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98章

作者:豆角开花 标签: 女强 基建 穿越重生

  适合两个字听得主父偃惊出一身的冷汗。

  “父皇派你过来是助我处理好此事,你该知道这件事办好对朝廷是何等助利。百姓受惠,朝廷得利,损及的是那些唯利是图,不时于天下大乱时以囤货而暴富的人。你不明是非,一味只看到他们的损失,不管朝廷之利,百姓之利,你是这样当着大汉朝廷的官员的?”刘挽对主父偃的反应心生不满。

  不可否认主父偃有本事,可是主父偃怕是早已迷失了自我。想到朝中也不是没有人上告刘彻,主父偃贪污,没有证据的事刘挽也不过听听而已,但主父偃的反应让刘挽不得不信了那些传言。主父偃怕是已经忘记自己为何要当官。他如今只心心念念着一桩事,他成为了大汉的官,他要摆脱从前的苦日子,他要享受荣华富贵。

  主父偃连忙伏身在地道:“公主恕罪,臣只是一时迷了心窍,臣立刻为公主拟诏。”

  “不必了。你回去吧。”刘挽却已经不打算再用主父偃了,哪怕主父偃已然一副他知道错,他定会改正的姿态,不好意思,她不想要用一个把自己的初心忘了的人。

  主父偃一眼望向华刻,华刻瞧着刘挽板起脸的模样,和刘彻何其相似,他还是知道刘彻性子的人,自知刘挽已然下定决心,如何敢为主父偃求情。

  “公主。”华刻不求情,主父偃不得不再唤一声,刘挽坚持的道:“送中大夫。”

  霍去病在一旁不由分说的上前冲主父偃道:“中大夫,请。”

  眼下算是霍去病客气的了,主父偃要是再不走,那他们可不敢保证会不会把主父偃赶出去。主父偃莫要将自己的颜面丢得一干二净。

  主父偃自知挽救无果。刘挽已然跽坐下,执笔而落于诏书之上,是的,诏书她自己来写。

  此刻主父偃不得不考虑,事情闹到这一步,他回长安如何面对刘彻?

第149章 有损朝廷脸面

  主父偃不敢不起身准备离开, 霍去病突然道:“等等。”

  刘挽也正想开口的,霍去病更快,主父偃已然转过头,满脸都是希冀, 他觉得要是霍去病愿意为他求情, 他未必不能留下。

  霍去病已然注意到刘挽看过来的神色, 示意刘挽说吧。

  “今日中大夫所见最好都忘了, 一但这里的一切传扬出去,中大夫请相信我, 我父皇不会留你项上人头。”刘挽出言警告, 虽然这一片片的盐并不算是泄露制盐的法子, 那也得让主父偃管住自己的嘴。

  主父偃自然是怀揣希望的, 他本以为他可以留下的,结果,留个屁!

  本来因为对刘挽的劝谏已然惹了刘挽不悦,他这一回回长安得想想怎么向刘彻交代, 他还敢这里的事透露出去, 他是真嫌活得太长了。

  “公主放心,臣不敢。”主父偃暗恼自己先前竟然一再惹怒刘挽,落得这样一个结果。可事至于此,他也只能想着回去以后怎么哄着刘彻。透露这里的一切,他是真嫌命活得太长。那都不用刘挽发话,刘彻会直接要他的小命。

  要是主父偃连刘彻都不放在眼里, 作死的想要挑衅刘彻, 他能爬上今天的位置才怪。

  主父偃无论再怎么想留下, 终是不得不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

  而刘挽把方才跟主父偃说的内容写上后, 又不忘在最后补上一件事, 也就是在各郡县各设数处售盐之地,有意者可往各县衙门报名,她会另行安排。

  霍去病看到最后不得不道:“你是真坏。”

  刘挽得了霍去病这样一个评价能服吗?反驳道:“我怎么坏了,我坏什么了我。”

  “方才你要是把后面这番安排道来,中大夫不会如此反对。”霍去病能不知道最后这一条的份量,那是要在各郡县选人,把盐利分出去。

  对,刘挽将盐价弄掉了七成,让各地的盐商们都损失惨重,但那盐利依然十分的可观,没有一个人会不愿意分一分。所以,选出各地售盐负责人,必会让人抢破头。

  刘挽前面的意思是她借官府的威严定下盐价,毕竟盐以私营,朝廷许了的。她选择和官府合作,由官府出售盐,明摆着没有一丁点要给人留点汤喝喝的架式,谁看了不得要劝刘挽别是一口气得罪太多的人,提醒到时候她万一要是收不了场会很麻烦。

  结果怎么着,刘挽能不知道利益不能独吞?

