逃外国兵戈相向,于是异国他乡谋一统天下。
嬴政是新时代的开创者,他想看见的是四方万民垂听圣诏。但他也是自旧时代中诞生成长的人,所以他从来深谙春秋战国最通用的一条法则:
这世上从来没什么理所当然,一切时来运转的背后都得是个人努力。
想当天下之主?想让天下之才皆入你彀中?
那么就证明,你是那个值得他们甘心下拜叩首的存在。
——臣择君,就是这么简单直白。
于是他那因为李斯政变而冷住的表情,此刻竟然反倒露出了一点笑意:能得到天下聪明人的选择,本身就证明了秦的强大有目共睹。
而后来他更能让李斯抛却吕不韦而选择自己,更证明他才是“天命所归”。
【李斯的仕途,确实是顺畅的。
他入秦之时,大概正赶上庄襄王二年。】
嬴稷点了点头:哦,看来是政儿L前面那个孩子是吧?
已经算不上多么春秋鼎盛的昭襄王半眯起了眼,揣度其那到底应该是他的哪个孙儿L:他自己的继承人上其实没什么选择,悼太子离世后,既然已经认定了安国君柱,就不会轻易动摇。
但嬴柱给他生了太多孙子了——二十多个,还没一个正儿L八经的嫡子,想想要在这么多人选中一把挑中他那把政儿L生下来的好大孙,还实在是有点难度。
可嬴稷倒也不着急:既然原定历史上政儿L能够顺利登基,那么看来哪怕不用他多做什么,政儿L的生父自然也会想尽办法让自己从他那一堆孙子当中脱颖而出站到他面前来的。
上一篇:穿成反派恶龙的最强毛绒绒
下一篇:被人外AI狂热迷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