  盐利她就算借官府的名,也不可能一个人吃下。她的目的也从来不是一个人吃独食,她要做的是尽可能的控制,比如让谁来卖这个盐。

  至于后面刘挽那让人报名争取售盐点,这样挺好。盐就相当于饵,放出去让他们争,为了利,各家是不可能不争的,争了之后的结果是让朝廷得到平衡,他们相互之间衡量,多好的事。

  “我自然要看看他的心里有没有百姓?结果中大夫是真行,句句不离损各家之利。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和那些人有多少不可告人的勾结。如此为他们着急。”刘挽就是故意不说的,她就是要看看主父偃知晓这些事情后会是什么样的反应,他的心偏着谁。

  霍去病微拧眉头,“你从小虽然出过宫,也并未见过人间疾苦,为何如此为百姓着想?”

  刘挽相信霍去病心中的困惑存在不是一两天了。

  “自然是因为听得多了,书上也读得多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普通百姓的命都不是命,他们生来如同蝼蚁,随便一个有点权势的人都可以把他们捏死。但是我想说的是,让本来就高高在上的人过得更好那不是成就,让大汉朝最多,也最苦的人们能够过得幸福才是一件真正有成就感事。表哥看,盐价要是降下去了,人人都能吃得起盐了,他们都会为这点事高兴欢呼的。就这样一桩在我们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他们都会为之高兴,你看他们所求的到底是不是很少?难道我不应该尽所能的帮他们吗?”刘挽温声细话的道来。

  书中所读,墨家人所讲,都是让刘挽应该把普通百姓放在心里,事事以他们为先,为了他们的幸福而奋斗的理由。

  霍去病在有些事情上和刘挽是不能共情的,但听着刘挽说来,他能看见刘挽说起这些话时眼中闪烁的光芒。

  想想刘挽说到什么事情时会有这样类似表现,大概是论及打匈奴时。

  打匈奴是霍去病刻在骨子里打定主意一定要做到的事,有了这个例子,霍去病也就知道刘挽为何会这样迫切的想要为寻常百姓谋福。

  刘彻显然也是同意刘挽这样做的,既然如此,他只须帮着刘挽一道做到就好,不必一定要懂。

  华刻在一旁没有忘记询问:“公主,奴可以做什么?”

  “调令军队,把周围全都围起来。既要供应整个天下所须的盐,从现在开始须得都开展,否则就只是一个笑话。”刘挽没打算把所有的事情都揽起来,正好趁着这次的机会,把办事的人挑出来,不干事的上报刘彻,让刘彻自己处置那么些人。

  华刻即按刘挽的吩咐去办事。

  很快随着刘挽颁下的诏书张贴出去,大汉各郡各县都惊叹无比,不是,谁折腾出什么法子了?竟然一下子将盐价降低了七成!

  不,不可能,不可能有这样的事儿。

  可以说,人人都觉得这类的事情不可能发生,直到各地的官府开始以低价出售食盐。

  各郡县都得到了命令,盐价下降一事须得敲锣打鼓,昭告天下,若有官府不曾昭示者,查出当以免官而处置。

  此事就是刘彻在长安敲定的,毕竟有了刘挽写下的诏书,刘彻也就知道刘挽想干什么,他岂能不配合刘挽呢?朝堂之上对于此事颇有争议,也是觉得朝廷出面,突然将价格降下那么多,不太妥当。

  对此,刘彻直问:“怎么,泰永公主领人研制出新的制盐之法,无须太多的柴火人力,故以低价出售。你们认为的不妥,究竟是对谁不妥?朕只看到于民之利。你们要出去看看,听听百姓们都在欢呼什么吗?”

  是的,百姓欢呼。

  随着东海内的盐运回长安,第一波低价出售的盐在长安出售,本来以为是朝廷是闹得玩的百姓们在真的以低价买到足够的盐时,一个个都禁不住跪在汉宫之外,山呼着谢陛下,谢朝廷。

  盐对于百姓们而言都是奢侈的存在,却又是他们生存的必需品。

  人离不开盐,可是盐价之高也让百姓们望而却步。或许有人听过这样的一件事,那用来晾盐的布扔在地上,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抢破脑袋去争。

  盐价一改,事儿是刘挽做的,而好名头是刘彻所担,朝廷所担,刘彻心里对刘挽的喜爱更是到达一定的高度,也正是因为如此,对比的听着底下的臣子说的所谓的不妥当,他岂不知刘挽低价的盐一出,触及了多少人的利益,让多少人心生怨恨妒忌之心?

  他们可以妒忌,可以怨恨,可他们最好不要付之行动,刘彻绝不会允许他们有任何异动。

  “陛下,盐价自此大乱,各地怕是都要受到重创。”饶是刘彻已然点明那对普通百姓有利,可是对于大多数的官员来说,普通百姓跟他们有何关系?

  “这么多年你们赚得不少了吧。做生意有赚有赔,你们闹到朕的跟前是想让朕怎么样?帮着你们跟朕的公主要制盐的法子,白白的送给你们?亦或者由朝廷亲自出面,让朕的公主须得抬高盐价?”刘彻早知道低下的臣子们都是何德性,个个贪得无厌,永远只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根本不在乎朝廷的利益。

  可是,他们不在乎,刘彻一个皇帝相当在乎。

  “你们确定要让朕亲自出面干涉盐价一事?那就不只是盐价了。”刘彻无所谓的,反正刘挽已经掌握重要的技术,如果一个个都要求刘彻管管刘挽,刘彻就不会只管刘挽而已。

  一干臣子怎么可能听不懂此话的深意。懂,也有些担心了。

  “陛下,公主的生意打着朝廷的名号,是否有损朝廷颜面?”一计不成,须得再生一计。

  “百姓在汉宫外谢朕的恩典,谢朝廷的恩典,你们听不见?如此有损朝廷颜面?若是和朝廷做生意就算是有损朝廷颜面,往后你们谁家也不用再和朝廷做生意了?”刘彻多聪明的一个人,能让人忽悠住了?

  哼,一个个打着的借口都是想让刘彻出面对付刘挽,他们是明知而故意为之。

  就算知晓刘彻在盐利之上是除了刘挽之外最大的得利者,他们依然告上刘挽一状,只为让刘彻多少顾点他们的面子,对刘挽斥责一番。

  只是他们未免自视甚高,结果是被刘彻往死里抽他们的脸。

  “你们莫不是当了朕是傻子?由着你们糊弄?”刘彻不得不挑明的问,一个个臣子是认为他会听他们的废话,亦或者蠢得连自己得利或者损失都分不出来?

  “陛下,公主毕竟是公主,与民争利,传扬出去为天下人所不耻。”眼看刘彻软硬不吃,好吧,请刘彻好好的想想刘挽的名声吧,那是真有可能影响朝廷。

  “与民争利朕是看不见,朕只看到利于民。你们对此有异议,好,只要和你们家任何有关系的人往后都不碰生意,朕也可以让泰永以后不做任何生意。”

第150章 立后

  想要挟刘彻, 想想他们各家谁干净了?

  他们谁家没有做过生意,谁不是当官和做生意两不误。不过是当官的不会对外正面接触生意,而是让他们家的旁枝,或者不入官场的人负责生意上的事。

  拿什么与民争利来指责刘彻?给刘挽施压, 刘彻就让他们自己说说清楚, 是不是从今往后他们家但凡有点关系的人都能不做生意?

  “你们倒有本事, 一回一回的指责朕的公主, 却从来不会反省你们自身。怎么?朕素日对你们太厚待了,让你们生出朕的公主好欺负的感觉?”刘彻越听是越发不满, 对自己没有要求, 反而一直要求刘彻好好的约束刘挽?

  哼, 他们倒是好大的脸!

  “陛下, 臣无此意。”当着刘彻的面承认他们想欺负刘挽,他们没有蠢到这样的地步。

  若非盐利太大,他们也不会选择当着刘彻的面向刘彻说出刚刚的一番话。

  可是,他们也属实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刘彻已然下令道:“朝廷出面, 泰永公主改进制盐的法子, 让民于利,朕认为泰永有功于国,有功于民。从即日起进封她为泰永长公主。”

  眼看一个个似乎依然不老实,好啊,刘彻便要让他们清楚的知道,刘挽背后靠的人是他。想对付刘挽, 那得问问他刘彻答不答应。

  皇帝的女儿, 大汉的公主, 那是倍受宠爱的可以封为长公主的。如当年的馆陶长公主, 眼下的卫长公主。凭本事得以封为长公主的, 刘挽是第一个。

  甚至,刘彻又道:“皇后之位悬之久矣,朕有意封卫子夫为后,你们择良辰吉日,朕要举行册封大典。”

  随着刘彻此话落下,所有人都惊住了。

  不是,他们是想告刘挽账的对吧,恨不得把刘挽手里制盐的法子抢过来,别让刘挽再有机会抢他们的生意。

  结果怎么着?

  刘挽被刘彻封为长公主了,甚至母以女贵,因刘挽立下大功,卫子夫将要被为皇后!

  “陛下,卫夫人出身......”立刻有人出面提醒刘彻,不要忘了卫子夫出身卑微,这样的一个女子怎么能够成为大汉的皇后。

  “别再跟朕说什么出身。朕只知道,卫氏一门,卫青在龙城之战打出了大汉军队的威风,让我大汉扬眉吐气,再无人敢说我大汉不敌匈奴,不敢与匈奴一战。如今,卫青再传捷报,你们若是只盯着朕的女儿泰永以低价盐以惠天下,连前线战事都不知,朕该想想,你们还有什么资格站在这朝堂之上。而且,朕就是要告诉天下人,朕不管谁的出身,朕只知道,有利于大汉,能为大汉谋利者,在朕这儿就是有用之人,朕一定会重用,也会重赏。朕要册卫子夫为后,你们都不必再多言。”刘彻已然打定主意,谁劝都没有用。

  一众臣子在听说前线又传来战报的时候,心里自是生出不安来,对刘彻后面的话,他们也都顾不上了。

  “散了吧。”刘彻心情愉悦的把人叫散,一众臣子赶紧去打听消息。

  他们被刘挽打得措手不及之时,卫青自雁门而出,斩首虏数千人。

  要怪刘彻打定主意封卫子夫为后吗?卫子夫生的女儿,小小年纪本事不小,以盐拢天下人心,令天下百姓感激朝廷,感激刘彻这个皇帝。卫子夫的弟弟,去岁龙城之战首战得利而归,今再出击匈奴,又斩首虏数千人。这样的情况下,卫子夫不当皇后,谁当?

  是以,朝廷接二连三颁下诏书,关于盐的事一桩,因盐而引发的事,刘挽进为长公主,卫子夫也将被封为皇后。

  卫子夫自是不可置信的。哪怕先前在刘挽将改进制盐的法子送回长安后,刘彻同她透露过消息,要封她为后,卫子夫纵然心中欢喜,也不曾对外流露出半分。

  帝王的承诺对于卫子夫来说,早已经经历过一次失望,她对她的丈夫,这位大汉天子并不抱有多少信任。纵然在卫子夫的心里,未必不希望自己能够更进一步成为大汉的皇后,她也从来没有在外人面前显露过半分。

  直到这一刻,封她为后的诏书,传达天下。

  刘彻下令让钦天监择黄道吉日,举行隆重的封后大典。

  卫子夫从前根本无法想象,自己真的有一天将要成为大汉的皇后。

上一篇:首辅的屠户悍妻

下一篇:美人与混混